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凤楠
患者,女,27岁,主因舌根肿物发现一周入院.患者入院前一周偶然发现舌根正中有一肿物,枣样大小,无痛,不影响进食和语言.入院后检查见肿物位于舌根舌盲孔部位,突出于舌背表面,约2cm×2cm×2.5cm,表面光滑,为球形,表面粘膜完整并可见怒张的毛细血管,质中等硬度,其基底有轻度浸润,界限尚清楚,肿物无压痛.
作者:王寅;杨钧;张娄强;李建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前列腺素E2(PGE2)是由37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化合物,分子量为42,960Da.PGE2在骨组织形成与改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它既参与骨的生成过程,又参与骨组织的吸收过程.在骨组织里,PGE2主要是由成骨细胞合成的,它通过特异性受体的介导完成对骨组织代谢的调节.
作者:骆泉丰;王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拔牙后早期应用临时固定桥进行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例患者,上切牙拔除3~5天后即牙体预备(龈上边缘)、临时固定桥修复,拔牙术后2~3个月重新牙体预备(龈下边缘)、永久修复,并且重新制作临时固定桥.所有基牙均为上颌切牙,对戴用两次临时固定桥前后基牙的牙周状况进行检查.结果早期应用采用龈上边缘的临时固定桥对基牙的牙周状况没有明显影响;常规应用的采用龈下边缘的临时固定桥对基牙的牙周状况有一定不利影响,表现为龈沟出血指数明显增加.结论拔牙后早期应用临时固定桥(采用龈上边缘设计)进行即刻修复不会对基牙牙周组织产生不利影响,在临床是可行的.
作者:江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准确性.方法对31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使用核素扫描法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 , SLN)示踪,体表定位;术中γ-探测仪进一步识别SLN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同时行颈淋巴清扫;术后对SLN和颈淋巴清扫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SLNB对全组病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评价的准确率为96.8%,灵敏度为92.3%,假阴性率为7.7%.结论 SLNB是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一项新技术,能高灵敏度的反映颈淋巴结状态,具有临床可实用性.
作者:段玉芹;何洋;郭兰涛;陈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曾报告腭裂患者听力损失占53.08%[1],在早期直接影响患儿语言功能发育,甚至影响智力发展.笔者采用鼓室置管术治疗腭裂患者听力障碍,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付新国;刘霜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来,遗传性乳光牙牙本质(dentinogensis imperfecta,type Ⅱ,DGI-Ⅱ)的研究工作已获得较大进展[1,2],本文对乳光牙的电镜标本的制作技术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赵刚;白景文;杨海贤;赵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病例1:男,27岁.7( ̄|)残根多年已无法修复,且根尖有大面积阴影,X线片示8( ̄|)近中阻生且牙冠位于7( ̄|)颊侧颈部,牙根发育完成良好,牙体形状好.
作者:王志洁;赵丽霞;周秀青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患者,男,26岁.因左下后牙反复肿胀十二年,来我院就诊,否认有外伤史.检查:34,35,44,45均有畸形中央尖,已磨损.可见圆形或椭圆形黑环,中间有褐色牙本质轴.35颊侧龈黏膜窦道,有脓溢出,叩(±),无明显的牙齿松动和牙周组织异常.
作者:吴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对云南省双江县邦丙乡布朗族头面部器官进行全面系统地测量研究.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头面部摄相-计算机测量系统,对正常布朗族成人155人进行了头面部器官全面系统的测量,其中男性96人,女性59人.结果得出了布朗族成年男女两性头面部器官41个项目测量值和17个头面部指数资料.结论该研究不仅对临床医学和美学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人类学、民族学和工业等相关学科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继华;许彪;马继康;黎明;王胤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腺性唇炎(CG)是一种少见的唇部疾病.以往认为本病是以唇腺增生肥大为主要特征的,多累及下唇,或上下唇同时受累[1].但近年来文献报道CG的组织病理特征是以小涎腺硬化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本文结合2例单纯型腺性唇炎患者,重点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浩;华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Sj(o)gren 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 SS)涎腺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芳香化酶的表达与分布,探讨芳香化酶在SS性激素代谢紊乱中的作用,并为临床上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SS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3例SS涎腺组织和16例正常涎腺组织中芳香化酶的表达情况.结果 SS组与正常组芳香化酶染色阳性率分别为69.57%(16/23)和32.25%(5/16),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SS和正常涎腺组织中,均存在芳香化酶的表达,芳香化酶在SS涎腺组织中表达升高.在SS涎腺组织中,过高表达的芳香化酶可能使局部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的过程加剧,从而造成ER表达的升高和AR表达的下降.
