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霄岩
目的 探讨指深屈肌腱固定法治疗锤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 选取锤状指畸形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23例,在使用常规夹板固定治疗的同时加用指深屈肌腱局部缝合固定.术后随访3~10个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指深屈肌腱固定法治疗锤状指畸形具有增强伸肌腱修复的效果,畸形复发率低,效果可靠.
作者:于景臣;初海坤;徐亚军;王暖凤;李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45例老年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救体会.方法 选取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45例,患者开放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吸氧.给予常规检查,依据病情及基础疾病给予针对性药物治疗,包括静脉注射呋塞米、泵入硝酸甘油、注射吗啡、早期机械通气等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中42例抢救成功,其中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33例,急救时间30 min~3 h.死亡3例.结论 有效、快速的急救措施是挽救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肖亮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897例鼻咽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放疗组和放化组.放疗组769例实施单纯根治性放射治疗,放化组128例实施根治性放射治疗联合化疗.观察2组远期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5年生存率为51.2%(460/897),其中放疗组5年生存率为48.5% (373/769),放化组为67.0% (87/1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不同分期(P<0.01)、是否联合放化疗(P<0.01)是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实施根治性放疗联合能潜在提高鼻咽癌患者远期疗效.
作者:闫文明;王宏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方法和体会.方法 选取2004年6月-2014年8月PDA患者36例,均行左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治疗.结果 3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手术成功率100%.随诊3月~3年,无再通及假性动脉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左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治疗PDA安全有效.
作者:叶飞;陈利超;吴元龙;邹济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报告1例非大疱性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伴巨大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男,46岁,全身皮肤潮红,脱屑46年.组织病理显示:表皮角化过度,层增生,棘层上部可见部分细胞空泡样变性,真皮乳头层及浅层毛细血管增生.
作者:陈滨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治疗小组在临床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组建静脉输液小组前(n=234)、后(n =234)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2组在输液方式、并发症和导管维护方面的差异.结果 成立静脉输液治疗小组后,患者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或P<0.01),护士导管维护质量相对提高.结论 建立静脉输液治疗小组可以使静脉输液治疗更趋于正规化、专业化.
作者:康介馨;岳云霞;孙红艳;米跃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2例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依据改良半关节成形改良评分系统(SSMH)综合评分.结果 12例患者随访8~36个月,平均22个月;优3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83.3% (10/12).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作者:高根平;黄均雄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痘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4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调查.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水平均较正常人低下,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其中女性、父母、非全职等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P<0.05,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较低,焦虑、抑郁水平较高,在全病程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家属进行心理指导.
作者:龚晴;张昊;乔颖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为例,探讨手术器械检查包装过程中二次污染的原因及对策.提出加强环境及布局要求、检查包装灭菌区空气要求、加强制度管理、加强人员的教育培训是防治手术器械包装缺陷,避免二次污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帕提古丽·那吾尔;玛尔哈巴·吾买尔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品质管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品质管理,观察2在血糖控制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满意度干预组(80.0%)优于对照组(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自护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护理品质管理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应用效果较佳,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
作者:贺萧霖;王晓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观察腓总神经与胫神经腓肠肌外侧头肌支在胭窝处的解剖学位置关系,为小腿瘦形术中如何避免腓总神经损伤提供解剖学指导.方法 防腐标本15具,男3具,女12具.以股骨内外上髁连线为x轴,垂直通过股骨内外上髁连线中点的线为y轴.从胭窝为中心逐层解剖.在预先建立的坐标轴上对腓总神经及胫神经腓肠肌外侧头肌支进行相关测量.结果 腓总神经以(20.4±2.4).从坐骨神经发出,向外下方走形;胫神经腓肠肌外侧头肌支以(17.7±4.3).从胫神经发出,发出后向外下方走形.腓总神经与胫神经腓肠肌外侧头肌支发出点的距离为(2.5±0.5) cm;腓总神经与x轴交点距腓肠肌外侧头的肌支的距离为(2.7±0.3) cm.结论 腓总神经与胫神经腓肠外侧头肌支的在胭窝走形临近,在小腿瘦形术中,凡涉及到腓肠肌外侧头肌支的操作,应注意保护腓总神经.
