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并室性心律失常口服胺碘酮应用时程与QTcd的关系

单红;毕朝晖;张红梅

关键词:胺碘酮, 应用时程, QTcd
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口服胺碘酮应用时程与QTc离散度(QTcd)的关系.方法选取临床诊断冠心病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胺碘酮0.2gtid、1W,0.2gbid,1W;0.2g qd维持;连续观察用药后第3天、7天、10天QTcd变化及心律失常控制情况.结果心律失常控制分为有效、无效组,总有效率第3天为42.60%、第7天81.48%、第10天87.03%.QTcd第7天与第3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第7天与第10天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研究发现,第7天有效组、无效组QTc无显著性差异(P>0.05);QTcd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控制心律失常疗效时程与QTcd变化有关,与QTc变化无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出院护理指导

    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许多患者经过住院治疗,病情基本稳定即可出院休养.临床观察,由于多数老年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甚了解,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缺乏自我调养知识,导致病情再次复发而反复住院治疗.为了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延缓病情,我们对老年冠心病人进行出院后生活指导,通过临床实践和体会,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方面的护理指导.

    作者:王丽娜;李桂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吸入NO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吸入外源性(NO)对先天性心脏病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4例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病人,分别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定每例在基础状态下、吸入纯氧或一氧化氮时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例吸入一氧化氮、纯氧与基础状态比较,肺动脉平均压(mPAP)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动脉平均压(mSAP)则无明显差异(P>0.05);肺循环阻力与体循环阻力之比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NO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申红亚;杨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伍用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30例体会

    作者:王德翠;闫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精神障碍5例心理护理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收住院97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有5例并发严重的精神障碍,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

    作者:杨国香;孙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术后护理观察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简称PTCA,是将远端带有一可膨胀球囊的特殊导管送至病变的冠状动脉,利用球囊的机械性挤压作用造成血管内膜或部分中层撕裂,使病变狭窄的血管管腔扩大,血液增加,从而改变心肌血液供应,缓解症状并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一种导管治疗技术.

    作者:黎萍;袁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白大衣高血压的预后评价

    本文回顾了白大衣高血压对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中风发生率以及对动脉结构和粥样硬化等方面的影响,表明白大衣高血压并不是一种无害的现象,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刘玉华;杨华英;裴素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胞必佳治疗恶性胸水的观察与护理

    胞必佳为红色诺卡氏菌菌体经破碎,化学提取后的免疫调节剂.含枝菌酸,多糖及粘肽的复合物,属生物制剂.其作用:一则可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癌效果;二则可使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粘连,使胸膜腔关闭,防止恶性胸水的形成,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抽胸水所造成蛋白质大量丢失和感染的机会,减慢胸水生长速度,促进胸水的吸收,缓解局部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我科自1998年1月-2002年11月对35例恶性胸水患者选择胞必佳胸腔内注射治疗,其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环枕畸形口咽入路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的正确护理,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方法总结12例环枕畸形病人经口咽入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结果围手术期口咽腔护理、呼吸道的护理、切口的护理及保持牵引的稳定性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结论护士正确地完成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治疗成功和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车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达美康与雅施达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达美康与雅施达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386人,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两组.治疗组应用达美康40mg bid~80mg bid,雅施达4mg qd.对照组应用优降糖2.5mg bid.两者均同时应用二甲双胍0.25mg bid~0.5mg bid.结果治疗组显效81例,占35.84%;有效121例,占53.54%;总有效率89.38%.对照组显效27例,占16.88%;有效43例,占26.88%,总有效率43.76%.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1.结论达美康与雅施达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饶胜利;王姝君;丁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对呼吸道患儿病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柯萨奇B组病毒(CVB)感染病程的影响.方法226例患儿分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组180例,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简称下感)组46例,观察CVB感染率、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检查项目,分析CVB感染对两组患儿各实验参数和病程的影响.结果CVB感染患儿CK-MB明显增高,P均<0.01;但对两组患儿的其他实验室检测项目无影响,P>0.05;对病程影响明显,表现为CVB阳性组明显延长,P均<0.05. 结论CVB感染显著延长呼吸道感染的病程.

