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髓干细胞研究进展

郭红延;王常勇;吴补领

关键词:牙髓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 自我更新, 分化潜能, 胚胎干细胞, 矿化结构, 更新能力, 特异性, 牙体, 特征, 特性, 临床
摘要: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牙髓干细胞具有成体干细胞所界定的两大特征: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牙髓干细胞因具有临床取材容易并可特异性地分化为牙体矿化结构等特性,目前正受到广泛关注.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下颌第三磨牙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下颌第三磨牙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下颌第三磨牙采用改良双敞技术预备、侧方加压方法充填根管,一年后复查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22例根管治疗的下颌第三磨牙,一年复查成功19例,成功率为86.36%.结论尽管下颌第三磨牙根管形态复杂,操作难度大,掌握了不同类型患牙的特点,根管治疗仍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作者:张七援;梁广智;范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双侧上颌第二磨牙畸形中央尖1例

    畸形中央尖的发生率约为2%,多见于下颌双尖牙,常对称出现.磨牙畸形中央尖较为罕见.笔者遇一例双侧上颌第二磨牙畸形中央尖的病例,报道如下:患者,女,30岁.

    作者:周明宏;龚清华;李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可摘式钛合金牙周夹板对慢性牙周炎松动牙的固定

    目的探讨可摘式钛合金牙周夹板对慢性牙周炎松动牙的临床固定效果.方法将30例需做可摘式牙周夹板的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15人.即实验组:制作钛合金牙周夹板23件,固定松动牙115颗;对照组:制作钴铬合金牙周夹板21件,固定松动牙106颗.戴用夹板前后均以LHLY型牙动度位移测量仪记录患者牙齿松动度数值的变化,用以比较两种牙周夹板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在戴用牙周夹板1月、3月、半年、1年后进行复查,用测量仪所测牙齿松动度数值均较治疗前不同程度减小,临床有效率均为93%.但钛合金夹板和钴铬合金夹板对牙周病松动牙的固定疗效比较无差异.结论可摘式钛合金牙周夹板对牙周病松动牙有良好的临床固定效果,是牙周病治疗理想的修复方法.但是钛合金夹板是否比钴铬合金夹板对牙周病松动牙的固定疗效更好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玉玲;林春华;陈放;兰利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骨髓间质干细胞人工骨构建的实验研究

    目的本实验分析体外构建细胞性组织工程化人工骨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兔骨髓间质干细胞,经体外扩增培养并诱导分化为具有成骨能力的种子细胞,再与生物可降解材料ε-己内酯与环氧乙烷共聚物复合培养,在体外构建人工骨.通过电镜观察和组织学切片观察来评价可降解材料与种子细胞的复合培养的效果.结果骨髓间质干细胞可在体外扩增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在条件培养液的诱导下,可以定向分化为具有成骨能力的细胞类型.诱导分化后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可在生物可降解材料ε-己内酯与环氧乙烷共聚物上黏附和铺展.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可在体外传代扩增培养,并可在一定条件下向成骨类型细胞转化,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己内酯与环氧乙烷的共聚物与种子细胞相容性好,可作为组织工程用的细胞支架材料.在体外,生物可降解材料ε-己内酯与环氧乙烷共聚物与种子细胞复合培养后可以构建出具有活细胞成分的组织工程骨.

    作者:孙铭;王景云;孙宏晨;欧阳喈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单纯型腺性唇炎2例

    腺性唇炎(CG)是一种少见的唇部疾病.以往认为本病是以唇腺增生肥大为主要特征的,多累及下唇,或上下唇同时受累[1].但近年来文献报道CG的组织病理特征是以小涎腺硬化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本文结合2例单纯型腺性唇炎患者,重点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浩;华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线性(牙合)总义齿肌电图的研究

    目的通过肌电图测试了解线性(牙合)总义齿和解剖式(牙合)总义齿修复患者的咀嚼肌肌电活动.方法利用EMG对30例线性(牙合)总义齿和30例解剖式(牙合)总义齿修复患者测量双侧嚼肌和颞肌前束在正中颌位大力咬合及咀嚼循环时的肌电图.结果在正中颌位大力咬合时,线性(牙合)总义齿修复组颞肌前束肌电值高于解剖式(牙合)总义齿修复组,尤以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患者为明显(P<0.05);在咀嚼运动循环中,线性(牙合)总义齿咀嚼周期的间歇期短于解剖式(牙合)总义齿(P<0.05).结论线性(牙合)总义齿修复有利于咀嚼肌功能的发挥.

