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杰;易海英;汪珍珍;黄杰;何源;魏贤;王艳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败血症新生儿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12年间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血培养及其药敏分析结果。结果共28120份新生儿血培养标本中培养阳性1606份(5.7%),共培养出病原菌166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36株,以表皮葡萄球菌(902株)及溶血性葡萄球菌(206株)为主;革兰阴性菌235株,以肺炎克雷伯杆菌(108株)及大肠埃希菌(73株)为主。逐年比较,不同菌株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175株病原菌的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高,对青霉素耐药性达90%以上;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及亚胺培南敏感性高,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结论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大肠埃希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且普遍对青霉素耐药。
作者:唐晓娟;冯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2、IL-13的影响,探讨其治疗MP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阿奇霉素组、地塞米松组、联合干预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各25只。各组大鼠均予MP菌液(1×106 CFU/ml)缓慢滴入大鼠鼻腔,共4 d,在后1次接种后第2天开始干预。采用ELI-SA方法监测干预后第3、5、8天大鼠血清及BALF液IL-12、IL-13水平,并对肺组织炎症浸润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在干预第3、5、8天,阿奇霉素组、地塞米松组、联合干预组及模型对照组肺组织病理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71~20.11,P均<0.01),其中均以联合干预组评分低。在干预第3、5、8天,四组间血清及BALF液中IL-12、IL-1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52~143.47,P均<0.01);其中干预第3天,联合干预组血清IL-12高于阿奇霉素组,而血清及BALF液IL-13均低于阿奇霉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地塞米松可能协同阿奇霉素通过促进大鼠体内IL-12分泌和抑制IL-13表达,减轻肺组织炎症。
作者:王志华;王玉水;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10 min内血氧饱和度(SpO2)及心率(HR)的变化及参考值。方法采用脉压氧饱和度仪测定203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阴道产97例,剖宫产106例)在正常呼吸时的血SpO2及HR,描绘SpO2及HR在生后1~10分钟的第10~95百分位图表。结果生后第1分钟,健康新生儿血SpO2的P10、P50和P95分别为62%、71%和85%;HR的P10、P50和P95分别为66次/min、98次/min和126次/min。SpO2上升至90%的中位数时间为5 min。健康新生儿在出生后1~5 min HR随时间上升趋势明显,之后趋于平稳。结论可参考SpO2及HR,并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评估新生儿,谨慎用氧,避免高氧或低氧血症对新生儿造成的损伤。
作者:王惠娟;羊芸;陆澄秋;江洪;张铮;孟永勤;汪吉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过敏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有明显增加趋势,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21世纪的流行病。儿童期是食物过敏(food allergy,FA)的高发年龄段,FA的症状呈非特异性,几乎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因而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并常常延误治疗。
作者:李在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99mTc-EC肾动态显像在尿路感染患儿肾瘢痕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行99mTc-EC肾动态显像和99mTc-DMSA肾静态显像的67例尿路感染患儿的显像资料,以99mTc-DMSA肾静态显像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99mTc-EC肾动态显像与尿路感染、肾积水与肾瘢痕的关系。结果99mTc-EC肾动态图起始2 min叠加图像诊断肾瘢痕的灵敏性是80.28%,特异性是88.89%,阳性似然比为7.23。采用99mTc-DMSA肾静态显像诊断肾瘢痕,发现与上尿路排泄通畅和排泄延缓的患儿相比,上尿路排泄梗阻患儿的肾瘢痕形成概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积水程度不同患儿的肾瘢痕发生概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路感染患儿,99mTc-EC肾动态显像早期叠加图像诊断肾瘢痕形成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均较高,99mTc-EC肾动态显像提供的上尿路排泄情况对肾瘢痕形成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冯阳;苏潇;李佳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刘湘云、陈荣华、赵正言主编的《儿童保健学》第四版于2011年6月再版。该专著是1989年在国家卫生部原妇幼司的指导下,由我国老一辈儿童保健专家刘湘云、林传家、薛沁冰、钱倩教授联合组织编写,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历经20多年,改版3次,见证和推动了我国儿童保健学当代发展进程,是当今从事儿童保健学教学、临床、科研等工作学习的经典专著。第四版全书进一步完善了儿童保健学的学术体系,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儿童保健专业科研和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介绍了当今儿童保健学的发展方向,规范了儿童保健工作程序,确保了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做到既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又具有新时代的特点。相信这次再版仍将继续担负着推动我国儿童保健学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任。