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吡柔比星为主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16例临床观察

季征;冷青

关键词:吡柔比星, 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化学疗法
摘要:随着新药的不断发现,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案不断改进,其缓解率(CR)、无病生存率(DSF)不断提高.但针对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我们应用以吡柔比星(THP)为主方案治疗16例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疑难病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医学(六)--循证医学与临床决策分析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临床决策依据的科学性有了很大提高.但来自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综述(评价)、Meta分析报告所提供的作为临床决策证据的数据,都是变异度不等的平均数,而且临床试验研究样本的不均一性也常难避免,因此简单、直接地引用这些数据于某单个病例,则仍可能有较大的局限性.往往需要经过数据的调整、精确的计算,才能获得较适合所需处理患者的答案,即做出更合实情的决策,这一过程即临床决策分析.

    作者:李良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通心络胶囊防治红斑肢痛症复发1例

    患者,男性,12岁,学生.主因双足趾阵发性疼痛3年,加重5天于2003年9月29日入院.患者于2000年11月13日感双足趾发凉发麻,继而红、热、肿胀、针刺样疼痛,约30 min后自行缓解.

    作者:袁栋才;梁玲玲;王红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泌尿系统结核延误诊治1例临床分析

    患者,男性,68岁.于2004年12月8日开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每日数次,夜间为7~8次,附睾可触及约黄豆大小结节,在某社区门诊诊为泌尿系感染,给予输液抗炎治疗,数日后尿频次数减少,但仍有尿痛,口服消炎药物治疗,数日后出现排尿困难,淋漓不尽,下腹坠胀感,就诊于某大医院,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收住院治疗,给予常规术前检查后,于2005年1月2日行前列腺电切术,并行膀胱造瘘术,半月后出院.

    作者:段胜;郝巍;梁海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倍他乐克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改变的研究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改变及小剂量倍他乐克对AMI患者HRV改变的干预.方法分析67例AMI患者及年龄、性别与其匹配的正常对照组40例.AMI患者分为倍他乐克组(n=42)及对照组(n=25).测定2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3个月的24h HRV.对倍他乐克组治疗前后24h HRV时域指标进行多方面分析.结果 (1)AMI组HRV各项时域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2)AMI组中前壁梗死各项HRV时域指标虽较下壁梗死低下,但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3)AMI组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HRV时域指标较无室性心律失常者显著降低(P<0.05);(4)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25 mg/日)3个月后HRV各项时域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恢复(P<0.05);(5)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6)小剂量倍他乐克对不同部位、年龄、性别AMI患者HRV各项时域指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可显著改善降低的HRV,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具有普遍适用性.

    作者:张越;张世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组织检查术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5例可疑周围型肺癌的患者经电子支气管镜进行肺活组织检查术.结果确诊周围型肺癌63例(66.3%),其中腺癌37例,鳞癌18例,小细胞未分化癌8例;非特异性炎症6例(6.3%);结核8例(8.4%);阴性18例(19.0%),总确诊率81.0%.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术并发症少、安全可行,对周围型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曹锐彬;何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多器官栓塞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救治成功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3岁.因反复腹部胀痛、腹泻、便血2周于2004年2月29日入院.于入院前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既往于3年前患心肌梗死,2年前患肺栓塞及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服华法令1年已停药1年.平素有打鼾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神清,口唇轻度发绀,心肺无异常.

    作者:张红国;安维新;王桂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倍他司汀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倍他司汀组(盐酸倍他司汀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对照组(能量合剂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各60例,每天静脉滴注1次,治疗10天.结果倍他司汀组起效快,总有效率93.3%,对照组起效慢,总有效率7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明显.

    作者:麦泉云;黄载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hurg-Strauss综合征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Churg-Strauss综合征(CSS)亦称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因美国病理学家Churg-Strauss于1951年首先报道而得名[1].它是累及中小口径血管的系统性血管炎,以血管外肉芽肿形成及高嗜酸细胞血症为其特点.临床上典型表现为呼吸道过敏(哮喘、变应性鼻炎和副鼻窦炎)、非固定性肺部浸润及单或多神经病变,并可有心脏、消化道等多系统受累.血清中IgE升高为其特点之一.为加深对CSS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现就我院收治的2例CSS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

    作者:林玲;黄子扬;雷俊宝;陈小青;肖进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破伤风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2例

    近期我科连续收治2例破伤风,早期均曾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笋;邢红艳;王雪历;李金英;冯连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自拟平肝活血化痰汤治疗紧张性头痛37例临床观察

