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晴;张昊;乔颖
目的 探讨3种不同途径深静脉置管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慢性肾衰竭患者180例,A、B、C3组,A组55例,B组84例,C组41例,A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B组采用颈内静脉置管,C组采用股静脉置管.观察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B组留置时间长于A、C2组(P<0.01),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C组(P<0.05);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较好选择.
作者:谭芳;章厚芬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情绪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周后,观察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JP<0.01);睡眠评分、饮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可潜在改善患者睡眠及饮食情况,缓解抑郁、焦虑情绪,值得借鉴.
作者:付晓荣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内科治疗方法在肝硬化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64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1).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曲肽单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凝血酶和埃索美拉唑.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3.9% (31/33),高于对照组的38.7%(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凝血酶和埃索美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好,且相对安全.
作者:黄旻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结合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个案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潘娟;胡慧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CT检查的评估价值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肝细胞癌患者57例,给予TACE治疗,观察术前及术后CT图像.结果 CT平扫可分辨碘油沉积区、液化坏死区、非坏死低密度区.增强CT:5处无碘油沉积区因X线束硬化性伪影影像无法评价该区强化情况,其余无碘油沉积区的强化情况均能评价.结论 CT检查在评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疗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平扫及双期增强表现可反映栓塞后瘤体的组织学及供血变化,及时发现新病灶,据此制订新的治疗方案,有望提高疗效.
作者:王小林;王虎;何发清;郭兵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更年期妇女失眠症的发病率日益上升.更年期妇女失眠症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过度敏感和猜疑的不良心理,甚至出现绝望和濒死感.针对这些不良心理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状况.
作者:张孟玲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观察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心力衰竭患者80例,给予米力农15 mg加入5%葡萄糖35 mL静脉泵入,6 mL/h,1次/d,3d为一个疗程.观察近期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心室功能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显效50例(62.50%),有效25例(31.25%),无效5例(6.25%).与治疗前相比,患者舒张晚期速度峰值(VA)、舒张早期速度峰值(VE)、每搏量(SV)、射血分数(LVEF)、每分输出量(CO)等指标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内静脉应用米力农有效.
作者:刘霄岩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变化与子痫前期(PE)发病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对照组49例、轻度组28例和重度组35例的胎盘和脐组织中HO-1及MIF蛋白表达,并分析各组阳性细胞A值.结果 3组胎盘及脐组织均有HO-1及MIF蛋白表达,二者有共定位现象.随PE病情加重,HO-1表达减少,MIF增加,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组胎盘及脐组织的HO-1与MIF蛋白表达阳性细胞A值呈负相关(r=-0.323,P<0.01;r=-0.602,P<0.01).结论 HO-1及MIF表达变化与PE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作者:陈更越;张静;丁树艳;马莉莉;王伟;田园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附子、淫羊藿、锁阳、葫芦巴、韭菜子、阳起石等6种助阳类药物的抗抑郁作用.方法 采用旷场试验评价药物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强迫游泳和强迫悬尾实验评价药物对小鼠不动时间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附子能够降低小鼠体质量(P<0.05);旷场试验中,各组小鼠运动总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附子组和淫羊藿组动物可以增加小鼠中心区域活动时间(P<0.05);在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中,附子组和淫羊藿组不动时间缩短(P<0.05).结论 附子和淫羊藿具有抗抑郁作用.
作者:戴建国;王中立;陈琳;黄玉芳;赵玉男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45例老年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救体会.方法 选取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45例,患者开放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吸氧.给予常规检查,依据病情及基础疾病给予针对性药物治疗,包括静脉注射呋塞米、泵入硝酸甘油、注射吗啡、早期机械通气等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中42例抢救成功,其中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33例,急救时间30 min~3 h.死亡3例.结论 有效、快速的急救措施是挽救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肖亮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胸腔内喷洒滑石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难治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COPD合并难治性气胸患者20例,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胸腔内喷洒滑石粉治疗.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16例,平均引流时间11.7 h.4例无效,1例自主出院,1例转为外科治疗,2例死亡,死因为呼吸衰竭.并发症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皮下气肿、胸痛及发热现象,行对症治疗后缓解或者自行缓解.结论 对于COPD合并难治性气胸患者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胸腔内喷洒滑石粉疗法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中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lCC)置管异位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神经外科留置PICC管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置管后异位至不同部位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头端颈内静脉异位23例(12.9%)、腋静脉异位4例(2.2%)、对侧锁骨下经脉异位2例(1.1%)、进入右心房3例(1.7%).结论 神经外科患者置管前,应充分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及时了解血管的解剖位置,有效减少PICC管道异位发生风险.
