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警惕引起QT间期延长和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的药物

张文博;范宝华;李明娥;孙惠莉;王跃平

关键词:QT间期, 尖端扭转型室速, 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
摘要:1964年Szeler和Wray率先报道奎尼丁可引起QT间期延长和阵发性心室颤动,导致晕厥发作(奎尼丁晕厥),以后发现其他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也可引起类似不良反应.20世纪80~90年代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临床,其中多数药物可引起QT间期延长,有时并可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TdP).近年来发现许多非心血管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组织胺药、抗精神病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等均可引起QT间期延长,甚至诱发TdP.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96例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40例,41.67%),脓肿(26例,27.08%),乳头内陷(64例,66.67%),乳头溢液(25例,26.04%),乳瘘(30例,31.25%).术前误诊率为46.88%(45/96),其中22例(22.97%)误诊为乳癌.本组均经手术治疗,治愈率为94.79%(91/96).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易误诊,术中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可靠方法;彻底切除或切开病变的乳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崔相利;牛曰凤;王荣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胸壁多发恶性黑色素瘤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49岁.胸壁多发硬性肿物5年,生长缓慢,质硬,基底固定;近3年生长加速,直径1~4cm不等.10年前胸壁曾有一小肿物,顶部有一黑点,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为良性.B超示:胸壁探及多发实性团块,低、中回声,大小不等,内部回声不均匀.04年3月15日手术,术中见:肿物位于皮下,包膜不完整,边界不清,表面密布血管,内部呈鱼肉样,部分肿物基底于肋间隙至肋后,与肋骨浸润.将肿物连周边正常组织完整切除,切除受累肋骨.刀口加压包扎,术后恢复好.术后病理示:恶性黑色素瘤.

    作者:李伟;张庆广;王玉玖;高学军;张连国;刘洪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TTV/HCV重叠感染者肝损伤及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状况

    自1997年日本学者Nishizawa等首次报道从一位输血相关性肝炎患者体内分离到一种新的单链DNA病毒(TTV)以来,国内外对TTV在人群中的感染状况以及TTV的嗜肝性和致病性的研究报道很多,为了解TTV重叠感染对丙型肝炎病变及干扰素治疗的影响,我们采用套式PCR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一组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病人TTV感染状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长华;陈步凤;李洪波;王宝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58例.结果:53例中、下段结石中51例获得成功,2例失败.5例上段结石部分碎石后推回肾盂,置双J管后行ESWL.结论:该方法具有入镜不需扩张输尿管口、碎石率高、组织损伤小及手术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燕东亮;迟玉友;尹洪山;薄学军;刘忠国;支洪敏;王秀花;张立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的康复催醒研究

    目的:在催醒药物效果欠佳的情况下,探讨半导体激光血管内照射并醒脑开窍针法对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的催醒作用.方法:制作兔重度颅脑损伤昏迷实验模型,约168h于生命体征稳定后,分组治疗观察清醒所需时间,并行血液流变学、外周微循环积分值及脑电图检测结果判断.结果:催醒组与药物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催醒组与昏迷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催醒组血液流变学外周微循环积分值明显改善,治疗后脑电图呈现去同步化.结论:激光并针法康复催醒用于重度颅脑损伤长期昏迷稳定期能显著缩短其昏迷时间.

    作者:吴耀坤;王正清;崔禄昌;边凤国;赵明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巨大前上纵隔肿瘤切除术1例麻醉体会

    1病例资料患者,男,16岁,诉胸闷、憋气20d,活动和平卧时重,坐位时轻.CT显示前上纵隔10cm×5cm×5cm占位,临床诊断为前上纵隔肿瘤,拟在全麻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

    作者:贾树山;商丽;王秀花;张立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脑出血存在继续出血或再出血的现象,并对产生血肿扩大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72例经头部CT证实为脑出血的病例24h后复查CT,采用多田公式计算血肿体积.继续出血或再出血的判断标准:血肿净增体积≥30%.结果:72例脑出血病人入院后均有病情加重的过程,复查脑CT证实有继续出血或再出血的现象,血肿净增6~79ml,净增比例为42%~43.6%.用大量甘露醇脱水、近脑室部位出血、血肿形态不规则、长期饮酒、肝肾功能异常者继续出血的发生率更高.结论:脑出血病人继续出血或再出血是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可能发生继续出血或再出血的病人应尽早复查CT,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作者:王洪新;马春花;许春胜;范卫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不明原因反复性自然流产宫腔镜检查38例

    反复流产(RSA)是妊娠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生率可达15%~20%[1],其病因十分复杂,除遗传性、内分泌性、子宫性等病因外,原因不明的RSA占40%~70%[2].为此,我们用宫腔镜检查了38例早期RSA患者,以探讨RSA的原因.

    作者:王县;杨淑芝;张素梅;王春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51例

    自1998年5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216例,其中迟发性颅内血肿51例,报告如下.

    作者:丁春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手部创面带蒂旋转皮瓣修复术后观察

    2002年3月至2003年10月,我们先后对46例手软组织缺损,骨与关节、肌腱外露的病人施行了前臂带蒂旋转皮瓣修复术.虽然皮瓣移植面积大、血管蒂长、手术难度大,但由于术后采取了积极的防治措施,严密观察移植皮瓣血液循环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动静脉危象,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使皮瓣成活率达100%.

