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交锁髓内钉固定下肢骨折康复功能训练

付翠华;俎玉环;高平;付玉环

关键词:下肢骨折, 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
摘要:下肢骨折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13%[1].交锁髓内钉固定下肢骨干骨折现已得到广泛应用.我科2000年1月-2003年6月,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60例,术后我们有计划的开展早期主动和被动肢体活动,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效果,达到了康复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交锁髓内钉固定下肢骨折康复功能训练

    下肢骨折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13%[1].交锁髓内钉固定下肢骨干骨折现已得到广泛应用.我科2000年1月-2003年6月,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60例,术后我们有计划的开展早期主动和被动肢体活动,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效果,达到了康复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翠华;俎玉环;高平;付玉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艾司洛尔复合丙泊酚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病人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

    气管插管可引起一系列心血管反应,表现为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这对高血压冠心病病人极为不利[1].本文通过观察艾司洛尔复合丙泊酚在高血压冠心病病人麻醉诱导前后不同时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探讨艾司洛尔复合丙泊酚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病人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效果.

    作者:张树平;王建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复方地西泮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地西泮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的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服用氯氮平合并复方地西泮;B组单服氯氮平.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疗效相当,但起效时间A组显著快于B组.A组副反应少于B组.A组氯氮平用量(220.97±16.14) mg/d显著低于B组(320.16±70.83) mg/d.结论:服用氯氮平后,前4周合并复方地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起效快,用量小,减轻了副反应,不产生复方地西泮依赖,可以应用.

    作者:王力刚;李勃;赵志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脑胶质瘤患者病理分级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的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与瘤内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38例不同病理类型的胶质瘤进行微血管密度测定,利用方差分析判断微血管密度与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关系.结果:脑胶质瘤内微血管密度值的大小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测定脑胶质瘤内微血管密度可以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张伟;张元鹏;江玉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sICAM-1和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变化,探讨sICAM-1和TNF-α在化脓性脑膜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化脓性脑膜炎患儿17例,对照组20例,同时收集脑脊液和静脉血,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sICAM-1和TNF-α的水平.结果: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sICAM-1和TNF-α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恢复期均恢复正常(P>0.05);伴并发症和后遗症较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的患儿急性期脑脊液sICAM-1和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5或 P<0.01);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sICAM-1和TNF-α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均无相关性(r=0.3842,0.4218;P均>0.05).结论:sICAM-1和TNF-α参与了化脓性脑膜炎的病理过程,二者可作为化脓性脑膜炎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作者:李春香;唐宁波;方云霞;初清;李丽霞;柳雪梅;蔡维艳;冯雅凡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α-细辛脑与病毒唑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疗效比较

    喘憋性肺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1],目前较多使用病毒唑治疗,但该药长期应用可引起骨髓抑制和贫血[2].我院于2002年1月至2003年4月,应用α-细辛脑静点治疗45例喘憋性肺炎患儿,并和同期应用病毒唑治疗的36例喘憋性肺炎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对其进行临床评价.

    作者:申兆文;张国文;闫俊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鱼腥草注射液致孕妇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26岁,孕1产0,孕29周.因发热、咽部疼痛5 d,用药无效(药物不详)而来诊.

    作者:张华香;王子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经鼻内窥镜下行咽囊切除术1例

    患者,男,26岁,因口臭及咳鸟屎状、大米粒大小、颗粒状分泌物半年,伴枕部钝疼1个月就诊.患者诉半年前经常口臭及回吸时咳鸟屎状、大米粒大小、颗粒状分泌物,奇臭,且清晨居多,伴恶心、咳嗽,时有耳鸣,耳内闷胀感,以上症状在感冒后加重,曾当作咽炎治疗,效果欠佳.

    作者:郎宝英;马延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黄连素香油糊剂治疗唇疱疹的疗效观察

    唇疱疹是口腔科常见病,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以群集性水疱为主要特征.水疱可持续24 h,随后破裂、糜烂、结痂,病程约10 d,愈后不留瘢痕.若继发感染,常延缓愈合,并且病损处出现小脓疱,愈后可出现色素沉着.

