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刘鸿;王莉敏

关键词:依达拉奉, 尼莫地平, 高血压脑出血
摘要: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HICH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情况,记录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68.57%(P<0.05);治疗后,2组血肿体积、水肿体积、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HICH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缩小血肿与水肿体积,改善神经系统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穴位注射加中医透药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肌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加中医透药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肌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透药加穴位注射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肢体肌力及运动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膝关节、髋关节肌力较治疗前均增加,且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髋关节肌力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组简易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中医透药加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效果满意,可有效提高患者肌力,也能改善运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颂;赵立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2组吞咽功能评分改善情况及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SS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饮水前SpO2值及饮水后SpO2值均较治疗前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可有效降低患者SSA评分,利于改善其吞咽功能,减轻心理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文焕;武巧芝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宫腔粘连阴道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目的 观察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80例接受阴道超声检查,并与宫腔镜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阴道超声检查有效率.结果 患者接受超声检查结果示宫腔粘连61例,正常19例.宫腔镜检查取组织活检证实宫腔粘连69例,正常11例,宫腔粘连诊断率为86.3%,而阴道超声检查漏诊8例,诊断准确率为88.4%.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宫腔粘连术前诊断、术中定位及术后效果评估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该检查无创、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易行,患者接受度较高,利于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与应用.

    作者:苏巧斌;郭良华;刘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医药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研究进展

    女性出现月经不调在妇科临床上较常见,同时也是较多发的一种病症,通过中医药治疗的方式,能够在女性的月经不调当中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药治疗女性月经不调,在我国有着较悠久的历史,在中医文化当中,认为月经正常来潮是天葵、经络和气血达到协调反应产生的结果.近些年来,女性月经不调发病率在不断升高,在很大程度上对于现代社会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获得了广大妇科专家和学者的关注.随着我国妇科传统理论,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研究的不断推动和深入,中医药对女性月经不调的治疗效果越来越明显,并且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1].因此,本文将对中医药结合针灸的方式,对女性月经不调的研究和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贺宏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仅单纯应用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hEGF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7%,高于对照组的77.33% (P <0.01);治疗后,2组SIT、BUT及FL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玻璃酸钠与rhEGF联合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泪膜稳定性明显增强,泪膜裂时间显著增加,且可促进FL评分有效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渝;马剑;冯学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非甾体消炎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非甾体消炎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相关.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疾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每组60例.甲组予布洛芬治疗,乙组予双氯芬酸钠治疗,丙组予美洛昔康治疗,比较3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 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甲组>乙组>丙组.3组患者在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发生率方面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非选择性COX-2抑制剂,选择性COX-2抑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临床当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在排除了禁忌证的基础上以选择性COX-2抑制剂作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应用首选.

    作者:许玉红;潘晓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觉的影响

    目的 分析角膜塑形镜应用在青少年近视矫正屈光参差对双眼视觉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角膜塑形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治疗前后裸眼视力参差度和屈光度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系统治疗后,患者裸眼视力超过治疗之前佳矫正视力1.0以上者56例,占93.3%;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屈光参差度分别为(3.1±1.1)和(0.35±0.3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通过接受角膜塑形治疗,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双眼视觉功能,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靳敏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由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致,其中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破损者,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本病症状多样,机制复杂,易长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造成食管狭窄、Barrett's食管(BE)、食管腺癌(EA)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RE、BE及EA患病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故对其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

    作者:杜昕;苏铁柱;张玉萍;白丽梅;褚睿;张继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儿科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3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84.57% (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4%,低于对照组的17.90% (P <0.01);观察组咳嗽、咯痰、气喘、肺部湿哕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应用于儿科呼吸疾病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促进患儿康复,改善其身体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简方华;赖富煌;林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医辩证方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7.5% (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32.5% (P <0.01).结论 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咳嗽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转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37例和开腹组35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指标与术后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施术时间、淋巴清扫数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且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1或P<0.05).结论 早期子宫颈癌实施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可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及早恢复.

