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脐血CD34~+细胞向巨核细胞的分化扩增及基因的表达变化

王海莲;鞠秀丽;葛伟;李栋;沈柏均

关键词:脐血, CD34~+细胞, 巨核细胞, 扩增
摘要:目的 研究脐血CD34~+细胞向巨核细胞的诱导分化及体外扩增,并观察此过程中巨核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获得CD34~+细胞培养在无血清无基质培养基中,采用TPO+SCF+IL-3+IL-6、TPO+SCF+IL-3、TPO+SCF三种不同因子组合对其诱导分化及扩增.收集3、7、10、14 d的扩增产物,运用荧光显微镜检测巨核细胞的表面标志;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巨核细胞的凋亡;对巨核细胞进行DNA含量检测以及荧光定量PCR检测特异性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分离获得的CD34~+细胞在体外可以有效扩增,随培养时间的延长,CD34~+/CD41~+细胞数第7天达高值,之后逐渐下降;而CD41~+、CD42b~+、CD61~+细胞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增高.DNA含量检测发现,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多倍体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增加.三种因子组合中TPO+SCF+IL-3+IL-6组扩增效率高.荧光定量PCR显示转录因子GATA-1、NF-E2、TXS、GPⅡb和HPRT在第7天表达量高,之后下降.凋亡转录因子APAF-1随培养天数的延长表达量增加.结论脐血CD34~+细胞在体外可向巨核细胞诱导分化及扩增,其基因表达的变化也支持这一结论.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SPK/S1P信号途径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

    目的 探讨鞘氨醇激酶/1-磷酸鞘氨醇信号途径(SPK/S1P)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观察5~20μmoL/L浓度范围鞘氨醇激酶的特异性抑制剂N,N'-二甲基鞘氨鞍醇(DMS)对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5~20μmoL/L浓度范围的DMS对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对照组细胞可见细胞凋亡的变化,TUNEL标记法检测处理组阳性细胞表达百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结论DMS对HepG2细胞的生长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促其发生凋亡.

    作者:姜大磊;高艳景;刘慧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脐血CD34~+细胞向巨核细胞的分化扩增及基因的表达变化

    目的 研究脐血CD34~+细胞向巨核细胞的诱导分化及体外扩增,并观察此过程中巨核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获得CD34~+细胞培养在无血清无基质培养基中,采用TPO+SCF+IL-3+IL-6、TPO+SCF+IL-3、TPO+SCF三种不同因子组合对其诱导分化及扩增.收集3、7、10、14 d的扩增产物,运用荧光显微镜检测巨核细胞的表面标志;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巨核细胞的凋亡;对巨核细胞进行DNA含量检测以及荧光定量PCR检测特异性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分离获得的CD34~+细胞在体外可以有效扩增,随培养时间的延长,CD34~+/CD41~+细胞数第7天达高值,之后逐渐下降;而CD41~+、CD42b~+、CD61~+细胞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增高.DNA含量检测发现,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多倍体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增加.三种因子组合中TPO+SCF+IL-3+IL-6组扩增效率高.荧光定量PCR显示转录因子GATA-1、NF-E2、TXS、GPⅡb和HPRT在第7天表达量高,之后下降.凋亡转录因子APAF-1随培养天数的延长表达量增加.结论脐血CD34~+细胞在体外可向巨核细胞诱导分化及扩增,其基因表达的变化也支持这一结论.

    作者:王海莲;鞠秀丽;葛伟;李栋;沈柏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酒精性肝纤维化与DDR2关系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酒精性肝纤维化与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的关系以及复方甘草酸苷(GGT)治疗对二者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停酒组、未停酒组、停酒治疗组及未停酒治疗组(n=8).模型组酒精灌胃16周后,与正常对照组一起处死.其余4组于酒精灌胃16周后分别予以停酒、不停酒、停酒+GGT治疗、不停酒+GGT治疗4周,至20周末全部处死.检测各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CⅣ)含量,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肝组织DDR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酒精灌胃16周后,大鼠肝组织呈明显肝纤维化病理表现,血清HA、LN、PCⅢ、CⅣ水平和肝组织胶原面密度及DDR2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停酒治疗组与停酒未治疗组、未停酒治疗组与未停酒未治疗组比较,上述各指标均降低(P<0.05).结论CGT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下调DDR2的表达相关.