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DTaP-IPV/Hib)五联疫苗与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DTaP)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疫苗、灭活脊髓灰质炎(IPV)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发表的有关DTaP-IPV/Hib联合疫苗与DTaP、Hib、IPV疫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利用RevMan 5.0软件评价DTaP-IPV/Hib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结果终纳入6篇英文RCTs。DTaP-IPV/Hib五联疫苗对百日咳类毒素(PT)产生较高的血清保护性抗体水平(RR=0.26,95%CI:0.14~0.48)。抗百日咳抗体WMD=21.11,95%CI:9.36~32.86,抗1型脊髓灰质炎抗体WMD=59.15,95%CI:2.81~115.48和抗3型脊髓灰质炎抗体WMD=169.82,95%CI:75.33~264.30的抗体滴度水平在DTaP-IPV/Hib联合疫苗中均高于单种疫苗。但是抗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抗体的水平WMD=-3.58,95%CI:-5.52~-1.64在DTaP-IPV/Hib五联疫苗较低。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红肿(RR=0.82,95%CI:0.72~0.93)和触痛(RR=0.45,95%CI:0.30~0.65),在五联疫苗中发生率较低,但是肿胀发生率较高。结论 DTaP-IPV/Hib五联疫苗在基础免疫中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与对照疫苗具有可比性。
作者:任思思;王栋芳;钟朝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卡介苗(BCG)对哮喘小鼠干细胞因子(SCF)表达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哮喘组、BCG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以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末次激发24 h后取肺组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嗜酸性粒细胞(EOS);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ALF中SCF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肺组织中SCF蛋白表达。结果哮喘组、BCG组和对照组肺组织的EOS计数分别为(10.67±1.94)个/HP(、6.40±1.55)个/HP和(0.37±0.33)个/HP,BALF中EOS计数分别为(7.58±1.30)×107/L、(3.78±1.15)×107/L和0,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哮喘组、BCG组和对照组的肺组织SCF蛋白免疫组化指数分别为(24787.97±7214.12)(、20509.50±4775.27)和(12261.66±3277.65),BALF中SCF水平分别为(280.25±14.20)pg/ml、(266.77±31.15)pg/ml和(223.59±15.61)pg/ml,其中哮喘组和BCG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CG组与哮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肺部SCF表达与EOS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BCG干预能显著减轻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但不能抑制SCF的表达。
作者:林晓亮;张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211例高胆红素血症晚期早产儿和246例非高胆红素血症晚期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可能造成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211例高胆红素晚期早产儿中27例为重症,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与新生儿相关的因素包括:入院时日龄<3d、出生窒息、小于胎龄儿、头颅血肿或明显产伤淤血、低白蛋白血症、红细胞增多症、感染、溶血病、喂养不耐受、胎粪排泄延迟10个变量;与母亲相关的因素包括:来自农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及胎膜早破3个变量。以上变量在高胆红素血症和非高胆红素血症晚期早产儿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窒息、胎粪排泄延迟、低白蛋白血症和母亲妊高症为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OR=2.35~4.05);母亲妊高症和新生儿溶血病是晚期早产儿发生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OR=5.74、73.64)。结论出生窒息、胎粪排泄延迟、低白蛋白血症、溶血病及母亲妊高症是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加强妊高症和新生儿溶血病诊治,可减少晚期早产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作者:杨树杰;易海英;汪珍珍;黄杰;何源;魏贤;王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临床儿科杂志》创刊于1983年,由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主办,编委会由近200名全国各地的著名儿科专家教授组成。本刊遵循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宗旨,反映儿科领域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主要读者为二、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每期除设一个系统疾病专栏(包括呼吸、消化、神经、血液、心血管、肾脏、免疫、遗传、代谢、内分泌等系统)外,另设综合报道、儿童保健、实验研究、临床病理(例)讨论、疑难病例分析、文献综述、临床经验点滴、误诊分析、临床用药、诊治技术、循证医学、继续医学教育讲座等十余个专栏。本刊自创刊以来,深受读者欢迎,自20世纪90年代起连续被评为临床医学类及生物医学类核心期刊,2000年起被纳入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且成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美国《化学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病理及免疫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45例LN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及免疫学指标。结果45例LN患儿中男6例、女39例,平均发病年龄(10.9±2.8)岁。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型常见,占42.2%,肾病综合征占31.1%。42例进行病理分型,其中Ⅱ型8例(17.8%),Ⅲ型2例(4.4%),Ⅳ型22例(48.9%),Ⅴ型1例(2.2%),Ⅴ+Ⅲ型3例(6.7%),Ⅴ+Ⅳ型6例(13.3%)。在治疗初期临床缓解率达91.1%,随访24个月15.0%复发。结论 LN患儿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肾脏病理复杂多变,部分患儿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表现不一致。