    作者:董慧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开具的1 200张处方进行点评,根据有关标准筛查出不合理处方,并总结分析中药饮片处方中毒性中药饮片使用合理性、用药味数合理性、剂量合理性.结果 1 200张门诊处方中,不合理处方650张.中药饮片使用不合理问题主要有毒性中药饮片使用不当、用药味数偏多、超正常剂量用药等.结论 临床上应注重中药饮片处方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的分析,从而保证用药合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夏丽涛;杨春;王黛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高强度纤维树脂桩核用于牙体缺损修复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 观察高强度纤维树脂桩核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口腔科收治的53例(62颗)牙体缺损(牙残根、残冠)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以高强度纤维树脂桩核进行牙体缺损修复,并实施术中、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53例患者,62颗缺损患牙全部修复,修复成功62颗,修复成功率100%;经6个月跟踪随访,62颗患牙均无脱落、松动、根管桩折断状况,患者咬合功能恢复良好;护理满意度调查,53例患者中51例对护理满意,满意率为96.23%.结论 高强度纤维树脂桩核在牙体缺损修复中应用效果良好,牙体修复及修复完成阶段,配以系统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恢复和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徐二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医院体检并确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2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接收体检且结果正常的健康者2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2组均血常规及生化检验,比较2组检验后的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及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肝功能白球比例(A/G)和总胆红素(TBIL)等.结果 观察组检验后PLT、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为(101.93 ±21.52)×109/L、(5.11 ±1.23)×109/L、(53.96±12.47)%、(39.96±5.24)%,与健康对照组的(175.93±26.37)×109/L、(7.03±0.65)×109/L、(65.39±5.98)%、(31.29±2.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1),ALB、A/G、ALT、TBIL水平为(41.62±2.54) g/L、(1.06±0.92)、(111.96±14.52) U/L、(25.63±2.37) μmol/L,与健康对照组的(46.93±1.46) g/L、(1.67±0.28)、(31.69±2.58) U/L、(15.94±2.64)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1).结论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80例,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多层螺旋CT诊断,查阅医院与所选取患者相关的各个方面数据,记录患者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结果 肝脏损伤者16例,肾脏损伤者20例,脾脏损伤者24例,肠道损伤者8例,复合性脏器损伤者12例.患者伴随着其他疾病,复合肋骨骨折者16例,复合肺挫裂伤者14例,复合腹腔积血者30例,复合腰椎横突骨折者12例,复合腰椎压缩性骨折者5例.多层螺旋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肝、脾脏以及肾脏轮廓模糊不清,复合呈现出高密度影像,患者往往还会伴随腹腔积血以及气腹等病症.结论 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能够准确分析患者病情,给患者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指导,对于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亚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异烟肼联合链霉素高压雾化吸入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异烟肼联合链霉素高压雾化吸入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400例中的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A组、观察B组各53例.对照组仅予以全身化疗,观察A组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予以异烟肼高压雾化吸入,观察B组在全身化疗基础上予以异烟肼联合链霉素高压雾化吸入治疗.比较3组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痰菌阴转情况和病灶吸收好转情况.结果 观察A、B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B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短于观察A组(P均<0.05);观察A、B组治疗痰菌转阴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观察B组痰菌转阴情况优于观察A组(P均<0.05);观察A、B组治疗后病灶吸收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观察B组病灶吸收好转情况优于观察A组(P均<0.05).结论 临床采用异烟肼联合链霉素高压雾化吸入对复治菌阳肺结核疾病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加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痰菌转阴与病灶吸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入院后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观察组加用瑞舒伐他汀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脂相关指标变化,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3.33% (P <0.01);治疗后,2组各项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36.67% (P <0.05).结论 相较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疗效肯定、降脂效果及药物安全性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动脉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在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动脉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评估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和判断患儿预后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 8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根据1 min Apgar评分分为重度窒息组(40例)和轻度窒息组(45例),根据预后分为治愈组(68例)和死亡组(17例).同期选择40例因其他疾病入院治疗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及对照组血乳酸水平、6h乳酸清除率、动脉血气指标、多器官损伤比例,比较治愈组、死亡组患儿血乳酸水平、6h乳酸清除率、动脉血气指标.结果 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及对照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患儿血pH值、碱剩余(BE)及6h乳酸清除率均低于对照组,血乳酸水平、多器官损伤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窒息严重程度加重血pH值、BE及6h乳酸清除率明显降低,而血乳酸水平、多器官损伤比例明显升高(P<0.05);治愈组、死亡组及对照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愈组与死亡组血pH值、BE等动脉血气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死亡组6h乳酸清除率、1 min Apgar评分明显低于治愈组(P<0.05),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血乳酸、6h乳酸清除率在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焦丽杰;朱明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制性运动疗法,比较2组治疗效果,通过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生活活动能力,采取FMA量表及MWS(大步行速度)对患者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2组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组FMA评分、MWS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效果较优,可改善其预后,促进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及上、下肢功能恢复.

    作者:邓梦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慢性盆腔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后慢性盆腔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医院治疗的盆腔炎性疾病后慢性盆腔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康妇炎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奥硝唑治疗,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奥硝唑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70.0% (P <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慢性盆腔痛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陈锦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