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杰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重症肌无力(MG)常见中医证候特征,分析MG中医基本病机.方法:纳入MG住院和门诊患者866例,使用频数、聚类、链接图等数理统计方法和数据挖掘方法分析MG患者常见中医证候特征.结果:研究病例中出现症状共计78个,症状出现频次总计10 070次,而常见症状体征(出现频次45以上)为48个,累计出现频次为9 509次,将总库所有出现症状进行链接图分析,找出MG患者核心症状,对MG患者的症状体征资料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分析认为MG基本病机以脾胃虚损为主,脾胃虚损可进一步累及他脏,他脏病变也可加重脾胃虚损.结论:MG基本病机为脾胃虚损,且五脏相关.
作者:曹敏;刘凌云;陈新林;刘凤斌;佘世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现代中医医案中失眠阴虚火旺证临床症状的研究,探讨失眠阴虚火旺证的证候特点.方法:对筛选出的164例现代中医医案中失眠阴虚火旺证的症状表现,进行频数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失眠阴虚火旺证以眠差、烦躁为主症,以心悸、眩晕、口干、神疲、健忘、食欲不振、头昏、耳鸣等为次症;舌脉表现多见舌红、苔薄黄、脉细、脉弦、脉数等;根据病位可将阴虚火旺证分为:心肾阴虚火旺证、心肝阴虚火旺证、肝阴虚火旺证、心阴虚火旺证4种.结论:失眠阴虚火旺证证属本虚标实,以虚热为首要征象,临床上以心肾阴虚火旺证为常见,其次为心肝阴虚火旺;病位主要在心、肝、肾,也可波及脾、胆等脏腑,可出现病位相兼与病性相兼.
作者:陈聪;宋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黄芪为“补益脾气之要药”,黄芪及其活性成分可以通过改善消化系统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调控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发挥健脾功效,其作用机制具有多方面、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就黄芪及其主要活性成分治疗脾虚证药理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参考文献27篇.
作者:崔宁;韩冰冰;王世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病理基础为糖尿病合并血管及神经病变,造成局部微循环障碍,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机械性损伤并发感染、溃疡,甚至坏疽.现代医学治疗糖尿病足以内科基础治疗及局部清创为主,中药足浴作为一种辅助外治法,临床疗效确切,发挥了中医的临床特色与优势.但是,临床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笔者检索分析了2003~2013年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的相关临床文献,对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对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思考.
作者:于杰;孙忠人;杨云松;李洪玲;郭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介绍了星点设计(CCD)-效应面优化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及适用范围,主要阐述了该方法在药学实验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认为:①变量是连续性的多因素试验分析,使用CCD-效应面优化法试验分析佳;②当因素变量范围较小时,可采用重复试验CCD以提高预测值的精度;③对于一些取值范围限制较明确的因素,采用三因素CCD为佳;④对于考察因素是非连续的自变量时,不能使用CCD-效应面优化法进行试验分析.并对CCD-效应面优化法与正交设计联用、CCD-效应面优化法与均匀设计联用、CCD-效应面优化法与Plackett-Burman设计联用问题进行了阐述.
作者:吴琳;彭欣;孙芳;洪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中医不同证型间的关系.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观察所有入选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分析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及其与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收入符合纳入标准患者95例,其中血瘀证加痰浊证共计64例,占67.37%;冠脉单支病变的血瘀证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冠脉多支病变病例以痰阻心脉证与血瘀证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组显著低于其他证型(P<0.05);冠心病患者8个证型间冠脉病变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92).结论:冠心病的中医证型以痰阻心脉证和心血瘀阻证为常见,冠脉单支病变多见于血瘀证,冠脉多支病变多见于痰浊证和血瘀证,提示痰浊和瘀血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因素;伴随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呈现出冠心病中医证型标实证由滞到瘀,继而蕴久化浊,本虚证由阴虚、气虚逐渐耗伤阳气而向阳虚发展的规律.
