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

刘明;张秀华;刘莹

关键词:脑血管病, 性别差异, 危险因素
摘要:1 临床资料1.1 对象本院1995-2000年收住脑血管病患者480例,其中男299例,女181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5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1995年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且经颅脑CT或脑脊液检查证实.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影像检查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二维超声、近红外线、钼靶X线是目前乳腺癌疾病诊断、普查中应用较广泛而有效的三种检查方法,笔者收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资料的乳腺癌128例,目的在于探讨三种检查手段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互补性.

    作者:杨焕宏;牟效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HBVM阳性患者血清HBV-DNA定量测定的探讨

    近年来,HBV-DNA定量分析的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我们对部分HBVM阳性患者进行了血清HBV-DNA定量测定,旨在探讨患者血清携带HBVM与HBV-DNA检测结果的关系.

    作者:韩兆东;阮月芹;张元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回收自体血液在急诊大出血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急诊大出血病人回收自体血液的再输入.方法:选18例急诊大出血病人进行自体血液回收(自体组),根据病情分别进行Ⅰ法-回收血液过滤后回输病人,Ⅱ法-经离心、洗涤后回输,Ⅲ法-两者结合等不同处理.观察其对纠正休克的效果,围术期血常规、生化和肝功变化,输血并发症的发生及病人预后情况,并与同期12例大出血输库血病人(对照组)比较.结果:17/18例病人痊愈出院.回收自体血共6.3万ml,回收率为87.5%,结合输入晶、胶体液,维持循环稳定.对照组需输入大量库血,且死亡率高.结论:术中自体血回输是抢救急诊大出血病人的重要措施.

    作者:田国刚;袁振涛;张海山;刘美凤;王继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经纤支镜用活检钳及毛刷钢丝芯巧取异物1例

    患者,男,39岁,2002年1月2日在当地乡村牙所修牙时,不慎气管内误入麻花钻头,当日下午前来我科就治.我们应用Olympus-BF-ZT10型纤维支气管镜,常规局麻下插镜,在右下基底段发现异物,异物随呼吸上下活动,时隐时现,术者再次用2%的利多卡因5 ml局部喷洒,然后进钳夹取,几次未能成功,经仔细观察,发现钻头直径大于活检钳开口,故用活检钳夹取失败,而改用活检钳和毛刷芯的细钢丝联合套取.术者将毛刷芯的细钢丝从活检钳勺部的孔中穿出,与活检钳并行经支气管镜活检通道达气管异物处,先将活检钳张开,然后推进毛刷芯的细钢丝,在支气管镜头部前段形成一个形套取异物,看到异物被套入形圈内后关闭活检钳,拉紧毛刷芯的细钢丝,异物被套牢后,随气管镜一并拉出,取异物成功.取出异物后,再次插支气管镜,注入庆大霉素8万u、甲硝唑20 ml预防感染.

    作者:刘惠青;李玉珍;闫爱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近年来常见的颅内感染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我们采用醒脑静注射液结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5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淑华;王英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黄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黄芪是传统中药,能补诸虚,可固可托,具有益气补虚、升阳、固表排脓、消肿等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笔者参考近年文献,将其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作者:付之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脑血管病引起眩晕的临床观察

    临床上能引起眩晕的疾病很多,其中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眩晕占大多数.为明确眩晕原因,及时给予病人正确治疗,减轻病人痛苦,笔者将我院自1994-1999年间共收治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眩晕患者100例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孙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及肺炎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比较

    目的:观察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支)、哮喘、肺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对喘支60例、哮喘40例、肺炎20例年龄1~4岁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液标本进行红细胞C3b(RBC-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率检测.结果:小儿肺炎急性期与对照组比较,RBC-C3b受体花环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RBC-IC花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喘支急性期RBC-C3b受体花环率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RBC-IC较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哮喘急性期RBC-C3b、RBC-IC较对照组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本试验对小儿喘支、哮喘、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为治疗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曲少莲;许静;杨长春;杨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悦安欣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梗死76例疗效观察

    我院2001年收治76例脑梗死患者单用悦安欣注射液治疗,并采用单盲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戚传福;苑秀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B-lynch子宫缝线术抢救产后出血成功1例

