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瘤型麻风误诊1例

苏芳;张锐利;隋晓慧;于学红;殷翠玲

关键词:麻风病, 误诊
摘要: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感染引起的少见的慢性传染病,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流行史,解放后,我国对麻风病的防治措施加大,发病率显著下降,许多地区麻风病已消灭多年,因此许多医务人员对这个病的认识不足,了解不是太深,易造成误诊、漏诊,现将我们临床发现的一例瘤型麻风误诊达4年之久,报告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PDC A理论在口腔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口腔外科临床教学是口腔外科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口腔外科专业相关的治疗、护理等多项知识与技能,为学生顺利从事口腔外科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一般情况下,口腔外科临床教学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实训师讲解教学、实训内容,由学生学习及完成相关实训、实验报告等。但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学生多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应付式的完成实训,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大胆的采用目前流行的 PDCA (Plan-Do-Check-Action)循环理论来指导口腔外科临床教学并开展教学实验。现就PDCA相关理论及实验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毛玉龙;张伟伟;王静静;张惠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瘤型麻风误诊1例

    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感染引起的少见的慢性传染病,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流行史,解放后,我国对麻风病的防治措施加大,发病率显著下降,许多地区麻风病已消灭多年,因此许多医务人员对这个病的认识不足,了解不是太深,易造成误诊、漏诊,现将我们临床发现的一例瘤型麻风误诊达4年之久,报告如下。

    作者:苏芳;张锐利;隋晓慧;于学红;殷翠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声触诊组织成像技术在乳腺实性小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技术定性诊断在乳腺实性小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患者共68个乳腺实性小结节进行常规超声及VTI检查,经VTI图像对乳腺实性小结节进行评分。所用病例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此为据绘制ROC曲线,并计算其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68个乳腺小结节经组织病理学诊断后,证实41个为良性,27个为恶性。乳腺实性小结节VTI评分4分及以上者,恶性病例发生率85.2%明显高于低评分组(P<0.05)。VTI图像与二维图像中结节的面积比,乳腺恶性结节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5)。以面积比1.47为节点诊断乳腺恶性实性小结节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8.5%、91.8%。结论VTI技术无创,在乳腺实性小结节鉴别诊断中有较高价值。

    作者:相广财;陈明;方少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通气储备功能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许多肺部疾病的终共同转归,许多病人起病隐匿,无特异性症状,主要为肺通气功能性损害,胸部CT 或胸片改变无特异性,许多病人在静态肺功能受损前已出现运动肺功能异常,表现为通气储备能力降低,病人出现活动后气喘,并逐渐活动受限,许多病人一旦发展至中重度COPD或呼吸衰竭才会就诊,许多病人出现呼吸衰竭后的远期预后并不比恶性肿瘤好。目前,发作期抗炎治疗和呼吸支持是治疗 COPD的主要临床手段,缓解期的主要治疗包括解痉、氧疗等方法,许多循证医学实验并未支持气管解痉剂的长期应用。通气储备为大通气量(MVV)值与大运动通气量之间的差值,通气储备作为评价COPD可靠的指标之一在临床广泛应用,运动康复治疗在许多慢性疾病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探讨根据运动心肺功能参数制定运动康复方案对 COPD患者通气储备功能的影响。

    作者:蔡爱宁;孙胜波;秦春新;滕志涛;周新春;郭志勇;陈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以发热、肠穿孔为表现的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1例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复杂,病初确诊困难,尽早获得病理检查及免疫分型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对我院收治的一例肠病型 T细胞淋巴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肠病型 T 细胞淋巴瘤的诊治要点。本例因发热、咳嗽4天入院,病初按呼吸道感染治疗无效,血象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当时正值甲型H IN I流感流行期间,给予奥司他韦足疗程治疗仍无效。后因腹痛、腹胀行手术治疗,取活检明确诊断为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符合NK/T细胞性。

    作者:李美香;曲涛;曹志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在免疫组织化学定量分析中的基本应用

    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在抗体上的显色剂,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和同位素等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比较显微测试网格和图像分析仪测试对病理组织结构的定量差别,无显著性差异[1,2]。但图像分析仪测试操作相对来说比较简便,因操作人员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定量分析结果误差也相对较小,越来越多的病理图片使用病理图像分析仪进行分析[3~5]。免疫组化标本的定量分析常用的主要有:阳性细胞数目,阳性细胞比例[6],阳性面积[7],光密度,积分光密度[8]。

    作者:张立霞;王春燕;王秀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USCOM对肺挫伤致ARDS患者液体管理的指导作用

    目的:研究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USCOM )对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液体管理在临床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30例肺挫伤致 ARDS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实验组通过 US-COM监测指导患者的液体管理,对照组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后24、48、72 h的液体出入量,第1、2、3、5、7天的动脉血乳酸(Lac)、氧合指数(OI),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28天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入住IC U后24、48及72 h净入量比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乳酸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第5天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氧合指数改善较对照组患者更早。两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比较,实验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缩短。结论 USCOM监测指导的肺挫伤致ARDS患者的液体管理,可以更早的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缩短呼吸机的使用时间,但还不能降低患者28天的死亡率。

