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儿科杂志》投稿须知(二)

关键词:临床儿科, 英文关键词, 医学主题词表, 中图分类号, 医学图书馆, 树状结构, 自由词, 缩写词, 组配, 文献, 文稿, 排列, 美国, 还原, 标志, 标引
摘要:5.关键词所有文章需标引3~8个关键词,每词之间以“;”相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尽可能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可考虑:①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在关键词下面(或正文上方)标出文稿所属“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
临床儿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市儿童医院招聘启事

    上海市儿童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也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是中国现代儿科、小儿外科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一大批蜚声国内外的儿科专家。上海市儿童医院拥有泸定路、北京西路两院区,核定床位数700张。因医院临床工作发展需要,面向全国招聘以下人员。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母孕期及新生儿期危险因素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目的:分析儿童支气管哮喘与母孕期及新生儿期各因素的相关性,为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已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162例患儿以及213名正常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包括一般情况,母亲围孕期情况(产次、孕早期发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孕早期服药史),新生儿情况(出生时体表缺陷、窒息、胎盘粗糙、出生体质量、胎数、胎龄、剖宫产)。结果支气管哮喘儿童与对照儿童,母亲孕早期发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早期服药、胎盘粗糙、窒息、出生体质量、早产、剖宫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母亲孕早期发热(OR=9.43,95%CI:3.08~28.82)、胎盘粗糙(OR=2.15,95%CI:1.29~3.59)、早产(OR=5.16,95%CI:1.53~17.39)、剖宫产(OR=4.05,95%CI:2.40~6.86)均为儿童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母亲孕早期发热、胎盘粗糙、早产、剖宫产可能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相关。

    作者:贾春梅;王俊卿;陈小琴;王冬梅;姜采荣;姜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降钙素原鉴别儿童血流感染与污染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鉴别儿童血液培养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血流感染与污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湖南省常宁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12月连续就诊的经血液培养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患儿的病例资料,将病例分为血流感染组及污染组,分别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病例来源、C反应蛋白(CRP)、血培养阳性结果报警时间(TP)、降钙素原等实验室检测结果,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降钙素原的鉴别诊断性能。结果共83例纳入研究,血流感染组(38例)与污染组(45例)患儿的月龄、性别、CRP、T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外科病房住院患儿的血流感染比例(70.59%)高于内科(3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P<0.05);血流感染组的PCT水平高于污染组(Z=5.17,P=0.000)。PCT鉴别血流感染组及污染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6.8%、82.2%、84.3%,佳截断值为0.195 ng/ml,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2(95%CI:0.726~0.918)。结论 PCT对于鉴别儿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流感染与污染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帮助临床医师正确诊断血流感染、减少抗生素滥用。

    作者:张晔;张林;吴国雄;刘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IgA肾病患儿血管紧张素Ⅱ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IgA肾病(IgA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2年12月间经肾活检诊断为原发性 IgAN的30例患儿(IgAN组)及同期健康体检的30例儿童(对照组);以ELISA法检测并比较IgAN组与对照组的血和尿AngⅡ水平;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gAN组肾组织中AngⅡ表达,分析IgAN组肾组织中的AngⅡ与各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IgAN组的尿An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N组的尿AngⅡ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37,P=0.046);不同病理分级IgAN患儿的尿及肾组织AngⅡ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N患儿的病理分级与尿AngⅡ水平及肾组织AngⅡ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9,0.79,P均=0.000)。结论 IgAN患儿尿AngⅡ水平升高,并与病理分级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正相关,检测尿AngⅡ可能对评定IgAN疾病进展及判断预后有实用价值。