    作者:张苹;徐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舌根多形性腺瘤1例

    患者,女,27岁,主因舌根肿物发现一周入院.患者入院前一周偶然发现舌根正中有一肿物,枣样大小,无痛,不影响进食和语言.入院后检查见肿物位于舌根舌盲孔部位,突出于舌背表面,约2cm×2cm×2.5cm,表面光滑,为球形,表面粘膜完整并可见怒张的毛细血管,质中等硬度,其基底有轻度浸润,界限尚清楚,肿物无压痛.

    作者:王寅;杨钧;张娄强;李建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固定修复对深龋牙髓健康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固定修复术对深龋牙髓健康的影响.方法 124颗需要固定修复的患牙以年龄、性别、牙位配对分成深龋组(64颗)与对照组(64颗),记录两组在两年中的牙髓状况.结果深龋组在两年观察中8例发生牙髓炎,发生率12.7%;对照组1例牙髓炎,发生率1.6%;经χ2检验差异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深龋患牙采用固定修复应慎重.

    作者:陈建军;丛山;姚向红;周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粘接技术在牙及牙槽骨外伤中的应用

    近年来,粘接技术在口腔正畸、牙体缺损修复、牙齿美容等领域已广泛应用,笔者自1996年~2002年将此项技术应用于牙及牙槽骨外伤的固定粘接,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新华;冷相英;郭建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氢氧化钙髓腔封药对根管壁牙本质pH值的影响

    目的研究氢氧化钙不同剂型和放置位置对根管壁牙本质pH值的影响.方法取新鲜拔除的人单根管牙25颗,常规根管预备,在牙根颊面冠、中、尖1/3处制备3个直径2mm、深0.5mm的窝洞,随机分5组,每组5颗.第1组:根管内封入氢氧化钙糊剂;第2组:髓室封入氢氧化钙糊剂;第3组:根管内封入Hycal;第4组:髓室封入Hycal;第5组:根管内封入氢氧化钙牙胶尖.分别在1h、2h、3h、1天、3天、7天、14天和21天测定小洞内牙本质pH值. 结果在1h、2h、3h,第2、4组根管壁牙本质pH值升高较慢,其余三组升高明显,其中第5组在3h pH值升高快,较其它各组有显著差异(P<0.001);在1d、3d、7d各组pH值均升高,其中7d第1组pH值明显升高,达高值(9.13),较其它各组有显著差异(P<0.05);14d、21d第5组pH值下降明显,较其它各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四组仍能维持较高pH值,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无论氢氧化钙剂型和放置位置牙根冠1/3、中1/3、尖1/3牙本质pH值近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氢氧化钙糊剂无论封入根管还是髓室都能使根管壁牙本质pH值升高,都能在3周内维持较高pH值;②氢氧化钙牙胶尖封入根管后,根管壁牙本质pH值升高快,但作用时间仅能维持1周.

    作者:陈子欢;刘亚娟;张成飞;王晓灵;吴婧(日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根管的微渗漏研究

    目的用葡萄糖定量法检测根管微渗漏的模型评价使用不同种类根管封闭剂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封闭根管的能力.方法选取72颗直根管的上前牙,随机分为三个试验组(每组各20例)和二个对照组(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各6例),试验组用垂直加压充填技术充填根管,根管封闭剂分别为AH Plus、Sealapex和Pulp Canal Sealer EWT.于第1、2、4、7、10、15、20、30天检测从冠方向根方漏出的葡萄糖的量,检测方法为葡萄糖氧化酶法.结果用垂直加压充填技术充填根管时,3种根管封闭剂的微渗漏值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AH Plus 组的微渗漏数值较小.结论根管封闭剂AH Plus、Sealapex和Pulp Canal Sealer EWT均可用于垂直加压充填技术,推荐使用AH Plus.

    作者:徐琼;樊明文;范兵;凌均棨;陈罕;韦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涎腺腺癌中NOS和VEGF的表达与血管生成及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涎腺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探讨三者与涎腺腺癌血管生成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一氧化氮(NO)和VEGF的相互作用及NO在VEGF促肿瘤生长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7例涎腺腺癌手术切除标本VEGF、iNOS和eNOS的表达,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染色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①30例涎腺腺癌组织表达VEGF,31例表达iNOS,33例表达eNOS;②VEGF与iNOS的表达正相关,与eNOS的表达无相关;③VEGF、iNOS的表达与涎腺腺癌MVD呈正相关, eNOS的表达与涎腺腺癌MVD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VEGF的表达与涎腺腺癌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正相关,与临床分期无关.iNOS表达与涎腺腺癌的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正相关;eNOS表达与涎腺腺癌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结论①VEGF表达与iNOS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iNOS对VEGF的生成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可能有一定影响; ②MVD随着VEGF和iNOS表达的增强而增加,说明两者对涎腺腺癌血管生成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晓光;王延秀;靳松;刘太生;李宁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氯霉素与哈西奈德联合治疗舌舔皮炎疗效观察

