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密封帽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中的应用价值

黄翔;明莫瑜;蒋连强;刘卫

关键词:密封帽,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
摘要:目的 对密封帽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拟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静脉注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置入喉罩,喉罩一端口接连麻醉机行人工控制通气,纤维支气管镜从喉罩另一端有密封帽的端口置入,经声门进入气管、支气管.记录术前5 min(T1)、诊治中(T2)、检查后(T3)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的变化情况、镜检期间不良反应及麻醉满意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稳定,通气效果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密封帽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安全、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8例,根据动静脉内瘘是否出现血栓分为血栓组25例和畅通组33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分析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2组女性患者比例、糖尿病患者比例、收缩压、舒张压、超滤量、促红素使用量、每月血肿穿刺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若血压过低、过度超滤或是穿刺不当等均易引起血栓形成,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也加大了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史青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目的 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7月-2017年4月收治且符合诊断标准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头孢他啶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均按照说明书用药治疗7~10 d.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疾病治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9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愈时间为(7.06±0.23)d,短于对照组的(7.51±0.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头孢他啶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相近,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能缩短治疗时间,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罗亚飞;陈立发;罗伟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孕晚期低位水囊引产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低位水囊用于孕晚期引产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引产的孕晚期孕妇2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通过直接静脉滴注小剂量缩宫素实施引产,观察组先在宫颈内口位置放置水囊持续24 h,无自然临产的孕妇,第2天选择小剂量缩宫素实施静脉滴注,评价2组引产效果,比较2组剖宫产率以及阴道分娩率;比较2组产后2 h出血情况以及产后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比较观察分娩结束时间,比较2组临产发动时间、总产程及产褥病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1.0%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结束时间、有效临产发动时间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后2 h出血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褥病发生率为3.00%(3/100)低于对照组的7.00%(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水囊用于孕晚期引产中能提升引产效果,提升阴道分娩率,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严春华;郑云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抗感染治疗的方式和药学监护方法.方法 对医院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实践的经验和体会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结果 临床药师可以从抗菌药物的选择、抗菌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特殊病理生理状况下抗菌药物剂量的调整、细菌耐药时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抗菌药物的优化治疗等多方面入手,充分发挥药师在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不仅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同时也能更好体现自身价值,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和尊重.

    作者:杨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浅谈我院儿科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分析医院儿科临床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方法 针对儿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经过本科改革探索,寻找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结果 儿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体系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教学计划、带教模式陈旧、教学师资薄弱等等.结论 针对儿科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更新带教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有利于提高儿科护理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作者:卫洋丽;杨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院内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三甲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患者141例的病例资料,了解细菌耐药情况并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MD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B对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耐药率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耐药、是否入住ICU、侵入操作、有创通气、中心静脉置管、胃管、尿管、免疫调节剂使用、联合用药、头孢哌酮舒巴坦使用、碳青霉烯类使用、糖肽类使用、葡萄球菌感染、革兰阴性菌感染是MDRAB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入住ICU、碳青霉烯类使用、长期卧床是MD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DRAB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早期干预危险因素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助于减少MDRAB的发生率.

    作者:孙世鹏;旷南岳;漆新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液科住院患者餐后口服药服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血液科住院患者餐后口服药服用的影响因素以及未按时服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查阅档案和现场调查结合,调查分析14组672人次血液科住院患者餐后口服药服用情况及未按时服药的原因.结果 影响血液科住院患者口服药服用因素中,服药时间和年龄影响较大,性别和护理等级可以忽略不计,未按时服药的原因可分为忘记、故意不服、身体不适、药物遗失和其他原因等五类.结论 提出确立需要重点关注的时间段和对象人群、建立回访提醒制度、加强宣教和劝慰、提供必要的辅助措施或改变用药方式、改进药物存放方式和改进发药流程等六种改进建议.

    作者:徐凯燕;周妮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柴枳平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柴枳平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柴枳平肝汤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血清5-羟色胺及生长抑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5-羟色胺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而生长抑素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柴枳平肝汤治疗,可有效改善胃消化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单百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PCI术中替罗非班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PCI术中替罗非班通过不同的给药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术后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行PCI术11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PCI术前给予盐酸替罗非班,观察组PCI术中给予盐酸替罗非班,观察2组患者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MP)、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TIMI及TMP 0~Ⅱ级各分级例数均少于对照组,TIMI血流Ⅲ级及TMP心肌灌注Ⅲ级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后半年后随访检查,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D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内,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62%(5/58)低于对照组22.41%(1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术前静脉注射相比,AMI PCI术中冠脉内注射盐酸替非罗,提高术后患者心肌灌注水平的效果更为显著,有助于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作者:李冀;夏碧桦;韩克跃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雷诺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雷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雷诺病患者根据就诊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方法,给予硝苯地平和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温经通脉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肢端皮色苍白、麻木、疼痛消失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黏附情况、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肢端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肢端皮色苍白、麻木及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黏附情况、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黏附情况、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及肢端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肢端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雷诺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情况,加速各项症状消退,减轻疼痛,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彭紫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早期气管切开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行气管切开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于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行气管切开及时间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术后24 h内行气管切开术,对照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前未行气管切开,或在术后24 h内未行气管切开,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病死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根据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病死率(11.25%)低于对照组的(25.00%),肺部感染发生率(43.66%)低于对照组(63.64%),观察组患者ADL评分Ⅰ ~Ⅳ级所占比率(83.10%)高于对照组(60.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行气管切开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何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全髋置换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比较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术后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根据手术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全麻组36例,腰硬联合组44例,分析2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液量、输血量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组的术后躁动和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组T3和T4时的HR和MAP明显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1、T2、T5时间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更有利于术后麻醉的恢复,显著减少患者术后躁动和谵妄发生,稳定麻醉恢复期血流动力学.