    作者:张玉泉;阎明;张喜红;刘慧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30例COPD患者,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分为:轻度COPD组95例,中度COPD组95例,重度COPD组75例,极重度COPD组65例,并设正常对照组40例.取新鲜标本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所有对象的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免疫比浊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电发光测定法测定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COPD组空腹血糖、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显著升高,ISI显著降低(P均<0.05).与轻、中度COPD组相比,重度、极重度COPD组空腹血糖、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升高,ISI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并随疾病程度的加重,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作者:黄芬;蒋钰;朱厚珍;李春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人β-catenin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分析

    日的 克隆β-catenin基因5'上游1.8 kb启动子,构建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_3-1.8 kb,测定其启动子活性,为进一步研究β-catenin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方法从人基因组DNA中扩增β-catenin基因5'上游1.8 kb片段并构建到荧光素酶报道基因pGL_3-basic载体中,与内参照质粒pRL-Tk共转染前列腺癌PC3细胞,通过双荧光素酶活性检验测定其启动子活性.结果PCR扩增的1.8 kb片段经测序正确无误;pGL_3-1.8kb转染PC3细胞48h后,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启动子活性(M1/M2)为11.71,是pCL_3-control活性的2.43倍,为pGL_3-basic活性的206.31倍,为pGL_3-promoter活性的21.38倍.结论克隆的β-catenin基因5'上游1.8 kb片段具有较强的启动子活性.

    作者:张菊;关恒云;张鹏举;陈蔚文;刘帅;尚进;唐传刚;姜安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罗格列酮对肝星状细胞MMP-2、TIMP-1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MMP-2及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HSC-T6肝星状细胞系,经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干预,采用RT-PCRA法检测各组MMP-2及TIMP-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10、20μmol/L罗格列酮组,TIMP-1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MMP-2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格列酮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与抑制HSC表达TIMP-1有关.

    作者:李森林;赵景润;任晓燕;马青竹;谢佳平;李振方;郎翠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李延青教授在国际共聚焦显微内镜会议上作学术报告和现场演示

    作者:卢雪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核因子-κB抑制剂 PDTC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及其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在野百合碱(MCT)所致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腹腔注射MCT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将5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MCT_0组、MCT_(1W)组、MCT_(2W)组、MCT_(3W)组、对照/盐水组、MCT/盐水组和MCT/PDTC组.采用右心导管法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情况,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MSA法)检测NF-κB活化情况.结杲 MCT注射后1周开始,大鼠肺组织ICAM-1的表达和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增加(P<0.01),2周开始,平均右心室压力升高,右心肥厚指数增加(P<0.01).与对照/盐水组相比,MCT/盐水组平均右心室压力、右心肥厚指数明显增加,NF-κB活化、ICAM-1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增多(P均<0.01).与MCT/盐水组相比,MCT/PDTC组平均右心室压力、右心肥厚指数明显降低,NF-κB加活化、ICAM-1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减少(P均<0.01).结论NF-κB/ICAM-1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参与了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的发展,PDTC可抑制这一炎症反应,减轻肺动脉高压.

    作者:陈晓英;王玉林;王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应用体会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lbropltasty, PVP))具有稳定骨折、恢复椎体力学强度、防止椎体进一步压缩和缓解疼痛等作用,在临床上逐步得以推广.本文对2004年8月~2007年8月52例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例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疗效进行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信维伟;程光齐;朱颖华;李展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ADM对大鼠早期肾脏机械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外源性肾上腺髓质素(ADM)对肾脏机械性损伤早期肾小管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健康成年普通级Wistar大鼠104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8只,创伤组32只,创伤前注射ADM组32只,创伤后注射ADM组32只.后3组动物分别于创伤后1、6、12和24 h各处死8只,采用自由落体打击仪直接打击大鼠脊肋区制作肾机械性损伤模型.两给药组分别于创伤前、后10min腹腔注射ADM(0.1 nmol/kg).3组肾损伤大鼠平均分为4批,分别于创伤后1、6、12和24 h迅速解剖动物提取下肾脏标本,10%甲醛固定.HE染色观察创伤后肾组织的基本病理改变.结果单纯创伤组于创伤早期(1、6 h)肾小管评分明显升高(P<0.05),急性创伤后期(12、24 h)上述指标逐渐降低,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外源性ADM可降低肾小管评分.结论肾脏损伤期间给予外源性ADM对肾组织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强弱与给药时间关系密切.