    舌舔皮炎是由于舌不良习惯经常反复舔吮口周皮肤引起的一种口周皮肤病损[1],笔者采用氯霉素与哈西奈德糊剂局部外涂治疗舌舔皮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自体移植骨段上复发的成釉细胞瘤-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目的分析自体移植骨段上复发的成釉细胞瘤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自1958~2004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6例自体骨移植段上复发的成釉细胞瘤,进行了临床及影像学分析.6例均原发于下颌骨.手术中分别采用了自体肋骨或髂骨移植.结果复发时间短4年,长38.5年,平均24.4年.4例复发时无特殊的临床表现,1例植骨区有轻度膨胀,另1例表现为植骨区软组织外突肿物增长迅速.6例均病理证实为成釉细胞瘤复发,其中1例部分恶变.影像学表现为:①多房型:房室大小相差不多3例,呈蜂窝样1例,房室大小相差悬殊破坏广泛有多房遗迹1例;②单房型1例.结论成釉细胞瘤可以在植骨术后很长时间于移植骨段上复发,因此进行长期X线复查是必要的.复发病变在影像表现上与原发成釉细胞瘤类似.

    作者:张万林;吴运堂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扫描电镜和放射性131Ⅰ标记物对乳牙充填材料边缘微漏的实验研究

    乳牙充填体与牙体洞壁间的密合是修复成功的关键,也是评价充填材料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充填体与牙体组织间的微渗漏(Marginal microleakage,ML)可造成口内液体和细菌侵入,产生继发龋及牙髓病变;还可引起充填体折裂、脱落、牙变色及充填后牙齿高度敏感等[1,2].虽然充填材料及技术在不断的进步,目前尚无法达到充填后完全封闭充填体与牙体组织间缝隙的程度[3,4].国外有学者[6]对乳牙充填体的边缘微漏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采用逆向放射活性吸收法(reverse radioactive absorption method,RRAM)及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银汞合金(DA)、光敏复合树脂(LCR)、复合玻璃离子(RMGI)及复合体(CP)四类乳牙充填材料边缘泄漏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

    作者:刘娟;欧炯光;张济建;张灿华;符昆惠;赵雪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临时固定桥早期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拔牙后早期应用临时固定桥进行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例患者,上切牙拔除3~5天后即牙体预备(龈上边缘)、临时固定桥修复,拔牙术后2~3个月重新牙体预备(龈下边缘)、永久修复,并且重新制作临时固定桥.所有基牙均为上颌切牙,对戴用两次临时固定桥前后基牙的牙周状况进行检查.结果早期应用采用龈上边缘的临时固定桥对基牙的牙周状况没有明显影响;常规应用的采用龈下边缘的临时固定桥对基牙的牙周状况有一定不利影响,表现为龈沟出血指数明显增加.结论拔牙后早期应用临时固定桥(采用龈上边缘设计)进行即刻修复不会对基牙牙周组织产生不利影响,在临床是可行的.

    作者:江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外伤性脱位牙再植术后的临床观察

    外伤性牙脱位是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的常见病,牙再植术是治疗牙脱位有效的方法.笔者选择1989年1月~1999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牙脱位患者52例,脱位牙87颗,经再植治疗后,对其预后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申秀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下颌第一双尖牙三根管1例

    患者,男,20岁,因正畸需要拔除双侧上下第一双尖牙,在拔除右下第一双尖牙后,发现此牙牙根为三根融合形态:近中根面颈缘至根尖可见两条沟状凹陷,将其分为三个融合的根,中间的根凸于唇舌侧的两根;而远中自颈缘至根尖仅见一条凹陷.术后拍牙片两张,颊舌向牙片示:根尖1/3处根管形态不清.近远中向牙片示:根尖1/3与根中1/3交界处以上颊舌径宽大,且在根尖1/3显示三根管.将此牙开髓,行根管预备及根充,再拍颊舌向、近远中向牙片各一张.

    作者:孙凤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北京市12岁儿童口腔健康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12岁儿童龋病患病率和牙周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西城区616名12岁儿童进行患龋状况调查,对其中二分之一的样本做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06份,统计分析龋齿和牙石检出率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果患龋率43%龋均0.95,62%的儿童牙面清洁,10.6的牙周健康.结论与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患龋率,龋均和需治疗牙数有所下降,但牙周健康状况较差.有晚上刷牙习惯的儿童患龋率较低,从未发现自己牙龈出血的儿童牙石少.

    作者:朱文昊;周红玲;初里楠;王伟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牙髓干细胞研究进展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牙髓干细胞具有成体干细胞所界定的两大特征: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牙髓干细胞因具有临床取材容易并可特异性地分化为牙体矿化结构等特性,目前正受到广泛关注.

    作者:郭红延;王常勇;吴补领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