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检测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要求及应对措施

任国庆;牛海玲;李永明

关键词:医学检测, 分析前质量控制, 应对措施
摘要: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标准化及信息技术的逐步完善,以及统计学质量控制等手段的运用,检验过程分析中的差错率比以往大大降低.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很多检验差错并不是源于分析中的阶段,也就是说并非实验室的检测分析过程中的差错所至.而是源于实验室以外的难以控制的分析前和分析后阶段.其中检验分析前过程包括检验申请、标本采集、标本扫码、标本运输、标本核收及录入环节等.以及检验人员不可预知的医护人员及实验室人员的责任心问题以及业务水平问题等.检验医学是医疗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和依据.因此要全方位要求检验医学全面质量管理,必需保证检验的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其中包括临床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责任心、各种标本的采集技术和道德规范等,以及实验室人员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检测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要求及应对措施

    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标准化及信息技术的逐步完善,以及统计学质量控制等手段的运用,检验过程分析中的差错率比以往大大降低.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很多检验差错并不是源于分析中的阶段,也就是说并非实验室的检测分析过程中的差错所至.而是源于实验室以外的难以控制的分析前和分析后阶段.其中检验分析前过程包括检验申请、标本采集、标本扫码、标本运输、标本核收及录入环节等.以及检验人员不可预知的医护人员及实验室人员的责任心问题以及业务水平问题等.检验医学是医疗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和依据.因此要全方位要求检验医学全面质量管理,必需保证检验的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其中包括临床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责任心、各种标本的采集技术和道德规范等,以及实验室人员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作者:任国庆;牛海玲;李永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检测新生儿凝血功能对出血倾向评估及临床干预作用分析

    目的 研究新生儿凝血功能对评估出血倾向的影响并分析具体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03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42例足月新生儿设置为足月组,将61例早产儿设置为早产组,记录2组新生儿出血表现以及评估必要的输注血液制品措施,比较2组新生儿血小板以及凝血功能的情况.结果 足月组新生儿凝血活酶时间为(53.65±4.21)s、凝血酶原时间(12.32±1.11)s、体质量(3.44±0.32) kg、血浆凝血酶时间(16.54±0.54)s、纤维蛋白原(2.22±0.54) g/L、血小板(248.54±12.34)×109/L,优于早产组凝血活酶时间(76.54±5.34)s、凝血酶原时间(16.54 ±0.98)s、体质量(2.54±0.68) kg、血浆凝血酶时间(21.21±0.54)s、纤维蛋白原(1.84±0.34) g/L、血小板(209.54±13.54)×109/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新生儿胎龄的增加,凝血功能日渐完善,出血阳性阈值评估以APTT>45 s作为标准可能会出现假阳性,进而增加误诊率.

    作者:伍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强化气道护理对脑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影响

    目的 观察强化护理对脑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医院脑外科接受手术后行气管切开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强化气道护理.观察2组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痰液的黏稠程度,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肺炎发生率为10.5%,低于对照组的23.7% (P <0.05);观察组痰液黏稠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高于对照组的78.9% (P <0.05).结论 强化气道护理能够明显降低脑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痰液黏稠程度,并且对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成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运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R图像处理技术在腰椎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CR图像处理技术在腰椎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进行腰椎检查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R图像处理技术检查,总结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80例患者腰椎检查中,总共采集到正位图像和侧位图像165幅,由于患者检查时体悟不当而重复采集5幅,采集一次性成功率为96.97%(160/165).腰椎正常15例,腰椎病变65例,腰椎病变的阳性率为81.25% (65/80).结论 在腰椎检查中,CR图像处理技术操作较为简单,便于人们掌握,且图像质量优秀,同时在传输、存储以及调用等方面比较快捷,值得推广.

