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儿的临床诊治与预后分析

买吾拉江·阿木提;穆扎帕尔江·穆太力甫

关键词:小儿弥漫性轴索损伤, 临床诊治, 预后
摘要:目的 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儿的临床诊治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8年3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DAI患儿13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DAI的诊疗经过、临床特点、变化规律及预后.结果 在全部脑外伤病例中,DAI病例占3.54%,DAI发病率占同期小儿脑外伤病例的31.18%,130例小儿DAI中发生癫痫38例(29.23%),死亡者2例(1.54%).结论 小儿DAI的病情紧急,及时诊断并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2组吞咽功能评分改善情况及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SS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饮水前SpO2值及饮水后SpO2值均较治疗前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可有效降低患者SSA评分,利于改善其吞咽功能,减轻心理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文焕;武巧芝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含铋剂四联一线治疗方案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含铋剂四联一线治疗方案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三联一线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应用四联一线治疗方案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93.33% (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0% (21/30) (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停药数天后不良反应症状均自行消失.结论 将含铋剂四联一线治疗方案用于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治疗,根除率明显提高,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毅晖;罗健康;程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高压氧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判定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巴氏指数(ADL)判定,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含量.结果 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后,2组血清VEGF、Ang-2含量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压氧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突出,有利于改善疾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安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仅单纯应用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hEGF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7%,高于对照组的77.33% (P <0.01);治疗后,2组SIT、BUT及FL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玻璃酸钠与rhEGF联合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泪膜稳定性明显增强,泪膜裂时间显著增加,且可促进FL评分有效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渝;马剑;冯学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于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接受治疗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手术治疗)和对照组(保守治疗),每组35例.观察2组患者肠坏死情况、恢复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肠坏死率为17.14%,低于对照组的40.00%,恢复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1).结论 相较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能有效缩短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恢复时间,降低肠坏死率,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传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心搏骤停息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与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心搏骤停患者82例,对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心肺复苏成功18例,成功率21.95%;年龄、心搏骤停地点、在进行心肺复苏前心律类型、有无群众性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成功率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心搏骤停地点位于院外、复苏前心律类型为无心电活动、心脏停搏、无群众性心肺复苏是临床中影响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 65岁、复苏前心律类型为无心电活动、心脏停搏、无群众性心肺复苏.

    作者:陈永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医院体检并确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2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接收体检且结果正常的健康者2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2组均血常规及生化检验,比较2组检验后的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及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肝功能白球比例(A/G)和总胆红素(TBIL)等.结果 观察组检验后PLT、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为(101.93 ±21.52)×109/L、(5.11 ±1.23)×109/L、(53.96±12.47)%、(39.96±5.24)%,与健康对照组的(175.93±26.37)×109/L、(7.03±0.65)×109/L、(65.39±5.98)%、(31.29±2.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1),ALB、A/G、ALT、TBIL水平为(41.62±2.54) g/L、(1.06±0.92)、(111.96±14.52) U/L、(25.63±2.37) μmol/L,与健康对照组的(46.93±1.46) g/L、(1.67±0.28)、(31.69±2.58) U/L、(15.94±2.64)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1).结论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男性患者1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和相应检查结果.结果 10例患者中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结论 临床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辅以抗抑郁、戒酒干预,补充维生素B,营养神经等综合疗法,可强化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凤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改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改变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行产检的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孕妇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纤维蛋白原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FIB、血浆D-D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血量为(256.25±142.15) ml,高于对照组的(167.26±67.15) ml(P <0.01).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接受纤维蛋白原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可判定其体内纤溶和高凝状态,有利于评估疾病预后和病情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宗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型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临床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型情况及其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CSP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妊娠物、妊娠物位置以及子宫浆膜层距离不同,分为外生型以及内生型2种,之后依据类型不同合理进行对应治疗方法的选择,终对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本研究的136例CSP患者中,终发现属于外生型26例以及内生型110例.临床选择UAE(子宫动脉栓塞)+MTX(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终发现所有患者全部成功完成手术治疗,其中一次治疗成功者132例,二次治疗成功者4例.同外生型CSP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包块周边血流供应减少时间对比,内生型CSP患者明显减少(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对于CSP的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更可为该病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与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岩;吴文瑛;冯佩明;朱艳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应用效果与可行性分析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69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睾酮(T)以及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水平变化情况,以及2组治疗后成熟卵泡个数、促排卵天数、排卵率及成功妊娠率.结果 治疗后,2组LH、FSH、T、DHEA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SHB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成熟卵泡数为(3.51±0.43)个,多于对照组的(1.32±0.21)个(P<0.01);2组促排卵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率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生殖激素情况,有效提高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率,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朱美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过滤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过滤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是否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过滤治疗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未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过滤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过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BIL)相关检测数据,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2组Cr、BUN、ALT、TBIL检测指标中除了对照组TBIL外其他各指标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或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r、BUN、ALT、TBIL检测指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45.00% (P <0.05);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过滤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抢救效果.

