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侯安法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高压氧, 神经功能
摘要:目的 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判定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巴氏指数(ADL)判定,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含量.结果 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后,2组血清VEGF、Ang-2含量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压氧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突出,有利于改善疾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

    随着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医疗设备不断提高,器械的清洗方法由原来的手工清洗被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所替代,全自动清洗消毒机使用既提高工作效率,又具有安全、省时、省力、操作方便等优点.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部门,医用器械的消毒灭菌是消毒供应中心的重要内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10年引进2台山东新华Rapid-A-520型快速全自动清洗消毒机,使用过程中体现出其独特性能和良好的应用价值[1].

    作者:林冬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医保守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保守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患者中,治愈43例、好转32例、未愈1例,治疗有效率98.68%(75/76),仅出现2例因劳累后有轻微疼痛的患者.结论 中医保守疗法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能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礼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产妇和早产儿的影响

    目的 分析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产妇和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120例早产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产妇和新生儿的结局.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70.83%,对照组剖宫产率为4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10.00% (P <0.01);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率为77.50%,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率为2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行为能力、认知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导致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增加,不利于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对患者预后效果产生严重影响.

    作者:姚李香;徐芳;王钰洁;段生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高强度纤维树脂桩核用于牙体缺损修复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 观察高强度纤维树脂桩核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口腔科收治的53例(62颗)牙体缺损(牙残根、残冠)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以高强度纤维树脂桩核进行牙体缺损修复,并实施术中、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53例患者,62颗缺损患牙全部修复,修复成功62颗,修复成功率100%;经6个月跟踪随访,62颗患牙均无脱落、松动、根管桩折断状况,患者咬合功能恢复良好;护理满意度调查,53例患者中51例对护理满意,满意率为96.23%.结论 高强度纤维树脂桩核在牙体缺损修复中应用效果良好,牙体修复及修复完成阶段,配以系统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恢复和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徐二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胃癌术后早期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原因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胃癌术后早期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84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胃癌术后早期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原因及诊治.结果 术后并发SAP患者11例,发生率为1.61% (11/684);胃癌根治术491例(D1-2)患者中并发SAP者5例(1.02%),姑息手术131例患者中并发0例,全胃切除(TG)52例患者中并发4例(7.69%),全胃联合脏器10例患者中并发2例(20.00%).全胃联合脏器SAP发生率明显高于胃癌根治术(D1-2)、姑息手术、全胃切除(TG).对SAP病理TMN分期可知:Ⅱ期2例,Ⅲ期6例,Ⅳ期3例;病变部位:胃窦小弯侧7例,胃体3例,贲门1例.11例SAP并发患者中,有8例病发初期实施清创引流术,5例患者实施1次清创引流,2例患者实施2次清创引流,另1例共手术3次.患者住院期间,这8例患者患者有1例在术后123 d死亡,患者出现消化道漏和全身严重感染,其余7例存活.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SAP与淋巴结清扫范围、手术切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该病在临床中的症状并不显著,临床诊断难度较大,患者预后较差;故早期诊断CT诊断是判定该并发症的常用手段,而清创引流手术则为缓解该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建方;李志雄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觉的影响

    目的 分析角膜塑形镜应用在青少年近视矫正屈光参差对双眼视觉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角膜塑形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治疗前后裸眼视力参差度和屈光度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系统治疗后,患者裸眼视力超过治疗之前佳矫正视力1.0以上者56例,占93.3%;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屈光参差度分别为(3.1±1.1)和(0.35±0.3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通过接受角膜塑形治疗,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双眼视觉功能,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靳敏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医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使用及管理情况分析

    目的 规范医院麻醉药品的管理,促进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防止滥用.方法 对2017年医院北区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醉药品门诊处方数共计423张,其中59张为不合格处方.结论 麻醉药品属于特殊管制类药品,需严格执行国家对麻醉药品的相关规定,才能避免麻醉药物的滥用.

    作者:焦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由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致,其中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破损者,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本病症状多样,机制复杂,易长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造成食管狭窄、Barrett's食管(BE)、食管腺癌(EA)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RE、BE及EA患病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故对其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

    作者:杜昕;苏铁柱;张玉萍;白丽梅;褚睿;张继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左西孟旦辅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左西孟旦辅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预后.方法 选取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2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给予米力农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NT-proBNP水平、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 (P <0.05);治疗后,2组LVEF较治疗前升高、血清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9.41% (P <0.05).结论 左西孟旦辅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较传统正性肌力药物有一定优势,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且短期预后更好.