    作者:尚义美;修红闽;孟涛;孙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空双头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自1998-2002年我院使用中空双头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共78例,所有病例全部随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剑波;张永刚;林清堂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Vander Hoeve综合征一家2例

    1临床资料例1.患儿男,4岁,因自幼双眼巩膜呈蓝色,双腿自发性骨折3次,于2003年5月20日就诊.患儿为第一胎第一产,父母非近亲婚配,有蓝巩膜及骨折家族史.体检:患儿体重14kg,身高91cm,头围49cm;听力正常;左腿股部畸形,屈曲,活动轻度障碍,余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双眼视力0.8;色觉正常;右眼眼压15mmHg(1mmHg=0.133kPa),左眼眼压16mmHg.双眼巩膜呈深蓝色,角膜直径均为11.5mm,晶状体透明,眼底无异常.

    作者:杨华琴;柴建生;贾秀红;韩瑞敏;朱淑霞;林新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健康大学生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疫苗接种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研究健康大学生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大学生血清中HBV抗原-抗体系统,赖氏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问卷调查入学时学生使用乙肝疫苗的情况.结果:1996-2000年5届学生入学时感染模式1感染率逐年下降,感染模式2感染率逐年升高,感染模式3感染率逐年下降但变化不明显;使用乙肝疫苗后产生的抗-HBs入学时维持率为77.36%,少数个体对乙肝疫苗并不敏感;感染模式1学生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1次,抗-HBs阳性率与入学前使用乙肝疫苗有一定关系.结论:各感染模式的感染率呈时间变化,ALT异常者应引起高度重视;注射乙肝疫苗对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抗-HBs作用明显,乙肝疫苗不敏感的人群可能确实存在.

    作者:胡涛;田伟;赵美春;李连锦;耿排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以PTF-V1阳性预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功能敏感性的临床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慢性胸肺疾患(主要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或右心室衰竭的心脏病.但据文献资料显示,肺心病患可同时合并左心受累,且病理发现左心室肥厚发生率为25%~93%[1].PV1终末电势与右房大及左室功能不全有关[2].本文就PTF-V1阳性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左室功能的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崔兰凤;何随荣;张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封闭治疗孕产妇耻骨联合分离临床分析

    我们收集了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在1977年10月-2001年10月住院分娩的31899例孕产妇资料,发现并发耻骨联合分离29例,院外转我院4例.对上述33例均于产后采取封闭治疗,12d内均治愈,因治疗效果好,现将有关资料分析介绍如下.

    作者:赵智;张磊磊;吕耀凤;郭庆枝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药物治疗及预防

    1概述微生物植入心内膜引起的疾病称之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生物体往往是一种常见菌,影响部位通常是心瓣膜之一,特征性损害是赘生物.一般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这一术语比细菌性心内膜炎更适用,因为该病也可由真病和衣原菌引起.适合临床应用的名称包括急性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ABE和SBE)、天然瓣膜性心内膜炎(NVE)、人工瓣膜性心内膜炎(PVE)和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NBTE)[1].

    作者:周玉梅;邵艳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臀大肌变异一例

    1资料与方法在制作人体解剖标本时,发现一成年男尸的双侧臀大肌变异.臀大肌下方深层见一独立的肌束,肌外膜完整,肌纤维方向与臀大肌纤维方向基本一致,起点均偏下,起于骶骨背面下方及尾骨背面,肌纤维由内上向外下行走,后与臀大肌的肌腱融合,止于髂胫束.

    作者:牛玉平;尹树琳;李滨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resveratrol)化学名3,5,4′-三羟基芪(3,5,4-trihydroxystilbene),是一种植物防御素(phytoalexin),存在于葡萄科、百合科、豆科、蓼科、伞形科、买麻藤科、莎草科及棕榈科等自然界的70多种植物中,其中多种为常见中药,如虎杖、土茯苓、补骨脂等.人们的日常食品,如花生、葡萄中,也含有白藜芦醇.白藜芦醇在葡萄中的含量尤为丰富[1]:每克新鲜的葡萄皮中约含50~100μg,而其相关产品红葡萄酒中的含量为0.1~15mg/L,在白葡萄酒中也有一定量的白藜芦醇存在.

    作者:李淑翠;刘金苹;徐理华;栾海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12例临床总结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后路内固定系统包括CD技术、AF固定系统等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相比之下,前路内固定应用相对较少.我科2000年至今通过12例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人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选择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于益民;王用凯;于承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114例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PCEA组60例,术毕硬膜外导管连接设置好的PCEA芬太尼混合液装置;对照组54例,不用PCEA,疼痛剧烈者于术后当日晚肌注盐酸哌替啶50mg.观察镇痛效果、产妇恢复、母乳喂养及新生儿体重变化情况.结果:PCEA组的术后12h镇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PCEA组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及24h哺乳次数、新生儿体重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PCEA芬太尼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景晶;于金香;翟清亮;尹淑芬;刘金红;刁兴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