    作者:李社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HICH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情况,记录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68.57%(P<0.05);治疗后,2组血肿体积、水肿体积、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HICH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缩小血肿与水肿体积,改善神经系统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鸿;王莉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后注药术对胸部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后注药术对胸部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胸部外科手术患者40例.对患者均实施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吸痰和灌洗后注药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肺部感染的控制效果.结果 4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 (39/40);1例无效转入上级医院治疗.治疗中出现心率增快1例,低血氧症4例,对症处理后患者均恢复.结论 对胸部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干预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吸痰和灌洗后注药术治疗,可帮助患者及时恢复,且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吴衢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PDCA循环法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药库作为药剂科的重要部门,承担着全院药品的采购、验收、养护、供应等工作.不断改进药库药品管理工作方法,既可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又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有效工具,是一个不断循环、持续改进、阶梯上升的过程.本文就PDCA循环在提高我院药库药品管理方面的效果进行探讨.

    作者:巫建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合理事前干预处方1826份分析

    目的 通过药师电子审方事前审核模式,拦截不合理处方,提高处方合格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18年1~6月事前干预处方1 826份进行回顾分析,对不合理处方类型,未干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事前干预登记的不合理处方共1 826份,未干预成功12份,成功率99.34%,其中以诊断不全、用法用量不适宜占据多数,因医师录入错误的处方占比32% ~ 42%,已严重影响处方的整体质量,且有一定隐蔽性,需引起重视.结论 通过审核处方并进行事前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处方质量,有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林嘉鑫;吴雯;陈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脑脊液分流术应用于颅内肿瘤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脑脊液分流术应用于颅内肿瘤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有用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患者3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脑脊液分流术治疗,比较2组术后治疗有效率并对患者术后生存率进行随访记录.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21%,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观察组术后1年存活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44.44% (P <0.01).结论 颅内肿瘤患者应用脑脊液分流术可减轻颅内高压,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术后存活率.

    作者:周利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湿润烧伤膏联合胰岛素外用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坏疽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湿润烧伤膏联合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总有效率、病死率和手术修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病死率为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47%、病死率为2.6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修复愈合率为68.42%,高于对照组的39.47% (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1.85±1.62)d,短于对照组的(32.58±2.97) d(P <0.01).结论 湿润烧伤膏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手术后修复愈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苏广进;陈虹君;黄新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在药房处方调剂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在药房处方调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医院实施药师干预前后各1000份处方中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及不合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为92.60% (926/1 000),高于对照组的61.50% (615/1 000).观察组给药时间过长占比1.50%,药物选择不当占比1.00%,药物无必要联合应用占比2.80%,用法用量不合理占比2.70%,无指证应用抗菌药物占比2.00%,均较对照组相应数据低.结论 在药房处方调剂中采取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提高整体的用药质量,规范抗菌药物的用药流程,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提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桂平;杨苏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医辩证方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7.5% (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32.5% (P <0.01).结论 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咳嗽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转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