    作者:茹凉;张欣;朱洪涛;郭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非外伤性儿童纵隔气肿6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非外伤性儿童纵隔气肿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非外伤性纵隔气肿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是否明确,分为病因不明的自发性纵隔气肿组和病因明确的纵隔气肿组;根据年龄,分为<6岁组和6~18岁组。分别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4例非外伤性儿童纵隔气肿中,自发性纵隔气肿19例,年龄(14.90±2.00)岁,男性占84.2%;病因明确纵隔气肿45例,年龄(4.26±4.45)岁,男性占55.6%,常见病因包括下呼吸道感染、哮喘和支气管异物等。自发性纵隔气肿患儿胸痛症状更突出,而病因明确的纵隔气肿患儿呼吸困难、咳嗽、皮下气肿更多见。自发性纵隔气肿患儿予卧床休息、吸氧、止咳化痰、预防感染等保守治疗;病因明确的纵隔气肿患儿予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及时行纵隔排气、皮下穿刺排气及胸腔闭式引流排气。所有患儿预后均良好。<6岁患儿35例,均为病因明确的纵隔气肿,病因以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多见;6~18岁患儿29例,其中19例为自发性纵隔气肿。结论不同年龄段儿童纵隔气肿的病因不同,需积极寻找病因,尤其是<6岁患儿;有明确病因的非外伤性纵隔气肿治疗关键是积极治疗原发病。

    作者:赵佳佳;张维溪;李昌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婴儿肺结核203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婴儿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11年收治的203例婴儿肺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203例住院肺结核患儿中,来自农村127例(62.56%),城市76例(37.44%);城市患儿BCG接种率(64.47%)高于农村(4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明确活动性肺结核接触史78例(38.42%),可疑结核接触史26例(12.81%);临床表现发热175例(86.21%),呼吸道症状165例(81.28%),有肺部体征107例(52.71%),肝脾肿大80例(39.41%);病原学确诊91例(44.83%);合并肺外结核54.68%,常见为结核性脑膜炎;病初误诊率39.90%,常误诊为支气管肺炎。重症肺结核婴儿卡介苗接种率(44.83%)低于非重症肺结核患儿(74.14%),且重症肺结核婴儿有结核接触史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婴儿结核病起病急,进展快,容易造成播散,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未接种BCG及活动性肺结核接触史是婴儿肺结核诊断的重要线索。

    作者:龚春竹;朱朝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支气管内膜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疑诊支气管内膜结核住院患儿67例,均行胸部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作结核杆菌培养、荧光定量PCR、夹层杯法和病理活检。结果经检查临床确诊支气管内膜结核5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镜下病变部位广泛、形态多样化。支气管内膜结核患儿的BALF FQ-PCR检测阳性率为60%,夹层杯法阳性率42%,灌洗液结核菌培养阳性率20%;病理活检阳性率46%;BALF FQ-PCR联合夹层杯法检测,阳性率可提高至76%(38/50),明显高于灌洗液结核菌培养和病理活检阳性率。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为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有效手段。

    作者:孟燕妮;陈艳萍;李秀龙;黄建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014年环境与儿童健康新进展学习班通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血浆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的水平变化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其血浆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SLPI)水平的变化。方法比较分析136例MPP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血浆SLPI水平。结果136例MPP患儿中男80例、女56例,>4岁占82.4%。有发热者92.7%,反复剧烈咳嗽83.8%,肺部曾闻及干湿啰音74.3%。所有患儿胸片均可见大片状或斑片状阴影。急性期白细胞计数降低72.1%,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正常59.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增高63.2%。85例查急性期血浆SLPI水平为(9.3±8.8)ng/ml,恢复期为(11.8±8.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8,P=0.002)。结论 MPP临床特点以发热、反复剧烈咳嗽、胸片见大片状或斑片状阴影为主,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不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而hs-CRP增高。MPP患儿急性期血浆SLPI水平明显低于恢复期。

    作者:沈夏梦;华春珍;王晓芳;庞福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RP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分析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mRNA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67例初诊ALL患儿及10例正常对照儿童,采集骨髓。应用定量RT-PCR方法检测并比较骨髓中MRP1 mRNA表达水平。结果标危、中危、高危组MRP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4.28(2.75~6.12)、5.62(4.99~8.60)和7.56(3.66~11.13),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组和中危组的MRP1 mRNA均高于与标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LL组MRP1 mRNA表达水平为7.71(6.49~14.35),高于B-ALL组的表达水平[5.18(3.89~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表达组(n=34)第7天泼尼松预处理敏感率为70.59%,而低表达组(n=33)敏感率为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组第33天骨髓完全缓解率为64.71%,低表达组为87.88%,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L患儿MRP1表达与免疫分型、治疗反应以及疾病危险程度和复发紧密相关。

