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复方骨复生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家兔TNF-α的影响

袁普卫;殷继超;贺西京;刘德玉;周海哲;杨平林;王国毓

关键词:中草药, 股骨头坏死, 肿瘤坏死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骨复生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制.方法:32只日本大耳白兔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造模组(n=20).造模组肌注醋酸泼尼松龙(0.32 mg/kg·d)8周.分别在第6、8周处死每组动物2只.8周后将造模组剩余动物随机分为2组:骨复生组(A组)及模型组(B组).原空白对照组剩余动物组成空白组(C组).A组给予骨复生煎液灌胃,B组和C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4周后,采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01);而骨复生组较模型组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TNF-α水平升高可能是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的重要促进因素,中药复方骨复生可降低TNF-α水平从而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中国骨伤杂志相关文献
  • 前路钉板系统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

    我科自2000年1月-2002年1月,对21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患者施行前路椎管减压,钉板系统内固定、植骨术,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万仑;唐孝明;辜玉刚;刘仲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髁支持钢板结合下肢功能锻炼仪治疗复杂股骨髁间骨折

    我们选用AO髁支持钢板(Buttress condyle plate,BCP)作为内固定材料,结合术后早期下肢功能锻炼仪(CPM)功能锻炼自1998年至今共处理复杂股骨髁间骨折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念虎;李刚;邓晋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创伤性肘关节不稳定的手术治疗

    肘关节脱位如不发生骨折,除非关节囊和韧带完全被撕裂,经手法复位和制动后很少发生再脱位,但当组成肘关节的骨、韧带或关节囊等结构受损伤后,发生创伤性肘关节不稳定及骨关节炎的危险随之增加[1].自1990年-2003年3月共收治创伤性肘关节不稳定1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宏宇;马江涛;王刚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带蒂骨骼肌桥接近端周围神经防治残端痛性神经瘤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瘤的形成机制和致痛机制及周围神经与带蒂骨骼肌桥接吻合后神经的生长情况.方法:Wistar大白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将左侧坐骨神经在适当水平切断,远端神经切除,实验组近端神经分为2束,用带蒂骨骼肌桥接2个神经断端,对照组近端神经置于原位.饲养16周进行组织学检测.临床应用此方法治疗残端痛性神经瘤24例.结果:实验组再生的神经纤维顺利通过吻合口长入骨骼肌桥内,并在肌桥的肌束内生长,分布于肌纤维之间,未见有神经瘤形成.对照组均有典型的神经瘤形成.临床24例病人总计36个神经瘤,随访6~20个月按中日联谊医院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2%.结论:带蒂骨骼肌桥接近端周围神经是防治残端痛性神经瘤的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庆霖;冷向阳;李晓春;李振华;孙志;张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TPS动力系统微创治疗(足母)外翻畸形

    我们自2002年8月-2003年2月采用TPS动力系统微创手术治疗(足母)外翻34例61足,具有截骨手术切口小、对软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病人可早期下地等优点,疗效满意.

    作者:牒军;王坤正;胡翔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支撑钢板联合治疗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内复杂骨折,常合并周围组织损伤,治疗不当将产生膝关节疼痛、僵硬、不稳定或畸形等不良后果.自1997-2002年作者运用T型L型支撑钢板联合治疗Schtzker分型[1]为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获得6个月~5年随访者3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施海泉;许硕贵;张秋林;张春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三种方法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率较高,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是减少骨折愈合并发症的关键.自1994年1月以来,我院采用三种方法治疗13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郑玉堂;林石明;陈联源;杨源中;王剑云;刘艺祥;马伯俊;张嵩图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不可忽视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的临床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晚期症状,大家都熟悉,如临床上严重的驼背畸形,不能弯腰,还有髋关节强直在各种不同程度的畸形等.到了晚期,治疗也比较困难,所以在临床上认识一些比较少见的早期症状,不遗漏地抓紧作X线和CT检查,以避免临床的漏诊、误诊.本文叙述的一些特殊症状都是经过综合分析,确诊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

