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梅
目的 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接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6例,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药物类型、用药时间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106例患者中出现用药不合理情况9例,其中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与用药禁忌证忽略不重视各1例,均占0.94%;使用方法以及剂量不合理与诊断与用药不相符各2例,均占1.89%;配伍用药不合理3例,占2.83%.结论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找出相应解决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对患者的生命健康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郭瑞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比较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接受治疗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手术治疗)和对照组(保守治疗),每组35例.观察2组患者肠坏死情况、恢复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肠坏死率为17.14%,低于对照组的40.00%,恢复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1).结论 相较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能有效缩短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恢复时间,降低肠坏死率,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传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心搏骤停息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与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心搏骤停患者82例,对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心肺复苏成功18例,成功率21.95%;年龄、心搏骤停地点、在进行心肺复苏前心律类型、有无群众性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成功率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心搏骤停地点位于院外、复苏前心律类型为无心电活动、心脏停搏、无群众性心肺复苏是临床中影响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 65岁、复苏前心律类型为无心电活动、心脏停搏、无群众性心肺复苏.
作者:陈永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药学管理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开展药学管理措施后开具的处方246张(2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开展药学管理措施前的处方246张(2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门诊合理用药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处方用药不合理率为11.79%,低于对照组的51.63% (P <0.01);观察组处方用药不适宜率为6.50%,低于对照组的42.27% (P <0.01).结论 加强药学管理工作,不仅能使药物应用期间的适宜性显著提升,还能使处方用药不合理发生率显著下降,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潘晓棠;许玉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儿童由于口腔不良习惯而导致错颌畸形的相关原因,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因口腔不良习惯导致错颌畸形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并开展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儿童的口腔不良习惯乳牙期主要是吮指习惯占66.67%,替牙期主要是不良舌习惯(比如伸舌习惯、舔牙习惯、吐舌习惯等)占62.50%,恒牙期主要是偏侧咀嚼习惯占71.43%;30例儿童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00%.结论 不同的成长阶段儿童由于口腔不良习惯而导致错颌畸形的相关原因存在差异性,通过积极临床治疗均可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辛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内镜下放置胆道支架用于肝门部胆道恶性肿瘤各分型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肝门部胆道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Bismuth分型进行分组,观察各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Ⅰ型患者总有效率高于Ⅱ型、Ⅲ型及Ⅳ型患者(P <0.05或P<0.01);Ⅰ型、Ⅱ型及Ⅲ型患者术后胆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患者术后胆管炎发生率显著高于Ⅰ型、Ⅱ型及Ⅲ型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用于Bismuth Ⅰ型肝门部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疗效显著,而BismuthⅣ型肝门部胆道恶性肿瘤患者内镜下双支架置入治疗难度高,临床总有效率较低,且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临床应慎重考虑.
作者:黄华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脓毒症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方法 应用盲肠结扎穿刺法(CLP)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模型(CLP)组、丹参(DS)组;建模成功后1周内,DS组给予丹参注射液1.28 g/kg,Sham组和CLP组分别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统计各组小鼠1周内的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结果 7d生存率Sham组全部存活,CLP组生存率为35%,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DS组生存率为65%,较CLP组显著提高(P<0.01).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表明,CLP组小鼠每天的逃避潜伏期较Sham组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较Sham组减少(P<0.01);DS组小鼠每天的逃避潜伏期较CLP组明显缩短(P<0.05或P<0.01),穿越平台次数较CLP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脓毒症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季新涛;李航;夏本专;陆昱;许浩;熊存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UAE)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PPH)对产妇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难治性PP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UAE介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指标,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卵巢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3.3% (P<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FSH、LH及E2等血清性激素水平与LH/FSH及治疗后RI、PI等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E介入治疗难治性PPH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且不会影响卵巢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异烟肼联合链霉素高压雾化吸入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400例中的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A组、观察B组各53例.对照组仅予以全身化疗,观察A组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予以异烟肼高压雾化吸入,观察B组在全身化疗基础上予以异烟肼联合链霉素高压雾化吸入治疗.比较3组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痰菌阴转情况和病灶吸收好转情况.结果 观察A、B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B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短于观察A组(P均<0.05);观察A、B组治疗痰菌转阴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观察B组痰菌转阴情况优于观察A组(P均<0.05);观察A、B组治疗后病灶吸收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观察B组病灶吸收好转情况优于观察A组(P均<0.05).