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敏肖
目的 观察艾地苯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8例.2组患者均采取营养脑细胞、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药物治疗,并予具针对性的心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地苯醌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细胞因子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80%,高于对照组的77.55% (P <0.05);观察组治疗后NGF与BDNF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艾地苯醌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效果肯定,可改善患者抑郁症状,调节神经细胞因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建启;孙美芝;张景帅;郭庆龙;李坤峰;唐华伟;智洪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受诊治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30例,实施磁性附着体修复,并对修复后义齿固位(固定力)、咀嚼、咬胎使用情况进行随访,对随访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修复术后1、2、3周的固位(固定力)、咀嚼效率好于修复前(P均<0.05);修复后2、3周的固位(固定力)、咀嚼效率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术后即刻、修复后1年总满意度均为100.00%,高于修复前的46.67% (P <0.05).结论 临床上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后,义齿外形美观、固位好,患者咀嚼效率更高,保护基牙,取戴方便,患者治疗后义齿的稳固性、舒适性以及美观性都得到了广泛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海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不同起始剂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77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59例.A组起始剂量5 mg,/d,B组起始剂量10 mg/d,C组起始剂量20 mg/d.应用HAMD(17项)、病症严重程度总评量表(CGI-SI)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及治疗6周末各测定评估1次,观察比较3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3、6周后,3组HAMD、CGI-SI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B、C组治疗后3、6周HAMD、CGI-SI评分低于A组(P<0.01);B、C组治疗后3、6周HAMD、CGI-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2%,高于A组的71.19%和C组的83.05%(P<0.01或P<0.05);A、C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控制艾司西酞普兰起始剂量在10 mg/d,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较为安全.
作者:林伟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药师电子审方事前审核模式,拦截不合理处方,提高处方合格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18年1~6月事前干预处方1 826份进行回顾分析,对不合理处方类型,未干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事前干预登记的不合理处方共1 826份,未干预成功12份,成功率99.34%,其中以诊断不全、用法用量不适宜占据多数,因医师录入错误的处方占比32% ~ 42%,已严重影响处方的整体质量,且有一定隐蔽性,需引起重视.结论 通过审核处方并进行事前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处方质量,有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林嘉鑫;吴雯;陈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脓毒症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方法 应用盲肠结扎穿刺法(CLP)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模型(CLP)组、丹参(DS)组;建模成功后1周内,DS组给予丹参注射液1.28 g/kg,Sham组和CLP组分别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统计各组小鼠1周内的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结果 7d生存率Sham组全部存活,CLP组生存率为35%,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DS组生存率为65%,较CLP组显著提高(P<0.01).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表明,CLP组小鼠每天的逃避潜伏期较Sham组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较Sham组减少(P<0.01);DS组小鼠每天的逃避潜伏期较CLP组明显缩短(P<0.05或P<0.01),穿越平台次数较CLP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脓毒症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季新涛;李航;夏本专;陆昱;许浩;熊存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37例和开腹组35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指标与术后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施术时间、淋巴清扫数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且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1或P<0.05).结论 早期子宫颈癌实施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可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及早恢复.
作者:董慧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1.67% (P <0.01),2组患儿治疗后IgA、IgG、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蒙脱石散,并可明显增强患儿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医院体检并确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2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接收体检且结果正常的健康者2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2组均血常规及生化检验,比较2组检验后的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及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肝功能白球比例(A/G)和总胆红素(TBIL)等.结果 观察组检验后PLT、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为(101.93 ±21.52)×109/L、(5.11 ±1.23)×109/L、(53.96±12.47)%、(39.96±5.24)%,与健康对照组的(175.93±26.37)×109/L、(7.03±0.65)×109/L、(65.39±5.98)%、(31.29±2.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1),ALB、A/G、ALT、TBIL水平为(41.62±2.54) g/L、(1.06±0.92)、(111.96±14.52) U/L、(25.63±2.37) μmol/L,与健康对照组的(46.93±1.46) g/L、(1.67±0.28)、(31.69±2.58) U/L、(15.94±2.64)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1).结论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内镜下放置胆道支架用于肝门部胆道恶性肿瘤各分型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肝门部胆道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Bismuth分型进行分组,观察各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Ⅰ型患者总有效率高于Ⅱ型、Ⅲ型及Ⅳ型患者(P <0.05或P<0.01);Ⅰ型、Ⅱ型及Ⅲ型患者术后胆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患者术后胆管炎发生率显著高于Ⅰ型、Ⅱ型及Ⅲ型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用于Bismuth Ⅰ型肝门部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疗效显著,而BismuthⅣ型肝门部胆道恶性肿瘤患者内镜下双支架置入治疗难度高,临床总有效率较低,且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临床应慎重考虑.
