徐群;刘正湘
目的 观察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重症患者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4月25日~5月20日收治的40例重症SARS患者的LDH变化.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为LDH不升高(17例)或LDH升高<2倍正常值(16例)及LDH升高>2倍正常值但很快下降在2倍正常值范围内(4例)的3类患者,共37例,第二组为LDH持续>2倍正常值患者,共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第一组患者35例好转出院,2例经治疗无效死亡,均死于呼吸衰竭,病死率为5.4%(2/37);第二组患者经治疗无效全部死亡,1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死于心肌梗死,1例死于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病死率为3/3.两组患者预后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LDH持续>2倍正常值的SARS重症患者预后差.
作者:王军;于岩岩;聂立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国产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18例住院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7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加用国产卡维地洛起始剂量2.5mg/次,2次/d,若耐受,每2周剂量加倍,直至20.0mg/次,2次/d,共8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及组间的心功能分级,血压、心率及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6、8周与治疗前比较血压、心率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除个别患者出现心动过缓外,无一例发生严重低血压及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国产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患者有明显疗效,且副作用少.
作者:路航;高嵩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高频电刀切开头皮的安全性.方法 60例单发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成电刀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电刀组同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切口愈合无差异(P>0.05).结论 采用高频电刀切开头皮安全可行.
作者:佘晓春;陈勇军;王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1 病例简介患者,女,85岁,因右腹股沟区肿物3d,肿物红肿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2d于2006年3月10日入院.
作者:郑素婷;崔振吉;解秀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许多炎症因子,如TNF-α、IL-6、CRP、PAI-1不但直接参与胰岛素抵抗,而且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联系紧密,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陆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30例伴有心力衰竭合并轻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给予缬沙坦(80mg/d)和呋塞米(20mg/d)治疗4周,观察心功能分级、血肌酐的变化.结果 4周后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明显减轻,患者血肌酐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 缬沙坦能有效控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地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轻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肌酐水平.
作者:马景涛;徐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脑室外引流是抢救脑室内出血的一种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迅速降低颅内压,防止脑干继发损伤,减轻脑水肿.而脑室外引流时护理也是很重要的,我院2001~2005年3月共对67例脑室内出血患者行脑室外引流,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许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评估熊脱氧胆酸(UDCA)、腺苷蛋氨酸(SAMe)、地塞米松(DEX)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效果.方法 选择90例ICP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采用UDCA 250mg/次,4次/d;B组采用SAMe 1.0g加5%葡萄糖溶液500ml静滴,1次/d;C组口服地塞米松 10mg/次,1次/d,10d后减量,每2d减去原药量的1/3,3组患者均观察1个疗程(14d),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瘙痒症状评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血清甘胆酸、ALT、TBiL、DBiL含量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妊娠结局:A组新生儿早产率、羊水粪染率与B组、C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UDCA是治疗ICP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可改善妊娠预后.
作者:王静波;肖颖丽;王琴;梁志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1 病例简介患者1,男,57岁,因头痛、发热4d,全身红色斑疹3d于2005年9月11日入院.患者于4d前因受凉后出现头痛,畏寒、发热、咽痛、咳嗽、咳痰,痰呈白色黏液痰,伴全身关节、肌肉疼痛,四肢远端关节红肿明显,右踝关节疼痛为明显.
作者:杨维华;王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近30年来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技术之一,其相应的护理技术在过去近10年里有着明显的改进.本文以穿刺股动脉途径为重点综述国外PTCA术后留置动脉鞘管的护理进展:动脉外鞘管拔除责任者、拔除时间、拔管后局部压迫方法 等内容,旨在提升PTCA术后的护理质量.
作者:洪静芳;夏晓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不稳定的斑块,继而出现斑块破裂、冠脉内血栓形成并导致冠脉内血流量减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类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脏性猝死(SCD).ACS具有起病急骤、病死率高但可救治的特点,其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的诊断、评价和正确处理.
作者:石建平;赵梦华;田洪森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对心肌梗死的监护技能及熟练监测生命体征的重要性,回顾总结对心肌梗死患者具体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提高护理质量及技术,减少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应丽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以色列Neufeld心脏研究所Barsheshet等的一项大规模前瞻性定群研究显示,非糖尿病心衰患者入院时的血糖水平可预测其近期死亡危险[Arch Intern Med 2006, 166(15): 1613].
作者:《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心律失常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研究心律失常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58例合并有心律失常的疑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对其心律失常与冠脉病变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冠脉病变阳性组134例,其中心律失常伴心绞痛者104例(77.6%),不伴心绞痛30例(22.4%).冠脉病变阴性组124例,心律失常伴心绞痛者6例(4.8%),不伴心绞痛118例(95.2%).结论 心律失常伴心绞痛诊断冠心病可能性大,而仅以心律失常诊断冠心病可能性较小.
作者:杨燕玲;刘春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 应用美国Spacelabs90207型动态心电记录仪,测定57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24h动态血压与正常参考值比较.结果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24h动态血压整体血压水平和白昼血压水平较正常参考值增高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夜间血压水平较正常参考值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夜间血压较白昼血压下降不明显(P>0.05),有45例为非杓型,12例为杓型,整体血压呈非杓型.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24h动态血压整体血压水平较正常为高,夜间增高更明显,昼夜节律消失.
作者:王家声;郝爱华;左爱华;纪连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液体疗法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我科95%的患儿都要通过静脉滴注来完成治疗与抢救.输液能否顺利进行,小儿头皮针的固定至关重要.针对患儿好动、血管细、不配合、针头不能完全贴在头皮上等特点,我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种实用的固定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潘庆华;刘立芬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一个科室管理水平的高低,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危.作为一名护士长,要具有丰富的医学、社会和人文科学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敢于管理、善于管理的能力,还要懂得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形成向心力,凝聚全体护士的力量,把护理质量和经济效益搞上去.
作者:张凤春;张宝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卡铂、香菇多糖胸腔内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病例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排除胸腔积液后注入卡铂和香菇多糖,并观察了胸腔积液的变化,持续4周以上.结果 本组病例总有效率为92.5%,其中显效为82.1%,有效为10.4%.毒副作用主要有胃肠道的恶心呕吐、发热、胸痛、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占病例总数的22.4%,11.0%,34.3%,9.0%,3.0%.结论 卡铂、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治疗方法 .
作者:杜建民;阎萍;张征;王洪玲;杨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肌动蛋白(actin,克隆号HHF35)、肌钙蛋白T(cTnT)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缺血心肌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第二代EliVision TM免疫组化方法 、图像分析技术检测HHF35、cTnT及Fn在正常心脏、急性心肌梗死和可疑缺血心肌的人尸检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HHF35、cTnT、Fn在急性心肌梗死组、可疑心肌缺血组与正常心脏组的表达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可疑心肌缺血组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2)在急性心肌梗死组、可疑心肌梗死组,Fn与HHF35、cTn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6、0.527(P<0.05).结论 肌动蛋白、肌钙蛋白T和纤维连接蛋白可能成为人心肌缺血的诊断指标.
作者:王蕾;郭子新;席丰;孙雷;王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参芪扶正注射液是从中药党参黄芪中提取,具有扶正固本、补益心气、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我院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患者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宏伟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