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宇
滑膜软骨瘤病(synovial chondromatosis,简称SC)又称为滑膜骨软骨瘤病,原发性滑膜软骨瘤病及滑膜软骨骨化等.根据WHO(2002)分类定义,滑膜软骨瘤病为关节、滑膜囊或腱鞘的滑膜内发生的良性、结节性软骨化生.1558年由Ambroise Paré首先报告大关节滑膜软骨瘤,1846年Brodie把SC归类于肿瘤性病变,但多数研究者认为是滑膜的化生改变[1,2].1958年Jaffé首次对其进行组织形态学描述,奠定了滑膜软骨瘤病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基础[3].1933年Georg Axhausen首次对发生于颞下颌关节的滑膜软骨瘤病进行准确的描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CT、MRI和关节镜技术用于SC诊断[3,4],对SC的研究有了重要进展.本文拟对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病因学、临床、影像学、组织病理学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概述.
作者:韩方凯;马绪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Bio-Oss Collagen治疗牙周骨下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全身健康的牙周基础治疗后6周左右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0.8岁,共有18处骨下袋,试验组9处骨下袋17个位点,对照组9处骨下袋15个位点.牙周翻瓣术分别植入Bio-Oss Collagen(试验组)和Bio-Oss(对照组).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6个月检查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BI)、牙龈退缩(GR)和临床附着水平(CAL),拍摄术区平行定位X线片评价植骨前后骨缺损处牙槽骨的修复情况.结果植骨前两组的各项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Bio-Oss Collagen组植骨前的PD(6.6±1.2mm)、BI(2.7±0.8)、GR(2.2±0.8mm)和CAL(8.8±1.3mm),植骨后6个月分别为PD(3.8±0.9mm)、BI(1.9±0.7)、GR(2.4±1.1mm)和CAL(6.2±1.2mm);Bio-Oss组植骨前的PD(6.1±1.0mm)、BI(2.2±0.7)、GR(1.9±1.5mm)和CAL(8.0±2.0mm),植骨后6个月分别为PD(4.0±0.7mm)、BI(1.9±0.7)、GR(1.9±1.2mm)和CAL(5.9±1.6mm),两组PD和CAL以及试验组BI的改变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GR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Bio-Oss Collagen组PD的降低(2.8±0.9mm)要明显大于Bio-Oss组(2.0±1.0mm)(P<0.05),余指标则均无显著性差异.比较治疗前后的X线片,骨缺损处牙槽骨均明显增加.结论 Bio-Oss Collagen和Bio-Oss两种骨材料均可明显地降低牙周袋探诊深度和减少附着丧失,本研究中Bio-Oss Collagen要优于Bio-Oss,而且临床操作较方便.
作者:朱卫东;沙月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行人工牙种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4年行种植义齿修复的病例515例,共植入1335颗种植体,其中Ⅱ型糖尿病病例26例,共植入76颗种植体.结果基台接入前,共54颗种植体失败,其中Ⅱ型糖尿病病例失败6颗,生存率92.1%;非糖尿病病例失败48颗,生存率96.0%.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2~37个月,Ⅱ型糖尿病患者共有2颗种植体失败,累积生存率为89.4%.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种植生存率较非糖尿病患者低,但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种植生存率临床上可以接受.
作者:黄建生;周磊;张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应用微波加热治疗被肿瘤侵及的下颌骨,探讨近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10例口腔恶性肿瘤侵及或与下颌骨粘连,采用常规手术方式扩大切除软组织病变,切除癌瘤侵及或粘连的下颌骨部分,但保留下颌骨的连续性.标记需要处理的骨段,用铜网将其他组织保护,应用微波辐射器探头有效区域加热目标骨段,用电子测温仪检测加热区及保护区温度,使得温度维持在55℃,保持20分钟.术后常规关闭伤口,放置负压引流,预防性抗感染治疗.1、3和6个月行影像学检测.结果患者术后局部肿胀不明显,引流量不多,未出现明显疼痛.7例伤口愈合良好,2周正常出院;3例患者在术后2周时出现口内伤口裂开,下颌骨组织暴露.约1~2月时经热疗处理过的骨组织发生病理性骨折.所有患者经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微波加热处理被肿瘤侵及的下颌骨骨段近期疗效尚可,只要严格选择适应证,无明显副作用,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作者:张杰;张建国;俞光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种植体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外形设计与修复体强度的关系.方法分别制作外形高点在(牙合)1/4、1/2、2/3的标准种植体金属烤瓷冠样本.通过加载比较其抗压强度并进行相应的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其微观结构变化.结果外形高点位置在(牙合)1/4处样本抗压强度差,外形高点在(牙合)2/3处样本的抗压强度大.结论种植体金属烤瓷冠外形高点的位置与修复体抗压强度有关.
