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位对牙冠颜色影响的研究

朱红;雷雅燕;杨骏;石俊生;廖宁放

关键词:人体牙齿颜色, 测量, 牙位
摘要:目的从不同的部位比较前牙牙冠之间颜色的差别。方法采用CIE1976L*a*b*色度参数,应用带光纤探头的人体牙齿颜色测量系统对1944颗被测者前牙的切、中、颈部位进行测量分析。结果①牙冠颜色与牙位有关;②左右侧前牙的颜色对称;③上前牙以上中切牙明度大,尖牙明度小颜色黄且偏红,上前牙颈1/3明度相近。上切牙间切1/3、颈1/3色相彩度相同。中1/3除上中切牙与侧切牙在a*上较接近外,明度、色相均有差别; ④下切牙明度大于上切牙,上下尖牙在颈1/3明度基本接近,上下切牙间在切1/3颜色基本接近;⑤下切牙间在中1/3、切1/3处明度相近,而在颈1/3处有差别,在中1/3、颈1/3处b* 值相近,在切1/3处b*值有差别。结论左右侧前牙在颜色上对称。牙冠颜色与牙位有关。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同种异体牙移植术远期观察

    我们应用同种异体保存部分活的牙髓组织的供牙986例行移植术的远期观察,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供牙采用拔除的移位牙、阻生牙、无功能牙以及因正畸修复需拔除的牙齿。供牙必须是健康人的牙齿,无急慢性传染病,无牙体病、牙周病、尖周病;供牙者年龄为12~22岁;保存活的牙髓和牙周膜的供牙。 2.供牙的处理:供牙拔除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去除冠周软组织,牙颈部除石放入0.25%氯霉素液体中置-24℃的低温冰箱储存三周待用,深低温冰箱中保存的供牙不宜保存太久,否则釉质脱落,液氮中不能直接保存供牙。药液一月更换一次。

    作者:刘金忠;冯咪咪;李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固定修复印模方法的比较

    印模能否准确地让模型再现口腔原有的解剖形态,不仅与印模材料和模型材料有关,也和印模的方法有直接的关系[1~2]。我们对普通印模托盘和个齿托盘所采取的印模和模型做了一个比较。

    作者:林侠;赵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乳磨牙FC冠髓切断术125例临床分析

    乳牙活髓切断术是近年治疗儿童牙病较为先进的方法。作者自19 94年5月~1998年5月采用FC活髓切断术治疗乳磨牙125颗,并行一年的追踪观察,疗效较为满意。一、材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门诊适合做乳磨牙FC活髓切断术的患儿104例125颗牙,其中男65例74颗牙,女39例51颗牙。年龄4~8岁,牙根处于稳定期。上颌磨牙42颗,下颌磨牙83 颗。 2.治疗方法:患牙麻醉后,去腐备洞,消毒隔湿,制备洞形,揭开髓室顶,用消毒锐利刮匙切除冠髓,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清洗髓腔后用无菌干棉球止血。置FC小棉球于根管口处5min 取出,将调制好的甲醛甲酚~丁香油水门汀糊剂,即FC~ZOE盖髓糊剂置于牙髓断面及髓室底,厚度为1mm~2mm,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磷酸锌水门汀双层垫底,银汞合金充填。所有患牙术前、术后摄取X线片,并嘱术后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复查,对其进行临床检查及牙片检查,观察疗效。

    作者:白丽;池爱群;马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Cx31.1蛋白在舌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通讯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31.1在人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及其Lucifer Yellow划痕荧光传输技术,研究六亚甲基二乙酰胺(HMBA)作用对Tca8113细胞Cx31.1蛋白表达,以及细胞生长状态和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 Tca8113细胞经HMBA处理后,流式细胞仪分析,Cx31.1蛋白表达阳性细胞计数率由1.7%上升至30.3%,Tca8113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推测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得到部分恢复。结论 HMBA可上调Cx31.1蛋白在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可能使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得到恢复,并实现对舌癌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

