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穿孔的防治(附12例报告)

黄伟华;崔玉英;李金霞

关键词:人工流产, 刮宫, 子宫穿孔
摘要:子宫穿孔是在人工流产、放环、取环以及诊断性刮宫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后果相当严重.现将我院20年来发生的子宫穿孔12例总结分析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脑性瘫痪高压氧综合治疗54例临床分析

    为了提高脑性瘫痪(脑瘫)病儿的生活质量,本科对1995-2001年在省级医院确诊的54例脑瘫病儿通过高压氧综合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月英;李冰;张宝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尿毒症患者胆碱酯酶活力与神经肌肉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血浆胆碱酯酶活力变化与神经肌肉损害的关系.方法:用微量DTNB法测定31例尿毒症患者及19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胆碱酯酶活力,判断其与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浆胆碱酯酶活力降低,与肾功能减退及营养不良相关.结论:血浆胆碱酯酶活力降低可能参与了神经肌肉损伤的发病.

    作者:刘玉夏;岳保贵;朱丽芹;刘云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子宫穿孔的防治(附12例报告)

    子宫穿孔是在人工流产、放环、取环以及诊断性刮宫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后果相当严重.现将我院20年来发生的子宫穿孔12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黄伟华;崔玉英;李金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金双歧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腹泻是儿科的一种多发病,其中粘液脓血便约占30%[1],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而常见的病原菌就是痢疾杆菌.其临床症状以腹泻、呕吐、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及水电解质紊乱为主,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本文选用确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住院患儿52例,应用金双歧保留灌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明启;汪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会师牵引术治疗后尿道损伤的体会(附148例报告)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48例均为男性,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4岁.均骨盆骨折所致后尿道完全断裂;其诊断诊据:尿道口有溢血、阴囊及会阴部青紫肿胀,肛诊前列腺上移,试探性导尿插管困难.致伤原因:车祸121例,占81.7%;塌方砸伤27例,占18.3%.合并休克35例、膀胱破裂12例、血气胸5例、肠破裂8例.

    作者:徐新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尿内皮素测定在高血压患者肾脏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

    高血压病多年以后可引起全身的小动脉硬化病变,肾脏为主要受累的靶器官之一.高血压性肾病是其严重并发疾病之一,高血压病患者随病情的发展,病程的延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微血管病变,继而发生肾脏的损害.当常规尿蛋白出现时,肾脏病变往往不可逆转.

    作者:韩秀敏;杨文东;曾庆枝;袁振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双髁骨折

    股骨双髁骨折累及关节面,属于关节内骨折,治疗较为困难.我科自1999年至今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该类复杂骨折10例,骨折愈合快,可早日行膝关节活动,效果可靠.

    作者:盛奎升;荆兆峰;孟庆菊;朱桂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圆锥角膜合并先天性白内障1例

    患者,女,28岁,农民,因右眼疼痛,畏光,流泪6 d,伴视物不见来我院就诊.查体右眼视力光感(+),左眼手动/眼前,双眼压Tn,右眼睫状充血,巩膜瓷白色,角膜菲薄向前突出如圆锥,其顶部有一4 mm×3 mm溃疡面,深达基质层,前房深约6 mm,房水清,虹膜无缺损,纹理清,瞳孔直径3 mm,对光反射迟钝,晶体后囊混浊,眼底窥不进,左眼角膜如圆锥透明,前房深约6 mm,虹膜纹理清,瞳孔直径3 cm,对光反射灵敏,晶体后囊混浊,中央一月牙形裂隙.镜片矫正+11.00DS=0.02.眼球水平震颤.双眼闭合可.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给予庆大霉素4万u球结膜下注射,静滴青霉素、维生素C,口服鱼肝油丸、维生素B2,角膜宁眼水、氧氟沙星眼水点眼.讲明病情.

