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小航;杨沛华
目的 探讨45例老年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救体会.方法 选取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45例,患者开放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吸氧.给予常规检查,依据病情及基础疾病给予针对性药物治疗,包括静脉注射呋塞米、泵入硝酸甘油、注射吗啡、早期机械通气等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中42例抢救成功,其中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33例,急救时间30 min~3 h.死亡3例.结论 有效、快速的急救措施是挽救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肖亮 刊期: 2014年第z2期
通过对婴儿期迟发型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6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现,婴儿期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病情较为严重,部分合并颅内出血.其主要发病原因为维生素K摄入不足、维生素K合成障碍、吸收不良,但该病完全可以早期预防.临床要做到及早预防、密切观察,以减少死亡率及后遗症.
作者:杨秋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2型糖尿病患者163例,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62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以色列Sunlight公司Omninsense7000超声骨密度测量仪测定骨密度.结果 男性35~ 44岁年龄段2组人群骨密度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龄段观察组男性及女性骨密度T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患者低骨量、骨质疏松发病率分别为45.40%、16.56%,高于对照组的29.01%、6.17%,(P<0.01),在男性、女性单独人群中比较同样高于对照组(P<0.05),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发生率较高,女性高于男性,应加强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张丽;严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60例,均在常规综合治疗、原发病治疗、病因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RRT.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血钾、血钠、尿素氮、肌酐、尿酸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血钾、血钠、尿素氮、肌酐、尿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RRT可明显改善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瑞;陈睿;唐芳;朱秋霞;姜冬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运用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86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常规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止血化痰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痰液、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时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痰菌培养转阴时间,肺部病变吸收> 3/4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治疗后PaO2、SaO2、pH值均升高(P<0.01),PaCO2值均下降(P<0.01),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能有效解除气道分泌物堵塞情况,缩短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占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指深屈肌腱固定法治疗锤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 选取锤状指畸形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23例,在使用常规夹板固定治疗的同时加用指深屈肌腱局部缝合固定.术后随访3~10个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指深屈肌腱固定法治疗锤状指畸形具有增强伸肌腱修复的效果,畸形复发率低,效果可靠.
作者:于景臣;初海坤;徐亚军;王暖凤;李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总结脑动静脉血管畸形(AVM)患者介入栓塞治疗过程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VM患者47例,给予介入栓塞治疗,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47例患者中栓塞成功44例(93.62%),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及脑出血.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和术后严密地病情观察及周密细致地护理,能提高介入栓塞治疗AVM的成功率,尽量避免出现栓塞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友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在创建骨科无痛病房模式的过程中,各层级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选取11个骨科病区的全体护理人员144名;2011年3月-2012年3月骨科病房的急性骨科创伤患者130例,及2012年3月-2013年3月骨科病房155例急性骨科创伤患者.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实施骨科无痛病房模式.观察实施前后各层级护理人员培训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后护士的疼痛评估技能、一般知识及药物镇痛知识掌握、综合应用能力及总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1).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后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在骨科无痛病房模式的创建过程中,对各层级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管理,能够提高护士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改善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志红;谭思敏;乐汉娥;谢卫红;芦敏慧;刘文杰;胡晓艳;朱玉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9例PTE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5)和干预组(n=34),常规组出院后按常规方式电话随访,给予一般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出院后按延续性护理方案进行随访.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调查,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SF-36各维度评分,并记录出院后6个月的并发症、复发住院等情况.结果 出院时,2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2组SF-36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均较出院时升高(P<0.05或P<0.01),干预组改善优于于常规组(P<0.05或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出院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谭耀坤;邓惠英;罗梅银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变化与子痫前期(PE)发病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对照组49例、轻度组28例和重度组35例的胎盘和脐组织中HO-1及MIF蛋白表达,并分析各组阳性细胞A值.结果 3组胎盘及脐组织均有HO-1及MIF蛋白表达,二者有共定位现象.随PE病情加重,HO-1表达减少,MIF增加,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组胎盘及脐组织的HO-1与MIF蛋白表达阳性细胞A值呈负相关(r=-0.323,P<0.01;r=-0.602,P<0.01).结论 HO-1及MIF表达变化与PE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作者:陈更越;张静;丁树艳;马莉莉;王伟;田园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信息化是现代化医院管理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其建设水平标志着医院发展的整体水平.随着区域医疗信息整合和共享系统的建设和不断发展,及集团化医院建设的加速建立,集团化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平台的建立使医疗集团复杂的业务系统进行有序整合,并形成标准的数据平台,为今后医疗集团的信息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者:曾凡荣;胡光阔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治疗小组在临床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组建静脉输液小组前(n=234)、后(n =234)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2组在输液方式、并发症和导管维护方面的差异.结果 成立静脉输液治疗小组后,患者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或P<0.01),护士导管维护质量相对提高.结论 建立静脉输液治疗小组可以使静脉输液治疗更趋于正规化、专业化.