作者:李雅娟;孟令强;于利洁;陈树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PTEN基因是由Steck等在1997年克隆到的一个候选的抑癌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0q23.3,该基因具有双重特异性磷酸酶活性,可通过磷酸化与去磷酸化的动态变化调节正常细胞的生长.PTEN基因的突变与缺失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肿瘤在人体内的发生与发展,随着时间的延长,肿瘤细胞可能会获得越来越多的遗传学改变.
作者:陈中;张雨温;张素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本研究在Twin block上增加下唇挡,刺激下颌前端骨生长.方法选择16例伴下颌后缩的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替牙(牙合)期或恒牙(牙合)早期,随机分成二组,每组8例, 一组设为对照组,采用Twin block治疗,另一组设为治疗组,采用Twin block与下唇挡联合治疗,经过8~10个月的矫治,双侧后牙基本正常建(牙合),然后对每组患者治疗前后X线头影片进行测量、对比.结果二组患者治疗后下颌骨均有明显的向前生长,但治疗组下颌前端B点生长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Twin block与下唇挡联合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不仅发挥了Twin block原有的功效,同时还具有刺激下颌骨前端B点生长的作用.
作者:张雷英;蔡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口腔颌面部骨折,组织肌肉和关节病损患者多伴有张口受限.在全麻诱导期应用麻醉器械和肌松药后患者张口度没有变化或牙关紧闭而无法完成气管内插管,称为真性张口受限,相反患者张口度有所增加并有利于直视下插管,称为假性张口受限.本文叙述在全麻诱导期使用琥珀胆碱和维库溴铵,观察假性张口受限患者的张口度变化,声门暴露以及循环反映情况.
作者:苏荣祥;李刚;李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了解本地区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分类以及治疗情况,填补我市错(牙合)畸形流行病学调查的空白,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治疗方案,笔者对3210名青少年错(牙合)畸形进行了调查.
作者:修殿芳;汉斌;何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临床上常见恒牙萌出后因畸形中央尖折断而导致急性或慢性根尖炎,而恒牙尚未萌出即发生畸形中央尖折断导致急性根尖炎者少见,现报道典型病例2例.
作者:曲卫国;孟卫东;刘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应用窝沟封闭剂封闭后金属托槽周围微渗漏的改变,为临床上应用窝沟封闭剂预防托槽周围釉质脱矿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健康双尖牙72颗,随机分成3组,每组24颗,A组:37%磷酸酸蚀,京津釉质粘结剂粘结金属托槽.B组:37%磷酸酸蚀,3M Transbond光固化粘结剂粘结.C组:自酸蚀系统+3M光固化粘结剂.再将每组的24颗牙随机分成实验组(A2、B2、C2)和对照组(A1、B1、C1),每组12颗,其中A2、B2、C2 组用窝沟封闭剂涂布托槽周围,A1、B1、C1 组不涂布窝沟封闭剂.所有样本进行冷热循环共500次,然后置于1%亚甲蓝溶液中浸泡染色24小时.将样本沿牙体长轴纵行切开,25倍立体显微镜下测量染料渗入深点到托槽边缘的距离作为微渗漏的测量值,并对测量值进行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结果应用窝沟封闭剂与不用窝沟封闭剂组微渗漏的比较结果:A1组:A2组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B1组:B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C1组:C2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窝沟封闭剂能够明显减少磷酸酸蚀组的微渗漏而对自酸蚀组的作用不明显.
作者:李正明;陈思韩;刘新强;陈杰;李宁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笔者近期为一例因舌癌行左侧舌颌颈根治术,左侧下颌体中部切除,下颌移位,咬合功能丧失的患者行肌功能训练,调整颌位关系,为下一步咬合重建,义齿修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报告如下.