    作者:朱通伯;颜小琼;王桂宁;彭加友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非手术治疗1例

    患者男性,49岁,农民,因双下肢麻木无力伴大小便失禁20余天来院治疗.20 d前于睡眠过程中突然出现背部剧痛,数小时后感双下肢麻木无力,逐渐加重,伴大小便失禁,在外院求治,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查MRI示T1,2椎管内占位病变,仅行对症治疗后转来我院.既往无特殊病史,发病2周前无明显外伤史,未使用促进出血性药物.查体:血压120/80mm Hg,神志清,脊柱生理曲度正常,各椎体外无明显压痛,自双侧乳头平面下4 cm处浅感觉减退,双侧腹股沟平面以下浅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不高,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双上肢运动感觉正常,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征阴性.原颈胸段MRI示T1,2椎体平面椎管内硬膜外有异常长梭形信号区,T1W和T2W均为高信号,相应阶段脊髓受压(见图1).

    作者:杨寅;柏龙文;杨熙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创伤性肩关节半脱位诊治失误15例分析

    创伤性肩关节半脱位为外力致肩关节囊与周围韧带部分撕裂以及盂唇软骨损伤导致关节松弛,从而发生的一种半脱位.由于其症状轻微,无明显关节畸形,且X线片又易与肩关节前脱位混淆,易失治误治.我院收治此类病人1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鹏;陈艳玲;卢书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楚氏三指按摩法量化分析仪的研制和应用

    运用三指按摩法治病是楚氏伤科的一大特色.即医者用左手或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简称三指)的指端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患者人体一定的部位,进行按摩治病的方法.该按摩法可用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故适应证较广,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和骨折后遗症[1].我们设想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对三指按摩法进行研究,为此与浙江绍兴文理学院物理系合作,研制开发一种能对楚氏三指按摩法操作标准进行量化测定分析的仪器.

    作者:黄秀珍;许志德;唐志翰;裘露培;沈国伟;黄敏;楚莲芬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自身增强-L-聚丙交酯螺钉治疗新鲜舟骨骨折

    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2年10月采用荷兰Biofix自身增强-L-聚丙交酯(SR-PLLA)螺钉治疗新鲜舟骨骨折29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强;刘立峰;蔡锦方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Mitchell手术治疗(足母)外翻23例

    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足母)外翻患者71例128足.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采用Mitchell手术治疗23例38足,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崔新锋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96年-2002年共收治25例,18例资料完整,根据Pipkin分型,Ⅰ型4例,Ⅱ型5例,Ⅲ型2例,Ⅳ型7例.根据骨折分型和治疗时间以及患者年龄,决定治疗方案.结果:按照Epstein评分标准,Ⅰ型:优3例,良1例;Ⅱ型:优1例,良2例,可1例,差1例;Ⅲ型: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分别2年和5年,行走无痛,关节活动范围正常,假体无松动.Ⅳ型:良4例,可1例,差2例.结论: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应根据骨折类型,骨折时间,患者年龄等确定.

    作者:张建政;李亚非;刘树清;张立仁;郭永智;王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急性脊髓损伤非手术治疗的进展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脊髓压迫和(或)通过内固定维持脊柱稳定性.而非手术治疗旨在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secondary tissue damage),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或再生.10年前人们对SCI治疗的态度仍然是悲观的,而近10年来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文献报道也较多.尽管如此,急性SCI的非手术治疗绝大多数以实验研究为主,而真正实际临床应用的非常少见,本文就近年来实际临床应用的各种非手术治疗的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黄平;董英海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流式细胞仪检测椎动脉型颈椎病动物模型脑神经细胞凋亡

    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 arter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SA)能引起脑缺血系列症状,对脑细胞缺血神经细胞影响如何?本实验从细胞自身调控的角度研究CSA对脑缺血损伤的机制,不仅对CSA对脑缺血的机制有新的认识,而且对如何减轻CSA对脑缺血性损伤提供了思路.

