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才;邓长生;朱尤庆;周燕
目的通过磁共振扫描(MR)、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对贲门癌术前T分期进行前瞻性比较,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探讨MR与MSCT在贲门癌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方法28例经活检证实的贲门癌患者,于术前1周内行MR和MSCT检查,术后将病理与两者结果相比较.MR扫描序列包括FSET1W,FSET2W,FSET1W加脂肪抑制以及动态FSPGR加脂肪抑制扫描,MSCT扫描为平扫后作动态三期增强.结果MR、MSCT对胃癌浸润深度(T)判断与手术病理比较的准确率分别为T188 8%和11.1%;T2 77.8%和22.2%;T3 83.3%和32.7%;T4 100.0%和50.0%.与MSCT相比较,MR动态增强加脂肪抑制以及延迟扫描对早期病变的显示、T2与T3、T3与T4的区分以及食管和主动脉侵犯方面均有优势(P<0.05).在平扫序列中,T1W加脂肪抑制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特征、溃疡存在以及周围淋巴结肿大.统计分析显示,MR在贲门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MSCT.结论MR在贲门癌T分期中有较大的优势,可用于指导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作者:潘自来;张欢;杜联军;凌华威;宋琦;陈克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胰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的表达,探讨HIF-1α表达与胰腺癌凋亡、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
作者:李玉军;纪祥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长期以来,就小肠钡餐造影或结肠灌肠两种检查方法而言,回盲部均位于远端,当有较严重狭窄性病变时,单一方法很难良好地显示病变全程,故常于某一检查的基础上,再以另一种检查补充.以致延误诊断,且定量(累及范围的长度)分析欠准确.我们采用回盲部检查的新技术,经5年临床实践,确属高效优质、利于防护、经济实用.
作者:王友才;张云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男,60岁.因反复浮肿6年,腹泻伴面色灰暗2年,乏力1年入院.10余年前B超体检发现肝脏门静脉右支与右肝静脉交通畸形,以往多次查肝功能均正常,直至2年前出现白蛋白降低,为33 g/L.无肝炎病史,无嗜酒史,无肝毒性药物服用史.入院体检:面色灰暗,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巩膜轻度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肝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入院后查肝胆脾多普勒超声示:肝硬化,门静脉主干内径约1.1 cm,门静脉右支及右肝静脉迂曲扩张并相通,宽分别约为1.3 cm和2.1 cm.
作者:金向红;陈春晓;项尊;厉有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关于Ⅱ型磷脂酶A2(PLA2)的研究虽已有较长历史,但只是近几年发现它具有杀菌作用,并在宿主防御细菌感染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2].近还发现Ⅴ型和Ⅹ型PLA2也具有杀菌活性,与Ⅱ型PLA2有相似的抗菌特点[3].消化系统中胃肠道、肝脏、唾液腺等是机体防御细菌感染的重要场所,了解具有杀菌活性的PLA2在消化系统中的分布情况,有助于防治细菌感染.
作者:苏启表;梁宁生;杨帆;陆益;李艳;卢凤玲;蒙子卿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转导通路障碍对肿瘤发生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Smad4基因所编码的Smad4蛋白在TGF-β的信号转导中处于瓶颈地位.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和分子原位杂交方法,对胃癌组织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蛋白和Smad4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旨在探讨它们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作者:徐峰;许春进;韩敏;刘华;陈玉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p53基因家族中,p63的基因表达产物种类多,可以根据启动子的不同和剪切的不同,表达至少6种蛋白.其中一个启动子位于第一外显子上游,编码的蛋白具有转录激活结构域(transcription activation domain),称为TA形式.该形式具有和p53相似的功能,可以使特定的目标基因转录,诱导细胞凋亡[1].另外一个启动子位于第三内含子中,编码的蛋白不具有转录激活结构域,称为AN形式.ANp63无诱导细胞凋亡功能,但是可能通过其保留的DNA结合域与DNA位点竞争结合,或者直接与p53及TA形式的p63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从而发挥其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2].
作者:李吉学;李燕杰;秦艳茹;高珊珊;范宗民;何欣;王立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加贝酯对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2例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于内镜下作Oddi括约肌测压术,记录Oddi括约肌的基础压、基础收缩幅度、收缩频率和运动指数(基础收缩幅度×收缩频率),并在静脉滴注加贝酯1、3 mg·kg-1·h-1前后,分别重复以上测压过程.以用药前后记录数据作自身对照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静脉滴注加贝酯1、3 mg·-1·h-1不影响Oddi括约肌的基础压(P>0.05)和基础收缩幅度(P>0.05).②加贝酯能明显减少Oddi括约肌的收缩频率(P<0.05),但用药剂量1、3 mg·kg-1·h-1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大剂量加贝酯可明显降低Oddi括约肌运动指数(P<0.01),且3 mg·kg-1·h-1与1 mg·kg-1.h-1剂量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贝酯能减少人Oddi括约肌的收缩频率,3 mg·kg-1·h-1时还能降低运动指数.加贝酯对Oddi括约肌运动的影响可解释加贝酯减少ERCP后胰腺炎的发生.
