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为进一步了解我园乙肝疫苗全程注射的儿童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情况,我们对1995年9月-1999年9月在滨州医学院幼儿园入托的3 14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在3 146名幼儿中,抗-HBs阳性者2 232人,占受检儿童的71.0%.其中男童1059人,占70.6%,女童1137人,占71.3%.
作者:苏春芳;彭新国;郭峥;王爱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复治涂阳病例成因,探讨WHO推荐的复治化疗方案及管理方式(DOTS)成效.方法:收集全市1995-1999年完整的复治涂阳病例821份.结果:治疗不规则或未完成疗程者占78.6%,实施复治涂阳方案后,2、3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3.2%、90%,治愈率达87.5%.结论:造成复治涂阳原因是用药不合理、间断或无规律用药、未完成疗程.采用WHO推荐的8个月短程方案,严格执行DOTS,治疗复治涂阳病人合理有效.
作者:霍丽丽;李益荣;张清华;路云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在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CNS)病人血浆和尿液中浓度变化,探讨其在免疫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分析法检测23例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病及缓解期血、尿白介素Ⅱ受体,同时用3H-TdR掺入法检测患者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MCNS患者在发病期血、尿sIL-2Rα明显增高,于缓解期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发病期间患者尿液中增高的白介素Ⅱ受体与血清浓度不成比例地异常增高.同时还发现血清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与T细胞体外对PHA的增殖反应呈负相关,缓解期恢复正常.结论: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可能为血清中抑制T细胞克隆扩增的一种因子.
作者:王金铭;刘玉夏;张翠娥;刘云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急诊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院内延迟时间及不同治疗时间的治疗效果,探讨缩短病人院内延迟时间的方法及溶栓治疗的有效时间窗.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急诊溶栓组经CT或MRI确诊后立即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住院溶栓组则在住院后进行.结果:急诊溶栓组病人来诊至溶栓治疗开始的平均时间为58 min,发病6 h内接受溶栓治疗者19例(47.5%);住院溶栓组来诊至溶栓治疗开始的平均时间为120 min,发病6 h内接受溶栓治疗者12例(30%).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病6~48 h内溶栓仍有效.结论: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缩短院内延迟时间,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姜秀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喉癌组织中HSP70与c-fos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者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喉癌组织中,HSP70与c-fos蛋白阳性等级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在喉癌组织中,两者间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HSP70表达可能与喉癌细胞的增殖相关.
作者:李冰;张祥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产科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可增高早产、产时胎儿窘迫及胎儿死亡的发生率.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ICP是保证母婴安全,提高围生质量的重要保证.临床对ICP患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肝功能的检查,本文对33例ICP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肝功能指标进行了检测,详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美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手术在达到治疗效应的同时,也与感染及其它伤害性刺激一样,对机体稳态构成破坏,引起免疫内分泌系统等各方面的变化.白介素-6(IL-6)是机体急性应激反应中敏感、重要的一种标志物及介导物[1].笔者通过观察腹部手术中IL-6、内皮素(ET)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揭示手术对机体内在的损伤.
作者:张加林;沙树贞;南芳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鼻内窥镜手术在国内广泛开展,其应用范围已达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整个领域.现将3年来我科鼻内窥镜治疗少年后鼻孔息肉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蒋东英;刘亭彦;王海涛;马秀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蛔虫病是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寄生虫病.<1991年滨州地区中小学生蠕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城市中小学生平均感染率为56.7%,农村为68.9%.根据<滨州地区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的规定和要求,滨州市于1995-1997年连续3年对滨州市中小学集中普服卫生部推荐的广谱驱虫药阿苯达唑片,每年服药率达98%以上.为评价驱虫效果,了解滨州市中小学生肠道蛔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别于1998年6月、2000年6月对部分中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兹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萍;石玉平;王淑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并发脑出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为了解HFRS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借以为预防和治疗HFRS并发脑出血提供依据,我们对疑诊为HFRS并发脑出血的患者进行了适时CT检查.现将通过CT证实的32例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郭洪江;刘华;金明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角膜穿孔伤常见的并发症是虹膜脱出,常合并有前房异物或积血.能否使虹膜复位,以及安全地将前房异物或积血清除,对保护视力及Ⅱ期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随着显微技术及粘弹剂的临床应用,为角膜穿孔修复术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我们在角膜穿孔修复术中应用粘弹剂,手术完成顺利,术后并发症减少,有效地保护了视力,兹将1999年3月至2000年12月间收治的34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青;张晶;王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脑转移瘤是指人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者,本病死亡率较高,其自然生存期仅为1~3个月.为提高其疗效,我科自1992年9月至1999年12月应用鬼臼噻吩甙(Vm26)或甲环亚硝脲(Me-CCNU),并结合放疗等综合疗法治疗脑转移瘤2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宁方玲;孙建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总结我院1998年9月-2001年8月间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3例,分别监测其血清心肌酶,发现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据报道,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住院期间的心肌梗死发生率为37.5%[1].我院2001年8月-10月间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4例,全部发展为心肌梗死,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徐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病变部位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方法:对24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于接诊或入院2~48 h内行心电图(ECG)检查,1~4 d内行头颅CT定性和定位.结果:240例中心电图异常者198例,占82.5%,以缺血性ST-T改变为常见.其ECG异常改变与脑血管病病变性质无相关性(P>0.05),但各病变部位的ECG异常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有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其心电图的异常检出率与病变部位及有无意识障碍有关,与病变性质无关.
作者:张京玲;梁克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宫颈妊娠是一种较罕见的异位妊娠.我科从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收治宫颈妊娠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尹秀琴;赵智;张磊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含量变化,阐明其在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将40例HIE患儿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采用酶免法和比色法测定其急性期、恢复期血浆ET和NO含量,设15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急性期中、重度组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明显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恢复期轻、中度组降至正常水平,而重度组仍保持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急性期患儿血浆NO含量变化规律与ET相似,而恢复期轻、中、重度组均降至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IE新生儿血浆ET和NO含量水平升高,且与脑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如ET水平持续不降,提示脑损伤程度较重,预后差.如能早期阻断ET和NO所致神经毒性作用,有可能减轻HIE患儿神经细胞损伤程度.
作者:周明琪;蒲蕾;刘兰;王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筛选对化疗病人更有效的止吐方法.方法:胃复安为对照组,以恩丹西酮为主综合用药为观察组进行自身前后对照,以止吐效果为主要指标进行多侧面观察比较.结果:急性期和延迟期消化道反应防治(0~Ⅰ,下同)有效率分别是:对照组为42%、28%;观察组为94%、92%.结论:安定、地塞米松、恩丹西酮联合用药是较理想的抗癌化疗止吐处方.
作者:田红;毕玉东;巩长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氧氟沙星的含量测定法,卫生部标准为对照品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本文利用氧氟沙星在0.1mol*L-1氢氧化钠液和0.1 mol*L-1盐酸液中紫外光谱发生变化的特征,采用差示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氧氟沙星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不受注射液中辅料的干扰.
作者:景艳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病例中,男4例,女6例;年龄27~61岁。发病到确诊时间5年以下者6例,5年以上者4例,长者达10年。
作者:徐伟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