    作者:张清;杨克新;王尚全;孙树椿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补肾活血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中药对胎鼠颅盖骨来源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以进一步了解补肾活血中药改善骨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二次酶消化法培养的胎鼠颅骨第3代成骨细胞,随机分为5组:细胞对照组、空白血清组、含药血清组、原药组、阳性对照药(αD3)组,分别加入普通细胞培养液、含空白血清及不同浓度补肾活血中药含药血清、补肾活血中药原药液、阳性对照药(α D3)的条件培养液,在培养第3、6天用MTT比色法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含药血清及原药液对成骨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补肾活血中药含药血清组成骨细胞增殖率较空白血清组、培养液组、α D3组显著增强,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随培养期延长,促进作用持续存在.补肾活血中药原药液在一般浓度对成骨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而过高浓度对成骨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含药血清能够直接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促进其增殖.

    作者:张宁;刘世巍;韩凤岳;宋军;罗燕楠;史颖红;任可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椎间隙突出髓核内压力与相邻神经根受压程度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髓核内压力与神经根受压程度的关系.探讨突出髓核组织的临床意义及手法治疗的机制.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30例,根据直腿抬高试验分为直腿抬高阳性组、阴性组,术中测量患者突出髓核内压力大小、观察突出髓核内压力与直腿抬高高度的关系;同时选取收治的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观察手法治疗后直腿抬高高度的变化.结果:①手术患者中直腿抬高阳性组患者突出髓核内压力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具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患者突出髓核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②手法治疗患者中手法治疗后直腿抬高高度明显增加(P<0.01),手法治疗前后CT或MRI显示突出髓核大小无改变(P>0.05).结论:①突出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与突出髓核内压力有关,突出髓核内压力较大时患者直腿抬高受限,突出髓核内压力较小时直腿抬高不受限.突出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与突出髓核大小尚未见明显关系.②推测手法治疗可以通过降低突出髓核内压力减轻甚至解除神经根受压,可能不是仅依靠改变突出髓核空间占位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冯宇;卫杰;高燕;冯天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髋臼在前柱投影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探讨髋臼前柱的解剖学结构和螺钉放置的安全角度范围.方法:取20具骨盆标本,在X线透视下确定髋臼上缘距髂前下棘顶点和髋臼下缘距髂外血管鞘外缘与骨盆缘交点的距离,CT垂直扫描前柱,测量距髋臼上缘0.5~4.0 cm(每0.5 cm测1次)的CT断面上前柱宽、髋臼宽.根据髋臼在前柱表面的投影,将前柱分为髋臼区、相对危险区和危险区,并测量距骨盆缘1 cm处φ2.5 cm螺钉进钉的安全角度.结果:髋臼上缘在髂前下棘顶点上(1.1±0.1)cm,髋臼下缘在髂外血管鞘外缘与骨盆缘交点下(1.7±0.2)cm,距髋臼上缘0.5、1.0、1.5、2.0、2.5、3.0、3.5、4.0 cm的CT断面上,前柱平均宽分别为(55.7±4.8)、(54.4±2.0)、(50.5±3.7)、(41.3±3.0)、(39.1±4.6)、(35.2±5.7)、(31.7±5.6)、(30.8±3.4)mm;髋臼宽分别为(28.2±6.2)、(34.7±5.5)、(36.8±5.2)、(34.8±2.7)、(37.0±4.2)、(33.2±5.1)、(29.6±5.7)、(28.0±3.9)mm;距髋臼上缘0.5 cm断面进钉安全角度应<87°±8°;距髋臼上缘1.0cm断面进钉的安全角度应<76°±7°;距髋臼上缘1.5 cm断面进钉的安全角度应<69°±7°;距髋臼上缘2.0 cm断面进钉的安全角度应<63°±7°.结论:髋臼中心部不能放置螺钉,中心部以上可以放置螺钉,进钉角度应<63°±7°.

    作者:宋朝晖;张英泽;彭阿钦;潘进社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治疗

    寰枢椎不稳系指由于先天性异常、外伤及炎症等引起的寰枢椎正常生理结构被破坏,而导致其椎间关节和连接的韧带功能异常,常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疾病.

    作者:袁绍辉;高忠礼;李英普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主管:中国果树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