    紧张性头痛(Tention Headache,TH)又称肌收缩性头痛,是慢性头痛中常见的一种,发病率高,但目前尚未找到理想的治疗药物.我们采用平肝熄风、活血化痰之法,自拟中药平肝活血化痰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农;张镝;孙惠敏;诸云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甘露醇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51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发病24小时内入院应用甘露醇组(35例)和24小时后入院应用甘露醇组(16例);48小时和2周后复查脑CT,通过对比脑水肿的变化,分析脑出血发病24小时内应用甘露醇对脑水肿的影响.结果发病24小时内使用甘露醇组48小时出现脑水肿加重者5例(14.3%),2周后21例(60.0%);24小时后使用甘露醇组48小时出现脑水肿加重者1例(6.3%),2周后3例(18.8%).两者48小时CT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周后CT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周后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发病24小时内不适当应用甘露醇可使脑水肿和病情加重.因此,脑出血患者早期使用甘露醇应慎重.

    作者:孙顺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损害的疗效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缺血性脑损害是由迟发性血管痉挛、急性脑积水、晚发性脑梗死和再出血等4种类型所造成[1],是严重影响预后的重要临床病理因素,本文对我院1996年1月~2005年1月确诊的79例自发性SAH继发脑损害患者近期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维加;赵卫东;李立新;靳红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Fisher综合征2例

    1 病例报告例1.男性,53岁.以双下肢无力伴复视2天,于2003年3月入院.入院前2天感双下肢无力,1天前视物成双,无力感加重,言语不流畅,舌根发硬.查体:神志清,构音不清.右眼裂<左侧,瞳孔右<左,对光反应灵敏.左眼外展受限,双眼上、下、左视均有复视.左鼻唇沟浅,伸舌居中,双软腭活动度略差,咽反射灵敏.四肢肌力V级,双下肢腱反射、病理征未引出.入院后2天病情进展,诉眼球痛.查体:双眼球运动明显受限,向上、内、外几乎不能动作,瞳孔对光反应右侧消失,左侧迟钝,左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欠准稳,手脚呈短袜、手套样痛觉过敏.入院后5日出现痰多、呛咳,口水咽不下,咽反射消失.行腰穿示蛋白0.15 g/L,细胞数为0.诊断Fisher综合征,给予丙种球蛋白0.4 mg·kg-1·d-1治疗,连用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并辅以抗炎、对症等治疗,患者逐渐好转,2月后痊愈出院.

    作者:范小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妥泰单药及添加治疗卒中后部分性发作癫痫46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妥泰单药及添加治疗卒中后部分性发作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4例采用妥泰添加治疗,B组22例采用妥泰单药治疗.2组初始剂量均为25 mg/d,每周增量25 mg,大剂量至200 mg/d.维持治疗12周,记录发作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有效率及控制率分别为70.8%和20.8%,B组总有效率及控制率分别为81.8%和27.2%,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妥泰对卒中后各型部分性发作癫痫间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体重减轻、嗜睡、恶心和找词困难.添加组不良反应多于单药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妥泰单药及添加治疗卒中后部分性发作癫痫具有良好的疗效,以前者为佳,不良反应为体重减轻、嗜睡、恶心和找词困难,添加组不良反应多于单药组.

    作者:周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吡柔比星为主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16例临床观察

    随着新药的不断发现,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案不断改进,其缓解率(CR)、无病生存率(DSF)不断提高.但针对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我们应用以吡柔比星(THP)为主方案治疗16例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季征;冷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出血并血钠异常45例临床分析

    本文总结我院自2001年9月~2004年9月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10例,其中并发血钠异常者45例,占14.5%.本文就血钠异常与脑出血部位、病死率的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宋郁喜;刘程远;罗旺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猫抓病误诊1例

    患者,男性,24岁.因反复发热、头痛、恶心3个月余,伴左侧颈部及腋下肿物,于2002年5月28日入院.入院前患者发热、头痛、恶心伴全身不适,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感冒.

    作者:孙云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灯盏花素对高黏滞血症并血脂异常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

    中药灯盏花素注射液主要成分是灯盏乙素,具有扩血管、增加动脉血流量、降低外周阻力、减少血小板数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1].我们于2001年6月~2004年9月对收治的280例高黏滞血症并血脂异常患者用灯盏花素治疗,观察其对血液黏度、血脂及临床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锦国;张爱英;于志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抢救急性重度氟乙酰胺中毒合并MODS 18例体会

    氟乙酰胺为有机氟杀鼠药,其独特的毒理作用易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高[1].本文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重度氟乙酰胺中毒合并MODS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庄作会;刘春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单纯缝合修补+药物二联疗法疗效分析

    1999年10月~2004年6月,我院试用单纯缝合修补+药物二联(奥美拉唑+胶态果胶铋)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50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国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疑难病杂志

疑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