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慧珍
目的 分析胃癌术后早期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84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胃癌术后早期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原因及诊治.结果 术后并发SAP患者11例,发生率为1.61% (11/684);胃癌根治术491例(D1-2)患者中并发SAP者5例(1.02%),姑息手术131例患者中并发0例,全胃切除(TG)52例患者中并发4例(7.69%),全胃联合脏器10例患者中并发2例(20.00%).全胃联合脏器SAP发生率明显高于胃癌根治术(D1-2)、姑息手术、全胃切除(TG).对SAP病理TMN分期可知:Ⅱ期2例,Ⅲ期6例,Ⅳ期3例;病变部位:胃窦小弯侧7例,胃体3例,贲门1例.11例SAP并发患者中,有8例病发初期实施清创引流术,5例患者实施1次清创引流,2例患者实施2次清创引流,另1例共手术3次.患者住院期间,这8例患者患者有1例在术后123 d死亡,患者出现消化道漏和全身严重感染,其余7例存活.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SAP与淋巴结清扫范围、手术切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该病在临床中的症状并不显著,临床诊断难度较大,患者预后较差;故早期诊断CT诊断是判定该并发症的常用手段,而清创引流手术则为缓解该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建方;李志雄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不同起始剂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77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59例.A组起始剂量5 mg,/d,B组起始剂量10 mg/d,C组起始剂量20 mg/d.应用HAMD(17项)、病症严重程度总评量表(CGI-SI)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及治疗6周末各测定评估1次,观察比较3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3、6周后,3组HAMD、CGI-SI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B、C组治疗后3、6周HAMD、CGI-SI评分低于A组(P<0.01);B、C组治疗后3、6周HAMD、CGI-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2%,高于A组的71.19%和C组的83.05%(P<0.01或P<0.05);A、C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控制艾司西酞普兰起始剂量在10 mg/d,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较为安全.
作者:林伟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UAE)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PPH)对产妇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难治性PP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UAE介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指标,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卵巢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3.3% (P<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FSH、LH及E2等血清性激素水平与LH/FSH及治疗后RI、PI等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E介入治疗难治性PPH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且不会影响卵巢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7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苷,2组均持续治疗12周.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2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ESR、CRP、RF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RA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是治疗RA的较好方案之一.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推拿辅治小儿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患儿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推拿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6个月内反复发作的次数、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7.14% (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推拿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临床效果肯定,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医院基本药物制度推行中PDCA循环模式的运用策略与效果.方法 医院2017年8月-2018年4月推行PDCA策略对医院基本药品制度进行合理用药管理(观察组);同时记录医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未开展PDCA策略医院药品管理制度的状况(对照组),从2组中各抽取200例用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状况,评价PDCA策略药品管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用药投诉率为2.00%、用药错误率为1.50%、患者用药满意度为94.50%;对照组用药投诉率为12.50%、用药错误率为7.00%、患者对用药满意度为7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医院基本药物制度推行时,采用PDCA循环模式,能够对患者的医疗安全进行保护,保证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对临床的用药差错发生率进行控制,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向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妇女2 000例作为观察组,未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2 000例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情况及优生优育知识认知程度.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育龄妇女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以提升育龄妇女对于优生优育的认知程度,扩大优生优育在我国的科普程度,有效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概率,降低我国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我国的出生人口整体素质.
作者:侯立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规范医院麻醉药品的管理,促进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防止滥用.方法 对2017年医院北区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醉药品门诊处方数共计423张,其中59张为不合格处方.结论 麻醉药品属于特殊管制类药品,需严格执行国家对麻醉药品的相关规定,才能避免麻醉药物的滥用.
