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阔;曾凡荣;李静;谢颖夫;江晓云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168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产前、产时、产后各阶段护理干预.观察2组产后抑郁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率4.76% (4/84),低于对照组的17.85% (1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产前、产后不同阶段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孕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
作者:孟会玲;时丽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方法和体会.方法 选取2004年6月-2014年8月PDA患者36例,均行左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治疗.结果 3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手术成功率100%.随诊3月~3年,无再通及假性动脉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左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治疗PDA安全有效.
作者:叶飞;陈利超;吴元龙;邹济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家居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出院的患者68例,设为观察组;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院时接受常规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出院后采取家居延续性康复护理.结果 出院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得分、依从性评价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患者实施家居延续性康复护理管理,可以确保手术成功的延续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秀琼;谢小兰;邹瑞婵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小手术量在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因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就诊的患者82例(82眼),采用双目间接眼底镜直视下无放液巩膜外加压联合冷冻术治疗.结果 术后3d内视网膜下液明显吸收,视网膜复位78眼,一次性手术成功率95.1% (78/82);2眼术后1周后仍有视网膜局限性浅脱离,经再次反复检查发现其它象限存在极小圆形孔,给予再次外加压冷冻术后完全复位;2眼术后视网膜下液无明显吸收视网膜未复位,其中1眼是人工晶体眼家属放弃进一步治疗,另外1眼改行玻璃体手术复位.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合适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应用小量外眼手术治疗同样达到大治疗效果.
作者:刘雪莲;白宁艳;牟洁;李治清;吕鹏;杨豪;韦松;颜学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解剖单束和前内束单束重建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ACL断裂行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患者43例.随机分为A组22例,给予解剖单束重建;B组21例,给予前内束单束重建.术后采用Lysholm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并进行膝关节轴移试验.结果 2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 <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轴移试验阴性率高于B组(P<0.05).结论 解剖单束和前内束单束重建ACL手术均能恢复患者膝关节的功能,解剖单束的术后轴移试验优于前内束.
作者:肖笠;徐静;冯江学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为临床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专业用药指南和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系统对我院2014年1月-6月上半年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住院患者的病历进行分析点评,将点评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上半年所有出院患者中糖皮质激素使用率为22.97%,其中内科各病房的使用率较高.使用量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氢化可的松、布地奈德雾化液、甲泼尼松琥珀酸钠、地塞米松注射液、泼尼松片.给药途径前三名分别为静脉或肌注占98.02%,雾化吸入占33.07%,外用占7.71%.我院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和频次均未超过我院规定的限定日剂量.结论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随意性较大,存在用药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对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加强管理.
作者:张岩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骨科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骨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9例接受损伤控制治疗的设为治疗组,常规手术治疗29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术后恢复状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7%(26/29),对照组总有效率79.3%(23/29).结论 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指导骨创伤治疗可行.
作者:付红英;李克群;宋振林;岳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在创建骨科无痛病房模式的过程中,各层级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选取11个骨科病区的全体护理人员144名;2011年3月-2012年3月骨科病房的急性骨科创伤患者130例,及2012年3月-2013年3月骨科病房155例急性骨科创伤患者.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实施骨科无痛病房模式.观察实施前后各层级护理人员培训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后护士的疼痛评估技能、一般知识及药物镇痛知识掌握、综合应用能力及总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1).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后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在骨科无痛病房模式的创建过程中,对各层级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管理,能够提高护士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改善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志红;谭思敏;乐汉娥;谢卫红;芦敏慧;刘文杰;胡晓艳;朱玉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800例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和98例体检健康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血清HDL-C水平差异,探讨血清HDL-C变化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无腹水等并发症之间关系.结果 血清HDL-C水平比较,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肝硬化存活患者高于死亡患者(P<0.05).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B和C级组,3组间HDL-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有无腹水分为无腹水、少量、中等和大量腹水组,4组间HDL-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HDL-C水平较无并发患者低(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DL-C水平较低,而且和肝功能损害的程度、预后效果、有无腹水,以及是否并发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因素关系密切.
作者:吴斌;何文涛;程云峰;章以法;吴东刚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观察盐酸氟西汀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方法 14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余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顿服盐酸氟西汀胶囊.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9% (68/74),高于对照组的79.7% (5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头痛频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氟西汀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较佳,用药安全,值得借鉴.
作者:胡耶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痘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4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调查.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水平均较正常人低下,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其中女性、父母、非全职等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P<0.05,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较低,焦虑、抑郁水平较高,在全病程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家属进行心理指导.