    作者:杨少华;陈育辉;陈玲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甘露聚糖肽致急性过敏性休克救治体会

    患者,男,45岁,因发现血小板减少20余天、皮肤瘀点、瘀斑1 d于2016年9月1日中午12时入住我科. 20余天前于当地体检时发现血小板减少,未予重视,1 d前出现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瘀斑,既往史无特殊,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体查:T 36.7 ℃,P 90次/min,R 20次/min,BP 122/78 mmHg(1 mm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SpO2)91%. 神志清楚,口腔牙龈无出血,胸背部见散在瘀点、瘀斑,脐周见皮疹. 入院查血常规示血小板总数24 ×109/L,余正常. 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考虑血小板减少症,予酚磺乙胺0.5 g+氨甲苯酸0.4 g+维生素K13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止血,甘露聚糖肽注射液10 mg (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 5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03633,批号B160407)+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调节免疫,首组输注液体为甘露聚糖肽,输注后约5 min,突发呼吸困难、呼之不应,体查:HR 110 次/min,BP 90/62 mmHg,SpO280%,全身青紫,口唇发绀,鼻腔出血,双肺闻及满肺哮鸣音,心音听不出,考虑过敏性休克,予立即停止输注甘露聚糖肽,更换输液器,心电监护,血压、指脉氧监测,面罩吸氧,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静脉注射( 2组)、地塞米松10 mg静脉输注抗过敏,蛇毒血凝酶1 U静脉注射,奥美拉唑40 mg静脉滴注,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追问患者家属,患者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加用氨茶碱0.25 g静脉输液治疗,经上诉处理后约20 min,仍呼之不应,有自主呼吸及心律,HR 101次/min,BP 145/96 mmHg, SpO279%,遂转入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经积极抗过敏、舒张支气管、抗感染、制酸、补液对症等治疗,于2017年9月3日9时监测 R 24 次/min, HR 90 次/min, BP 96/62 mmHg, SpO297%,动脉血气分析示pH 7.443,氧分压86 mmHg,二氧化碳分压36 mmHg,HCO3-24 mmol/L,遂拔除气管插管,后经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升血小板等治疗,皮肤瘀点、瘀斑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13.47 ×109/L,红细胞4.91 ×1012/L,血红蛋白148 g/L,血小板293 ×109/L.

    作者:彭志元;刘水玉;伞景辉;杨春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瑞巴派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瑞巴派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00 mg+克拉霉素500 mg+枸橼酸铋钾颗粒220 mg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巴派特1.0 g治疗.比较2组治疗2周后Hp根除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Hp根除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8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消化道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巴派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胜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饮食干预联合健康宣教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饮食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和服药依从性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67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以饮食干预联合健康宣教,随访4个月,比较2组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8项疾病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完全不依从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作者:姚雪英;熊佳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药品采购工作中缺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医院药品采购部门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全院药品供应,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危,所以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上责任重大. 医院药品的采购工作是按照本院临床使用药品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药品采购计划单并采购药品,如何保障药品供应,让患者在临床上快速用上安全有效的药品已成为药品采购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 但在药品实际采购工作中,临床用药的需求量和供货量具有随机性和不稳定性,再加上药品生产企业及供货商存在的种种原因,使保障药品供应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药品缺货现象不断出现,药品供应链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药品短缺,临床用药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尤其是医疗必需品的短缺甚至会延误医疗救治[1]. 因此,正确处理医院药品的缺货问题刻不容缓. 本文通过探讨常州市德安医院药品短缺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得防范措施,尽量减少缺货的发生.

    作者:丰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多因素分析

    目的 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前后格拉斯哥评分情况,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涉县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6月-2015年12月住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并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56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完成后1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 受伤2周内开始高压氧治疗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受伤2周后开始高压氧治疗的患者(P<0.05);多疗程高压氧治疗患者治疗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单疗程高压氧治疗患者(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确切,早期、多疗程治疗可能影响高压氧治疗的治疗效果.

    作者:宋爱国;宁国芳;段玉娟;王烨龙;李波林;刘亚鹏;牛申凯;杨利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替加环素致凝血功能异常1例的药学监护

    替加环素是首个应用于临床的甘氨酰环素类新型抗菌药物,具有超广谱的抗菌活性,对泛耐药的致病菌(例如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具有非常高的抗菌活性,2005年6 月17日美国FDA批准其用于治疗成人复杂的腹内感染和成人复杂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包括复杂阑尾炎、烧伤感染、腹内脓肿、深部软组织感染及溃疡感染. 近年来替加环素进入中国市场,其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介绍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替加环素致凝血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病例的分析与处理,以探讨替加环素的使用安全性以及临床药师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中的作用.

    作者:戴万程;苏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一期后路清除病灶、异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老年腰骶椎结核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腰骶椎结核患者20例,均采用一期经后路清除结核病灶、异体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用时90~220 min,中位数160 min;出血量300~800 ml,中位数400 ml,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2~26个月,中位数18个月,所有患者结核均控制良好,后凸畸形得到有效矫正,椎间植骨全部骨性融合,神经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恢复(P<0.05).结论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异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老年腰骶椎结核手术操作相对简便、创伤小,能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无需二期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宋晋刚;崔易坤;尹振宇;黄海峰;羊刚毅;赵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噻托溴铵结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结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结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进行治疗,并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5).研究组的ADL、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结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总体有效率较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崔素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