作者:焦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由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致,其中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破损者,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本病症状多样,机制复杂,易长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造成食管狭窄、Barrett's食管(BE)、食管腺癌(EA)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RE、BE及EA患病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故对其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
作者:杜昕;苏铁柱;张玉萍;白丽梅;褚睿;张继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对腰椎间突出症患者疼痛指数及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针药并用方案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指数(VAS评分)以及功能障碍指数(CODL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 (P <0.05);治疗后,2组VAS、CODL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腰椎间突出症患者采用针药并用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银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医保守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患者中,治愈43例、好转32例、未愈1例,治疗有效率98.68%(75/76),仅出现2例因劳累后有轻微疼痛的患者.结论 中医保守疗法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能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礼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在药房处方调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医院实施药师干预前后各1000份处方中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及不合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为92.60% (926/1 000),高于对照组的61.50% (615/1 000).观察组给药时间过长占比1.50%,药物选择不当占比1.00%,药物无必要联合应用占比2.80%,用法用量不合理占比2.70%,无指证应用抗菌药物占比2.00%,均较对照组相应数据低.结论 在药房处方调剂中采取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提高整体的用药质量,规范抗菌药物的用药流程,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提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桂平;杨苏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在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患者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2组均进行常规基础麻醉,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应用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对比辅助麻醉,观察组则在手术结束前半小时进行右美托咪啶的静脉泵注,对2组患者的体动、呛咳次数以及镇静评分和苏醒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唤醒期血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动和呛咳次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在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啶能够有效辅助手术进行,同时优化相应的手术过程中体动和呛咳状况,改善镇静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浩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异烟肼联合链霉素高压雾化吸入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400例中的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A组、观察B组各53例.对照组仅予以全身化疗,观察A组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予以异烟肼高压雾化吸入,观察B组在全身化疗基础上予以异烟肼联合链霉素高压雾化吸入治疗.比较3组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痰菌阴转情况和病灶吸收好转情况.结果 观察A、B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B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短于观察A组(P均<0.05);观察A、B组治疗痰菌转阴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观察B组痰菌转阴情况优于观察A组(P均<0.05);观察A、B组治疗后病灶吸收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观察B组病灶吸收好转情况优于观察A组(P均<0.05).结论 临床采用异烟肼联合链霉素高压雾化吸入对复治菌阳肺结核疾病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加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痰菌转阴与病灶吸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受诊治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30例,实施磁性附着体修复,并对修复后义齿固位(固定力)、咀嚼、咬胎使用情况进行随访,对随访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修复术后1、2、3周的固位(固定力)、咀嚼效率好于修复前(P均<0.05);修复后2、3周的固位(固定力)、咀嚼效率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术后即刻、修复后1年总满意度均为100.00%,高于修复前的46.67% (P <0.05).结论 临床上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后,义齿外形美观、固位好,患者咀嚼效率更高,保护基牙,取戴方便,患者治疗后义齿的稳固性、舒适性以及美观性都得到了广泛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海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支架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12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支架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恢复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成功放置支架解除梗阻后,11例患者于7~12d进行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130~320 min,平均180 min,术中出血量50~160 ml,平均65 ml,远端切缘距肿瘤5~14.5 cm,平均8.2 cm,淋巴结清扫数量14 ~41个,平均28.1个.术后住院时间8~21 d,平均9.6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术后3~6d,平均3.5d,进食时间为术后3~8d,平均4.9d.术后1例患者发生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无切口感染.1例患者因发现肝内多发转移而行全身化疗.结论 支架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伴肠梗阻可行,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述平;施宏;杨春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污染率,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6年医院送检血33 105份培养的结果,了解血培养阳性率,病原菌分布及污染情况.结果 33 105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细菌2 335株,阳性率为7.05%.其中G-细菌1 471株(63.00%);G+细菌833株(35.67%).被判定为污染菌182株,污染率为0.55%,其污染菌菌株构成,以表皮葡萄球菌(CNS)为主.按科室统计,污染率高的为内科,共95株(52.20%).结论 医院血培养污染率较高,当血培养结果疑为细菌污染时,应结合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调整经验用药,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作者:马晨;雷金娥;张袆;陈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联合硫糖铝混悬凝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应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应用泮托拉唑联合硫糖铝混悬凝胶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1.03% (P <0.01);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泮托拉唑联合硫糖铝混悬凝胶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安全性.
作者:马俊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系统评价神经节苷脂(GM1)预防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GM1预防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化疗期间使用GM1能有效降低奥沙利铂的累积性和严重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1能有效预防奥沙利铂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降低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且不影响近期化疗疗效的疾病控制率,安全性较好.
作者:刘彦;孔小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七氟醚诱导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行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产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产妇采用七氟醚诱导复合喉罩全身麻醉.观察2组产妇不同时间点MAP、HR变化情况、术后患者苏醒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结果 术前2组产妇MAP、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时、切皮时及术后观察组产妇MAP、H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苏醒时间及停药至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应用七氟醚诱导复合喉罩全身麻醉,效果显著,可降低产妇对手术的应激反应,缩短苏醒时间,安全有效,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亭亭;蔡恒宇;刘东俊;刘诗璇;张丽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