    作者:韩晓鹏;孙少华;刘宏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31)P-MRS在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31)P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在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35个(其中肝脓肿13个)肝脏良性病灶及62个恶性病灶进行单体素~(31)P-MRS扫描,计算肝细胞内pH值(pHi)、磷酸单脂(PME)、磷酸双脂(PDE)、无机磷(Pi)、γ-、β-、及α-三磷酸腺苷(ATP)、PME/ATP、Pi/ATP、PME/PDE、PME/Pi、PDE/Pi、PDE/ATP和低能磷酸盐(LEP)等参数.分析以上代谢参数在良、恶性病变之间差异.结果在良、恶性病变之间,γ-ATP分别为1279.46±432.21和758.22±240.79,Pi/A1P分别为3.98±0.86和5.36±0.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良、恶性肿瘤及肝脓肿之间,pHi分别为7.03±0.43、7.09±0.35、7.45±0.51,γ-ATP分别为1260.71±407.72、758.22±240.79、1268.62±444.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代谢物参数在以上各种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1)P-MRS代谢物γ-ATP和Pi/ATP可作为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参数,pHi值有助于肝脓肿与肝脏肿瘤的鉴别.

    作者:于德新;刘成;李传福;张晓明;马祥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内脂素基因在不同糖耐量个体脂肪组织的表达差异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者内脏和皮下脂肪组织的内脂素基因表达及与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均为汉族人群,对照组23例,无糖尿病家族史;糖耐量减低组(IGT组)18例;2型糖尿病组(T2DM组)22例.同时测量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WHR),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半定量RT-PCR法检测脂肪组织内脂素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T2DM组网膜脂肪组织的内脂素基因表达量高于IGT组和对照组(P均<0.01).IGT组与对照组网膜脂肪组织的内脂素基因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GT组及T2DM组皮下脂肪组织的内脂素基因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肥胖/超重组网膜脂肪组织的内脂素基因表达量高于体质量正常组(P<0.01).各组网膜脂肪组织的内脂素基因表达量均高于对应的皮下脂肪组织的表达(P均<0.01).相关分析中,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基因表达与WHR相关(P<0.05);与年龄、BMI、SBP、DBP、FINS、FBG、HbA1C、HOMA-IR均无相关性(P>0.05),而皮下脂肪组织内脂素基因表达则与,TC相关(P<0.05).结论内脂素在汉族人群T2DM、肥胖者中表达增加,且主要在内脏脂肪组织中表达,在维持葡萄糖稳态平衡中发挥作用.

    作者:姜秀云;郑冬梅;庄霞;张海清;孔磊;管庆波;赵家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胰岛素抵抗大鼠脑组织APP代谢及其相关酶的表达及吡格列酮的干预效果

    目的 观察胰岛素抵抗(IR)大鼠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及其代谢相关酶的表达及吡格列酮(PIO)的干预效果.方法从45只Wistar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NC组),35只给予10%果糖水诱发胰岛素抵抗,4周后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将制作成功的胰岛素抵抗模型26只大鼠随机分为IR组、PIO组.PIO组灌服吡格列酮(10 mg·kg~(-1)·d~(-1))12周,IR组和NC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Aβ42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APP、β-分泌酶(BACE1)、γ-分泌酶(PSI)的变化.结果IR组和PIO组大鼠海马Aβ42的表达明显高于NC组,与IR组相比,PIO组表达明显减低(P<0.01);与NC组相比,IR组和PIO组大鼠脑组织APP、BACE1及PS1的表达增高,PIO组表达较IR组减少(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大鼠脑组织通过上调BACE1、PS1活性,使Aβ42生成增加;吡格列酮能抑制BACE1、PS1的表达,减少Aβ42生成.

    作者:袁树华;高顺宗;刘雪平;郝跃伟;赵婷婷;侯亮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HPLC法测定降糖宁胶囊中格列本脲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掺入降糖宁中的格列苯脲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含量测定过程中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估.结果通过不确定度来源的识别及量化分析,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和合成不确定度,得出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论该评定方法适用于HPLC法测定中药中非法掺入的格列苯脲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凌霄;解斐;吴敬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应用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筛选hFGF-7相关模拟肽