作者:成学琴;鲍华英;张爱华;丁桂霞;赵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经《临床儿科杂志》编委会讨论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起举办2014年度继续医学教育函授班,具体方法如下。一、2013年第7期起开设2014年度函授继续医学教育专栏,主要内容包括:婴儿常见胃肠道症状的实用处理法则等。每期刊登1讲,共10讲,2014年第5期刊登考试题,第6期刊登正确答案。要求学员认真阅读讲座后答题,并将答案寄至编辑部(复印无效)。合格者授予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10分,学分证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颁发。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儿科学组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承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发育行为儿科学培训班》(负责人:金星明,编号:20144206010010)暨《0-6岁婴幼儿心理健康促进和干预技能学习班》(负责人:张劲松)定于2014年4月15-21日在上海举行。本次高级培训班是发育行为儿科学的盛宴,云集中、美、加三国顶级儿童发育行为儿科学家、心理学家、儿童精神科医师、遗传学家、语言学家,以多名国外专家授课为主。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拟于2014年9月-10月在广东省广州市联合举办“第十六届全国儿科肾脏病学术会议”。大会并将邀请国、内外专家专题报告。欢迎广大儿科肾脏病专业和相关专业同道踊跃投稿,积极参加会议交流。稿件内容:各类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遗传性肾脏/泌尿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发病机制等的临床/基础研究。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桥畸形及其合并肺动脉吊带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确诊为支气管桥畸形或同时合并肺动脉吊带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多层螺旋CT胸部平扫、增强及气道重组图像影像学表现。结果21例患儿中有10例为单纯的支气管桥,其中3例合并其他类型先天性心脏病;11例为支气管桥合并肺动脉吊带,其中8例合并其他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年龄除1例外均<2岁。大多以反复呼吸道感染及阵发性呼吸困难起病。根据Wells法分为I型15例、Ⅱ型6例。其中单纯支气管桥10例均为I型,5例合并肺动脉吊带;Ⅱ型6例均合并肺动脉吊带。结论对于临床上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应警惕支气管桥畸形可能,并注意合并肺动脉吊带。多层螺旋CT胸部平扫、增强及气道重建图像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书兰;赵德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婴儿Chiari畸形Ⅱ型的临床资料,加深儿科医师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确诊为Chiari畸形Ⅱ型患儿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2个月,因颈部肿物2个月入院。颅脑MRI示小脑扁桃体部分疝入枕骨大孔。予手术治疗后一直间断发热,不能竖头、独坐,前囟门进行性增大,CT诊断脑积水。结论 Chi-ari畸形Ⅱ型会导致神经功能异常,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诊断,积极手术,可改善预后。
作者:胡凤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人类ABO血型系统抗原在胚胎早期(约37d)就开始发育,但其抗原强度直至出生也不一定明显增加,自身ABO血型抗体也尚未完全产生(出生3~6个月后逐渐产生合成),故新生儿ABO血型血清学检测有其独特性。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部分新生儿ABO血型鉴定及异型交叉配血结果。
作者:雷丽明;王华;彭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延迟脐带结扎(DCC)对足月儿的影响。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1970年1月起至2013年4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总样本量为162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立即结扎脐带相比,DCC可以明显提高足月儿出生后血红蛋白的水平(MD=2.19,95%CI:0.36~4.02),对足月儿6个月内血红蛋白的水平没有影响(MD=0.29,95%CI:-0.17~0.75),对足月儿6个月内贫血的发生率没有影响(RR=0.71,95%CI:0.45~1.12),但增加足月儿出生后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率(RR=2.87,95%CI:1.24~6.62),对于高胆红素血症光疗没有影响(RR=2.46,95%CI:0.93~6.52)。结论DCC能改善足月儿出生后的血红蛋白水平;但关于合适的延长时间没有研究进行评价,需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合适的DCC的时间。
作者:余章斌;韩树萍;沙莉;董小玥;陈玉林;邱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32例新生儿败血症的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3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0株(75.76%),革兰阴性菌30株(22.73%),真菌2株(1.52%)。排在前3位的细菌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均为100.00%,对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较高(62.50%~100.00%),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尚未发现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普遍耐药(100.00%),对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较高(61.54%~100.00%),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治疗应根据血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作者:陈婷;陆勤;杨力;徐文君;史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