作者:谭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雌激素缺乏对大鼠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方法 3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第1组假手术(n=8),第2组卵巢切除(n=9),第3组卵巢切除加牙周结扎(n=9),第4组卵巢切除、牙周结扎加雌激素治疗(n=8).适应性喂养7天后行假手术或双侧卵巢切除术,第4组于术后第二天起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20μg/kg体重/次,三天一次.第3、4两组于卵巢切除术后28天,结扎丝结扎上颌第一磨牙诱导牙周炎.第63天处死全部大鼠,常规取材,观察牙周组织组织学改变,测量牙周骨丧失值(PBL),比较牙周骨支持率(PBS),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结果采用成组t检验,第1、2两组的PBL分别为0.398±0.147mm,0.663±0.132mm,PBS分别为0.588±0.058,0.440±0.19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第2、3两组的PBL、PBS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的PBL为0.875±0.197mm,PBS为0.336±0.087;第3、4两组的PBL、PBS组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组的PBL为0.823±0.119mm,PBS为0.360±0.950.结论雌激素缺乏促进牙槽骨吸收,菌斑刺激加剧骨质疏松大鼠牙槽骨的吸收,雌激素替代治疗不能预防骨质疏松大鼠因菌斑刺激引发的牙槽骨吸收.
作者:靳趁心;刘士有;王永兰;刘大勇;李宏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颌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后常引起颌骨缺损,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颜面外形,而且也会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其常规义齿修复效果十分不理想,尤其是当患者颌弓几乎为无牙牙合时,采取常规修复常常不能修复[1].本文在一例脑血栓患者因恶性肿瘤切除部分下颌骨后行种植修复,现将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储顺礼;周延民;孟维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本院近年来接诊了数百例脉管病变患者,按新分类对血管瘤患者采取了系统的治疗,本文对随访到的72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的检查、治疗和愈后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方法口服强的松、局注平阳霉素.并用动物实验观察平阳霉素对面神经和腮腺的影响.结果治疗时间短1例是三个月,治疗半年的17例,治疗一年25例,一年半19例,二年6例,两年以上4例,长治疗时间3年4个月.平均治疗时间为8.7个月.小痊愈年龄在半岁,大3.8岁.平均病变消失年龄在1.4岁.动物实验:28天,腺体腺小叶形态恢复,神经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婴幼儿血管瘤口服激素加局部注射平阳霉素,可以有效的控制瘤体生长,缩短患儿的痊愈年龄.
作者:吴美娟;赵福运;刘宇;孙开华;李建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关节滑液的成份之一,由滑膜B型细胞分泌,关节液的许多特性和生理作用与之有关.近年来HA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常攀辉;王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疱疹性口炎是因感染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口腔粘膜、咽喉、口腔周围与颜面部皮肤的疱疹.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2岁的婴幼儿,起病急、易传染.近年来,笔者采用干扰素雾化给药法治疗200例疱疹性口炎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裴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咪唑安定是一种新型水溶性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具有麻醉效能强,治疗指数和安全性高,较强的顺行性遗忘作用等特点.我院麻醉科自2002年将咪唑安定作为麻醉诱导的常规用药以来,通过三年的临床观察,总结出咪唑安定在颌面外科手术麻醉中具有以下优点:①能有效地降低静脉全麻药(丙泊酚)、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的用量;②能够有效地减少病人对拔管过程的痛苦回忆;③明显缩短手术拔管时间.
作者:邵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折裂牙的保留治疗逐渐受到口腔科医师的重视.牙冠折裂波及髓室底者,传统采取钢丝环扎、牙髓治疗加金属铸造(烤瓷)全冠修复的综合方法治疗.近年,随着牙本质粘结剂的更新换代,粘结强度不断提高,采用各种粘结剂粘结折裂牙,用以保存患牙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本文治疗38颗患牙,采用Super-bond(超级粘结剂)加全冠保留折裂牙的方法,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江川;乔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介绍一种获取牙颌模型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ssisted design,CAD)可利用数据的方法.方法利用低能量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industrial compued tomography,ICT)机扫描标准牙列缺损石膏模型,通过三维重建获得该模型的CT图像,经过图形图像处理后得到边缘轮廓数据,将数据输入逆向工程软件系统,建立牙列缺损石膏模型的CAD模型.结果实现了牙列缺损石膏模型的几何模型重建.结论该扫描方法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精确度高,可以得到密集、完整的点云数据,几何模型可编辑性强,有利于后期可摘局部义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分析和快速成型加工.
作者:吴琳;吕培军;杨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