    作者:朱宝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小剂量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小剂量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拟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下择期行混合痔手术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9例.采用罗哌卡因阻滞的患者为罗哌卡因组,采用布比卡因阻滞的患者为布比卡因组.应用针刺法定位2组患者的感觉阻滞平面,记录患者麻醉效果;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肛门情况;比较直肠牵拉反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罗哌卡因组感觉阻滞平面达T8以下者共48例,占98.0%,明显高于布比卡因组的41例(83.7%)(P<0.05).2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手术开始肛管松弛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罗哌卡因组患者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长于布比卡因组,感觉阻滞时间和运动阻滞时间均较布比卡因组明显缩短,术毕肛门收缩恢复率为100.0%,高于布比卡因组的6.1%,直肠牵拉反射率为10.2%,高于布比卡因组的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混合痔手术患者均能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相对于布比卡因,盐酸罗哌卡因可产生较好的肛门收缩运动阻滞效果,术毕患者肛门收缩运动恢复率高,可为临床混合痔手术提供较好的麻醉条件.

    作者:李华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015-2016年我院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合理性评价

    目的 通过分析医院2015-2016年度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的情况,评价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抽取527例在2015-2016年度使用人血白蛋白的患者,收集相关临床信息资料并统计,结合现有的循证药学证据、根据北京市处方点评工作组制定的《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以及我国人血白蛋白使用说明书为标准,对人血白蛋白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应用人血白蛋白的患者以7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共239例(45.35%);用药涉及医院27个科室,排名前三的科室分别为心胸外科(14.36%)、肝胆外科(13.00%)和消化内科(9.40%);患者用药总量在20~50 g184例(34.91%),用药量<20 g 152例(28.84%),用药在50~100 g有132例(25.05%);用药前有30.36%的患者未检测血清白蛋白水平;个人用药量、用药原因以低蛋白血症或防治低蛋白血症的有252例(47.82%);分别以北京市处方点评工作组制定的《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以及我国人血白蛋白使用说明书为标准评价医院人血白蛋白使用适应证,合理率为67.76%.结论 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仍然存在多种不合理情况,加强人血白蛋白的监管对于提高我院人血白蛋白安全、合理、经济使用迫在眉睫.

    作者:潘俊平;王莉英;夏宗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点评及处方探讨

    目的 探究与分析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点评及处方.方法 抽取医院就诊及治疗的1 500例门诊西药房患者的处方,分析1 500例门诊西药房患者的处方调剂差错情况.结果 1 500例门诊西药房患者处方中有6.67%的处方调剂出现差错,其中西药的剂量和规格错误、西药的用法和用量不恰当、西药触发患者用药禁忌、重复给药、无适应证用药分别为40.00%、34.00%、13.00%、7.00%、6.00%.患者的处方调剂出现差错主要是由于西药的包装较相似、西药的名称较相似、对同一种西药的不同规格了解不够、患者不听从要求用药、医师和药师对患者的了解程度不够等,分别占28.00%、26.00%、22.00%、14.00%、10.00%.结论 门诊西药房的处方调剂仍出现一定的差错情况,加强对处方的点评,提高门诊西药房的处方调剂质量,提升患者的合理用药性.

    作者:敖建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BNP的影响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血浆BNP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有较好疗效,能有效降低血浆BNP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焱;陶冠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40例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采用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血沉指标变化情况、疾病复发率、治疗前后负性情绪改善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组间临床治疗效果及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指标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改善程度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永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哮喘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哮喘控制效果、治疗依从性、肺通气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控制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 (P <0.05);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总依从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8.00% (P<0.05).2组患儿干预后肺通气功能指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肺通气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在急性哮喘患儿的急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尽快控制病情,同时还能改善患儿的肺通气功能.