作者:康介馨;岳云霞;孙红艳;米跃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微小RNA-375(miRNA-375)在原发性高血压(PH)患者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20例PH患者(PH组)血压和血清miRNA-375表达水平,与10例健康者(健康组)比较.结果 PH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miRNA-375表达水平分别为(167.4±7.0) mmHg、(101.0±8.4) mmHg和3.61±0.39,健康组分别为(129.5±20.0) mmHg、(81.1±3.2) mmHg和2.06±0.65.PH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健康组(P<0.01),miR-NA-375表达低于健康组(P<0.01).结论 miRNA-375高表达或许参与PH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通过寻找miRNA-375的调控基因以及靶基因,可能作为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用靶向.
作者:江洪;刘洪;黄彩英;梁烨;李近都;卢冠铭;李天资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3种不同途径深静脉置管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慢性肾衰竭患者180例,A、B、C3组,A组55例,B组84例,C组41例,A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B组采用颈内静脉置管,C组采用股静脉置管.观察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B组留置时间长于A、C2组(P<0.01),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C组(P<0.05);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较好选择.
作者:谭芳;章厚芬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通过对输血前患者行不规则抗体检查并对阳性结果进一步分析,以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对4257例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者用盐水、聚凝胺、抗人球蛋白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4 257例标本中,阳性19例(0.45%),分别为自身抗体3例,抗-D抗体4例,抗-E抗体4例,抗-C、e抗体2例,抗A1抗体2例,抗-c、E抗体、抗-C、E抗体各1例,抗-M抗体2例 结论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可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樊瑞军;李东杰;朴文花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5例行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行优质护理,统计护理满意度.术后随访,依据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满意度调查,45例满意,10例较满意;Harris评分术后和术后1月分别为(40.2±5.4)分和(51.2±6.9)分.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从金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品质管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品质管理,观察2在血糖控制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满意度干预组(80.0%)优于对照组(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自护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护理品质管理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应用效果较佳,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
作者:贺萧霖;王晓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观察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心力衰竭患者80例,给予米力农15 mg加入5%葡萄糖35 mL静脉泵入,6 mL/h,1次/d,3d为一个疗程.观察近期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心室功能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显效50例(62.50%),有效25例(31.25%),无效5例(6.25%).与治疗前相比,患者舒张晚期速度峰值(VA)、舒张早期速度峰值(VE)、每搏量(SV)、射血分数(LVEF)、每分输出量(CO)等指标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内静脉应用米力农有效.
作者:刘霄岩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观察人工破膜配合手法宫颈扩张对HELLP综合征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结局的影响,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采用人工破膜配合宫颈扩张的HELLP综合征产妇13例,设为观察组,同期自然破膜生产的HELLP综合征产妇11例,设为对照组,均经阴道分娩.观察2组胎儿及新生儿异常结局,产妇产程、并发症及异常结局.结果 观察组胎儿及新生儿异常结局例次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第Ⅰ产程、第Ⅱ产程、第Ⅲ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 <0.05,P<0.01);观察组并发症及异常结局发生例次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工破膜配合手法宫颈扩张结合针对性的护理能显著改善HELLP综合征经阴道分娩产妇母婴的产后结局,对提高或改善HELLP综合征产妇母婴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聂瑞萍;郭小巧;王艳;高玉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观察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患者21例,其中采用股骨重建钉内固定方法14例,采用逆行髓内钉加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方法7例,并随访6~12个月.结果 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为14~ 28周,股骨颈骨折愈合时间为13~24周.随访期间,无1例并发症,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功能,无活动障碍及受限,治愈率100%.结论 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正确的诊断,和手术给予坚固的内固定材料,恢复骨折的解剖位.
作者:柳连生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