    作者:周峻;杨连甲;金岩;董绍忠;何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β-葡聚糖/柠檬酸喷剂与OptimoistTM治疗口干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β-1,3葡聚糖/柠檬酸喷剂与O ptimoistTM喷剂对口腔粘膜干燥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3 例由于舍格伦综合征或头颈部放射治疗而导致中度或重度口腔粘膜干燥的患者,指导其使用β-1,3葡聚糖/柠檬酸和β-1,3葡聚糖以及OptimoistTM喷剂,分别记录首次用药和持续用药两周后不同时间点的口腔主观感觉指标和唾液流率,对三种不同制剂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主观感觉指标和测定的唾液流率均显示,三种喷剂都能较好地缓解口干症状。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和首次用药后10分钟的唾液流率,Optimoist TM喷剂优于β-1,3葡聚糖/柠檬酸喷剂及β-1,3葡聚糖喷剂。结论β-1,3葡聚糖/柠檬酸喷剂可以缓解口干,但其对唾液流率的提高和患者使用后的总体满意度均不及OptimoistTM喷剂,β-1,3葡聚糖在口干喷剂中的应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雷;王祖华;李雨琴;俞光岩;Cathy Hunter;徐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正常人口腔粘膜脱落细胞微核计数的研究

    目的了解正常人口腔粘膜中染色体损伤发生的情况,探讨不同部位细胞微核数的差异。方法对90例正常口腔粘膜颊部、舌背、舌腹3个部位进行了脱落细胞微核计数的分析,并判定微核计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正常口腔粘膜颊部细胞微核数大于舌背、舌腹细胞微核数(非吸烟组P<0.05,吸烟组P<0.01)。非吸烟组细胞微核数远远低于吸烟组(P<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量和吸烟年数同微核数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颊粘膜受到的各种理化刺激因素的作用较舌腹粘膜更直接。烟草刺激在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王睿;刘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谷胱甘肽及其酶系统与抗癌药物的相互作用

    目的本研究探讨国产抗癌药平阳霉素作用培养肿瘤细胞时与胞内谷胱肽及其酶系统的关联性;改变谷胱甘肽的含量对平阳霉素药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能液相层析仪分析法与MTT比色试验法进行检测。结果平阳霉素可通过谷胱甘肽及其酶系统失活;改变细胞内谷胱甘肽的含量可以逆转平阳霉素的毒性作用。结论平阳霉素的毒性作用与谷胱甘肽及其酶系统有密切相关。

    作者:戴国维;张震康;于世凤;周明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刮治加磨削及冷冻治疗造釉细胞瘤31例

    我科近13年来采用刮治加磨削再加冷冻的治疗方法治疗造釉细胞瘤31例,疗效满意。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24例,女7例,年龄14~36岁。其中1例为上颌骨造釉细胞瘤,其余30例均为下颌骨造釉细胞瘤(3例病变位于正中部,27例位于下颌角及升支部),31例中11例为单囊型,20例为多囊型,单囊型中有3例含牙,曾被误诊为含牙囊肿。囊腔直径3cm~10cm(多囊者包括骨间隔),4例已近下颌切迹,2例肿瘤突破下颌体舌侧骨板侵入软组织。本组31例均经病理证实。

    作者:王笑茹;霍峰;马宏伟;陈启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大剂量顺铂化疗导致呕吐的临床防治研究

    目的设计简单合理、价廉高效的镇吐方案来防治大剂量顺铂化疗导致的呕吐。方法对15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采用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采用灭吐灵、恩丹西酮及联合用药三种方案,观察其镇吐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单用灭吐灵不能有效地防治大剂量顺铂所致的呕吐现象,有效率47.78%,且不良反应严重;单用恩丹西酮及联合用药均能有效地防治大剂量顺铂所致的呕吐,有效率分别为88.46%、89.83%,不良反应轻。结论联合用药均能有效地防治大剂量顺铂所致的呕吐,方法简便,是值得推广应用的镇吐方案。

    作者:庞芳河;巫家晓;周诺;蒙宁;邝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正常人面部表情肌双侧面神经交叉支配神经电图研究