    作者:张伟强;李玉著;王晓芝;姜海明;王惠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7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及运动疗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妊娠期糖尿病(GDM )是妇女于妊娠期内能量代谢紊乱而出现的血糖水平不同程度的升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妊娠期饮食的过度强化,以及健康意识的加强,本病的发病率及诊断率逐年提升,目前据文献报道国内发病率在4%左右。本病诊治的终目的是维持妊娠期至分娩时孕妇的糖代谢在合理范围内,预防或控制、缓解糖代谢异常引发的并发症,保障母婴能量需求的前提下减少孕妇及胎儿的健康风险[1]。大多数患者采取系统的饮食及运动锻炼等干预措施后都可将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我科对于在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并进行产检、建档的孕妇通过筛检和葡萄糖耐量试验等,共确诊78名妊娠其糖尿病患者,通过不同方式进行血糖控制,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作者:董津男;刘少丽;姜人豪;魏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内脂素游离脂肪酸水平测定及相关研究

    目的:测定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内脂素(visfatin)、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PCOS发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PCOS的患者42例,按照体重指数分为肥胖组(1组)22例,非肥胖组(2组)20例;另因为女方输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等来我院拟行试管的病人40例,同样按照体重指数进行划分,其中肥胖组(3组)20例,非肥胖组(4组)20例。抽取患者肘正中静脉血,对其血清中的visfatin、FFA、糖脂代谢指标等进行检测。结果visfatin在PCOS组高于对照组,1组高于2组,1组显著高于3、4组。FFA 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visfatin与 HDL负相关,与BM I、腰臀比、W、FINS、甘油三脂呈正相关,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游离脂肪酸与 HDL负相关,与TG、BMI、W、FINS、HOMI-IR、T、LPa呈正相关;Visfatin与FFA呈正相关,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结论 PCOS患者体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与糖代谢紊乱,PCOS肥胖型患者体内的糖脂代谢异常尤为明显,胰岛素抵抗程度更明显,内分泌激素的异常也更严重;visfatin与FFA呈正相关,均与HDL呈负相关,与TG、BMI、W、FINS、HOMI-IR呈正相关,且在PCOS患者血清中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两者在PCOS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史好妮;郝翠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与其超声影像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影像学特点以及其临床病理特性与超声影像学观察指标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超声影像诊断技术对浸润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探讨100例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影像学特点,并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征和免疫组化指标(ER、PR、HER-2)之间的关系。结果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影像特征为纵横比大于1,不规则的形态,边缘多有毛刺征,内部回声较低,可见后方回声衰减,伴有微钙化。浸润性乳腺癌中肿块纵横比>1、毛刺征、周围晕环征、微钙化均与ER阳性表达相关,毛刺征、周围晕环征与PR阳性表达相关;肿块纵横比>1、微钙化与 H ER-2阳性表达相关,肿块形态、后方回声变化、血流均与ER、PR、H ER-2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浸润性乳腺癌超声表现有其相关的病理学基础,某些超声特征与ER、PR和 H ER-2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董景云;张蕾;李保卫;王坤;韩玉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SPIO与Gd-DTPA增强MRI对肝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与钆动态增强(Gd-DTPA)MRI对肝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肝占位病变的SPIO增强及Gd-DTPA动态增强MRI资料。结果 SPIO增强后T2WI良性病灶对应的增强前后肝脏的信号强度(SIL)和肝脏内局限性病变的信号强度(SIM )均较平扫明显降低,而恶性病灶SIL较平扫明显降低,SPIO增强后SIM与平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灶与正常肝组织的CNR较平扫明显增加;对于病灶直径≤2.0 cm的肝占位病变,SPIO增强扫描检出率高于Gd-DTPA ;且SPIO增强扫描的定性诊断率高于Gd-DTPA。结论 SPIO增强MRI可提高肝占位病变的临床诊断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作者:范万峰;曹新山;马德晶;张虎;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网膜素-1基因在老年不同糖耐量个体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清网膜素-1(omentin-1)水平与年龄、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血糖、胰岛素、血脂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DM )患者及老年糖耐量受损(IG T )患者,设健康老年患者为正常对照组(NGT ),酶联免疫法测定了以上三组人群空腹和糖负荷后2 h血清网膜素-1水平,分析血清网膜素-1与年龄、血压、BMI、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等的关系。结果与 NGT 组相比,DM 组空腹和糖负荷后2 h血清网膜素-1水平明显降低,IGT组网膜素-1水平介于DM组和对照组之间;肥胖组血清网膜素水平明显低于非肥胖组;相关性研究显示,血清网膜素-1水平与年龄、WHR、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G)、HbA1C、HOMA-IR均呈负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WHR、糖负荷后2 h血糖(2hPG)、HbA1c分别是影响血清网膜素-1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清网膜素-1水平与老年人糖代谢状态有关,并可能在老年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马慧;张寿涛;毛艳华;石斗飞;崔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COPD患者机械通气困难脱机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影响重症监护室COPD患者机械通气困难脱机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桓台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ICU收治的使用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对成功脱机组与困难脱机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别调查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得数据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OR=6.43)、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20分(OR=10.39)、白蛋白<25 g(OR=3.86)、BNP>6000 pg/L(OR=25.67)、感染因素(CPIS)评分>10分(OR=5.17)、PCO2>90 mmHg(OR=2.89)为影响AECOPD患者顺利脱机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OR=8.39)、白蛋白(OR=5.96)、BNP(OR=28.92)为影响AECOPD患者顺利脱机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1)。结论在ICU行机械通气COPD患者中,年龄、白蛋白、CPI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BNP均是影响患者脱机的重要因素。

