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英;郝玉杰;高英梅;王运红
患者,女,36岁,主因左胸痛6个月加重1周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各心脏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胸部X线示,右前膈角一圆型致密阴影;胸CT示后纵隔一囊性占位大小约60 mm×50 mm×40 mm;
作者:肖连波;张玉辉;周岊梧;杨明;李国靖;高亚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患儿,男,4岁.因变声、青春发育、生长加速7~8个月入院.患儿为早产儿,出生时阴茎、睾丸较大,入院前8个月出现声音变低、外生殖器发育、有勃起,身高增长加速(约10 cm/年),体质量增加约5 kg/年,间断出现走路不稳、易激惹,故来就诊.
作者:皇甫建;李彩萍;闫朝丽;李爱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肛瘘尽管目前手术方法较多,如切开挂线术、切缝内口引流术、瘘管旷置术等,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笔者自2004年1月-2007年6月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30例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通心络和α-硫辛酸(ALA)对糖尿病(DM)大鼠肾皮质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用链脲佐菌素(60 mg/kg)腹腔注射诱导DM.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NC)、DM组(DMC)、DM+ALA组(ALA组)、DM+通心络组(通心络组).ALA组和通心络组每天给予ALA 100 mg/kg或通心络超微粉1 g/kg 灌胃,NC组和DMC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日灌胃.干预4周后,测肾质量/体质量(KW/BW)和24 h尿蛋白(24 h UP),比色法检测肾皮质抗氧化酶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NC组相比,DMC大鼠24h UP、KW/BW、MDA含量增加,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MC组相比,ALA组和通心络组24h UP、KW/BW和MDA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A组TSOD、GSH-Px和CA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MC组及ALA组相比,通心络组CA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OD、GSH-Px活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和ALA可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肾皮质氧化应激水平,减低早期DM大鼠肾脏损害.
作者:于红岩;张春阳;张贝;郑骄阳;曲卫;邹俊杰;刘志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约为6.6%~11.6%[1],血小板在正常妊娠期约有10%的生理性下降,病理情况包括妊娠期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重度子痫前期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还有很少部分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IV)及药物等引起.现将2003年7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34例PAT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于栋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活性在β淀粉样肽(Aβ)+缺氧缺糖(OGD)所致SHSY5Y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SHSY5Y神经母细胞瘤株,以OGD、伴或不伴Aβ(5 μmol/L)处理,以MTT检测SHSY5Y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38MAPK活性,fluo-3/AM的荧光强度检测SHSY5Y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GD、Aβ、OGD+Aβ组SHSY5Y细胞活性显著下降,分别为对照组的(63±4)%、(68±7)%、(56±1)%,(P<0.05或P<0.01);p38MAPK活性在OGD、Aβ、OGD+Aβ组显著升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21±3)%、(132±4)%、(165±5)%,(P<0.05或P<0.01);fluo-3/AM的荧光强度在OGD、Aβ、OGD+Aβ组显著升高,分别为照组的(169±4)%、(176±4)%、(220±7)%,(P<0.05或P<0.01).结论 与OGD、Aβ比较,OGD+Aβ对SHSY5Y细胞具有更显著的细胞毒性作用.OGD+Aβ通过激活p38MAPK,进而促进细胞内钙超载,终导致SHSY5Y细胞死亡.
作者:邹良玉;褚晓凡;李刚;饶宜光;付学军;卢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片与硝苯地平片分别舌下含服治疗重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重度高血压80例随机、单盲分为卡托普利(C)组和硝苯地平(D)组,在血压、心率监测下,C组含服卡托普利片25 mg,D组含服硝苯地平片10 mg,并随病情调整用量,观察治疗24 h后2组疗效.结果 C组:显效率95.0%,有效率5.0%,总有效率为100.0%.D组:显效率62.5%,有效率32.5%,总有效率95.0%.2组治疗24 h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1),但D组治疗后心率增快(P<0.05),且出现低血压1例,C组治疗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舌下含服降压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起效较快,疗效满意,但前者较后者更有效、安全,因而更适用于在基层医院就诊的重度高血压患者.
作者:王晓君;徐志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患者,女,68岁,主因发现盆腔包块8年入院.2000年12月查体时B型超声检查提示膀胱瘤,未经任何诊治.8年后因腹部巨大肿物要求手术故收入院治疗.患者病程中时感尿频,无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无腹痛及肛门坠胀,平时月经规律51岁绝经,孕4产3.
作者:王桂英;郝玉杰;高英梅;王运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心肌酶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8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A组,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B组,测定并比较其血清AST、CK、CK-MB、LDH;同时将A组按GCS评分分为A1组(GCS 9~15分)、A2组(GCS 6~8分)和A3组(GCS 3~5分)3个亚组,亚组之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A组血清心肌酶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A组组间比较:A3组与A1组血清心肌酶差异显著(P<0.05或0.01);A3组与A2组比较:C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CK-MB、L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组与A1组比较,CK-MB、C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L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清心肌酶升高,其程度与损伤程度有关,损伤越严重心肌酶越高,早期检查血清心肌酶可作为伤情及预后的判断指标.
