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平;冯慧
目的 探讨苯氧胺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83例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0例,对照组5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苯氧胺6.25~12.5mg每日两次口服,对照组按常规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后检测心率, 血压, 射血分数及心功能, 所获数据经秩和检验和t检验. 结果治疗组显效40.00%,有效46.67%,有效率86.67%;对照组显效22.64%,有效35.85%,有效率58.49%,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后均心率明显下降,射血分数提高,心功能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应用苯氧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可减轻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是一种较好的药物.
作者:谭艳荣;成月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视神经管为颅眶沟通的两个重要骨性孔隙之一,视神经及眼动脉经视神经孔出入眶.视神经管受损可致视神经间接损伤,但其确切病理机制并不清楚.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到达眶尖、海绵窦手术入路的日益增多,特别是不同入路的视神经减压术的推出,视神经管的解剖已经成为神经外科及眼科医师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
作者:皮全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65岁.劳累后出现右上腹、心前区闷痛伴心慌1天.入院前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经休息、吸氧并持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24小时后,病情无好转,疼痛呈阵发性加重,并时有恶心呕吐,遂转入我院.既往无冠心病史,心电图正常,无类似发作史.查体T37.5℃、P98次/分、BP18/11kPa,老年男性,神志清,精神差,痛苦面容.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心律规整,心音有力,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腹肌紧张,右上腹压痛,莫非氏征(+),心电图示Ⅱ、Ⅲ. avF ST段水平下移0.75~1.0MV,T波低平.血常规示WBC 9.8×109/L ,N 0.75,腹部B超示胆囊增大,囊壁增厚,无结石影像.心脏B超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B超检查结果,诊断为急性胆囊炎和胆心综合征.遂行抗生素控制感染、解痉止痛及全身支持疗法,症状明显减轻,1周后,疼痛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
作者:宋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小针刀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小针刀术配合手法复位,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牵引、推拿,所获数据经χ2检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5%和50%(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对粘连组织进行分析,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刘秋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介绍痤螨灵霜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方法将13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采用痤螨灵霜,对照组采用新肤螨灵霜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痤螨灵霜对痤疮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无刺激性.
作者:王金增;陈志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心肌酶的变化与患儿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对47例我科患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进行血清心肌酶检测,所获数据采用矫正t检验处理.结果患儿血清心肌酶含量与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中LDH、CPK、AST等升高程度对判断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及其并发症的存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早期干预,可以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刘冰芝;张丽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出血性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历来被列为手术禁忌,随着经济的发展,病人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临床输血的普及及护理水平的提高使这种要求变成了现实.我科自1990~1999年间先后为5例出血性疾病患者实施了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卵巢妊娠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对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妊娠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诊断异位妊娠并不困难,但要明确其确切病变部位不易;卵巢妊娠多与放置宫内节育器、反复人工流产、剖宫产有关.结论对可疑病例应及早行后穹窿穿刺,及早剖腹探查,其后诊断有赖于病理检查,手术宜先行卵巢楔形切除.
作者:张仁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61岁,因咳嗽、咯痰、痰中带血或大口咯血、左胸不适、胸闷和时冷时热9个月,加重3个月,疑诊肺癌入院.查体:体温37.5℃,血压17/12kPa,右肺及左上肺叩诊清音,左下叩浊,左上中闻及水泡音,左下呼吸音减低.胸片示:左肺中下野密度增高,气管纵隔左移,侧位片膈上偏后见6cm×5cm长圆形阴影,尖端指向肺门.化验检查:WBC 7.5×109/L,N 0.71,L 0.29;血沉43mm/h;痰涂片结核菌阴性.入院当日胸水化验查见成堆癌细胞,确诊为肺癌.入院第2日日上午肌注α-干扰素2万单位,注后1分钟许患者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抽搐、面色潮红、大汗淋漓,心音低,心率约150次/分,脉搏细弱,四肢湿冷,血压测不到,神志尚清.疑为干扰素过敏,立即行肌注异丙嗪25mg,去甲肾上腺素0.5mg,氢化考的松200mg静脉滴注,吸氧等抢救治疗.约10分钟后,呼吸困难渐缓解,出汗渐减少,心音渐有力.又过20分钟后,症状消失,恢复正常.1周后再次肌注α-干扰素2万单位,结果又出现上述症状,诊断为α-干扰素过敏.
作者:王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推拿配合内服中药安神丸治疗顽固性不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推拿配合中药安神丸加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3%)明显高于对照组(6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推拿配合内服中药安神丸能改善患者头部血液循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对顽固性不寐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邓海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的临床及病理形态特点,以探讨组织发生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2例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进行光镜观察,并做免疫组化,标记物为NSE、CgA.结果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组织学形态,生物学行为与肺小细胞癌相似,NSE、CgA阳性率分别为65%、85%,随访显示,平均生存期为5个月.结论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组织发生可能来源于多潜能上皮基底细胞或弥散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是高度恶性肿瘤,预后极差.
