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bFGF、IL-1β和TSGF检测的临床价值

韩莹;杨君

关键词:白血病, 急性,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相关物质群
摘要: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8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4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7例,按治疗情况分为初发未治组36例,完全缓解组29例,未缓解组12例,复发组8例.另外入选28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bGFG,IL-1β和TSGF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初发未治组患者bGFG、IL-1β和TSGF含量升高(P<0.05);与初发未治组比较,完全缓解组降低(P<0.05),未缓解组、复发组患者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完全缓解组比较,未缓解组和复发组升高(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组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初发未治组bGFG和TSGF呈正相关(r=0.647,P<0.05).结论 bFGF、IL-1β和TSGF是判断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疑难病杂志相关文献
  • 赛百纤溶酶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纤溶酶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纤溶酶联合高压氧治疗(高压氧组,n=40)和非高压氧治疗(非高压氧组,n=46),分析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总体疗效.结果 治疗后高压氧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非高压氧组(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T、APTT延长,TT缩短,Fib含量下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压氧组优于非高压氧组(P<0.05).结论 纤溶酶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的凝血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总体疗效有明显改善,且安全性高.

    作者:姚汉玲;杨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腺苷脱氨酶测定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腺苷脱氨酶(ADA)在胸腔积液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指导抗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4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与56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ADA活性,观察结核组在经抗结核治疗、病情明显控制后胸腔积液ADA活性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结核组胸腔积液ADA活性为(51±18)U/L高于非结核性组的(20±10)U/L(P<0.05),治疗后为(21±8)U/L低于治疗前(P<0.05).胸腔积液ADA设定≥45 U/L为阳性,对结核诊断敏感性为90.5%(38/42)、特异性为87.5%(49/56).结论 胸腔积液ADA活性可以作为诊断鉴别结核性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指标,对指导抗结核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龙配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老年人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老年人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105例临床资料.结果 105例患者均采取了各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其中一期肿瘤切除吻合86例,Hartmann手术9例,单纯结肠造口7例,开关手术3例,治愈出院99例,死亡3例(2.9%).结论 对于老年人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选择合理术式,合理手术时机,恰当处理合并症,可提高疗效.

    作者:佘浩清;张海蛟;丁定全;龙再峰;谢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执行功能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执行功能的变化.方法 6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组)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色词测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同时设健康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结果 抑郁组治疗前WCST测查评分较健康对照组差(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Stroop测查抑郁组治疗前Stroop-CW正确数、Stroop-CW改正数较健康对照组差(P<0.05,P<0.01);治疗后有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roop测查抑郁组治疗后Stroop-CW正确数、改正数仍较健康对照组差(P<0.05,P<0.01).结论 抑郁障碍患者发病期存在执行功能障碍,治疗后执行功能障碍随症状改善而改善,但仍低于健康对照组.

    作者:鞠海燕;江玉娟;杨怡;刘立静;宋京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色素性痒疹误诊1例

    患者,女,19岁.因项部、上背部丘疹、色素斑伴剧痒2年余就诊我科.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项部出现绿豆大小红色丘疹,散在分布,伴剧痒.曾在多家医院诊为湿疹或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等,予以西替利嗪等抗过敏药口服和外用皮炎平等药膏,皮损可暂时消退,遗留褐色沉着斑.色素沉着区皮损反复发生,并发展增多累及上背部.

    作者:李志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尿酸(UA)、尿微量白蛋白(MA)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不同分成2组:A组63例为UAER 20~200 μg/min,B组41例为UAER>200 μg/min;根据血尿酸水平高低分为C组64例和D组40例.分别记录各组血UA、病程、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FMD的变化,比较血UA、尿MA水平及FMD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C组病程、UA、FBG、UAER较B组、D组显著升高,但FMD水平下降(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病程、UA、UAER与FMD呈负相关(r分别为-0.305、-0.314、-0.285,P均<0.05),UA与UAER呈正相关(r=0.241,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障碍与病程、血UA、UREA水平密切相关,血UA、UREA水平可用于早期预测糖尿病内皮功能障碍.

    作者:杨丕坚;朱红梅;吕以培;李舒敏;黄中莹;黄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对MODS患者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改善的时效性观察

    目的 探索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改善的时效性,明确其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ICU中同时具备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的MODS患者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采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0h)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窗(3h、6h、12h、24h、48h、72h)呼吸、循环功能改变.结果 多巴胺用量:CBP治疗后3h较0h增加(P<0.05),6h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12h时明显减少,且各循环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多巴胺用量明显减少(P<0.01);呼吸功能改善在治疗后24~72h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CBP治疗MODS患者,对于循环功能和呼吸功能有不同的时效性.

    作者:李泽民;王雪花;武海燕;陈敏;王海芳;卜贵峰;纪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急性乌头碱中毒92例治疗体会

    笔者在祥云县人民医院内一科援滇工作期间,于2009年1月-2011年4月共收治乌头碱中毒患者92例,均抢救成功且效果满意,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92例均经口服中毒,90例为误服,2例为自杀.男60例,女32例;年龄15~84岁,中位数50.3岁.服生草乌17例(18.5%),服用附片54例(58.7%),服用附子21例(22.8%).用药至中毒症状出现时间0.25~44.0h,多在0.5~1h内出现中毒症状.

    作者:张阳;沈丽娟;王长谦;李晓红;杨光筠;刘金保;叶兴丽;史纯莲;李国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96例临床分析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使二尖瓣叶在心脏收缩时向左心房脱垂,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原发性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结缔组织疾病,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明了,可见于马凡综合征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多发生于女性,以14~30岁女性居多,超声心动图多表现为后叶脱垂.部分二尖瓣脱垂患者可继发于风湿或病毒感染,以前叶脱垂多见.此外,也可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现将笔者收治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余光勇;杨选华;吴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误诊为痛风1例

    患者,男,48岁,因急性胸痛于2010年11月12日入院.患者于11日晚无诱因突然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及咳嗽时疼痛加重,伴咳嗽、发热,高体温38.8℃,大汗,面色苍白,不能平卧,遂来我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自觉发凉,未予诊治.1年前因无明显诱因突然右侧拇趾红肿疼痛,足跟部酸痛,影响行走.