    作者:仇宝玲;吴冬;洪丹;周琦;卢俊;范俊杰;岑建农;胡绍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NS1619干预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及气道平滑肌肌动蛋白、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NS1619在哮喘小鼠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BALB/c雌性小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组(哮喘组)和NS1619干预组(干预组),每组8只。以卵清蛋白致敏,第19天予5% OVA连续吸入激发5 d后,改为3次/周,直至第55天,建立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模型。干预组于每次OVA吸入激发前2 h先吸入30μmol/L NS1619雾化液20 min。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和雾化代替。光镜下观察HE染色、Masson染色的肺组织切片, Image-pro plus图像处理软件定量分析平滑肌厚度和胶原沉积,免疫组化法观察并测定气道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水平。结果与哮喘组相比,干预组小鼠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不明显,其平滑肌厚度、胶原沉积面积、α-SMA和PDGF-BB水平均低于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1619部分抑制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形成,可能部分与NS1619下调α-SMA及PDGF-BB表达有关。

    作者:洪璨;武怡;赵中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儿科杂志》投稿须知(二)

    5.关键词所有文章需标引3~8个关键词,每词之间以“;”相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尽可能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可考虑:①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在关键词下面(或正文上方)标出文稿所属“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儿童保健学》(第四版)再版

    刘湘云、陈荣华、赵正言主编的《儿童保健学》第四版于2011年6月再版。该专著是1989年在国家卫生部原妇幼司的指导下,由我国老一辈儿童保健专家刘湘云、林传家、薛沁冰、钱倩教授联合组织编写,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历经20多年,改版3次,见证和推动了我国儿童保健学当代发展进程,是当今从事儿童保健学教学、临床、科研等工作学习的经典专著。第四版全书进一步完善了儿童保健学的学术体系,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儿童保健专业科研和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介绍了当今儿童保健学的发展方向,规范了儿童保健工作程序,确保了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做到既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又具有新时代的特点。相信这次再版仍将继续担负着推动我国儿童保健学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任。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CD40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及其临床特点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CD40基因的SNP位点rs1569723多态性与川崎病(KD)以及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别选取179例KD患儿和197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的方法测定SNP位点多态性分布;超声心动图检测动脉损伤。结果 KD组的SNP位点(rs1569723)的3种基因型(AA、AC、CC)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且A风险等位基因与KD易感性显著相关(OR=1.51,95%CI:1.10-2.07,P=0.012)。SNP位点(rs1569723)3种基因型(AA、AC、CC),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的发生概率均以AA基因型的发生概率为高,CC基因型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10)。SNP位点(rs1569723)多态性与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病变、手足水肿、冠状动脉损伤无关(P均>0.05)。结论 CD40基因SNP位点(rs1569723)与KD的易感性相关,A等位基因为风险因子;且该SNP位点可能与KD患儿的皮疹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特征相关。

    作者:董启忠;张超;李月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哮喘气道重塑及Th17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影响

    支气管哮喘的气道重塑是气道炎症反复作用的结果,白三烯是气道重塑中的重要炎症介质之一。影响气道重塑的因素较多,近年来Th17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细胞)在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气道重塑,但其作用机制及对Th17细胞/CD4+CD25+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因此,阐明Th17细胞/CD4+CD25+treg细胞平衡在气道重塑中的表达变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干预气道重塑的具体作用途径和生物效应及对Th17细胞/CD4+CD25+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将为以后哮喘患儿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李丽(综述);李敏(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诊断7p15.3p22.1微缺失1例

    目的:探讨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技术诊断7p15.3p22.1微缺失,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和7p15.3p22.1缺失的相关性。方法对1例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的新生儿采用array-CGH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化(CNVs)分析。结果发现患儿7p15.3p22.1片段缺失,位于chr7:6777262-23981753,经与数据库比对为致病性缺失片段。结论 array-CGH可作为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的有益补充,应用于临床细胞遗传诊断中。