    作者:张廷霞;南欣欣;李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心源性猝死的电生理预测和防治对策

    心源性猝死(SCD)是由原发性心脏疾病或通过心脏的发病机制引起的迅速并且未能预料的死亡.由于多数死者生前无任何先兆症状和体征,往往失去治疗时机.作者总结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临床研究结果,对于心源性猝死的电生理预测指标和防治的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李以敏;李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40例临床观察

    分娩镇痛已广泛用于临床,探索一种安全、简便、有效地分娩镇痛方法,使产妇在清醒、无痛苦状态下分娩是医生和孕妇的共同心愿.我院自2001年试用笑气吸入分娩镇痛,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淑会;代兰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氟康唑联合碘酊烧灼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自1990年2月-2002年6月我院用氟康唑联合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1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2例,男7例,女5例,均为农民;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42岁;右眼8例,左眼4例.发病前均有明显的农业植物性外伤史.

    作者:顾艳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术42例临床分析

    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并逐渐消失,雌激素分泌减少,生殖器官出现萎缩.绝经后子宫萎缩变小,使宫内节育器错位、嵌顿,给取器术带来一定难度,且病人取器时易发生疼痛、出血、取器损伤等并发症.我院计划生育门诊于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口服后取器42例,效果满意.

    作者:徐国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学龄前儿童龋病调查分析

    龋病是儿童时期易患的一种疾病,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危害.为了解滨州市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2000年我们对本市的幼儿园及小学的学前班,共47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龋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军;崔秀英;舒静媛;王爱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视临床检查方法对心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临床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病史及体检,是诊断各种疾病的基础,对心血管病的诊断尤其重要.近年来,由于高精尖的诊断技术广泛用于临床,不少医生对临床检查方法有些忽视,这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面对一个心血管病患者,首先应详细地询问病史和认真进行体检,通过临床检查方法对疾病的诊断建立了初步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再选择所必要的器械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这样才能缩小辅助检查的范围,不仅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可避免延误诊断治疗时机.

    作者:曹景花;张文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微量泵持续胰岛素泵入治疗脑出血昏迷病人高血糖状态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脑出血昏迷病人高血糖治疗的差异.方法:56例脑出血昏迷高血糖病人随机分两组进行2种胰岛素强化治疗:①微量泵连续静脉输注胰岛素治疗(27例);②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9例).两组治疗靶细胞值均为三餐前及睡前末梢血糖≥3.9 mmol/L,≤7.0 mmol/L并至少持续3 d.结果:两种治疗平均高血糖控制天数[微量泵组(14.5±4.6)d,多次皮下注射组(22.4±7.5)d,P<0.01]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微量泵组低血糖发生低于多次皮下注射组[微量泵组:(0.8±1.1)次/人,皮下注射组:(1.8±2.4)次/人,P<0.05].结论:微量泵更适合脑出血昏迷病人治疗,可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并减少低血糖发生.

    作者:李美珍;张树香;王建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酒精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酒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嗜好性饮料,酒精是其主要有效成分,而酒精可与许多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使药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多,甚至出现严重的毒性反应.所以饮酒前后服用有关药物可能会增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崔宏旻;崔宏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奥扎格雷治疗脑梗死50例临床疗效观察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出现,脑梗死已成为老年人致残的重要疾病,已引起临床重视.我院自2001年2月-2002年8月应用奥扎格雷治疗脑梗死50例,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荣淮;张丙奎;李树堂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治疗进展

    1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成人骨质疏松(osteoporosis)发生机制主要有两点:其一是低的骨峰值;其二是绝经后或老年性骨丢失速度快.许多病人同时有此二者[1].破骨细胞吸收过多或成骨细胞骨形成不足引起骨结构平衡失调的终结果导致骨量减少和骨微细结构的变化,就会形成骨质疏松.一切影响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数目和功能的因素,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2].

    作者:于苏国;孙吉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以左下肢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患者,女,68岁,于凌晨3点左右起床小便时,突然左下肢剧烈地疼痛.自服平疼心1片,症状不见缓解,而且出汗来我院外科就诊.立即给予X线脊柱摄片及检查,均无异常.给予肌注安痛定1支,芬迪宁0.1 g口服,1日1次.

    作者:李秀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心瓣膜病的内科治疗

    近年来,心瓣膜病的治疗有长足的发展,外科治疗(瓣膜成形术、人工瓣膜置换术)和经皮球囊扩张术(PBMV)已在临床广泛开展,适时的外科治疗和介入治疗可明显缓解症状、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使预后明显改观.但有一些患者由于身体条件和经济条件无法承受外科治疗,内科治疗则是唯一的选择,因此,内科治疗在心瓣膜病的治疗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张文博;曹景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