    目的测定面神经各支对侧支配发生率及其EN0G正常值范围,探讨周围性面瘫恢复过程中对侧代偿支配问题。方法测定了30例正常人同侧及对侧刺激EN0G的潜伏时、持续时间、波幅和大积分面积,并对面神经各支对侧支配发生率、电反应强弱,同侧与对侧刺激EN0G各指标,对侧刺激各支间EN0G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人面神经各支对侧支配发生率不同,Ⅰ支为67%,Ⅱ支为0,Ⅲ、Ⅳ支均为100%,各支间电反应强弱不同;左侧刺激右侧记录与右侧刺激左侧记录比较各项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对侧刺激EN0G四项指标Ⅰ、Ⅲ、Ⅳ支间比较,LT、DT三者无差别,S及AⅠ支均小于Ⅲ、Ⅳ支,Ⅲ、Ⅳ支之间各项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性,同侧与对侧刺激EN0G各指标间比较各支潜伏时LT、DT同侧与对侧刺激间差异无显著性,S及A对侧刺激均小于同侧刺激。结论结果证明了面部表情肌面神经双侧交叉支配的存在,为周围性面瘫恢复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作者:朱正宏;俞光岩;章魁华;蔡志刚;杨朝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金属硫蛋白在颌骨骨肉瘤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在颌骨骨肉瘤中的表达特点及不同组织学分型的骨肉瘤组织之间,MT的表达有无差别。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40例颌骨骨肉瘤中MT的表达。结果 60%的病例中有肿瘤细胞呈MT阳性表达,表现为胞浆及胞核中的棕黄色颗粒;阳性细胞集中于形成骨基质较活跃的区域;三组不同组织学分型的骨肉瘤标本中,MT表达的综合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别,成骨细胞型骨肉瘤MT表达强于成纤维细胞型。结论 MT可能在颌骨骨肉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MT的表达不同,提示骨肉瘤的类型多样,在生物学行为上可能存在差别。

    作者:罗海燕;周静萍;高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CAD/CAM制作瓷全冠边缘适合性的评价

    目的研究采用第二代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作系统(CEREC Ⅱ)制作的瓷全冠的边缘适合性。方法在离体牙上制备标准的全瓷全冠预备体,采用CEREC Ⅱ CAD/CAM系统制作瓷全冠并就位,用工具显微镜测量瓷全冠与预备体之间的间隙。结果所有全冠均能顺利就位,平均边缘间隙在肩台为56±26μm,牙合面为64±21μm,轴面为81±31μm,其所有测量点的平均值为64±28μm。结论 CEREC Ⅱ系统制作的标准瓷全冠就位顺利,边缘适合性达到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高平;周晖;王雨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持续性高正加速度与颞下颌关节

    现代高性能战斗机强大的加速性能产生的持续性高正加速度(+Gz )常常造成飞行员脑缺血缺氧,严重时产生意识丧失(G-LOC)和暂时性视觉丧失。有调查表明空勤人员的颞下颌关节疾病发生率较地勤人员高[1],现从几个方面分析持续性高正加速度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

    作者:孙振宇;胡敏;尹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变形链球菌在牙齿表面定植与婴幼儿年龄变化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变形链球菌在婴幼儿牙面上的定植时间。方法本研究调查了变形链球菌在婴幼儿牙面上定植的时间,选取8~30个月的婴幼儿116名,并对其中11名婴儿进行了跟踪检查。结果变形链球菌可在10个月婴儿的牙面定植,12个月以内的婴儿定植率为16.67%,16~18个月幼儿为56.5%,19~24个月的为63.6%,30个月时达70.0%。在牙面有MS定植的儿童中,50.8%儿童MS的检出时间是在13~24个月。对11名婴儿跟踪调查,发现在12个月后有7名儿童牙面MS检查由阴性转成阳性,占63.6%,感染时间平均为18.71±3.58个月。结论在本研究中婴幼儿感染MS的时间较早,预防龋病的发生和MS的定植应从婴儿牙齿萌出时开始。

    作者:邱文彦;李哲;宋印章;欧阳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Ivoclar-Vivadent Chromascop比色板色度学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Ivoclar-Vivadent Chromascop比色板色度学。方法选用CIE1976L*a*b*颜色系统,按照JISZ8722标准,用数码相机和计算机技术,在标准光源下采集、测试、分析Ivoclar-Vivadent Chromascop比色板各区域的色度值。结果 Ivoclar-Vivadent Chromascop比色板颈部、中部、切端部色度值不一样,比色板色度值范围是:L*:60.7~84.3,a*:-3.0~7.0,b*:9.0~28.0。结论 Ivoclar-Vivadent Chromascop比色板颜色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数码相机和计算机技术是牙冠色彩研究的一种新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程辉;卢友光;黄常伟;郑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颞颌关节区滑膜囊肿2例

