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叉头框转录因子M1与肿瘤的研究新进展

赵新程;尹宜发;黄娅军;邓飞

关键词:叉头框转录因子M1, 肿瘤, 研究进展
摘要: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是Fox家族中重要的成员之一,其仅在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及肿瘤细胞中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本文根据国内外FoxM1 的新研究进展,对FoxM1的结构、生物学作用及与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自我管理对创伤性脑损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自我管理对创伤性脑损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自我管理教育时间表,对创伤性脑损伤偏瘫患者60例进行康复训练,每周评价康复训练相关技能执行情况.结果 60~79分为基本完成,80~89分为执行良好,90分以上为执行优秀.基本完成患者下一周给予重点评价教育,全部达到执行良好或优秀以上为教育成功.60例患者教育成功56例,成功率为93.33%;4例基本完成者出院前给予重点评价教育.结论 自我管理应用于创伤性脑损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切实可行,提高了患者对相关技能执行的依从性,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琴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非甾体抗炎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 观察非甾体抗炎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5年6月11日-2017年8月20日医院收治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58例,均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不良反应7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62%,不良反应累及部位主要为消化系统、皮肤表面及附件、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肝肾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听觉或视觉,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胃溃疡、胃出血、消化不良、便秘等为主.结论 非甾体抗炎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胃溃疡、胃出血、消化不良及便秘等为主,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如加强诊断、给予患者胃黏膜保护剂、定期对患者血常规或肾功能等指标进行检查等.

    作者:李磊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致过敏反应1例

    目的 分析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导致过敏反应的原因,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相关报道分析1例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所致过敏反应的发生原因.结果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所致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可能与药品成分中的维生素K1有关.结论 应对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所致过敏反应给予足够重视,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张正午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局限性湿疹244例变应原与临床转归分析

    目的 分析局限性湿疹的变应原及临床转归.方法 244例局限性湿疹患者均行斑贴试验检查,根据变应原检测结果回避可疑变应原并随访临床转归.结果 手部湿疹120例,面部湿疹92例,腰腹湿疹32例,斑贴试验阳性232例,检出率排前5位的分别为重铬酸钾、氯化钴、硫柳汞、硫酸镍、卡巴混合物.面部及腰腹湿疹根据检测到可疑变应原进行回避预后较好,但手部湿疹受职业因素影响回避存在困难预后较差.结论 斑贴试验是寻找局限性湿疹病因的有效手段,虽然耗时费力,但其有助改善局限性湿疹预后,仍值得临床保留推广.

    作者:刘齐;李媛;钟金;温柔;沈波;唐建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纳米炭在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及甲状旁腺保护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纳米炭在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及甲状旁腺保护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4月在医院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110例,依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在淋巴结清扫中使用纳米炭,对照组不使用纳米炭.比较2组淋巴结清扫情况、喉神经功能和甲状旁腺功能损伤情况、手术各项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淋巴清扫个数多于对照组,淋巴结黑染率高于对照组,中央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喉神经功能和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P<0.05).结论 甲状腺癌术中加用纳米炭有利于提高淋巴结清扫率,更利于保护患者喉神经功能和甲状旁腺功能,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奇斌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四味中药经验方联合物理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四味中药经验方联合物理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带状疱疹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接受四味中药经验方联合物理疗法,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痛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及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P<0.05),观察组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及脱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味中药经验方联合物理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价值的临床推广治疗方案.

    作者:李源莉;柳超;张豪威;茅秋香;绳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小儿病毒性肠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本文主要综述和分析小儿病毒性肠炎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包括中药及中成药、西药、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等,对多种治疗方案的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张静珍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CT检查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16排螺旋CT检查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医院接受治疗的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72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采用16排螺旋CT检查诊断,对照组采用X线片检查诊断,比较2组临床诊断准确率,分析16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 研究组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T检查确诊的34例患者中单根骨折19例,2根肋骨骨折9例,3根肋骨骨折6例.其中单纯左侧肋骨骨折16例,单纯右侧肋骨骨折7例,双侧肋骨骨折2例,后肋骨折4例,前肋骨折3例,腋肋骨折2例.结论 对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实施16排螺旋CT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宫腔镜在异常阴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宫腔镜在异常阴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异常阴道出血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阴道超声检查,观察组采取宫腔镜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参照,分析宫腔镜在异常阴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各检查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异常阴道出血病因检查中宫腔镜获得的结果更为可靠,可做优选检查手段推广使用.

