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李勇;邢西忠;张秀辉;张玉春;瞿晓昆;张凤伟;王恩伟;李镇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2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血和赘生物培养阳性15例,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18例.所有病例在感染活动期手术,彻底清除感染灶,同时纠治先心病.结果:21例治愈,随访5~36个月,均恢复正常学习和工作.1例死亡,死亡率为4.5%.结论:①心脏结构异常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基础病因;②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③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独活寄生汤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独活寄生汤为基本方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以常规治疗组为对照.结果:临床观察和随访资料表明,治疗组64例中,显效17例(占26.56%),有效42例(占65.63%),总有效率为92.19%;对照组37例,显效4例(占10.81%),有效24例(占64.86%),总有效率为75.68%,两组对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独活寄生汤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剂.

    作者:闵凡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洛丁新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104例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合并症之一.糖尿病人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将出现持续性蛋白尿,且病情不可逆转,常呈进行性发展,直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因此DN已成为糖尿病病人,尤其是年轻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随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广泛应用,发现ACEI除有降压作用外,还能降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尿蛋白的排泄量,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改善预后[1~2].我们选用ACEI抑制剂--洛丁新对糖尿病肾病患者104例进行治疗,观察其对蛋白尿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洪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药物流产后加用米索前列醇对阴道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用米索前列醇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将305例早孕妇女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于首服米索前列醇3~4 h后,直肠给予200 μg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不直肠给药.结果:两组完全流产率、平均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差异都有极显著性.结论:药物流产后加用米索前列醇能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

    作者:张洪芹;张英姿;崔景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76例临床分析

    1990年3月-2000年12月,我院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76例,现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双江;苗红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血小板体积参数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病,血小板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血小板的活化参与了这一病理过程,而血小板体积改变反映其活化状态,因此在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作者:郑永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的鉴别诊断

    笔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M)和缺血性心肌病(ICM)的心脏形态学、血流动力学以及心功能指标,分析DCM和ICM的超声特点及鉴别要点,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作者:王玉珍;李秀英;罗慧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美施康定直肠给药用于癌痛治疗

    目的:观察美施康定不同给药途径对癌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46例经病理确诊的癌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经直肠给药,B组口服给药.均采用美施康定30 mg,每12 h给药一次.结果:A、B组疼痛明显缓解率分别为82.6%、91.3%,经统计学处理其疗效及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美施康定直肠给药是癌痛病人安全、有效、简便的给药途径.

    作者:赵洪发;蒋雪超;张继宝;周广信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我院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60年代初,ADR监测体制相继在一些发达国家建立,它虽不能阻止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却能及早的监测出来,可大程度的减少ADR对人类的影响,并为药品的安全性提供证据.我院建立ADR监测中心以来,将重点放在新药的ADR或老药少见的ADR上,共收到呈报的各类ADR共56例,将其作一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洁;何旭东;李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陈旧性桡骨下端骨折并脱位的治疗

    桡骨下端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往往伴有下尺桡关节的脱位,如果早期不能正确的复位,导致后期骨折的畸形愈合.下尺桡关节处于脱位状态,腕关节处于桡偏畸形,不但影响了外观,也严重的影响到腕关节的旋转功能,必须通过手术截骨矫形治疗,才能矫正桡偏畸形.过去的手术可行尺骨小头切除,但往往影响到手的握力,并且遗留腕关节的疼痛,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应用桡骨下端截骨并尺骨假关节成形术治疗此类病人1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思东;王希兖;朱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过程中膀胱内大出血的原因和处理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过程中,膀胱内大出血较少见,有时处理起来十分困难.我院1999年1月-2002年6月发现大出血4例,经处理,效果满意,现将我们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尹向东;苏雨行;王学东;孙德马;杨存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患者,男,40岁.因发热、头痛、腰痛5 d入院.查体:T 38.9 ℃,P 92次/min,R 20次/min,BP 14/10 kPa,神志清,精神差,面色潮红,球结膜及咽部充血.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肝区及双肾区叩击痛.

    作者:裴丽欣;张士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可吸收张力带丝棒治疗髌骨骨折28例

    髌骨骨折为关节内骨折,移位明显者需手术治疗,以往多采用金属丝棒行张力带固定,缺点是需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我科自1999年3月-2002年3月应用可吸收丝棒治疗髌骨骨折28例,取得成功.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学水;张文涛;刘少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透明质酸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以其钠盐形式存在于关节滑液中,是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也是软骨基质的成分之一,是由滑膜B型细胞分泌的,关节液的许多特性和生理作用与它有关,已在关节外科、眼科、腹部外科等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在颞下颌关节中的作用已被人们认识并开始应用.

    作者:刘爱良;李宁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是近20多年来研究为活跃和发展进步快的领域.1977年Gruentzig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开创了介入性心脏病学的新纪元.据估计,2001年全世界进行了各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约260万例,仅在美国即达89万例.我国于1984年开始了PCI,2001年完成了2万余例,发展较为迅速.

    作者:李跃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利福平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

    目的:观察利福平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利福平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53例,同时与采用异烟肼胸腔注入治疗的对照组54例进行对照.结果:采用利福平胸腔注入的观察组,在胸腔积液消失率、胸水平均消失时间及平均胸腔穿刺次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胸膜肥厚粘连及胸腔感染、血气胸等并发症亦均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利福平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刘伟娟;岳燕凤;张清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眼睑结膜松毛虫毛11例报告

    自1999年以来在门诊病人中共见11例松毛虫毛刺入睑结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廷菊;于青;刘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重度妊高征分娩时间与围生儿预后166例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产科常见并发症,笔者回顾性总结1995年7月-2001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重度妊高征166例分娩时间及围生儿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伟;刘桂凤;冯玉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手术松解治疗儿童臀肌挛缩症21例

    儿童由于臀部长期肌肉注射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挛缩症在近几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我们对1997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21例患者结合临床有关资料,就本症的诊治进行讨论.

    作者:孙加永;陈立柱;闫玉珍;陈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8例临床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妇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欧美国家的发病率较高,我国的发病率近年有升高的趋势,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有血栓形成,长时期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少数并发肺栓塞,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故术后预防,早期诊治十分重要.笔者对我院18年来共发生的18例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徐国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临床特点分析

    我院在1994年12月-2000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157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其中87例溶栓后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现就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詹志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