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颖
目的 分析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咀嚼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行口腔修复患者124例,依修复所使用材料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利用镍铬合金修复体进行修复,观察组利用二氧化锆修复体进行修复,观察比较2组修复效果、修复前后牙龈情况及修复前后咀嚼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修复优良率为85.48%,高于对照组的59.68%(P<0.01);2组患者修复前出血指数及牙龈指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修复后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修复后出血指数及牙龈指数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P<0.01);2组修复前咀嚼能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修复后均有所提高,观察组修复后咀嚼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1).结论 口腔修复当中利用二氧化锆修复体具良好应用效果,降低患者出血及牙龈指数,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患者咀嚼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原园;杜永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35±2.03)分,高于对照组的(86.52±2.33)分(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中效果显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得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以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庆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个体化护理干预对Ⅲ期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Ⅲ期结肠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观察2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及总体健康/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对Ⅲ期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医院的医疗、护理以及药学为医院救死扶伤功能的发挥提供保障,三大体系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医院医药在所有医疗活动开展与运行的基础上,药学服务质量对医院事业发展产生显著影响. 在20世纪80年代价值链管理理念被提出,并积极应用到经济活动中,实用价值巨大. 本文以基于价值链管理的医院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为论点,论述内容如下.
作者:郑金聪;林王椿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3%,高于对照组的75.50%(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87.63±11.12)ml,少于对照组的(319.71±107.83)ml,手术时间为(73.5±12.7)min,短于对照组的(174.6±52.2)min(P均<0.01).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将手术风险大大降低,同时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对神经功能的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慧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接受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噻托溴铵粉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症状积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后,2组咯痰、咳嗽、气促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生活质量评价中生活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角色、躯体疼痛、心理健康、总体健康指标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 噻托溴铵粉治疗慢阻肺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包金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筋膜内与筋膜间保留神经根治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实施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腹腔镜手术操作方法的不同分为筋膜内保留神经根治术组(A组,n=40)和筋膜间保留神经根治术组(B组,n=40).观察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3个月血清初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表达水平、前列腺癌组织病理分期、组织切缘阳性率,术后6、12个月控尿、勃起等生理功能变化.结果 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血清PSA表达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前列腺癌组织病理分期、组织切缘阳性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12个月控尿、勃起生理功能均优于B组(P<0.05).结论 与腹腔镜下筋膜间保留神经根治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患者比较,腹腔镜下筋膜内保留神经根治术可明显改善控尿及勃起生理功能.
作者:魏军;刘飞;刘珏;王宁华;董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手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费用.结果 观察组术后1d患侧裸眼视力>0.5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7 d、1个月患侧裸眼视力>0.5例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为(1789.36±389.22)元,少于对照组的(2805.44±446.21)元(P<0.01).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费用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静;夏天;晏兴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起效特点、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科室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硬膜外麻醉,联合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比较分析不同麻醉方式的麻醉起效特点、麻醉镇痛效果、麻醉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均短于对照组,术中麻醉药物追加剂量少于对照组(P均<0.01);联合组产妇麻醉及镇痛优良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0.0%(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显著,麻醉安全性高,对新生儿影响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隽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血浆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透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血浆CRP值.根据检测结果 ,将所选研究对象分为高CRP组(>8 mg/L)16例和低CRP组(≤8 mg/L)14例.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白蛋白(Alb)、PreAlb(前白蛋白)、三酰甘油(TG)以及胆固醇(Ch)水平进行检测,对血浆内CRP水平及转铁蛋白(Tf)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对患者心脏左心房前后径(LAD)、心脏左心室前后径(LVD)、左室后壁厚度(LVPWT)以及室间隔厚度(IVST)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 低CRP组血清各Alb、PreAlb、Tf水平显著高于高CRP组(P<0.01);高CRP组LVPWT、LVD及IVST水平显著高于低CRP组(P<0.01).结论 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采用血浆内C水平检测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营养水平和左心室结构、功能,对于维持此类患者的长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呼吸机用于治疗急性心功能衰竭致低氧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功能衰竭致低氧血症患者60例,患者均使用呼吸机结合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使用呼吸机配合治疗的效果.结果 患者的临床病症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呼吸次数为(38±5)次/min,治疗后为(22±3)次/min;治疗前心率为(131±11)次/min,治疗后为(88±7)次/min;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氧分压也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呼吸机结合传统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病症均得到改善,血氧分压也明显提高,具有显著的作用效果,值得在治疗急性心功能衰竭致低氧血症患者时优先选择使用.
