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许春进;韩敏;刘华;陈玉龙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一多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1].FK506是近年来广泛用于临床的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剂,本实验利用FK506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观察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青川;窦春青;窦科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女,68岁.1988年6月因慢性肾盂肾炎、尿毒症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一直服用泼尼松+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1991年始发生慢性排斥反应,于1997年再次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服用环孢素+霉酚酸酯+泼尼松等免疫抑制剂.2000年初右颞部及右腕部皮肤先后出现一肿物,无痛,缓慢增大.2003年4月初发现粪隐血阳性,血红蛋白降低,此后反复查粪隐血多数阳性,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低为54 g/L,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无腹痛、腹胀,无腹泻及黑便,体重无明显减轻.
作者:陈岳祥;欧阳志刚;周建飞;谢渭芬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胰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的表达,探讨HIF-1α表达与胰腺癌凋亡、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
作者:李玉军;纪祥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男,60岁.因反复浮肿6年,腹泻伴面色灰暗2年,乏力1年入院.10余年前B超体检发现肝脏门静脉右支与右肝静脉交通畸形,以往多次查肝功能均正常,直至2年前出现白蛋白降低,为33 g/L.无肝炎病史,无嗜酒史,无肝毒性药物服用史.入院体检:面色灰暗,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巩膜轻度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肝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入院后查肝胆脾多普勒超声示:肝硬化,门静脉主干内径约1.1 cm,门静脉右支及右肝静脉迂曲扩张并相通,宽分别约为1.3 cm和2.1 cm.
作者:金向红;陈春晓;项尊;厉有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生存素各转录变异体表达及其与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77例胃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的成对冰冻标本进行mRNA定量检测.对相同病例的石蜡标本,采用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免疫组化(Ki-67)检测细胞增殖.结果与患者正常胃黏膜比较,肿瘤组中3个转录变异体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001).野生型生存素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100.0%(77/77),生存素-2B表达率是79.2%(61/77),并且高表达组为早期胃癌(P=0.001)、分化型胃癌(P=0.007)以及浸润浅的胃癌组织(P=0.031);生存素△Ex3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64.9%(50/77),并且高表达组的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19,r=0.267).本实验未发现生存素的3个转录变异体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增殖指数相关.结论生存素-2B的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分化和肿瘤浸润深度相关,表明生存素-2B可能是野生型生存素和生存素-△Ex3的天然拮抗物;同时还发现生存素-△Ex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凋亡指数负相关.
作者:孟化;孙玉蕾;戴德坚;陆才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磁共振扫描(MR)、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对贲门癌术前T分期进行前瞻性比较,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探讨MR与MSCT在贲门癌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方法28例经活检证实的贲门癌患者,于术前1周内行MR和MSCT检查,术后将病理与两者结果相比较.MR扫描序列包括FSET1W,FSET2W,FSET1W加脂肪抑制以及动态FSPGR加脂肪抑制扫描,MSCT扫描为平扫后作动态三期增强.结果MR、MSCT对胃癌浸润深度(T)判断与手术病理比较的准确率分别为T188 8%和11.1%;T2 77.8%和22.2%;T3 83.3%和32.7%;T4 100.0%和50.0%.与MSCT相比较,MR动态增强加脂肪抑制以及延迟扫描对早期病变的显示、T2与T3、T3与T4的区分以及食管和主动脉侵犯方面均有优势(P<0.05).在平扫序列中,T1W加脂肪抑制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特征、溃疡存在以及周围淋巴结肿大.统计分析显示,MR在贲门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MSCT.结论MR在贲门癌T分期中有较大的优势,可用于指导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作者:潘自来;张欢;杜联军;凌华威;宋琦;陈克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转导通路障碍对肿瘤发生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Smad4基因所编码的Smad4蛋白在TGF-β的信号转导中处于瓶颈地位.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和分子原位杂交方法,对胃癌组织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蛋白和Smad4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旨在探讨它们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作者:徐峰;许春进;韩敏;刘华;陈玉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文献已有报道,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获得成功[1].为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价值,对一组胃肠道肿瘤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观察其临床效应、不良反应、安全性,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客观依据.现将自2001年10月~2002年9月经内镜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的10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牛明华;邹晓平;高宁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是一种对5-羟色胺(5-HT)有高度亲和力的跨膜转运蛋白.Lesch等[1]发现SERT基因有2个重要的多态性区域:第2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区(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s,VNTR)和SERT基因相关多态性区(SERT gene-linked polymorphic re-gion,5-HTTLPR),由此产生的不同基因型可影响SERT基因的转录效率及其mRNA的稳定性.本文研究SERT基因多态性在功能性便秘(FC)和功能性腹泻(Fdi)中的特征,探寻其在FC和Fdi发病中的意义.