    作者:彭薇;杨晓;刘欣;吴虹林;王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儿童Bartter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Bartt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Bartter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儿中表现为生长发育迟滞14例(93.3%),纳差12例(80.0%),呕吐7例(46.7%),腹泻5例(33.3%),多饮多尿5例(33.3%),乏力4例(26.7%)。15例患儿均有低氯血症、低钾血症,其中重度低钾血症10例,12例患儿出现代谢性碱中毒。15例患儿中经典型Bartter综合征10例、新生儿型Bartter综合征3例、变异型Bartter综合征(Gitelman综合征)2例。15例患儿均给予大剂量补钾等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口服螺内酯、布洛芬悬液及卡托普利后,症状基本控制。结论儿童出现不明原因持续性低钾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及生长发育迟滞时需警惕该病可能,结合临床表现及氢氯噻嗪试验基本可诊断,基因诊断是可靠的方法。目前主要以补钾、补镁、醛固酮拮抗剂、前列腺素拮抗剂等综合治疗为主,需终生治疗。

    作者:杨雪钧;李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进展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可分为生理性反流和病理性反流。新生儿由于存在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低下、食管清除能力较弱、胃排空延迟等生理特点,导致约70%~85%的新生儿在出生后会出现胃食管反流现象,其中有95%的患儿在无任何治疗干预的情况下可在1岁左右自行缓解[1]。病理性GER,又称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伴随临床症状并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的胃食管反流。新生儿期的GERD可表现为溢乳、喂食困难、吞咽困难、呕血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呼吸暂停、生长迟缓等肠外症状。

    作者:吴丹;李静;陈超;李智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骨髓衰竭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

    目的: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检测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表达。方法 BALB/c小鼠20只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采用5.0 Gy射线照射,随后输注异体小鼠淋巴细胞1×106个,观察小鼠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计数和骨髓组织切片等指标,ELISA法测定和比较小鼠骨髓单个细胞FGF2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和骨髓单个核细胞数均较对照组小鼠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骨髓单个核细胞FGF2蛋白较对照组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射线照射并输注淋巴细胞方法制作的骨髓衰竭小鼠动物模型,其各项指标均符合临床骨髓衰竭的标准,且提示FGF2表达减低参与骨髓衰竭的发生。

    作者:曹萍;蒋莎义;乔晓红;谢晓恬;李福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细菌溶解产物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细菌溶解产物(OM-85BV)对哮喘气道炎症的预防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6周龄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6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OM-85BV对照组;c组,哮喘模型组;d组,地塞米松(Dex)干预组;e组,OM-85BV干预A组;f组,OM-85BV干预B组(干预时间较e组延长10 d)。在实验第1、8和15天分别给c、d、e、f4组小鼠腹腔注射卵清白蛋白(OVA)-Al(OH)3悬液使其致敏,其余组以PBS缓冲液对照。第17~26天,OM-85BV溶于生理盐水(NS)并给f组灌胃,其余5组以生理盐水(NS)灌胃。第27~31天分别给c、d、e和f组OVA的NS溶液滴鼻激发,其余两组以等量NS对照。其中b、e和f组在激发前给予OM-85BV灌胃,d组给予Dex灌胃,其余组用NS对照。末次激发后24 h麻醉处死小鼠,心脏采血测定血清总IgE水平,左肺行肺泡灌洗留取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并计算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测定BALF上清液中IFN-γ和IL-4水平,取部分右肺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作病理学检查。结果与a、b组比较,c组小鼠支气管痉挛收缩明显,支气管上皮增生紊乱,支气管周围可见以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管腔内有少量黏液和脱落的上皮细胞,而且肺泡间隔增宽;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Eos比例增高,BALF上清中IL-4水平增高,而IFN-γ水平降低,血清中总IgE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干预的d、f组较c组情况明显改善,e组次之,以上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OM-85BV干预有利于调节Th1/Th2之间的平衡,减轻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可有效预防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刘静;周小建;洪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临床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