    作者:冯永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左卡尼汀配合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配合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HD)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HD治疗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左卡尼汀与针对性护理.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3.33%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44%(P<0.05).结论 左卡尼汀配合针对性护理应用于HD患者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晓蓂;王瑷;迟星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1例自由体位分娩在巨大儿合并肩难产中的护理体会

    肩难产是产科一种十分危急的分娩并发症,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将其定义为,胎头娩出后胎儿前肩嵌顿于耻骨联合的上方,用常规助产手法不能娩出胎肩者;或胎头娩出至胎体娩出时间>60 s;或需要产科辅助手段协助娩出胎肩者,均诊断为肩难产[1].谭庆华等[2]研究显示,国内肩难产的发生率为0.15%左右,而国外相关报道的发生率为0.15%~0.60%.由于肩难产的发生较突然,且无法预知,往往让助产士措手不及.肖春燕[3]研究显示,选择自由体位分娩,能够降低胎儿体重偏大产妇的剖宫产率、减少肩难产的发生,降低阴道助产率,提高分娩满意度等.本院于2016年5月30日,运用自由体位的手膝位为1例巨大儿导致的肩难产产妇成功分娩,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芸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015年我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选取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全年医院共分离病原菌3 12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51株,占27.2%;革兰阴性菌1 984株,占63.5%;真菌288株,占9.3%.检出率排名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非发酵菌、克雷伯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革兰阳性菌中未检出VRE及VRSA,MRSA及MASCN检出率分别为8.2%和37.3%,革兰阴性菌以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为主.全年共检出产ESBL细菌79株,未检出CRE.结论 医院各类细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形势,应该重视病原微生物学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裴光德;杨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引导下腹膜前修补术(TAPP)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40.0% (P <0.05).结论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因此,应将其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言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集束化护理用于患者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患者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激光治疗术的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2%,低于对照组的25.8%(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5±2.1)d,短于对照组的(8.6±2.4)d(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高于对照组的80.6%(P<0.05).结论 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的患者术后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翁小清;江发英;蔡美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丙泊酚单次给药及持续小剂量给药在无痛内镜治疗中的安全性比较

    目的 观察丙泊酚单次给药及持续小剂量给药在无痛内镜治疗中的安全性比较.方法 将医院接受无痛内镜检查的患者1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观察组给予持续小剂量丙泊酚注射液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注射液单次足量麻醉.观察2组患者在无痛内镜治疗中的安全性并监测其生命体征,统计2组患者临床舒适度评价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麻醉后3 min各项数值较麻醉前均下降(P均<0.01),但2组心率(HR)、呼吸(R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7%,低于对照组的35.62% (P <0.01);观察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痛内镜麻醉中,持续小剂量丙泊酚给药可减轻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华;李美鹚;陈虹君;张江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并与心电图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医院确诊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28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对照组,所有入组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收缩期右房横径(RA)、舒张末期右室横径(RV)、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T)、肺动脉主干内径(MPA)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阳性率为82.03%,高于心电图的68.75% (P <0.05);2种检查方法对右心扩大伴右心衰竭患者的诊断阳性率均高于单纯右心扩大(P<0.01).结论 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中,超声心动图可有效提高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刘红磊;王立丽;李红霞;杨京卫;朱华;马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不同程度颈部动脉狭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颈部动脉狭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实施治疗的患者43例,患者均疑诊为颈部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共170条颈动脉血管),以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观察截面积法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法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敏感度以及特异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动脉狭窄的结果.结果 通过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狭窄情况,43例患者中有完全闭塞5例、重度狭窄4例、中度狭窄19例,轻度狭窄15例.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截面积法与NASCET法诊断的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基本标准,运用截面积法超声特异性为89.98%、准确度为88.82%、敏感度为87.09%;运用NASCET法超声特异性为94.39%、准确度为92.35%、敏感度为88.89%.结论 在展开颈动脉狭窄的过程中无论运用截面积法还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法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结果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A检查中具有极高的一致性.

    作者:李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7d后,对2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比较开腹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每组39例.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12%,低于对照组的25.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疗效更佳,其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尉迟今新;刘畅;王晓岩;邹大军;石新华;徐晓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