作者:袁宏伟;朱明丹;张少强;魏聪聪;杜武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对云南省清代医学堂所用教材《医学正旨择要》的点校整理,探究并总结清代云南医学堂中医教育特点.体现的基本特点是:①传道授业、济世活人的中医教育目的观;②心思灵变、志坚才敏的中医人才观;③立志有恒、以德统医的中医德育观.并归纳分析了云南医学堂中医教育理念对现代中医教育的启示.
作者:聂坚;李梦华;梁玲;张明;杨胜林;张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天钩降压胶囊复方配伍及不同剂量对大鼠体内黄芩苷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天钩降压胶囊(相当于黄芩苷19,38,76 mg· kg-1)及黄芩提取物(相当于黄芩苷38mg·kg-1),给药后于不同时间采集大鼠血浆,血浆样品经甲醇-乙腈(1∶3)沉淀蛋白,HPLC测定黄芩苷含量.结果:天钩降压胶囊和黄芩提取物灌胃给药后,大鼠血浆中黄芩苷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呈双峰现象,AUC0-720min与剂量不成正比,天钩降压胶囊中剂量组C2max、AUC0-720min显著高于黄芩提取物组.结论:黄芩苷体内转运属于容量限制过程,复方配伍可显著提高黄芩苷生物利用度.
作者:李凌军;李顺;闫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就近年对OSAHS的研究,从OSAHS定义、病因、病机、分型、与高血压的关系及针刺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参考文献20篇.
作者:于晓帆;崔华峰;李心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老老恒言》中的许多养生方法、养生理论均受到儒家、道家养生思想的影响.如戒得养性、中庸养生的儒家养生思想;守静摄生、道法自然的道家养生思想.曹氏将儒、道两家养生思想融会贯通,应用于自己的养生实践中,从而身心安泰,克享遐年.
作者:刘弘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索瓜蒌薤白半夏汤调节血脂及心肌保护的作用.方法:构建冠心病痰浊壅塞证大鼠模型,经瓜蒌薤白半夏汤干预后,检测大鼠心电图、血脂、心肌酶五项及心肌梗死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冠状动脉结扎后,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呈现典型心肌严重缺血样表现,中药高、低剂量组对心肌缺血具有改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TC、TG、HDL、LDL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对TC、TG、LDL水平均有降低作用(P<0.01),同时升高HDL(P<0.01).中药高、低剂量组均可降低心肌酶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脏梗死率显著升高(P<0.001),而瓜萎薤白半夏汤具有改善心肌瘀血、保护心肌的作用,中药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心肌梗死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通过行气祛痰的作用,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抑制血管收缩、改善心功能、增强缺血心肌收缩功能、增加心肌供血、保护缺血心肌、降血脂、降低血清心肌酶水平、降低心肌梗死率,显示出了较好的调节血脂及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荀丽英;李航;高兆慧;赵启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从辨证论治角度,对中医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行了概述,参考文献36篇.
作者:韩颖;何颂华;周世高;张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芎汤提取物及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活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给SD大鼠灌服芎劳汤超临界萃取部位(SFE)和大孔树脂分离得到的20%、40%乙醇洗脱部位(EE20、EE40部位),获得各部位含药血清,设置含药血清组、提取物组、顺铂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作用于人肝癌细胞BEL-7402,用MTT法测定各组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活力的影响.结果:芎劳汤EE20含药血清在低浓度时抑制作用明显,并随着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减弱;EE40部位含药血清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对癌细胞增殖作用也越来越强,SFE部位含药血清对细胞无显著性作用;提取物对细胞的作用趋势与含药血清基本一致,但含药血清作用强于提取物.结论:芎劳汤EE20有效部位在低浓度时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其抗肿瘤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作者:郭小藤;赵睁睁;容蓉;杨勇;胡金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EMCC、CNKI、VIP、SPRINGER、Wan fang(从建库至2013年1月),纳入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或半保守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Cochrane手册进行评价,用Revman 5.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抑制内异症术后复发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与西药组无显著性差异(P=0.10、P=-0.30),妊娠率高于西药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003).结论:中药可有效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且不良反应少于西药,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有限,可能存在局限性.