作者:王玉明;王邦茂;张维铭;张庆瑜;刘文天;张洁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替加色罗对大鼠内脏敏感性的作用.方法新生SD大鼠出生后第8至21天予醋酸灌肠,建立慢性内脏高敏模型为H组;生理盐水灌肠为C组.待大鼠成年后,将H组分为H病理、H盐水、H溶剂、HTeg0.1、HTeg0.3和HTeg1.0组;C组分为C病理、C盐水和CTeg1.0组.H病理和C病理组不扩张直肠行病理学检查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H盐水和C盐水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H溶剂组注射溶剂+蒸馏水,HTeg0.1、HTeg0.3和HTeg1.0组分别注射替加色罗0.1、0.3、1.0 mg/kg,CTeg1.0组注射替加色罗1.0 mg/kg,直肠球囊快速注水(0.4、0.8、1.2 ml)扩张观肠道,每次扩张持续20 s,间隔5 min,察腹部撤离反射(AWR)和脊髓(L6~S1)c-Fos表达.结果H盐水与H溶剂组AWR积分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腰骶髓c-Fos阳性细胞总数明显增加,两组间无明显差异.HTeg0.1、HTeg0.3和HTeg1.0组比H盐水组AWR积分明显降低,c-Fos阳性细胞减少(182±14,166±17,128±15比213±13;P<0.05).结论替加色罗可明显降低内脏高敏大鼠的内脏敏感性,并剂量依赖性地减少脊髓c-Fos的表达.
作者:焦红梅;谢鹏雁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诱导人胰腺癌细胞(Patu-8988)凋亡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研究康莱特诱导Patu-8988细胞凋亡的过程,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加药前后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并以Western印迹对部分基因蛋白产物表达进行验证.结果康莱特对Patu-8988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康莱特作用24 h后,在96条有关凋亡的目的基因中共有17条基因表达发生大于3倍的显著变化,其中表达上调基因12条,下调基因5条.Western印迹表明P53、Bcl-2、Bax、Caspase-3等蛋白表达改变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同时Caspase-3底物多聚ADP核糖多聚酶被降解.结论康莱特可使Patu-8988细胞中多个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进一步揭示了其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作者:袁耀宗;鲍英;夏璐;章永平;张学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消化疾病之一.目前认为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其对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影响不亚于溃疡性结肠炎等器质性病变[1,2].在我国,IBS患者生活质量及其与消化道症状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研究IBS患者生活质量状况与症状分级,分析其生活质量状况及其与症状之间的关系,为了解我国IBS患者生活质量状况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孙刚;杨云生;彭丽华;张高魁;王巍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女,62岁,因腹胀、腹痛1周伴停止排便5 d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稍隆,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扪及,未触及腹部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亢进,有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5×109/L、中性粒细胞0.77、淋巴细胞0.23、血红蛋白65 g/L.低压气钡灌肠显示:乙状结肠近段梗阻.剖腹探查:肠管扩张充气明显,乙状结肠起始部有一环行狭窄.距回盲部60 cm处回肠壁有0.8cm×0.8 cm×0.6 cm肿块,质地中等.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回肠肿块切除.回肠肿块位于黏膜下,呈淡黄色,圆形,质地中等,表面有一凹陷,内有小口.病理检查:乙状结肠肿块为低分化腺癌;回肠肿块为异位胰腺,由胰腺腺泡、导管、胰岛组成,间质可见纤维结缔组织.