    目的 应用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生物淘选具有刺激表皮细胞增殖作用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hFGF-7)噬菌体模拟肽.方法以hFGF-7单克隆抗体为靶,进行4轮生物淘选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随机挑取单克隆噬菌体,应用ELISA方法检测单克隆噬菌体的结合力,对结合力较好的单克隆噬菌体提取噬菌体DNA,进行测序,并行序列分析.结杲经过4轮生物淘选,特异性噬菌体模拟肽荻得了富集,ELISA检测结果显示获得的一些噬菌体模拟肽具有较好的结合力,测序获得11个与促进细胞分裂、增殖或抑制细胞增殖有关的碱基序列.结论从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中可淘选到与hFGF-7相关的噬菌体模拟肽,其中部分噬菌体模拟肽可能会促进表皮细胞增殖,期望将来可应用于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宗宪磊;蔡景龙;姜笃银;付小兵;盛志勇;单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目的 总结先天性主一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0年10月到2009年3月共收治的主一肺动脉间隔缺损患者15例,年龄为2个月~5岁,平均1.8岁.按Richardson分形,Ⅰ型8例,Ⅱ型5例,Ⅲ型2例.其中Ⅰ型中2例经间隔缺损前壁径路涤纶补片修补,Ⅲ型中1例行人工血管右肺动脉-肺动脉干连接术.1例行直接切断右肺动脉与主肺动脉行端侧吻合.其余行经主动脉切口涤纶补片修补术,合并心脏畸形同期予以纠正.结果全组病例无死亡,8例随访5个月~3年,效果满意,复查超声心动图均无主-肺动脉残余分流,主动脉及肺动脉无狭窄,肺动脉压力较前明显下降.结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手术年龄以婴儿早期为佳;术前诊断明确,充分认识病理生理及解剖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金东;王安彪;张文龙;张海洲;王正军;訾捷;范全心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与心理适应量表对6913例新生的测试分析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与其人格特质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适应量表(CCSAS)和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对山东省某高校新生进行调查,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探讨大学新生人格与适应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CCSAS与CCSPS间大部分因子呈正相关关系,其中CCSPS的活跃、坚韧、随和因子与CCSAS的各因子呈较强相关关系;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0.8441,特征值贡献率为76.5%;来源于人际关系适应和自我适应等方面的心理适应情况与CCSPS所有人格因子均有相关关系.结论CCSAS量表与CCSPS量表间有较强相关关系.

    作者:王瑞;吴少怡;刘言训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新鲜全血在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比对试验中的评价

    目的 验证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之间的可靠性和可比性,规范操作血细胞分析仪的比对试验.方法参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及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文件,在仪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评价各比对仪器的携带污染率、精密度和总精密度、差异百分率;分析比较20份抗凝新鲜全血中各项指标在不同血细胞分析仪之间的差异;每日取高、中、低3份新鲜血,在各仪器上平行检测,连续比对7日,观察各项指标与参考样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比较仪器分类与手工分类的相关性;通过直线回归方程计算相对偏差,估计每台仪器各检测指标的试验误差.结果除白细胞分类外,各比对仪器携带污染率正常;各检测指标的变异系数以及在不同血细胞分析仪上的总体变异系数均<5%;各检测项目的差异百分率符合ICSH制定的标准;20份样品在不同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的各项指标经两两比较的q检验(Newman-Keuls法),各配伍组总体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连续7日测得的各项指标与参考样机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其相对偏差在实验允许误差范围内.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在各比对仪器之间以及仪器与手工分类之间的相关性较好,而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不论在各仪器还是仪器与手工分类之间,都存在较大的试验误差(P<0.05,P<0.01).结论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之间的比对试验急需规范化,同一科室的多台血细胞分析仪应定期进行比对,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王谦;展凤霞;郑桂喜;王传新;胡志敏;王洪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ApoE基因多态性及血脂水平的研究

    目的 分析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及血脂水平,为MCI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20例MCI患者(MCI组)和12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行为量表(ADL)、总体衰退量表(GDS)、Hachinski缺血积分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测定ApoE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测定各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MCI组在时空定向、即刻记忆、延时记忆、注意计算力、理解力均较对照组差;ε3/4基因型频率及ε4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TC和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CI组和对照组ε4组血脂均较ε3、ε2高(P<0.05).结论ApoE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MCI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不同,ApoE基因可能是MCI的风险基因,MCI患者存在血脂紊乱,ApoEε4与MCI患者血脂紊乱有关.

    作者:徐明明;易咏红;张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喜树碱Pluronic P105/L61混合胶束系统的制备

    目的 制备栽有喜树碱的混合胶束系统,增加喜树碱的载药量.方法以Pluronic P105(P105)和Phronic L61(L61)为材料,难溶性抗癌药物喜树碱为模型药物,制备了载药混合胶束系统.对混合胶束系统的载药量、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采用人胸腺癌细胞系(MCF-7),对载药混合胶束的细胞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所制备的混合胶束系统,长期存放和多倍稀释后仍然能够稳定存在;加入L61后喜树碱的载药量明显提高.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混合胶束对人胸腺癌细胞系(MCF-7)的细胞毒性高于原料药.结论 Phronic P105/L61混合胶束系统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喜树碱给药系统.

    作者:孙新堂;王金丽;李凌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