    作者:宗立永;寇会玲;巩秀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双水平通气模式进行改良叹气法肺复张在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双水平通气模式(BILEVEL)进行改良叹气法肺复张(RM)与压力控制法(PCV)肺复张应用于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的效果。方法将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50例,按照交叉设计的方法在不同时段分别应用BILEVEL ,PCV两种肺复张,记录肺复张前后病人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氧合指数,肺静态顺应性等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RM后短时间内氧合指数和肺静态顺应性指标显著改善,PCV组30 min、1 h的增加幅度较BILEVEL组明显减少,2 h时两组数据之间无明显差别。RM 后病人短时间内均有心率增快,CVP上升,MAP下降,PCV组变化幅度更大,30 min后两组数据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对于肺外源性 ARDS行RM ,BILEVEL肺复张对肺顺应性和氧合改善效果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作者:莫伟胜;卜会驹;郭发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穿刺引流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分析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其中,基底节区脑出血发病率高。基底节区脑出血是指发生在壳核、内囊、尾状核头、丘脑的出血[1],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占脑出血患者的60%,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我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经额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12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向辉;孙德州;徐书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对肝纤维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ARFI)技术评价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ARFI技术对55例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60例健康成人以及15例慢性肝病合并肝癌患者进行检测,比较肝组织的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 ,SWV),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结果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组的剪切波速度为(2.05±0.66)m/s ,健康成人组剪切波速度为(1.14±0.48)m/s ,慢性肝病合并肝癌的患者肿瘤组织剪切波速度为(2.65±1.15)m/s ,三组数值差值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能够量化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灿;李丽霞;唐丽玮;李敏;崔广和;李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胡萝卜素血症43例临床分析

    高胡萝卜素血症(hypercarotenaemia),又称为柑皮症,胡萝卜素血症,血胡萝卜素过多症,血内胡萝卜素过多症等,是一种因血液内胡萝卜素含量过高引起的皮肤黄染症。皮肤黄染以手掌足底为重而巩膜无黄染是其主要的特征。无临床经验的医师易将其误诊为肝炎黄疸,给患者心理或经济造成一定的负担。临床上可见个例报道[1,2],大宗病例报道罕见。自1998年到2013年12月,作者诊断高胡萝卜素血症患者4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广利;侯敏;王伟;吴立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山东青海玉树籍学生血常规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刚进入平原地区的青海玉树籍学生血常规,对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方法2011年9月静脉采血,采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球计数仪 PENTRA 60检测。结果血常规监测指标中,玉树男、女生 RBC总数、HCT 比积、Hb浓度、MONO比率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玉树藉学生血常规指标正常值范围,对贫血、血细胞减少症、红细胞增多症的预防、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郑风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SPECT 全身骨显像与 CT 扫描图像在 PACS 系统联合观察对骨转移瘤诊断的增益性探讨

    目的:探讨SPECT 全身骨显像与CT 扫描图像在 PACS系统联合观察对骨转移瘤诊断的增益价值。方法在PACS系统中,选择100例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且在1月内均行SPECT 全身骨显像及某个或多个部位的CT 扫描的患者。由2位资深影像学科医师共同分析SPECT全身骨显像、CT扫描图像及联合观察两种图像。对两种检查共同部位图像发现的病灶计数并行转移灶、非转移灶和不能确定的判断,根据术后病理或随访获得正确诊断。分别计算SPECT全身骨显像、CT扫描图像及联合观察两种图像对骨转移瘤显示的异常率、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SPECT 全身骨显像、CT扫描图像及联合观察两种图像对骨转移瘤显示的异常率分别为94.79、82.29、98.96%;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45.10、96.08、99.02%;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54.04、88.89、98.99%。结论 SPECT全身骨显像与CT扫描图像在 PACS系统联合观察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明显的增益价值。

    作者:邢成颜;毛锡金;曹新山;许昌;杨青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吉西他滨与α-干扰素联合灌注化疗预防膀胱癌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 )与α-干扰素联合灌注免疫化学疗法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210例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分为两组:GEM+α-干扰素联合应用组150例,术后立即用GEM 1000 mg灌注治疗,术后1周GEM 2000 mg再次灌注治疗,术后2~7周每周GEM和α-干扰素灌注治疗1次,以后每个月GEM 和α-干扰素灌注1次,持续2年;GEM组60例,术后每周灌注1次,连续7次,以后每月1次,持续2年。结果随访3~5年,其中GEM+α-干扰素联合应用组复发率为11.3%,GEM 组复发率为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GEM和α-干扰素联合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优于单用GEM灌注。

    作者:王建伟;周丽华;张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