作者:李军;王永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解剖单束和前内束单束重建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ACL断裂行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患者43例.随机分为A组22例,给予解剖单束重建;B组21例,给予前内束单束重建.术后采用Lysholm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并进行膝关节轴移试验.结果 2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 <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轴移试验阴性率高于B组(P<0.05).结论 解剖单束和前内束单束重建ACL手术均能恢复患者膝关节的功能,解剖单束的术后轴移试验优于前内束.
作者:肖笠;徐静;冯江学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3种不同途径深静脉置管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慢性肾衰竭患者180例,A、B、C3组,A组55例,B组84例,C组41例,A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B组采用颈内静脉置管,C组采用股静脉置管.观察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B组留置时间长于A、C2组(P<0.01),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C组(P<0.05);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较好选择.
作者:谭芳;章厚芬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60例,均在常规综合治疗、原发病治疗、病因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RRT.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血钾、血钠、尿素氮、肌酐、尿酸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血钾、血钠、尿素氮、肌酐、尿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RRT可明显改善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瑞;陈睿;唐芳;朱秋霞;姜冬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通过分析单病种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和结构,采用数字化建模技术和医疗质量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以模型的常用性为切入点,用本体论的原理阐述单病种数据及其变化的特点,提出构建单病种质量管理体系数字化模型的实现方法,为综合医院评审与评测标准提供关键参数,为单病种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作者:胡光阔;曾凡荣;李静;谢颖夫;江晓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情绪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周后,观察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JP<0.01);睡眠评分、饮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可潜在改善患者睡眠及饮食情况,缓解抑郁、焦虑情绪,值得借鉴.
作者:付晓荣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观察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疗效.方法 选取痉挛性斜颈患者21例,给予肌电引导下的A型肉毒毒素治疗,通过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评价临床疗效、痉挛缓解的变化趋势,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者3例,明显缓解者16例,部分缓解者2例.Tsui评分随着首次治疗后治疗时间的延长有下降趋势,3个月后略有上升,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47,P<0.01).主观症状评分改善值随着首次治疗后治疗时间的延长有上升趋势,6个月后略有下降,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82,P<0.01).结论 A型肉毒素用于治疗痉挛性斜颈疗效显著,通常注射后1周内即有明显改善,疗效多数可持续3个月以上,于半年左右需要重复注射.
作者:郑琳;罗秋;孟繁媛;付睿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在创建骨科无痛病房模式的过程中,各层级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选取11个骨科病区的全体护理人员144名;2011年3月-2012年3月骨科病房的急性骨科创伤患者130例,及2012年3月-2013年3月骨科病房155例急性骨科创伤患者.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实施骨科无痛病房模式.观察实施前后各层级护理人员培训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后护士的疼痛评估技能、一般知识及药物镇痛知识掌握、综合应用能力及总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1).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后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在骨科无痛病房模式的创建过程中,对各层级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管理,能够提高护士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改善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志红;谭思敏;乐汉娥;谢卫红;芦敏慧;刘文杰;胡晓艳;朱玉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均予优质低蛋白、低盐、低磷饮食,稳定血压、血糖,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实验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和24h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 2组血尿素氮、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下降(P<0.01),Ccr上升(P<0.01);且实验组BUN、24h尿蛋白定量和Ccr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功能.
作者:唐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观察晶状体源性青光眼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房角分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108眼)晶状体源性青光眼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联合房角分离治疗,综合比较分析术前术后的眼压、前房深度及房角开闭程度的变化,随访时间6~12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98例(98眼)视力较术前提高,94例(94眼)眼压低于术前,前房深度加深,房角全部开放76眼.结论 超声乳化手术联合房角分离治疗是目前晶状体源性青光眼治疗的一种有效选择.
作者:王国强;赵燕;杨赪文;赵延涛;丁颖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