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华;顾杰
小儿自身保护能力差,伤后病情多较重.由于小儿生理、解剖、病理上有其与成人不同的特点,其受伤后性质、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与成人也有所差异.我院自1998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小儿重型颅脑损伤46例,占同期收治颅脑损伤病人的11.6%,经积极抢救45例存活,1例死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云东;孙德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讨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缓慢性窦房结功能紊乱的发生率、临床意义及转归.方法:对26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状况及心电图进行连续观察分析.结果:发生缓慢性窦房结功能紊乱者共50例,其中窦性心动过缓36例(13.85%,36/260),窦房阻滞8例(3.08%,8/260),窦性静止6例(2.31%,6/260).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缓慢性窦房结功能紊乱发生率较高,且多标志病情较严重.
作者:刘兆英;李祥萍;郑海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患者,女,28岁,农民,因右眼疼痛,畏光,流泪6 d,伴视物不见来我院就诊.查体右眼视力光感(+),左眼手动/眼前,双眼压Tn,右眼睫状充血,巩膜瓷白色,角膜菲薄向前突出如圆锥,其顶部有一4 mm×3 mm溃疡面,深达基质层,前房深约6 mm,房水清,虹膜无缺损,纹理清,瞳孔直径3 mm,对光反射迟钝,晶体后囊混浊,眼底窥不进,左眼角膜如圆锥透明,前房深约6 mm,虹膜纹理清,瞳孔直径3 cm,对光反射灵敏,晶体后囊混浊,中央一月牙形裂隙.镜片矫正+11.00DS=0.02.眼球水平震颤.双眼闭合可.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给予庆大霉素4万u球结膜下注射,静滴青霉素、维生素C,口服鱼肝油丸、维生素B2,角膜宁眼水、氧氟沙星眼水点眼.讲明病情.
作者:张廷霞;南欣欣;李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国产艾司洛尔控制快速心房颤动心室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快速心房颤动患者86例,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Ⅰ组)43例、毛花苷丙(西地兰)组(Ⅱ组)43例.Ⅰ组应用国产艾司洛尔采用分级递增静脉注射法,Ⅱ组用毛花苷丙0.008 mg/kg稀释后5 min静注,1 h无效者重复1次.观察两组病人用药前后心率、血压、呼吸及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8.4%和74.4%(P>0.05);②心率平均下降为Ⅰ组(43±16)次/min,Ⅱ组(21±14)次/min均P<0.05,两组间比较P>0.05;③血压平均下降为Ⅰ组(8.8±1.3)/(4.2±1.2)mmHg(P<0.05),Ⅱ组(1.1±0.3)/(0.9±0.4)mmHg(P>0.05),两组间比较P<0.05;④起效时间与大效应时间,Ⅰ组明显快于Ⅱ组;⑤Ⅰ组低血压、胸闷各1例(占4.6%),Ⅱ组心悸1例.结论:国产艾司洛尔临床应用安全、快速、有效.
作者:黄树温;王磊;夏金枝;李克清;牟瑞起;王荣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龋病是儿童时期易患的一种疾病,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危害.为了解滨州市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2000年我们对本市的幼儿园及小学的学前班,共47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龋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军;崔秀英;舒静媛;王爱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临床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病史及体检,是诊断各种疾病的基础,对心血管病的诊断尤其重要.近年来,由于高精尖的诊断技术广泛用于临床,不少医生对临床检查方法有些忽视,这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面对一个心血管病患者,首先应详细地询问病史和认真进行体检,通过临床检查方法对疾病的诊断建立了初步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再选择所必要的器械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这样才能缩小辅助检查的范围,不仅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可避免延误诊断治疗时机.
作者:曹景花;张文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们采用传统抗心力衰竭药物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贝那普利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36例,并与传统抗心衰药物治疗28例进行比较,以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对慢性CHF患者临床症状及左室功能改善等方面的疗效.
