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窥镜在少年后鼻孔息肉手术中的应用

蒋东英;刘亭彦;王海涛;马秀芳

关键词:鼻内窥镜手术, 鼻内窥镜, 鼻息肉
摘要:近年来随着鼻内窥镜手术在国内广泛开展,其应用范围已达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整个领域.现将3年来我科鼻内窥镜治疗少年后鼻孔息肉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治疗围抗癌化疗期病人呕吐疗效探讨

    目的:筛选对化疗病人更有效的止吐方法.方法:胃复安为对照组,以恩丹西酮为主综合用药为观察组进行自身前后对照,以止吐效果为主要指标进行多侧面观察比较.结果:急性期和延迟期消化道反应防治(0~Ⅰ,下同)有效率分别是:对照组为42%、28%;观察组为94%、92%.结论:安定、地塞米松、恩丹西酮联合用药是较理想的抗癌化疗止吐处方.

    作者:田红;毕玉东;巩长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蝶鞍区常见疾病的MRI诊断

    蝶鞍区范围小、结构多、毗邻关系复杂,且是疾病的多发部位.随着CT、核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及其分辨率的提高,鞍区更多的结构和病变得以显示和诊断.如冠状薄层高分辨率CT及MRI均能直接显示垂体,发现垂体微腺瘤.但蝶鞍区结构的形态和位置变异较大,给断层影像诊断增加了困难.因此,研究和学习蝶鞍区局部解剖和断层解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寻航;王靖;高凤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粘多糖病Ⅰ型1例

    患儿,男,9岁,因听力障碍旧诊.患儿系第一胎,足月顺产,生后体检正常,2岁后体态异常,容貌粗笨,智力发育迟缓,反应迟钝。双亲体健,表型正常,非近亲结婚。

    作者:王爱婷;郑国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发病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气道反应性测定在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发病关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日本CHEST公司生产的气道反应测定仪(Astograph TCK-6100H),对哮喘、鼻炎和对照各30例进行了非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通过呼吸阻力的变化测定气道反应性,根据剂量反应曲线计算和分析气道敏感性.结果:哮喘组气道反应性增高为93.3%(28/30);鼻炎组73.3%(22/30);对照组10%(3/30).呼吸阻力水平各组间比较,哮喘组和鼻炎组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哮喘和鼻炎患者均存在气道高反应性,表明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作者:尹玉琴;孙英华;李明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粘弹剂在角膜穿孔伤术中的应用

    角膜穿孔伤常见的并发症是虹膜脱出,常合并有前房异物或积血.能否使虹膜复位,以及安全地将前房异物或积血清除,对保护视力及Ⅱ期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随着显微技术及粘弹剂的临床应用,为角膜穿孔修复术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我们在角膜穿孔修复术中应用粘弹剂,手术完成顺利,术后并发症减少,有效地保护了视力,兹将1999年3月至2000年12月间收治的34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青;张晶;王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贝复济联合万应胶囊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科的常见病,病因尚未明确,治疗亦无特效.笔者自2000-2001年使用贝复济局部喷涂联合万应胶囊口服治疗口腔溃疡5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劳昆峰;周华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手术治疗1例

    患者,男性,33岁.20 h前驾驶摩托车时,被直径约2 cm的圆钢迎面刺入右胸腔,感剧烈胸痛、呼吸困难,无昏迷,被送往当地医院,给予右胸部伤口清创缝合,局部加压包扎,行右胸腔闭式引流及颈部气管切开,静滴抗炎药物,输血1 200 ml,并从气管内吸出较多鲜红色血痰.经上述处理后,病人症状无明显好转,且出现广泛皮下气肿,故转我院进一步诊治.查体:神志清,急性痛苦病容,呼吸较急促,面、颈、胸、阴囊等处广泛皮下气肿,口唇轻度紫绀,颈部气管已切开,内置气管套管,右胸饱满,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见引流管与水封瓶相连,呈Ⅲ度漏气,胸骨右缘第3、4肋间凹陷并见直径约3 cm的伤口(已缝合),右肺语音颤弱,叩诊过清音,呼吸音低,闻及少许哮鸣音.拟诊为气管或支气管断裂,因病情危重,未行X线等检查.

    作者:刘鹃;郭永祝;高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食管及贲门狭窄

    目的:观察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食管及贲门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结果:25例患者中,食管癌术后狭窄5例,晚期食管癌12例,晚期贲门癌3例,食管癌放疗后狭窄2例,食管癌术后复发3例.3例吞咽困难0级患者经扩张治疗后恢复至2级;22例吞咽困难1级者,12例恢复至2级,10例恢复至3级,有效率为100%,疗效持续25~50 d,平均37.5 d.无大出血或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是治疗食管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广利;朱培华;牟爱芹;许春华;陈传福;牟卫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含量变化,阐明其在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将40例HIE患儿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采用酶免法和比色法测定其急性期、恢复期血浆ET和NO含量,设15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急性期中、重度组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明显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恢复期轻、中度组降至正常水平,而重度组仍保持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急性期患儿血浆NO含量变化规律与ET相似,而恢复期轻、中、重度组均降至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IE新生儿血浆ET和NO含量水平升高,且与脑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如ET水平持续不降,提示脑损伤程度较重,预后差.如能早期阻断ET和NO所致神经毒性作用,有可能减轻HIE患儿神经细胞损伤程度.