作者:吴叔明;徐华;戈之铮;莫剑忠;陈胜良;杨川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是一种对5-羟色胺(5-HT)有高度亲和力的跨膜转运蛋白.Lesch等[1]发现SERT基因有2个重要的多态性区域:第2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区(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s,VNTR)和SERT基因相关多态性区(SERT gene-linked polymorphic re-gion,5-HTTLPR),由此产生的不同基因型可影响SERT基因的转录效率及其mRNA的稳定性.本文研究SERT基因多态性在功能性便秘(FC)和功能性腹泻(Fdi)中的特征,探寻其在FC和Fdi发病中的意义.
作者:王玉明;王邦茂;张维铭;张庆瑜;刘文天;张洁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消化疾病之一.目前认为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其对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影响不亚于溃疡性结肠炎等器质性病变[1,2].在我国,IBS患者生活质量及其与消化道症状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研究IBS患者生活质量状况与症状分级,分析其生活质量状况及其与症状之间的关系,为了解我国IBS患者生活质量状况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孙刚;杨云生;彭丽华;张高魁;王巍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反流性食管炎(RE)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有研究表明,环氧合酶-2(COX-2)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在癌前病变及肿瘤组织中表达增加[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反映组织细胞增殖功能的指标之一.为探讨RE与食管腺癌的关系,我们检测了部分RE组织中COX-2和PCNA的表达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初民;韩盛玺;刘晓岗;扬红;李科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一多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1].FK506是近年来广泛用于临床的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剂,本实验利用FK506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观察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青川;窦春青;窦科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应激是一种常见的机体对紧急事件的反应状态,常可加重胃运动障碍症状.目前关于应激对胃肠道内在肠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尚不多,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劲松;杨菊;侯晓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乙醇诱导脂肪肝过程中肝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探讨不同亚型NOS表达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在大鼠饮水中加入乙醇建立乙醇性脂肪肝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动态观察肝组织中NOS的蛋白及基因表达,同时检测肝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成功建立乙醇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大鼠肝组织在第4周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已显著增加(P<0.05),第12周达高峰,而后有所下降,第20周时又明显上升(P<0.04).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第4周时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随造模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肝组织中NO水平在第4周时无明显升高(P>0.05),以后显著增加,第12周达高峰,而后有所下降,第20周时又明显上升(P<0.01).肝组织中MDA含量在第4周已显著升高(P<0.05),随饮用乙醇时间延长进行性增加.肝组织中NO、MDA含量与iNOS表达成正相关(P<0.01),与eNOS表达成负相关(P<0.01).结论乙醇诱导脂肪肝过程中肝组织NO水平升高主要与iNOS的活化有关,iNOS产生的NO可能与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而eNOS产生的NO可能起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洪捷敏;田德安;刘南植;王家(马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男,30岁,因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10年、反复乏力1个月余入院.患者10年前体检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为HBsAg(+),HBeAg(+),抗HBc(+).肝功能反复检查无异常.近1个月来,患者自觉乏力.外院查肝功能示:ALT 157 U/L,γ-GT 144 U/L,余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体检:体温36.8℃,血压110/68 mm Hg(1 mm Hg=0.133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巩膜无黄染,颈静脉不充盈,心肺无异常,腹平,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杨长青;周朝晖;孙剑勇;王吉耀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生存素各转录变异体表达及其与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77例胃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的成对冰冻标本进行mRNA定量检测.对相同病例的石蜡标本,采用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免疫组化(Ki-67)检测细胞增殖.结果与患者正常胃黏膜比较,肿瘤组中3个转录变异体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001).野生型生存素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100.0%(77/77),生存素-2B表达率是79.2%(61/77),并且高表达组为早期胃癌(P=0.001)、分化型胃癌(P=0.007)以及浸润浅的胃癌组织(P=0.031);生存素△Ex3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64.9%(50/77),并且高表达组的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19,r=0.267).本实验未发现生存素的3个转录变异体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增殖指数相关.结论生存素-2B的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分化和肿瘤浸润深度相关,表明生存素-2B可能是野生型生存素和生存素-△Ex3的天然拮抗物;同时还发现生存素-△Ex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凋亡指数负相关.
作者:孟化;孙玉蕾;戴德坚;陆才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大量研究表明,环氧合酶(COX)-2过度表达与消化系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OX-2抑制剂已成功用于结肠癌的化学预防.近年来,COX-2抑制剂及其在消化系肿瘤防治中的应用以及其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不少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丽;刘文忠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手术虽为治疗大肠癌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根治术后仍有约30%的Dukes B期患者5年内死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提示即使是大肠癌早期也可能存在微转移.微转移虽小,但有发展成致命的显性转移灶的可能,因此,及早发现微转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用RT-PCR法检测了48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鸟苷酰环化酶C(GC-C)mRNA的表达情况,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邓燕;胡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药物导致肝损伤是各种肝病少见但并非罕见的病因,很多药物有潜在的肝毒性且难以预测.其主要原因是各种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差异很大,很难在药物上市前的毒理学实验和临床试验中阐明.
作者:许建明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