    作者:李国华;姜书成;王仁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8、IL-6、TNF的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8、IL-6、TNF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胃癌、慢性胃炎患者和对照组血清IL-8、IL-6、TNF水平.结果:①45例胃癌患者手术前血清IL-8、IL-6、TNF水平分别为(0.47±0.22)、(0.37±0.15)、(3.46±0.51)μg/L,25例慢性胃炎患者血清IL-8、IL-6、TNF水平分别为(0.21±0.17)、(0.17±0.13)、(1.20±0.29)μg/L,35例正常对照血清IL-8、IL-6、TNF水平分别为(0.18±0.13)、(0.13±0.06)、(1.02±0.31)μg/L.胃癌患者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慢性胃炎患者与正常对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43例胃癌患者手术后血清IL-8、IL-6、TNF水平分别为(0.23±0.19)、(0.18±0.14)、(1.23±0.31)μg/L,与术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胃癌患者术前血清IL-8、IL-6、TNF水平明显升高,术后较术前明显下降.动态检测IL-8、IL-6、TNF的变化,可作为了解患者机体免疫状况、掌握病情和预后的有用指标.

    作者:王连文;刘敬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耳穴压丸法治疗慢性荨麻疹20例分析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慢性过敏性皮肤病,多与接触过敏物质、食用某些食物(鱼、蟹等)和物理刺激(如冷风)有关,临床上有许多患者常常找不到任何原因.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于局部或全身的大小不等的风团,奇痒难忍,反复发作,有的患者定时发作(如晨起或午间),颇为痛苦.我们采用耳穴压丸法治疗20例患者,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崔慧玲;寇惠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糖尿病足的诊治及遵医行为的干预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踝以下部位的溃疡、坏疽或感染,其发病率国内占0.9%~1.7%,其中5%~10%的患者需要截肢,占非创伤性截肢病人的50%以上[1].

    作者:朱玉琴;李汝芬;刘晓丽;王琳;邢绍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他汀类药物应用的新进展

    他汀类(Statins)药物是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不仅能有效地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还能轻度降低甘油三酯(TG)和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当前临床应用广泛的调脂药物.

    作者:张文博;李明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上前牙粘结快速矫治乳牙反(牙合)

    乳前牙反(牙合)已是乳牙期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有逐年增多趋势.现在研究证明,乳牙反(牙合)常常导致颅面骨骼发育异常,有必要尽快矫治[1].

    作者:田绪标;侯玉东;姜桂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猫抓病10例疗效观察

    1999年9月-2002年9月,我们应用强力霉素联合扶他林、强的松治疗猫抓病10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汪学群;王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先天性21三体并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1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儿,男,17 d,第1胎,系足月剖宫产出生,出生后因先天性肛门闭锁,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出院后第4天,因呼吸急促,面部、躯干及四肢有出血点,于2001年8月27日,再次以新生儿肺炎收入院.

    作者:韩爱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食管下段、贲门胃底结合部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食管下段贲门胃底结合部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及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应用X ray钡餐检查及内镜下碘染色活检确诊的食管下段贲门胃底结合部癌患者71例,采用5-Fu及PPD化疗2周后行手术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 ray钡餐确诊14例(19.72%),内镜下碘染色活检确诊69例(97.2%).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死亡,5年生存率达56.3%.结论:对食管下段贲门胃底结合部癌病人应用X ray钡餐检查及内镜下碘染色活检可提高诊断率,早期发现综合治疗能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及根治性手术切除率.

    作者:刘宝田;李金伟;宋德泉;王娟;赵培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TNFα的测定及意义

    目的:探讨Graves病(简称GD)时外周血TNFα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Graves病患者外周血TNFα的水平.结果:GD各组血清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多(P<0.01),GD复发组血清TNFα水平低于GD未治疗组(P<0.05).结论:血清TNFα水平在GD时显著升高,其升高与甲状腺激素无关,而与GD自身免疫过程的活性有关.

    作者:逄曙光;孙国建;孙金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R)、血脂异常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之间的关系,以及IR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测定67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糖、游离胰岛素(FIns)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与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病人血脂、血糖、FIns、ISI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腔隙性脑梗死组FIns明显高于非腔隙性脑梗死组(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ISI较非腔隙性脑梗死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可能是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腔隙性脑梗死可能直接与IR有关.

    作者:尹成彬;胡加永;蒋淑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红外线诱发陈旧性外伤眼白内障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因左眼渐进性视物不清1年入院.眼部检查:视力Lp(+),晶状体混浊(+++),瞳孔圆,光反应灵敏,眼内视不清.

    作者:邓京凤;黄芳;孙鹏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