作者:黄华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后慢性盆腔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医院治疗的盆腔炎性疾病后慢性盆腔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康妇炎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奥硝唑治疗,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奥硝唑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70.0% (P <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慢性盆腔痛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陈锦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药学管理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开展药学管理措施后开具的处方246张(2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开展药学管理措施前的处方246张(2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门诊合理用药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处方用药不合理率为11.79%,低于对照组的51.63% (P <0.01);观察组处方用药不适宜率为6.50%,低于对照组的42.27% (P <0.01).结论 加强药学管理工作,不仅能使药物应用期间的适宜性显著提升,还能使处方用药不合理发生率显著下降,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潘晓棠;许玉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基于常规西药加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比较2组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发热、咳嗽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发热、咳嗽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3.53% (P <0.01).结论 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采用常规西药及加味小柴胡汤共同治疗的效果更佳.
作者:余后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联合硫糖铝混悬凝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应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应用泮托拉唑联合硫糖铝混悬凝胶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1.03% (P <0.01);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泮托拉唑联合硫糖铝混悬凝胶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安全性.
作者:马俊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综合性防范措施在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及隐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7月门诊药房未采取综合性防范措施期间的发药差错及隐患发生状况与2017年8月-2018年8月门诊药房采取综合性防范措施期间的发药差错及隐患发生状况,比较实施综合性防范措施前后门诊药房的发药差错、隐患状况.结果 采取综合性防范措施后发药差错下降了79.31%,隐患下降了58.82%.结论 采取综合性防范措施可以降低门诊药房发药差错与隐患几率.
作者:刘忠明;丁红丽;孙云;俆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临床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型情况及其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CSP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妊娠物、妊娠物位置以及子宫浆膜层距离不同,分为外生型以及内生型2种,之后依据类型不同合理进行对应治疗方法的选择,终对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本研究的136例CSP患者中,终发现属于外生型26例以及内生型110例.临床选择UAE(子宫动脉栓塞)+MTX(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终发现所有患者全部成功完成手术治疗,其中一次治疗成功者132例,二次治疗成功者4例.同外生型CSP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包块周边血流供应减少时间对比,内生型CSP患者明显减少(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对于CSP的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更可为该病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与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岩;吴文瑛;冯佩明;朱艳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七氟醚诱导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行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产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产妇采用七氟醚诱导复合喉罩全身麻醉.观察2组产妇不同时间点MAP、HR变化情况、术后患者苏醒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结果 术前2组产妇MAP、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时、切皮时及术后观察组产妇MAP、H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苏醒时间及停药至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应用七氟醚诱导复合喉罩全身麻醉,效果显著,可降低产妇对手术的应激反应,缩短苏醒时间,安全有效,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亭亭;蔡恒宇;刘东俊;刘诗璇;张丽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儿的临床诊治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8年3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DAI患儿13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DAI的诊疗经过、临床特点、变化规律及预后.结果 在全部脑外伤病例中,DAI病例占3.54%,DAI发病率占同期小儿脑外伤病例的31.18%,130例小儿DAI中发生癫痫38例(29.23%),死亡者2例(1.54%).结论 小儿DAI的病情紧急,及时诊断并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买吾拉江·阿木提;穆扎帕尔江·穆太力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2组吞咽功能评分改善情况及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SS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饮水前SpO2值及饮水后SpO2值均较治疗前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可有效降低患者SSA评分,利于改善其吞咽功能,减轻心理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文焕;武巧芝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7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苷,2组均持续治疗12周.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2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ESR、CRP、RF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RA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是治疗RA的较好方案之一.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由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致,其中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破损者,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本病症状多样,机制复杂,易长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造成食管狭窄、Barrett's食管(BE)、食管腺癌(EA)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RE、BE及EA患病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故对其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
作者:杜昕;苏铁柱;张玉萍;白丽梅;褚睿;张继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