作者:范玉滢;杜爱红;郑晓纯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总结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6月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采用PKP治疗.术前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体位耐受能力评估及训练,术中、术后监测生命体征,术后给予预防并发症护理、体位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结果 本组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神经根及脊髓损伤,复查X线和CT均无出现骨水泥椎体外漏,椎体高度恢复约为原高度的10%,无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PKP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为患者提供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是患者顺利接受手术、保证手术治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
作者:闫长红;于铭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环绕式注射法对比普通局麻方法在乳腺良性肿块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97例乳腺单发肿块行手术治疗患者,采用环绕式注射法麻醉的97例为研究组,采用普通局麻方法的100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手术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减少,瘢痕长度缩短,术后创面出血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乳房局部凹陷11例,皮肤损伤2例.结论 在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中,环绕式注射法对比普通的局麻方法,术后出血几率小,且减少正常组织损伤,值得借鉴.
作者:陈勇;梁万炯;王晓华;陈建安;谢惠君;刘彦章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对肿瘤科实习护生进行系统的癌性疼痛教育的方法及体会.方法 采用“三阶梯法”即基础知识教育+知行强化+临床实践深入,对2010年6月-2013年2月期间进入肿瘤科实习的98名护士进行癌性疼痛教育,出科前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入科时实习护士填写的KASRP问卷及格率为12.24%,经过“三阶梯法”系统培训后,出科时KASRP问卷的及格率上升至83.67%.结论 采用“三阶梯法”对实习护士进行系统的癌性疼痛教育可以提高实习生及带教老师对疼痛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教学相长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庆;陈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调查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血糖控制满意度情况.方法 对社区17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开展为期1年的糖尿病管理干预,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改善.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血糖控制管理,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能提升社区服务中心服务质量.
作者:李广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重症疾患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重症疾患并发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吸氧、限盐,依据心功能水平分别选用洋地黄制剂、ACEI、β受体组滞剂及利尿剂.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曲美他嗪口服.观察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死亡、再住院例数.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LVEDD、LVES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死亡例数及再住院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美他嗪辅助治疗重症疾患并发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可靠,且患者耐受性好,适合在危重患者或老年患者中推广.
作者:尹黎波;李慧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通过调查重症监护室(ICU)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情况,探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的方法.方法 2013年2月2013年6月ICU一线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设为干预前组;2013年8月-2013年12月再次抽查ICU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设为干预后组,比较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及手部菌落数.结果 调查开始阶段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46.07%,采取干预措施后,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提高,手卫生执行率达84.30%,手部菌落数相比前期减少,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强ICU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和正确手卫生方法的培训及手卫生的监督等,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
作者:康秀华;邱云;何海燕;陈宏碧;阳秀英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 469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切口感染潜在影响因素.结果 83例(2.39%)发生切口感染.患者年龄、住院天数、手术切口类型为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普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可预防或减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风险.
作者:何昶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为临床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专业用药指南和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系统对我院2014年1月-6月上半年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住院患者的病历进行分析点评,将点评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上半年所有出院患者中糖皮质激素使用率为22.97%,其中内科各病房的使用率较高.使用量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氢化可的松、布地奈德雾化液、甲泼尼松琥珀酸钠、地塞米松注射液、泼尼松片.给药途径前三名分别为静脉或肌注占98.02%,雾化吸入占33.07%,外用占7.71%.我院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和频次均未超过我院规定的限定日剂量.结论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随意性较大,存在用药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对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加强管理.
作者:张岩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