    作者:张宝林;刘长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药肺康对正常麻醉开胸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肺康对正常麻醉开胸犬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将30只犬分为5组,采用心导管的方法应用八导生理记录仪,观察不同处理时间麻醉开胸状态下,各组血流动力学、心肌血流量等指标的改变.结果中、大剂量肺康使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升高,血压升高与剂量时间成正相关,并不降低心肌血流量.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肺康对正常麻醉开胸犬心肌有正性变力效应,能够提升体循环压,使血液循环处于高动力状态,加速血液循环.

    作者:任红英;黄琪;朱明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直接和补救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疗效和费用效果比

    目的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直接PCI)和补救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费用效果比.方法采用观察性对列研究的方法.连续选取2000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直接PCI治疗的AMI患者59例以及补救PCI治疗的患者29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及随访期的临床疗效、费用及费用效果比.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完全匹配.冠脉造影显示血管的情况无差别.虽然从入院到血管再通时间补救PCI组长于直接PCI组(219.47min±103.59min比116.05min±54.46min)(P=0.000),但PCI术成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别.住院期间心衰、心绞痛、再发心梗、出血等的发生率,病死率,监护日及住院日均无统计学差异.随访期累计心衰的发生率直接PCI组为13.60%,补救PCI组为31.00%(P=0.050);再发心梗、再人院、再次冠脉介入或搭桥手术的发生率及总病死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住院费用和总费用,补救PCI组高于直接PCI组;心功能获益的费用效果比,直接PCI组优于补救PCI组.结论补救PCI与直接PCI相比,手术同样安全有效.但是,慢性期心衰的发生率补救PCI高于直接PCI,费用也高于直接PCI.费用效果比,直接PCI优于补救PCI.

    作者:尹力;李广平;姜铁民;丛洪良;陈树涛;高玉霞;张梅;李立丰;张承宗;黄体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分析

    为了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对763例确诊为首次脑卒中者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显示,卒中后癫痫的发生与病灶的部位(皮质或脑叶)密切相关,抗癫痫药物对卒中后癫痫大多治疗有效.

    作者:张青;张艳丽;赵春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212例不同类型肺结核治疗体会

    作者:潘思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老年脑出血血肿吸收与神经功能评分变化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的血肿吸收速度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76例脑出血患者分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比较同期的血肿体积变化,水肿面积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老年组与非老年组血肿吸收速度,水肿面积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分值降低幅度小.结论老年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慢与血肿吸收无关,与机体老化及并存疾病有关.

    作者:王瑶;王海洲;钟建国;肖佩荣;侍海存;宋维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654-2与多巴胺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心衰50例报告

    作者:由俊一;贾善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监测

    目的总结冠脉介入术中的经验.方法1997年10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做冠状动脉介入术共320例患者,总结手术中的压力及心电监测的结果.结果1例病人术中前下壁心肌梗死,室颤,经多次除颤,抢救成功.1例冠状动脉穿孔,急性心包填塞,经心包穿刺引流,抢救成功.造影剂反应5例,室性心律失常20例,低血压6例,均经处理好转.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术中注意监测压力及心电监测指标的变化,找出原因,积极处理,就能保证手术的安全.

    作者:杨璇;张瑞军;赵德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纳络酮、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0例临床观察

    作者:赵桂荣;王爱红;李焕银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对39例冠脉造影者测定血尿酸及其他生化指标,并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和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冠心病组血清尿酸显著高于正常冠状动脉组(t=2.16,P<0.05),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病变血管数目有关(F=3.39,P<0.05). 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相关因素.

    作者:郭洪佩;郑鹏翔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新高血压指南:JNC 7

    作者:罗雪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