作者:龚晴;张昊;乔颖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调查骨伤科病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过程中住院患者满意度.方法 对2011年9月一2014年6月在骨伤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291份,护理满意度测评量表平均得分为93.45分,环境得分(9.63±2.74)高,患者和家属参与护理得分(9.19±2.78)低.结论 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进一步夯实基础护理,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细君;况鹏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调查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变迁.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4年在医院感染的门诊及住院患者标本,进行PAE培养、鉴定.结果 1 652株PAE主要分离自痰液1 405株,占85.0%;创面分泌物129株,占7.8%.PAE在ICU检出率高,占23.2%,其次为神经外科、呼吸科、结核科,分别占23.2%、16.8%、8.6%、7.0%.对PAE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多粘菌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是1.3%、21.6%、27.8%、29.3%,其次是氨曲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是32.6%、33.6%、34.4%、37.1%、39.5%,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都>40%.4年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明显降低,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左旋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头孢吡肟耐药率有所增加,头孢噻肟耐药率明显增加.结论 4年内医院感染的PAE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不同程度增加,应加强PAE耐药性检测,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预防与遏制PAE耐药性的增加.
作者:娄婷叶;张永春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评价氨曲南与头孢他啶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医学数据库,纳入氨曲南和头孢他啶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随机对照(RCT)研究文献,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入选7篇RCT试验,共96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头孢他啶比较,氨曲南组临床有效率OR值2.2(95% CI,1.53 ~3.15);细菌清除率OR值1.46(95%CI,0.80 ~2.66);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内研究证据表明,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使用安全,但受纳入文献质量影响,以上结论需要高质量的临床证据进一步证实.
作者:许月芳;刘皈阳;张鑫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中使用小剂量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产科收治的单胎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82例.随机分为A、B组,各41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A组采用布比卡因麻醉,B组采用布比卡因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观察2组产妇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牵拉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新生儿Apgar评分,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寒战发生情况.结果 2组产妇Bromage评分及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牵拉痛VAS评分、寒战1~3级发生率低于A组(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手术中使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牵拉痛,产后寒颤发生率低,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钟锦秀;程俭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信息化是现代化医院管理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其建设水平标志着医院发展的整体水平.随着区域医疗信息整合和共享系统的建设和不断发展,及集团化医院建设的加速建立,集团化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平台的建立使医疗集团复杂的业务系统进行有序整合,并形成标准的数据平台,为今后医疗集团的信息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者:曾凡荣;胡光阔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加创面尼龙绳荷包缝合治疗胃窦异位胰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行ESE治疗的胃窦异位胰腺肿瘤患者112例,共112个病灶.采用ESE加创面尼龙绳荷包缝合法,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1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其中62例患者,62个病灶只行了常规ESE术,5例发生术后大出血,2例患者术后迟发性穿孔,均转普外科行手术治疗;50例患者,50个病灶采用常规ESE术加创面尼龙绳荷包缝合,无术后大出血及迟发型穿孔发生,术后5~7d后出院.结论 经内镜ESE术加创面尼龙绳荷包缝合法切除胃窦异位胰腺安全、有效,能够完整切除病变,术后并发症少,并提供病理学诊断资料,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小明;陈明;黄松;段磊;朱秀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96例子宫颈癌患者,采用盆腔淋巴结清扫+双附件+广泛子宫切除术,并给予效地护理.结果 10例(10.4%)单侧出现淋巴囊肿,19例(19.8%)双侧出现淋巴囊肿;合并感染12例;体温为37.9~39.4℃.针对治疗和护理之后,囊肿在10 d内消失26例,剩余3例巨大囊肿,经淋巴囊肿穿刺引流后痊愈出院.结论 宫颈癌根治术后易出现淋巴囊肿,应及时予以观察与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冯建丽;董淑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普通透析及高通量透析2种透析模式中,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及血压的变化,评价不同透析模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26例,均以动静脉内瘘作为透析通路,序贯接受普通透析3个月及高通量透析3个月,期间高血压药物种类及剂量不变.监测患者血压,观察不同模式透析前后血压变化.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液标本进行ADMA检测.结果 (1)普通透析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透析后收缩压降低(P<0.05),舒张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通量透析后ADMA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透析相比,高通量透析能降低ADMA水平,降低收缩压,对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及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有重要作用.
作者:赖小航;杨沛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中应用左旋布比卡因进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的同时,应用芬太尼或舒芬太尼的效果.方法 选取腰麻下行择期剖宫产的健康产妇90例,随机分成3组:C组,F组和S组,各30例,其麻醉药物分别为生理盐水+左旋布比卡因,芬太尼+左旋布比卡因,舒芬太尼+左旋布比卡因,观察观察术中疼痛程度,阻滞起效和持续时间,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疼痛方面,S组发生例数低,C组发生例数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方面,S组短,C组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方面,S组长,C组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方面,S组短,C组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在体质量及Apgar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和S组产妇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C组(P<0.05),F组和S组产妇的皮肤瘙痒发生率高于C组(P<0.05).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中加入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均能缩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延长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提高镇痛效果,同时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作者:龙浩;肖丽;杜晓宣;独力坤;李莉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