作者:于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血浆降钙素原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医院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出现尿脓毒血症将其分为非脓毒血症组和脓毒血症组,每组45例.抽血检验血浆降钙素原、血常规、C反应蛋白,分析对比检测结果 .结果 2组患者术前血浆PCT水平、CRP水平以及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2组血浆PCT均高于术前(P<0.01),非脓毒血症组血浆PCT水平、CRP水平以及WBC计数均低于术前与脓毒血症组(P<0.01).结论 血浆降钙素原可从一定程度上预测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发生.
作者:杨亮;张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丙泊酚以及二者复合诱导进行气管插管时对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心率、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术前无高血压者ASAⅠ~Ⅱ级、接受腹腔器官四肢脊柱及颈部择期手术医治,实施气管插管全麻的中青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分别采用静推丙泊酚2 mg/kg(A组),静脉推注依托咪酯0.3 mg/kg(B组),静脉推注丙泊酚1.5 mg/kg+依托咪酯0.2 mg/kg(C组),记录患者在诱导前(T0)、诱导后1 min(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5 min(T4)的生命体征改变.结果 B组在插管后血压心率略上升(P<0.05);A组在诱导后心率血压下降较明显,插管后逐步回升(P<0.05);C组在整个诱导和插管过程中循环保持相对稳定(P>0.05).结论 为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不良反应,维持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及气管插管过程当中的生命体征稳定可采用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诱导方式.
作者:陈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右美托嘧啶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肌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嘧啶腰硬联合麻醉,观察2组镇静效果,心率、脑电双频指数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3.00%(P<0.01);术后2组心率、脑电双频指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心率、脑电双频指数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患者使用右美托嘧啶腰硬联合麻醉,镇静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治疗,A组采取一期缝合.B组采取T管引流.观察2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置管时间以及个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置管时间均短于B组(P<0.01).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B组的13.33%(P<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进行一期缝合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T管引流治疗,一期缝合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时间,一期缝合对医师技术的要求非常高,缝合技术的好坏决定了患者的预后,医师要掌握患者的手术的适应证,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不同抗病毒药物选择对慢性乙肝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18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服用恩替卡韦53例设为ETV组,服用替比夫定45例设为LDT组,服用阿德福韦酯45例设为ADV组,另有拒绝抗病毒治疗者40例设为对照组.随访24个月,观察比较4组各项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随访24个月发现,与治疗前比较,ETV组、对照组eGFR检测值无明显变化(P>0.05),但ADV组eGFR显著降低,而LDT组eGFR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ADV组SCr检测值显著升高(P<0.05),但BUN未见明显变化,其他组SCr、BUN水平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替比夫定能够提高慢性乙肝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改善其肾功能;但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可损害肾功能,因此临床长期使用该药应注意监测肾功能变化.
作者:韦太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肺部感染合并痰液不易咳出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排痰效果及治疗前后肺部感染各项临床指标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排痰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部感染各项临床指标:分泌物、体温、气体交换指数、白细胞计数、影像学情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总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在肺部感染合并痰液不易咳出患者中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排痰效果好,感染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远洪;钟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在快速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的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实施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静脉注射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治疗前后房性期前收缩(PAC)、室性期前收缩(PVC)、心绞痛发作频率变化,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2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后,2组PAC、PVC、心绞痛发作频率均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马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行密集型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住院和门诊行密集型银质针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43例.A组为对照组,常规消毒铺巾,在进针点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每个点2~3 ml;B组为试验组,术前1 h在选取的手术部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均匀涂抹1~2 mm厚,用薄膜覆盖,1 h后撕掉薄膜,常规消毒铺巾,再在进针点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每个点2~3 ml,分别监测入室时、局麻穿刺时、布针穿刺时、手术结束时的血压(以平均动脉压表示,MAP=舒张压+1/3脉压差)、心率(P)变化情况,以及局麻穿刺、布针穿刺时体动次数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状况.结果 A组在局麻穿刺、布针穿刺时血压、心率较入室时明显升高,体动次数较B组多,VAS评分较B组高(P均<0.05).结论 利多卡因乳膏配合密集型银质针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有满意的镇痛作用.
作者:苍成友;李辉喜;刘鹏飞;钟诗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盐酸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治疗.采用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Barthel指数评价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ADL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3.7%(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ADL评分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ADL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 采用盐酸纳洛酮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不仅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还能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盛卫丰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