作者:陆健;张伟光;黄国洲;利文倩;丁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观察抑郁模型大鼠剥夺快速动眼相睡眠后的行为学及血清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的变化,探讨睡眠剥夺的抗抑郁机制.方法 30只成年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抑郁模型组和睡眠剥夺组,每组10只.后2组采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应激制作大鼠抑郁模型,睡眠剥夺组又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进行72 h快眼动睡眠剥夺,比较各组大鼠自主活动及血清COR和ACTH含量的变化.结果 抑郁模型组大鼠血清COR和ACTH含量均较健康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1),而睡眠剥夺组大鼠较抑郁模型组血清中COR和ACTH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而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快眼动睡眠剥夺可逆转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抗抑郁作用与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HPA轴)的调整相关.
作者:刘海静;何新芳;陈兴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快速检测在真菌性角膜溃疡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源于医学条件致病性真菌18srRNA基因保守区的一对寡核苷酸序列为通用引物,对临床拟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36例标本进行PCR检测,并与培养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在400bp处出现DNA扩增带者为阳性.36份临床标本的真菌培养阳性率为58.3%,而经PCR扩增阳性率为86.1%,PCR扩增准确性为72.2%,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33.3%.结论 真菌通用引物进行PCR反应检测真菌性角膜溃疡速度快、阳性率高,有助于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快速诊断.
作者:路西林;薛会敏;赵朝贤;杨建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患儿,女,4 d,因生后呕吐伴皮肤水疱、糜烂4 d入院.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生后哭声大,无窒息,羊水正常.患儿出生当天吃母乳后出现呕吐,此后每次进食水后均有呕吐,且日渐加重.
作者:张素英;庞玲;谢琼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健脾益气、养阴清热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48例.2组患者均保持原有糖尿病饮食、运动、生活规律及降糖药物.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加服健脾益气、养阴清热中药,观察2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健脾益气、养阴清热法,能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是治疗糖尿病有效方剂.
作者:高允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例1.男,38岁,主因躯干四肢进行性僵硬感1年来诊.患者1年前无诱因出现躯干僵硬感,转颈受限,曾有多次外界声响刺激后突然摔倒现象,摔倒后需立即站起,停止片刻后就会因肌肉僵硬站起困难,症状进行性加重,近半年来累及到四肢,表现为连续动作困难.睡眠时肌肉僵硬可消失.
作者:魏金栋;陈艳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患者,女,58岁.因进行性左侧肢体及右下肢麻木2个月,伴双上肢抖动1个月入院.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远端针刺麻木感,并逐渐发展至小腿中段,继而出现左手及右足末端麻木感.
作者:穆金林;陈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青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76例青年高血压病患者(18~39岁)的临床检查及问卷调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年高血压病患者有以下临床特点:(1)35~39年龄段多,为61.8%;(2)单纯舒张压高者多,为51.3%;(3)无临床症状者为17.1%;(4)血脂异常的比例高达65.8%,其中TG异常(52.6%)远高于TC异常(28.9%);(5)血尿酸异常者为32.8%;(6)BMI异常(超重、肥胖)为57.9%;(7)心血管病家族史者(55.3%),饮酒者43.4%,吸烟者38.2%;(8)平时少运动、多久坐的比例高达84.2%;(9)有不良精神因素的比例高达68.5%.结论 不良生活方式(饮酒、吸烟、少运动)和精神压力过大对青年人的危害极大,是青年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辉;李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Pd)和P波大时限(Pmax)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发作的预测价值.方法 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方法,测定150例PAF患者非AF发作时的Pd和Pmax,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上述指标对PAF发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PAF组的Pd和Pmax分别为(47±8)ms和(126±12)ms, 明显大于对照组(27±9)ms和(105±10)ms(P<0.01);以Pd≥40 ms及Pmax≥110 ms作为阳性标准两者预测PAF的敏感性为87.3%、84.0%,特异性85.5%、72.7%,阳性预测值94.2%、89.4%.两者联合应用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78.7%、90.9%和95.9%.结论 Pd和Pmax值可用作预测PAF的心电图指标,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预测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作者:刘红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患者, 男, 16岁,学生.因行走困难进行性加重、言语不清、饮水呛咳4个月于2007年5月31日收住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作者:杨美兰;刘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早在200多年以前就有人注意到在浅表的冠状动脉上有心肌纤维束的通过[1].Protsmann和Iwig于1960年首先报道心肌桥,认为它是一种解剖异常,可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心脏性猝死.近5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对此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刘立刚;杨备战;戚国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患者,女,51岁.因发作性胸腹部及右侧肢体僵直痉挛2年,加重1个月入院.2年前开始,患者每遇情绪紧张或惊吓、劳累等因素,即出现发作性右上肢上举费力,右下肢迈步困难,并出现腹部躯干部肌肉僵硬、紧缩感.
作者:程力群;吴丹岭;范建南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