作者:贾志宇;张英怀;杨威;张平;蒋崇槟;李英敏;赵云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用葡萄糖定量法检测根管微渗漏的模型评价使用不同种类根管封闭剂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封闭根管的能力.方法选取72颗直根管的上前牙,随机分为三个试验组(每组各20例)和二个对照组(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各6例),试验组用垂直加压充填技术充填根管,根管封闭剂分别为AH Plus、Sealapex和Pulp Canal Sealer EWT.于第1、2、4、7、10、15、20、30天检测从冠方向根方漏出的葡萄糖的量,检测方法为葡萄糖氧化酶法.结果用垂直加压充填技术充填根管时,3种根管封闭剂的微渗漏值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AH Plus 组的微渗漏数值较小.结论根管封闭剂AH Plus、Sealapex和Pulp Canal Sealer EWT均可用于垂直加压充填技术,推荐使用AH Plus.
作者:徐琼;樊明文;范兵;凌均棨;陈罕;韦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弹性缓冲装置对种植覆盖义齿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优化种植覆盖义齿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对采用弹性软衬材料和非弹性材料固位的全下颌种植覆盖义齿进行应力分析,对比义齿本身和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差异.结果①无弹性材料缓冲的覆盖义齿对斜向载荷的抵抗性差,种植体颈部-皮质骨界面应力峰值为垂直载荷的2.4~9.2倍.垂直及斜向载荷,种植体及基托均有较高的应力集中.②弹性软衬材料固位的覆盖义齿,垂直及斜向载荷时,种植体-骨界面及义齿本身应力分布较均匀,避免了较大的应力集中.结论弹性软衬材料应用于全下颌种植覆盖义齿时,表现了良好的应力缓冲作用,降低了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峰值,减少机械性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种植覆盖义齿的远期成功率.
作者:刘政;王云芬;赵艳威;马宗民;周振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来,粘接技术在口腔正畸、牙体缺损修复、牙齿美容等领域已广泛应用,笔者自1996年~2002年将此项技术应用于牙及牙槽骨外伤的固定粘接,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新华;冷相英;郭建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患者男性,20岁.因左下后牙疼痛伴牙龈及左颊肿胀2月而入院.体检:左右面部不对称,左面部膨隆,开口度2.5cm.双合诊发现左颊下颌骨升支有一中等硬度不活动、边界清楚的肿块,大小5cm×3cm×3cm,口内触诊有压痛,下颌升支骨板已消失,|7松动Ⅲ°.冠周可见白色肉芽组织.双侧腮腺、颌下腺导管口无红肿、无异常分泌物,双颌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X线片见左下颌升支颌骨有不规则边界不清的透射区,其中并见阻射区.临床诊断:左下颌骨肉瘤.患者行左侧下颌骨及肿瘤切除术.
作者:李文雁;侯健香;李其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牙髓干细胞具有成体干细胞所界定的两大特征: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牙髓干细胞因具有临床取材容易并可特异性地分化为牙体矿化结构等特性,目前正受到广泛关注.
作者:郭红延;王常勇;吴补领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自1999年以来,对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采用多种手术法,个性化设计为原则,其中32例鼻畸形患者采用多孔高密度聚乙烯置入进行鼻畸形的整复,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萍;庞晓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畸形中央尖的发生率约为2%,多见于下颌双尖牙,常对称出现.磨牙畸形中央尖较为罕见.笔者遇一例双侧上颌第二磨牙畸形中央尖的病例,报道如下:患者,女,30岁.
作者:周明宏;龚清华;李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固定修复术对深龋牙髓健康的影响.方法 124颗需要固定修复的患牙以年龄、性别、牙位配对分成深龋组(64颗)与对照组(64颗),记录两组在两年中的牙髓状况.结果深龋组在两年观察中8例发生牙髓炎,发生率12.7%;对照组1例牙髓炎,发生率1.6%;经χ2检验差异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深龋患牙采用固定修复应慎重.
作者:陈建军;丛山;姚向红;周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牙源性颌骨囊肿骨吸收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石蜡切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的表达(以10例正常口腔粘膜作对照).囊肿体积采用骨腔注水法测定.结果牙源性颌骨囊肿上皮细胞iNOS阳性表达的病例28例,占50.91%,10例正常口腔粘膜iNOS表达均为阴性.在iNOS表达(-)~(#)各组中囊肿体积(ml)分别为:2.08±1.92、4.71±5.55、3.16±2.98、1.18±1.36,(-)与(+)、(++)及(+)~(#)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根尖囊肿、始基囊肿、角化囊肿iNOS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骨吸收机理中iNOS起着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与颌骨囊肿骨吸收具有正相关.
作者:葛巍立;谢志坚;李松英;谷志远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