    作者:周明琪;蒲蕾;刘兰;王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HSP70与c-fos蛋白在喉癌中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喉癌组织中HSP70与c-fos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者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喉癌组织中,HSP70与c-fos蛋白阳性等级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在喉癌组织中,两者间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HSP70表达可能与喉癌细胞的增殖相关.

    作者:李冰;张祥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急诊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院内延迟时间及不同治疗时间的治疗效果,探讨缩短病人院内延迟时间的方法及溶栓治疗的有效时间窗.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急诊溶栓组经CT或MRI确诊后立即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住院溶栓组则在住院后进行.结果:急诊溶栓组病人来诊至溶栓治疗开始的平均时间为58 min,发病6 h内接受溶栓治疗者19例(47.5%);住院溶栓组来诊至溶栓治疗开始的平均时间为120 min,发病6 h内接受溶栓治疗者12例(30%).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病6~48 h内溶栓仍有效.结论: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缩短院内延迟时间,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姜秀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微小病变型肾病患者血、尿中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浓度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在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CNS)病人血浆和尿液中浓度变化,探讨其在免疫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分析法检测23例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病及缓解期血、尿白介素Ⅱ受体,同时用3H-TdR掺入法检测患者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MCNS患者在发病期血、尿sIL-2Rα明显增高,于缓解期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发病期间患者尿液中增高的白介素Ⅱ受体与血清浓度不成比例地异常增高.同时还发现血清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与T细胞体外对PHA的增殖反应呈负相关,缓解期恢复正常.结论: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可能为血清中抑制T细胞克隆扩增的一种因子.

    作者:王金铭;刘玉夏;张翠娥;刘云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多发性骨髓瘤10例误漏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无控制积聚的肿瘤.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很容易漏诊、误诊.我院1992年3月至2000年10月共收治MM 12例,其中10例误诊,误诊率为83.33%,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金旗;杨巧凤;李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滨州市中小学生蛔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蛔虫病是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寄生虫病.<1991年滨州地区中小学生蠕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城市中小学生平均感染率为56.7%,农村为68.9%.根据<滨州地区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的规定和要求,滨州市于1995-1997年连续3年对滨州市中小学集中普服卫生部推荐的广谱驱虫药阿苯达唑片,每年服药率达98%以上.为评价驱虫效果,了解滨州市中小学生肠道蛔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别于1998年6月、2000年6月对部分中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兹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萍;石玉平;王淑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展为心肌梗死4例

    据报道,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住院期间的心肌梗死发生率为37.5%[1].我院2001年8月-10月间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4例,全部发展为心肌梗死,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徐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急性脑血管病病变部位与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病变部位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方法:对24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于接诊或入院2~48 h内行心电图(ECG)检查,1~4 d内行头颅CT定性和定位.结果:240例中心电图异常者198例,占82.5%,以缺血性ST-T改变为常见.其ECG异常改变与脑血管病病变性质无相关性(P>0.05),但各病变部位的ECG异常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有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其心电图的异常检出率与病变部位及有无意识障碍有关,与病变性质无关.

    作者:张京玲;梁克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图三维成像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三维成像在腹部、小器官、浅表肿块及大血管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有关成像的技术性问题.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测了10例甲状腺、8例颈部肿大淋巴结、5例乳腺肿瘤、8例肝肿瘤、5例肾脏、7例子宫肌瘤、4例膀胱肿瘤、3例蔓状血管瘤、10例颈动脉,然后进行CDFI三维重建.结果:甲状腺、肾脏正常血流走行及分布显示清晰、立体、直观,各种肿块的血供情况及血管来源显示清晰、形象、直观,颈动脉三维成像,特别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扩张及颈动脉弯曲显示立体、直观.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图三维成像对正常和各种病变的血流分布、走行情况、血管来源立体直观地显示,对于判断病变的性质、来源较二维超声有更大的帮助.

    作者:张永桂;崔广和;芦爱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格林-巴利综合征

    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格林-巴利综合征偶有报道,但对其发病率、临床特点及预后尚未见有报道.我院自1991年1月-2001年1月10年间,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674例,其中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32例,发病率为4.75%,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杜绪强;刘振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宫颈妊娠6例

    宫颈妊娠是一种较罕见的异位妊娠.我科从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收治宫颈妊娠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尹秀琴;赵智;张磊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变化的观察

    总结我院1998年9月-2001年8月间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3例,分别监测其血清心肌酶,发现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