作者:唐先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传统的臂丛阻滞有三个径路(腋路、锁骨上、肌间沟),以往上肢手术的麻醉多采用臂丛阻滞中的单一径路,其每一径路都有其局限性,如术野阻滞不全或麻醉并发症的增多.这一直是麻醉界所关注的问题. 我们自2000年8月~20001年9月在90例上肢手术中采取了腋路加改良肌间沟联合阻滞方法(下称双径路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谷旭鹏;魏俊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三组不同的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对ECF方案、FAMTx方案、FAM方案治疗的77例晚期胃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ECF组有效率为61.5%(16/26),其中完全缓解2例;FAMTx组有效率为52%(13/25),其中完全缓解1例;FAM组有效率为 34.2%(9/26).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肾功能不全、脱发及粘膜炎.结论 ECF及FAMTx方案为治疗晚期胃腺癌的较为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志宏;杨晓红;郑京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噻替哌和卡介苗化学免疫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对6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噻替哌40mg和卡介苗60mg, 每周1次进行交替膀胱灌注,共灌注12次,以后每间隔3个月灌注1次,持续2年.结果随访2~9年,平均4.6年,肿瘤复发率为8.1%.结论噻替哌和卡介苗交替膀胱灌注具有协同治疗作用,比只应用其中一种可明显减少膀胱癌术后复发率.
作者:冯勋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例1:患者25岁,因停经8+月,双下肢浮肿1+月,头晕半天入院.入院查体:T 36.8℃,P 88次/分,R 20次/分,BP 20/12kPa.皮肤、粘膜无苍白,心肺无异常,宫高28cm,胎心146次/分,LOA、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作者:曲岩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Dixon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方法对近10年行Dixon术的350例病人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局部复发39例(8.3%),复发时间为术后3~18个月,平均8.3个月,复发部位为吻合口24例,吻合口周围10例,会阴部2例,系膜淋巴结3例;属Dukes A期2例,B期23例,C期14例.粘液腺癌17例,低分化腺癌17例,印戒细胞癌3例,腺癌2例.结论直肠癌Dixon术后局部复发与肿瘤分期,细胞学类型,远切缘距离,直肠系膜是否全切,直肠肛管术中冲洗,术中无癌操作等多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于高生;袁志勇;司世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姜黄(Curcuma Longa L.)是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根茎呈黄色,形似生姜而圆,故得其名.姜黄可作调味品、色素、香料、染料、杀虫剂等,还是一种常用中药,药用其根茎,味辛、苦,性温、无毒,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降压、抗菌之功效.姜黄属的根茎和块根主要含挥发油类和姜黄素类成分,不同品种、产地、采收期和储藏期的姜黄挥发油类和姜黄素类含量差异较大.此外,姜黄还含有树脂类、糖类、甾醇类、脂肪酸、多肽类及微量元素.姜黄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本文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洪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资料分析以寻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强心、利尿和纠正心律失常,加用中药生脉、黄芪,适时终止妊娠.结果治愈率91.66%,死亡率8.3%,首次发病者无一例死亡.再次妊娠分娩后再发率100%.结论加强孕期检查及增加母体营养,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素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女,54岁,因低热,乏力,咳嗽,痰中带血,伴有胸痛,来我院就诊,经各项检查排除肺癌,考虑为肺结核,给予抗痨治疗,口服异烟肼0.4,利福平450mg,每日一次.该患者以往无药物过敏史.服药3日后,患者小便发红,伴有外阴部搔痒伴尿频,尿痛,再次就诊,怀疑泌尿系感染,查尿常规未发现异常,嘱患者多饮水,注意休息,保持外阴部清洁,预防感染,继续服用以上抗结核药观察.第5日患者外阴部红肿加重,行走时磨擦疼痛,尿痛及会阴部搔痒难以忍受.第三次就诊,检查患者外阴显著红肿,小阴唇外翻有轻度粘膜损伤,为排除泌尿系统感染,再次查尿常规等,结果仍为阴性,考虑为利福平药物过敏所致.停用利福平,继续口服异烟肼,次日下午患者症状明显减轻,4日后上述症状全部消失.
作者:张凤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纳络酮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5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用纳络酮治疗,根据中毒程度分别给予盐酸纳络酮肌注、静注或静脉点滴,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除积极采用常规药物外,及时、反复应用盐酸纳络酮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尤其对中重度中毒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杨金凤;魏思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