    作者:贾英民;王玉红;冬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液灌流对尿毒症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影响.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难治疗性高血压患者45例随机分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HP组)和单纯血液透析组(HD组).透析前和治疗8周末分别采血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结果 (1)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H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HP组患者与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血浆PRA、AngII水平HP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PRA、AngII水平HP组患者与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较单纯血液透析能明显降低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水平,可使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王济东;朱蕴秋;周瑛;李春庆;陈英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急性输入袢梗阻4例诊治

    目的 总结急性输入袢梗阻(AALO)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4例患者中,误诊2例;经手术治疗3例,术中见肠坏死1例,十二指肠破裂1例,术后肠瘘并出血1例;拒绝手术后死亡1例.结论 急性输入袢梗阻具有特征性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临床上应掌握其特点,综合分析资料,以期早诊断、早手术.

    作者:吴文周;许榕生;刘书先;杨昱;杨静;高伟;胡知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PTK联合PRK手术治疗病毒性角膜炎角膜云翳1例

    患者,男,22岁,战士.因右眼视物模糊2年,加重6个月于2010年1月入院.患者2年前右眼患病毒性角膜炎(HSK),经对症治疗后好转,但仍残留视物模糊,近6个月来渐加重.专科查体:右眼视力0.8(矫正后无提高),左眼视力1.2.右眼角膜散见片状不规则白色混浊,边界欠清,累及瞳孔区,深达浅基质层,下方可见少量新生血管长入.

    作者:杨民;李勇;符俊达;陆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养正消积胶囊对进展期胃癌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养正消积胶囊对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27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运用养正消积胶囊联合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用药6 个月,观察2组的疗效及癌灶变化,并于治疗前后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结果 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75.4%)优于对照组(36.2%),癌灶变化总有效率(68.1%)高于对照组(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的阳性百分率、CD4/CD8比值明显提高,NK细胞的活性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养正消积胶囊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可防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崔兴俊;马文龙;毕学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前列地尔联合灯盏花素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灯盏花素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疗效.方法 后循环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前列地尔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组(A组),前列地尔治疗组(B组),灯盏花素治疗组(C组),治疗14 d后比较3组血流速度、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3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P<0.01),且A组改善优于B、C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临床疗效优于B、C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灯盏花素治疗后循环缺血优于单纯应用前列地尔或灯盏花素治疗.

    作者:张春驰;董艳娟;贺昕;李国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凝血弹性图在活体肝移植术中应用的研究

    目的 对成人活体肝移植术中使用凝血弹性图进行凝血功能监测,探讨手术各阶段凝血紊乱的诱因及相应治疗方法.方法 33例行活体肝移植手术患者,于手术开始时(T1)、无肝期再灌注前5 min(T2)、新肝期再灌注后5 min(T3)及再灌注后60 min(T4)进行肝素酶修正及自然全血凝血弹性图检测.结果 T1及T2肝素酶修正组与自然全血组凝血弹性图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自然全血组与肝素酶修正组数据均显示低凝状态且肝素或肝素样物质为主要原因.T4后肝素造成的凝血异常逐步改善,但较之T1仍处于低凝状态.结论 凝血弹性图对凝血状况的连续监测可以快速准确判断活体肝移植术中不同阶段凝血异常的原因,指导临床针对性治疗,并可评价治疗效果.

    作者:王清平;杜洪印;石屹崴;刘伟华;强喆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他汀类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潜在效用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以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炎性疾病.由于COPD患者肺功能严重损害,导致肺功能下降,频繁住院及早期死亡[1].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COPD的死亡率在逐渐增加,预计到2020年,它将成为西方国家人口死亡原因的第3位[2].目前COPD对社会也是一个高负担的常见病,由于频繁就诊、因急性加重住院和长期治疗使COPD相关的医疗费用非常高.据2007年美国心脏、肺脏及血液研究院估计[3].

    作者:汪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伴长R-R间期53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伴长R-R间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各类缓慢型心律失常伴长R-R间期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53例.2组患者除治疗原发病外,治疗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心宝丸口服,均治疗30 d.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及24 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7%)高于对照组(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慢心率、平均心率、24 h总心率较治疗前升高,快心率、早搏次数及长R-R间期频次下降(P<0.05),且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伴长R-R间期,疗效显著.

    作者:贺学魁;赵英娟;王秦安;贺兰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bFGF、IL-1β和TSGF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8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4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7例,按治疗情况分为初发未治组36例,完全缓解组29例,未缓解组12例,复发组8例.另外入选28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bGFG,IL-1β和TSGF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初发未治组患者bGFG、IL-1β和TSGF含量升高(P<0.05);与初发未治组比较,完全缓解组降低(P<0.05),未缓解组、复发组患者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完全缓解组比较,未缓解组和复发组升高(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组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初发未治组bGFG和TSGF呈正相关(r=0.647,P<0.05).结论 bFGF、IL-1β和TSGF是判断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韩莹;杨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伴锥体束征和脑膜刺激征的吉兰-巴雷综合征4例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s syndrome,GBS)是一种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有末梢型感觉障碍的常见疾病,关于该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报道罕见[1~3].现将2004年8月-2010年4月我科收治的伴有锥体束征和脑膜刺激征的4例GBS报道如下.

    作者:谭来勋;余樱;吴擎;刘美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疑难病杂志

疑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