作者:邬贤斌;陶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胃肠道多发性淋巴瘤息肉病(multiple lymphomatosis polyposis,MLP)是一种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自1961年第1例报道至今,资料完整的病例报道全世界不足70例[1].
作者:杨川华;陈晓宇;邵念贤;施尧;冉志华;萧树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生存素(survivin)是一种独特的哺乳类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成员,具有独特的组织表达差异性,它在胚胎和屯胎儿组织中强烈表达,在成熟的终末分化的组织中不表达,但重新表达于多种转化细胞和肿瘤组织中.这种独特的表达特点使肿瘤的靶向性治疗成为可能[1].我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大肠黏膜,腺瘤伴不典型增生和大肠癌中生存素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探讨其在人类大肠癌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林连捷;郑长青;金玉;马颖;马铁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长期以来,就小肠钡餐造影或结肠灌肠两种检查方法而言,回盲部均位于远端,当有较严重狭窄性病变时,单一方法很难良好地显示病变全程,故常于某一检查的基础上,再以另一种检查补充.以致延误诊断,且定量(累及范围的长度)分析欠准确.我们采用回盲部检查的新技术,经5年临床实践,确属高效优质、利于防护、经济实用.
作者:王友才;张云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广东省社区人群慢性便秘的患病情况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惠州市和农村地区常住人口中18~80岁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3931人接受便秘相关问题调查,其中男1795人,女2136人;平均年龄为(42.7±14.1)岁.共检出符合罗马Ⅱ标准的慢性便秘159名,患病率为4.0%,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6%,女性为4.4%;按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进行年龄、性别标准化后的患病率为3.6%;患病率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经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农村居民(OR=1.67)、体重指数低于18.5(OR=2.15)、诉工作压力大且难以承受者(OR=3.08)、文化程度低(OR=2.16)及合并有肠易激综合征者(OR=2.81)更倾向于发生慢性便秘.与非慢性便秘人群比较,慢性便秘人群的生存质量除情感职能(P=0.097)外,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力、一般状况、精神健康和健康变化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慢性便秘在广东省社区人群中是一种常见病,尤其多见于老年人,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明显影响;工作压力大等为可能的危险因素.
作者:熊理守;陈旻湖;陈惠新;许岸高;王伟岸;胡品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大量研究表明,环氧合酶(COX)-2过度表达与消化系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OX-2抑制剂已成功用于结肠癌的化学预防.近年来,COX-2抑制剂及其在消化系肿瘤防治中的应用以及其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不少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丽;刘文忠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关于Ⅱ型磷脂酶A2(PLA2)的研究虽已有较长历史,但只是近几年发现它具有杀菌作用,并在宿主防御细菌感染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2].近还发现Ⅴ型和Ⅹ型PLA2也具有杀菌活性,与Ⅱ型PLA2有相似的抗菌特点[3].消化系统中胃肠道、肝脏、唾液腺等是机体防御细菌感染的重要场所,了解具有杀菌活性的PLA2在消化系统中的分布情况,有助于防治细菌感染.
作者:苏启表;梁宁生;杨帆;陆益;李艳;卢凤玲;蒙子卿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男,30岁,因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10年、反复乏力1个月余入院.患者10年前体检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为HBsAg(+),HBeAg(+),抗HBc(+).肝功能反复检查无异常.近1个月来,患者自觉乏力.外院查肝功能示:ALT 157 U/L,γ-GT 144 U/L,余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体检:体温36.8℃,血压110/68 mm Hg(1 mm Hg=0.133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巩膜无黄染,颈静脉不充盈,心肺无异常,腹平,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杨长青;周朝晖;孙剑勇;王吉耀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