作者:崔阳阳;孙伟伟;赵瑞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早在2000多年前,《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和《灵枢·通天》已经提出关于体质的两种分类方法,归纳出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的体质类型.西方医学在公元前400年,希波克拉底[1]在《希波克拉底文集》中的“自然人性论”中提出了“体液说”.他认为,生命现象是由土、水、火、风四种基本原素所组成,并按体型把人体分为弱型、强型、肥胖型与湿润型.之后还有德国克瑞都麦氏“体型说”、德国康德“血质说”以及日本古川竹三“血型说”等.这些都构成了.
作者:程煜;林江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提高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的辨治疗效,完善疗效评价系统.方法:选择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按ARCO分期,将Ⅰ、Ⅱ期各60例定为早期,共120例.Ⅰ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口服活血健骨片治疗,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筋脉瘀滞证、热毒蕴结证、肝肾亏虚证)口服汤剂治疗.Ⅱ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治疗组30例,两组均采用股骨头髓芯减压术,术后1周开始服药,对照组口服活血健骨片,治疗组根据辨证分型(筋脉瘀滞证、热毒蕴结证、肝肾亏虚证)口服汤剂.所有患者每三个月复查X线片,分别于治疗后0.5年、1年、1.5年、2年随诊复查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每年行MR检查1次.治疗后1年随访.结果:临床症状、体征、X线表现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与分期的关系,治疗越早,临床疗效越明显,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MRI治疗前后比较发现,在减少股骨头坏死范围(股骨头坏死指数及股骨头坏死面程度)方面,Ⅰ期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期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减轻骨内压、改善骨内循环、促进股骨头修复方面(线样征、骨髓水肿),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关节积液分级评价,治疗组分级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但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ANFH不同分期疗效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提示本病治疗越早,疗效越好;早期(Ⅰ、Ⅱ期)SANFH采用活血通脉汤加减辨证治疗对改善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疗效显著,且明显优于采用单一的药物治疗;MR在早期SANFH的疗效评价中优势明显.
作者:毕荣修;陈煜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估健脾调肝饮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减重效果及对血清nesfatin-1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健脾调肝饮治疗,对照组应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治疗周期12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基线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体质量、体重指数(BMI)、腰围、腰臀比(WHR)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而治疗组nesfatin-1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TC、T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HDL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nesfatin-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TC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调肝饮对于单纯性肥胖患者具有良好的减重效果,可提高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并有效改善脂类代谢.
作者:冯博;张鹤鸣;徐学敏;徐云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疏肝和中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74例,治疗组服用疏肝和中汤,对照组服用泮托拉唑胶囊和莫思沙星片,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中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卢保强;姜蓉;范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语言训练联合深刺舌三针治疗脑外伤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集到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语言训练联合深刺舌三针,对照组采用语言训练联合常规针刺法,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疗效及显效时间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率35.71%,总有效率92.86%,显效时间(5.0±2.0)d;对照组痊愈率23.08%,总有效率84.62%,显效时间(8.5±1.5)d.两组疗效、显效时间比较,均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语言训练联合深刺舌三针治疗脑外伤后失语症疗效显著,且显效快.
作者:赵延红;王银芬;侯国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对“中土五行”理论渊源进行了探究,并对“中土五行”理论在《内经》中的应用及对后世医家黄元御学术思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中土五行”理论,以土居中央、木金火水四行各分布东西南北四方为框架,强调中土的核心作用,即土居中央,中控四方.《内经》重视脾胃理论是“中土五行”理论在中医学中应用的体现;后世医家黄元御受其影响,发展和丰富了中气转枢及脏腑气机理论.“中土五行”理论对当代中医临床仍然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任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