    作者:黄淑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在医院治疗的眩晕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恶心、呕吐、眩晕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χ2=4.891,P<0.05);试验组恶心、呕吐、眩晕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效果较好,能缓解患者恶性、眩晕等临床症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孙正雄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按照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美沙拉嗪治疗,试验组接受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前后内镜评分及肠炎活动指数(DAI)评分.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P<0.05).用药前2组的内镜评分与D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组的内镜评分及DAI均低于用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使患者的内镜评分与肠炎活动指数得到显著降低,保障临床疗效.

    作者:洪慧杰;原辉东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74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试验组采用莫西沙星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25,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低于对照组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25,P<0.05).结论 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良好,其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且安全性更高,建议在各个医院中推广使用.

    作者:孙银春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伸舌能力对脑卒中后嗓音响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伸舌能力对脑卒中后嗓音响度的影响,为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6例,在度过急性期、病情稳定后2周及2周以上进行测试,测量伸舌能力、嗓音响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经过住院康复治疗的患者伸舌长度、嗓音响度均呈上升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康复训练前、康复训练后伸舌长度、嗓音响度均呈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呈下降趋势.干预前没有达到50 dB以上的患者,干预后伸舌长度低1.81 cm才可达到50 dB以上.结论 伸舌能力对脑卒中后嗓音响度影响大,伸舌能力越好,脑卒中后音量越大,康复训练可提升伸舌能力、嗓音响度.

    作者:陈祺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 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明确临床药师参与抗结核治疗与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6例,临床药师团队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治愈71例(82.56%),胸膜肥厚9例(10.47%),包裹6例(6.98%);平均住院时间(13.4±2.7)d;出现轻度头痛与恶心症状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经对症处理后均有所改善.结论 临床药师积极监测结核病患者临床药物治疗过程,有助于强化治疗规范性,改善患者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疾病尽早转归.

    作者:朱雪莉;杨先全;韩义书;徐梦寒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DN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试验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微量尿蛋白.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9,P<0.05).试验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微量尿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DN效果较好,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和24 h微量尿蛋白水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雪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CHD)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医院确诊的CH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49例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48例给予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变化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2,P<0.05).治疗后2组LVEF水平均高于入院时,6MWT长于入院时,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CHD合并心力衰竭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吴志忍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静脉配置中心成品漏液的改进及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静脉配置中心成品漏液的改进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医院静脉配置中心成品2000件(对照组),未实施改进措施.另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医院静脉配置中心成品2000件(研究组),实施改进措施.比较2组成品漏液情况.结果 研究组成品漏液率为0.5%(10/2000)低于对照组的3.0%(6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济损失为(220.7±18.6)元少于对照组的(546.8±20.6)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配置中心成品漏液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能降低成品漏液率,降低医院经济损失,提高临床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促进静脉配置中心进一步发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李贵利;吴月娣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医院进行中药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是否采用炮制中药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未炮制中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炮制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低于对照组的24.0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3,P<0.05).结论 中药在炮制后服用能促进药效的提高,降低药物毒性,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罗仁书;何治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柠檬水喷雾在经鼻蝶入路患者术后口渴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柠檬水喷雾在经鼻蝶入路患者术后口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行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清醒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按患者需求棉签蘸水涂抹口唇,试验组患者每2小时给予柠檬水喷雾,每次20 min.比较2组患者的口渴感程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口渴感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柠檬水喷雾能有效改善患者口干、口渴等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钱雨霜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疱疹性咽峡炎2例

    病例1.女,1岁,2018年4月28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患儿缘于2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8.5 ℃,伴食欲欠佳,流涎,无咳嗽、咯痰,查口唇无发绀,咽部充血,口腔可见散在疱疹,扁桃体无肿大,无脓性分泌物,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 血常规:WBC 7.33 ×109/L,N 0.707,L 0.205,RBC 4.92 × 1012/L,HGB 138 g/L,PLT 271 ×109/L,门诊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给予康复新液均匀涂抹于疱疹处,每天4~5次,同时在吃奶或饮食前30 min给予开喉剑喷雾剂喷于患处,每天3~4次,连用5 d,给予四季抗病毒合剂3 ml口服,每天3次抗病毒治疗. 5d后复查血常规及血糖均正常,患儿精神食欲可,嘱患儿家属加强护理,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去公共场所,如有发热、精神差、易惊、咽痛、起皮疹等异常情况随时就诊.

    作者:曲林芬;宋素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