作者:牟效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无环鸟苷与泼尼松联合治疗面神经炎,效果较好,明显优于单用泼尼松治疗.现将我们观察的93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93例患者均为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1年5月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9例,男32例,女17例;年龄10~64岁,平均年龄39.2岁.对照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9~66岁,平均年龄38.5岁.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既往史、病程、面瘫程度、治疗时机及疗效观察时间上均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
作者:王润理;刘新华;周金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家庭因素与龋病的关系.方法:在学龄前儿童1 195名中,选取龋病儿童组与无龋病对照组,有效配对169份,再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及χ2检验.结果: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母乳喂养、家庭经济状况等对儿童龋患率和龋蚀程度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P<0.01);父母的刷牙情况对儿童乳牙龋患率无影响(P>0.05).结论:加强对家长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指导、提倡母乳喂养、平衡膳食是预防儿童龋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袁玉华;罗文海;李桂英;万巧云;郭中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小儿速效感冒灵是由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等组成的中、西复方制剂,是治疗小儿感冒的常用药物,现质量标准采用外指示剂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操作费时,且受干扰,我们试用HPLC法测定本品内的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史保荣;吴军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甲亢性周期性瘫痪(TPP)是甲亢病人较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当病人以周期性瘫痪(PP)为首发症状而甲亢症状不明显或忽略了甲亢的临床症状时,易造成误诊误治,从而导致PP反复发作.本院1989-2001年间共收治TPP 1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初荣华;高鹏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997年1月至1999年7月,我们对本院产科出生的2 822例新生儿进行肌注维生素K1以预防维生素K缺乏症的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对1997年1月-1999年7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活产儿2 822例均予维生素K1 5~10 mg肌注,1次/d,共用3 d.对照组2 306例(同期院外新生儿)不用药.观察内容:两组均连续观察从出生至4个月.包括婴儿出生时情况、喂养情况、肌注维生素K情况、患病情况及出血情况.对观察期内出现的出血详细记录与出血有关的因素及诊断治疗情况.
作者:王小俊;于翠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酒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嗜好性饮料,酒精是其主要有效成分,而酒精可与许多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使药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多,甚至出现严重的毒性反应.所以饮酒前后服用有关药物可能会增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崔宏旻;崔宏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高血压病多年以后可引起全身的小动脉硬化病变,肾脏为主要受累的靶器官之一.高血压性肾病是其严重并发疾病之一,高血压病患者随病情的发展,病程的延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微血管病变,继而发生肾脏的损害.当常规尿蛋白出现时,肾脏病变往往不可逆转.
作者:韩秀敏;杨文东;曾庆枝;袁振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放射介入输卵管插管持续灌注氨甲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输卵管妊娠病人分为两组,一组为放射介入输卵管插管持续灌注氨甲蝶呤,另一组为肌肉注射氨甲蝶呤,观察研究各组的症状、体征、血β-HCG、病灶大小的变化、疗效、治疗时间.结果:治疗组的保守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副反应小、疗程短.结论:放射介入输卵管插管持续灌注氨甲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解孝实;赵春荣;郝俊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血浆胆碱酯酶活力变化与神经肌肉损害的关系.方法:用微量DTNB法测定31例尿毒症患者及19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胆碱酯酶活力,判断其与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浆胆碱酯酶活力降低,与肾功能减退及营养不良相关.结论:血浆胆碱酯酶活力降低可能参与了神经肌肉损伤的发病.
作者:刘玉夏;岳保贵;朱丽芹;刘云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Vit D与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3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25-(OH) D3的水平、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钙、磷、碱性磷酸酶等进行研究对比.结果:患儿25-(OH)D3、T细胞亚群、及IgG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患儿经补充Vit D320~40万u 1个月后,随着25-(OH)D3水平的升高,T细胞亚群明显升高(P<0.01),IgG、IgA、IgM及钙、磷、碱性磷酸酶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Vit D缺乏导致免疫功能损伤进而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要比导致Vit D缺乏性佝偻病发生的要早,后果更严重.
作者:杨月亮;李振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并逐渐消失,雌激素分泌减少,生殖器官出现萎缩.绝经后子宫萎缩变小,使宫内节育器错位、嵌顿,给取器术带来一定难度,且病人取器时易发生疼痛、出血、取器损伤等并发症.我院计划生育门诊于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口服后取器42例,效果满意.
作者:徐国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股骨双髁骨折累及关节面,属于关节内骨折,治疗较为困难.我科自1999年至今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该类复杂骨折10例,骨折愈合快,可早日行膝关节活动,效果可靠.
作者:盛奎升;荆兆峰;孟庆菊;朱桂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对照组血清TGF-β1水平.结果:1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为(53.97±14.39) ng/L,56例正常人血清TGF-β1水平为(18.27±6.81) ng/L,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TGF-β1的水平明显增高.动态检测血清TGF-β1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了解原发性肝癌发展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作者:王连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