    患者25岁,停经39+5周,阴道流水半小时入院.既往体健,月经规律.LMP:2000年12月28日,G1P0.查体:T36.8℃,P 90次/min,R 22次/min,BP 16/9 kPa,一般情况好,心肺(-).腹围95 cm,宫高36 cm,LOA,胎心140次/min,无宫缩,宫口容指,先露-1,骨盆内外诊未见异常,棕黄色羊水断断续续自阴道流出.入院诊断:①39+5周妊娠;②胎儿窘迫(羊水Ⅲ度污染);③胎膜早破.入院后因患者家属要求剖宫产,遂完善必要辅助检查,急症行剖宫产.新生儿娩出顺利,Apgar评分1 min10分,体重3 780 g.胎盘胎膜娩出完整,子宫收缩乏力,给予缩宫素40 u宫体注射,麦角新碱0.2 mg子宫下段注射,缩宫素40 u入液静点,米索400 μg塞肛,同时按摩子宫.子宫收缩未见好转,并仍有活动性出血,遂行B-lynch子宫缝线术.具体如下:①将子宫由腹腔取出,再次检查辨认出血点,为子宫乏力致胎盘床大量出血,用两手加压宫体约10 min后,出血控制.②用10 mm圆针,1号无损伤可吸收线(或肠线)自切口右侧端下方3 cm处的切口下缘进针至宫腔.③缝针经宫腔至切口上缘距子宫右侧壁4 cm处的子宫前壁出针.④缝线沿子宫前壁拉至宫底可见加压于宫底与右侧宫角约3~4 cm处.⑤肠线由宫底垂直绕向后壁,与前壁出针相对称部位穿刺子宫后壁入宫腔,水平穿过宫腔至左侧后壁与右侧后壁进针处相对称部位出宫腔.⑥将缝线垂直通过宫底至子宫前壁.⑦缝针自切口上缘进宫腔,切口下缘出宫腔,至此在子宫表面从前壁至后壁可见两条缝线.⑧将缝线两端在助手双手加压的条件下牵拉,经加压见阴道内无出血,遂继续牵拉拉紧打结,常规缝合子宫下端横切口常规关腹.术后经输血800 ml,输浓缩红细胞2 u,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治疗,7 d后痊愈出院.

    作者:杨延冬;管东东;李法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纤维喉镜下YAG激光治疗声带囊肿

    我科1997-2000年应用纤维喉镜下YAG激光烧灼治疗声带囊肿1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文汇;刘丽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碘伏替代液体石蜡用于膀胱镜检查的效果观察

    为了探讨碘伏能否替代液体石蜡,我院1998年6月至2000年5月将膀胱检查324例,按病历号尾数的单、双数,随机分为碘伏组162例,液体石蜡组162例进行观察.

    作者:刘美华;代惠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肌电图对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价值

    慢性酒精中毒对神经系统的损害非常严重,特别是周围神经的损害常见.我们对84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肌电图研究,发现94%有肯定的肌电图异常改变,其周围神经损害符合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延秋;张炜;刘树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强肝胶囊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治疗的临床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率高,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办法,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的重要病理改变.近几年临床研究发现,中药在抗肝纤维化的治疗中有较好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强肝胶囊抗肝纤维化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晓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久效磷对家兔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久效磷对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中毒机制.方法:采用改进Hafemen法.结果:测得正常家兔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单位为27.24;家兔中毒6 h酶活力单位为23.68,中毒24 h酶活力单位为18.04,中毒36 h酶活力单位为27.26.经统计学方差分析各组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久效磷对家兔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刘长福;安国花;王桂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博尔泰力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1例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抗病毒治疗是抑制乃至清除体内病毒,促进肝损害恢复,减少肝硬化及肝癌发生的关键.笔者自2000年1月至2001年11月间对81例慢性乙型肝炎采用联合用药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秀兰;朱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荨麻疹患者100例特异性抗原测定分析

    荨麻疹为一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为了探讨其常见吸入性致敏原情况,对100例有完整记录的荨麻疹患者进行了抗原测定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牟爱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复方丹参的临床应用

    复方丹参的主药是丹参,主要成分是丹参酮.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之功效.临床上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鹿怀兴;徐迎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四种抗青光眼药物对新诊青光眼病人呼吸循环系统及眼内压影响的比较

    目的:评价4种抗青光眼药物对新诊青光眼病人呼吸循环系统及眼内压的影响.方法:收集新诊青光眼患者141例,进行全面的眼科、心血管及呼吸系统检查,包括心电图及肺活量测定.每位病人应用4种青光眼药物中的一种,连续观察3个月,随机选择一眼记录,4组间行χ2检验及变异数分析.结果:无论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组还是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 closed-angle glaucoma,CCAG)组,latanoprost都显示出明显的降眼压作用,眼压分别降低8.9 mmHg(P=0.005)和4.1 mmHg(P=0.33).应用博利尼定(brimonidine)者41%发生全身性副作用;应用噻吗洛尔(timolol)者伴有心率减慢和肺活量降低;应用倍他洛尔(betaxolol)的病人55%以上自述有眼球刺激症状,28%的病人需改用其他治疗方法.结论:拉他前列素(latanoprost)控制眼压的效果良好,且全身和局部副作用发生率低,可作为青光眼初始治疗的首选药物.鉴于老年青光眼患者有潜在的可逆性呼吸功能障碍,噻吗洛尔所致的呼吸储备降低应加以考虑.博利尼定的应用伴有大量的难以预料的全身副作用.倍他洛尔导致眼球刺激,控制眼压的效果较差.建议局部应用β受体阻断药治疗青光眼时,应进行肺活量测定.

    作者:张晶;周玉梅;代惠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胆肠内引流术治疗胆结石(附75例体会)

    我院自1982年6月-2000年6月施行胆肠内引流术治疗胆石症75例,现结合部分文献,对有关内引流术进行讨论.

    作者:边洪明;崔众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