    病例1,女,37岁。主诉右耳屏前无痛性缓慢增大肿物一年余。在当地医院行抗菌素反复治疗无效。行CT摄片检查示:髁突、关节凹区域骨质正常,在髁突外侧有一1cm×1cm圆形软组织团块影像,与髁突紧密相连。临床检查:右耳屏前有一明显隆起肿物,约1cm×1.5cm大小,质地中等,境界清楚,与表面皮肤无粘连,皮肤外观色泽正常,肿物活动度欠佳,但可随髁突运动而活动,轻微压痛,张口度、张口型正常,口内无异常。入院全身检查无异常,在局麻下行“右髁突区肿物探查术”,术中见肿物为附着于关节囊内、表面似有一包膜的囊性肿物,破溃后有白色胶冻样物质流出,颞颌关节骨质未见异常。术后病理报告:送检“包膜”镜下显示为纤维囊壁,符合滑膜囊肿。

    作者:欧阳奇明;陈泽辉;曲延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1%过氧化脲凝胶脱色法治疗四环素牙

    我科自1994年开始用11%过氧化脲凝胶漂白剂治疗四环素变色牙11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材料及病例选择:11%过氧化脲凝胶漂白剂,装入透明的可推注的塑料小管中。另备有弯针式塑料注射头,用以将漂白剂送入托盘内。110例患者中男62例,女48例,年龄18~33岁,根据四环素变色程度分为三度:Ⅰ度变色牙呈均匀乳黄或淡黄色。Ⅱ度变色牙呈均匀纯黄或浅灰。Ⅲ度变色牙呈深浅不等黄褐色、灰色、棕褐色。部分病例伴有釉质发育不全,Ⅰ度变色牙21例,Ⅱ度56例,Ⅲ度33例,漂白牙位均为上下前牙和第一双尖牙,均无牙髓病变。

    作者:唐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静态和动态唾液总流率生理节律观察

    目的测定正常青年人不同时间的静态和动态唾液总流率,了解唾液分泌规律。方法测试34例正常青年人,每个受试者均测定其一天内6a.m.,9a.m.,12a.m.,3p.m.,6p.m.,9p.m.6个时点的静态及动态混合唾液流率(简称静态唾总、动态唾总),并分析其生理分泌规律。结果①6个时点的静态唾总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动态唾总无显著性差异。②静、动态唾总有高度相关性,P<0.01。③男性静态唾总明显高于女性,而动态唾总男女之间无差异。④静态唾总变异系数为0.56,动态唾总为0.34。结论①静态唾总有明显生理节律,动态唾总则无。②静、动态唾总有显著相关性。③静态唾总有性别差异,男性高于女性,动态唾总则无性别差异。④静态唾总变异系数大,稳定性差,动态唾总变异系数小,稳定性好。

    作者:赵竹陶;王松灵;孙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局部应用甲硝唑辅助治疗深牙周袋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局部应用25%甲硝唑牙科用凝胶剂(依俐周)辅助龈下刮治与单纯龈下刮治,治疗深牙周袋的疗效。方法 18例中、重度成人牙周炎患者,选择其左右侧对应牙,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7mm但≤10mm,且探诊出血的位点,进行随机、单盲、对照试验。0天时试验牙接受龈下刮治及依俐周局部用药,对照牙只接受龈下刮治。于基线、治疗后21天、91天时,进行PD和探诊后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及龈下菌斑涂片检查。结果依俐周局部用药部位,其PD在治疗后91天,改善了2.91mm,明显大于对照组改善值1.83mm。治疗后21天,试验组BOP由基线时的100.0%降至86.4%,而对照组BOP无明显改善。治疗后21天试验组龈下菌斑中螺旋体的百分率由基线之24.1%降至6.2%,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结论局部应用25%甲硝唑牙科用凝胶辅助龈下刮治治疗深牙周袋,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爽英;徐莉;段清宇;陈智滨;曹采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淋巴上皮病变13例临床分析

    良性淋巴上皮病属自身免疫病损,现将我科1985年至1998年收治的13例淋巴上皮病患者的临床情况作一分析。一、临床资料 本组男3例,女10例,男女比例3:10。年龄18~59岁,其中8例为40~60岁的女性。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长者10年,短2个月,其中半年以内者6例。发病部位单侧腮腺6例,双侧腮腺3例,双侧颌下腺3例,单侧颌下腺1例。有眼干或口干症状者7例,明确无眼干和口干症状者2例,无记录者4例。其中术前诊断淋巴上皮病者6例,混合瘤4例,淋巴结核、腮裂囊肿、慢性颌下腺炎各1例。

    作者:万阔;杜德顺;刘翠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