结论 临床采用异烟肼联合链霉素高压雾化吸入对复治菌阳肺结核疾病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加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痰菌转阴与病灶吸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加中医透药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肌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透药加穴位注射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肢体肌力及运动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膝关节、髋关节肌力较治疗前均增加,且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髋关节肌力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组简易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中医透药加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效果满意,可有效提高患者肌力,也能改善运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颂;赵立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患者,女,61岁,因“便血1.5h”于2018年2月1日23时57分许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年,近期自服“坎地沙坦酯片”治疗.6年前于外院行“腰椎间盘滑脱手术”,目前仍间断服用“双氯酚酸钾”.无冠心病、糖尿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史.无外伤、输血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查体:血压112/74 mmHg,神志清,巩膜无黄染,睑结膜略苍白,心肺检查无阳性体征.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莫非征阴性,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急诊查血常规:红细胞数3.92×1012/L,血红蛋白109 g/L;急诊查生化:葡萄糖6.4 mmol/L,尿素11.6 mmol/L,氯108 mmol/L,C反应蛋白13 mg/L;次日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95 g/L,红细胞数3.42×1012/L,红细胞比积30.4%.红细胞沉降率27 mm/h;血脂八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4 mmol/L,三酰甘油2.28 mmol/L.血型鉴定:Rh(D)血型阳性,ABO血型正反定型AB型;血凝常规六项、血淀粉酶脂肪酶、肿瘤标志物(CA724、CA199、AFP、CEA)、降钙素原、输血前感染性疾病筛查、肝功、脑钠肽、肌钙蛋白T未见异常.肛门指检示指套可见少许鲜血,未触及包块.急诊肠镜检查示:进镜达盲肠,可见肠壁少许血凝块附着,冰盐水冲洗后可见盲肠多发憩室(图1),其中外前壁一小憩室内可见血凝块封堵,无活动性出血(图2).镜下诊断:盲肠憩室出血.治疗上给予保护肠黏膜、止血、抗感染、补液支持等治疗.2018年2月5日复查血常规:红细胞比积28.1%,红细胞数3.17×1012/L,血红蛋白92 g/L;患者出血停止,复查大便潜血阴性,于2018年2月7日出院.
作者:赵小漫;邢春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男性患者1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和相应检查结果.结果 10例患者中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结论 临床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辅以抗抑郁、戒酒干预,补充维生素B,营养神经等综合疗法,可强化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凤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规范医院麻醉药品的管理,促进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防止滥用.方法 对2017年医院北区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醉药品门诊处方数共计423张,其中59张为不合格处方.结论 麻醉药品属于特殊管制类药品,需严格执行国家对麻醉药品的相关规定,才能避免麻醉药物的滥用.
作者:焦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基于常规西药加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比较2组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发热、咳嗽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发热、咳嗽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3.53% (P <0.01).结论 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采用常规西药及加味小柴胡汤共同治疗的效果更佳.
作者:余后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小型猪异氟醚脂质体静脉注射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成年健康小型猪10只,雌雄各半,分别单次静脉注射异氟醚脂质体100 mg/kg,于给药后0.5、1、2、4、6、10、15、30、45、60、90、120 min各采股动脉血5ml,采用注射器顶空2次平衡法经气相色谱仪测定血中异氟醚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应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分析房室模型及其参数.结果 异氟醚脂质体猪静脉单次静注100 mg/kg后,其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结论 异氟醚脂质体单次静脉注射后,佳房室模型为二室模型,静脉应用于小型猪安全、有效,麻醉作用确切,恢复快.
作者:杨淼;方华;章放香;赵倩;章建平;王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由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致,其中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破损者,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本病症状多样,机制复杂,易长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造成食管狭窄、Barrett's食管(BE)、食管腺癌(EA)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RE、BE及EA患病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故对其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
作者:杜昕;苏铁柱;张玉萍;白丽梅;褚睿;张继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80例接受阴道超声检查,并与宫腔镜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阴道超声检查有效率.结果 患者接受超声检查结果示宫腔粘连61例,正常19例.宫腔镜检查取组织活检证实宫腔粘连69例,正常11例,宫腔粘连诊断率为86.3%,而阴道超声检查漏诊8例,诊断准确率为88.4%.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宫腔粘连术前诊断、术中定位及术后效果评估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该检查无创、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易行,患者接受度较高,利于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与应用.
作者:苏巧斌;郭良华;刘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在世界医学中,阿司匹林是临床应用广泛的三大药物之一,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阿司匹林初应用于解热、镇痛及抗炎,随着科学家们对其药理作用的大量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在风湿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辅助治疗中疗效确切.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王云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其特点,了解监测过程存在不足,探讨改进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以2018年第一季度我院上报的57例药品不良反应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方式、药物类型、ADR主要症状等要素进行分析.结果 57例药品不良反应中,男女比例相似,低于10岁组以及大于60岁组所占比例高,静脉给药不良反应所占比例高,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皮肤及其附件、全身性反应及消化系统,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主要为抗感染药物.结论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还需进一步完善,以避免和减少发生率.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脑脊液分流术应用于颅内肿瘤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有用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患者3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脑脊液分流术治疗,比较2组术后治疗有效率并对患者术后生存率进行随访记录.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21%,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观察组术后1年存活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44.44% (P <0.01).结论 颅内肿瘤患者应用脑脊液分流术可减轻颅内高压,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术后存活率.
作者:周利美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