    作者:班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参附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组随访1个月,记录治疗前、后脑纳肽、心肌肌钙蛋白、左室射血分数,并进行心脏功能评分,同时记录不同时间段患者的生存情况,对比2组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后,2组脑纳肽、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升高,心肌肌钙蛋白、心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2组3d、1周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周、1个月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存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韦威海;黄志卫;梁其先;李任文;符兆胤;黄克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医院体检并确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2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接收体检且结果正常的健康者2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2组均血常规及生化检验,比较2组检验后的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及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肝功能白球比例(A/G)和总胆红素(TBIL)等.结果 观察组检验后PLT、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为(101.93 ±21.52)×109/L、(5.11 ±1.23)×109/L、(53.96±12.47)%、(39.96±5.24)%,与健康对照组的(175.93±26.37)×109/L、(7.03±0.65)×109/L、(65.39±5.98)%、(31.29±2.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1),ALB、A/G、ALT、TBIL水平为(41.62±2.54) g/L、(1.06±0.92)、(111.96±14.52) U/L、(25.63±2.37) μmol/L,与健康对照组的(46.93±1.46) g/L、(1.67±0.28)、(31.69±2.58) U/L、(15.94±2.64)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1).结论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仅单纯应用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hEGF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7%,高于对照组的77.33% (P <0.01);治疗后,2组SIT、BUT及FL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玻璃酸钠与rhEGF联合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泪膜稳定性明显增强,泪膜裂时间显著增加,且可促进FL评分有效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渝;马剑;冯学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支架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支架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12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支架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恢复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成功放置支架解除梗阻后,11例患者于7~12d进行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130~320 min,平均180 min,术中出血量50~160 ml,平均65 ml,远端切缘距肿瘤5~14.5 cm,平均8.2 cm,淋巴结清扫数量14 ~41个,平均28.1个.术后住院时间8~21 d,平均9.6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术后3~6d,平均3.5d,进食时间为术后3~8d,平均4.9d.术后1例患者发生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无切口感染.1例患者因发现肝内多发转移而行全身化疗.结论 支架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伴肠梗阻可行,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述平;施宏;杨春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与凝血指标变化特点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与凝血指标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医院检查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及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各70例,依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标准将观察组70例患者分为A、B、C3组,其中A组26例、B组19例、C组25例.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血凝仪检测各组血小板相关参数及凝血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组、B组、C组的PDW、PLT、MPV、PCT均逐渐下降,A组、B组、C组的PT、TT、APIT逐渐增大,FIB反而降低,B、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相关参数、凝血指标检测可反映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于肝硬化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动脉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在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动脉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评估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和判断患儿预后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 8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根据1 min Apgar评分分为重度窒息组(40例)和轻度窒息组(45例),根据预后分为治愈组(68例)和死亡组(17例).同期选择40例因其他疾病入院治疗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及对照组血乳酸水平、6h乳酸清除率、动脉血气指标、多器官损伤比例,比较治愈组、死亡组患儿血乳酸水平、6h乳酸清除率、动脉血气指标.结果 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及对照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患儿血pH值、碱剩余(BE)及6h乳酸清除率均低于对照组,血乳酸水平、多器官损伤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窒息严重程度加重血pH值、BE及6h乳酸清除率明显降低,而血乳酸水平、多器官损伤比例明显升高(P<0.05);治愈组、死亡组及对照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愈组与死亡组血pH值、BE等动脉血气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死亡组6h乳酸清除率、1 min Apgar评分明显低于治愈组(P<0.05),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血乳酸、6h乳酸清除率在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焦丽杰;朱明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合理事前干预处方1826份分析

    目的 通过药师电子审方事前审核模式,拦截不合理处方,提高处方合格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18年1~6月事前干预处方1 826份进行回顾分析,对不合理处方类型,未干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事前干预登记的不合理处方共1 826份,未干预成功12份,成功率99.34%,其中以诊断不全、用法用量不适宜占据多数,因医师录入错误的处方占比32% ~ 42%,已严重影响处方的整体质量,且有一定隐蔽性,需引起重视.结论 通过审核处方并进行事前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处方质量,有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林嘉鑫;吴雯;陈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7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苷,2组均持续治疗12周.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2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ESR、CRP、RF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RA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是治疗RA的较好方案之一.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超声检查在胎盘位置判定与剖宫产瘢痕妊娠预判及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在胎盘位置判定与剖宫产瘢痕妊娠预判及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140例胚期宫内妊娠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超声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子宫及孕囊特征的观察结果,对超声检查在胎盘位置判定与剖宫产瘢痕妊娠预判及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结果 通过孕囊囊壁较厚处位置与血流较丰富处位置超声判定胎盘位置的符合率明显高于通过胚芽(x2 =4.123,P<0.05)与卵黄囊位置(x2 =4.011,P<0.05)判定,而通过孕囊囊壁较厚处位置与血流较丰富处位置超声检查判定胎盘位置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位置超声判定的不同分型患者在剖宫产瘢痕处肌层厚度(t=6.142,P<0.01)、血流情况(x2=11.243,P<0.01)、住院天数(t=3.289,P<0.01)、治疗方式(x2=14.587,P<0.01)以及预后(x2=9.261,P<0.01)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超声检查能够实现对胚期胎盘位置的预测判定,其在剖宫产瘢痕妊娠分型及诊治、预后评估方面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儿科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3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84.57% (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4%,低于对照组的17.90% (P <0.01);观察组咳嗽、咯痰、气喘、肺部湿哕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应用于儿科呼吸疾病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促进患儿康复,改善其身体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简方华;赖富煌;林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一次性根管与多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一次性根管术与多次性根管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医院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1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予以一次性根管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多次性根管术治疗,比较2种术式的治疗效果(近远期疗效),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7d后采用VAS评分法对患者疼痛状况进行评估,治疗7d后以自制问卷形式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7d,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8%,高于对照组的85.46% (P <0.05);治疗后经1年随访,2组远期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经问卷调查,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13±3.27)分,高于对照组的(8.02±2.46)分(P<0.05).结论 与多次性根管术相比,采取一次性根管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疗效显著,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立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