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懿
目的 观察单纯罗哌卡因不同剂量蛛网膜下腔注射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拟阴道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2 mg(L1组)、罗哌卡因3 mg(L2组)、罗哌卡因4 mg(L3组)、空白组(N组),每组20例.在宫口开至2~3 cm时,分别给予蛛网膜下腔注射罗哌卡因2 mg、3 mg、4 mg,空白组未用药.在疼痛VAS评分≥3分时,连接硬膜外自主脉冲镇痛泵.记录镇痛情况,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各产程时间,分娩情况,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4组产妇VAS评分比较:与N组相比,L1、L2、L3组在5 min、10 min镇痛评分降低(P<0.05),与L1组相比,L2、L3在5 min、1 h镇痛评分更低(P<0.05).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比较:与N组相比,L1、L2、L3组镇痛起效时间短(P<0.05);与L1组相比,L2、L3组镇痛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L3组有3例运动神经阻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产程时间,分娩情况,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3 mg鞘内注射镇痛起效快,持续时间长,可安全应用于分娩镇痛.
作者:杨丽君;周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分析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期间并肺部感染的情况,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头颈部肿瘤患者712例于放疗或化疗期间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病原学及治疗转归.结果 712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30例(4.21%).共分离病原菌38株,革兰阴性菌33株,占86.84%,革兰阳性菌5株,占13.16%;有多重耐药菌22株.革兰阴性菌耐药现象多见,对青霉素类、第一二代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高,部分高达70%以上,对大部分三代头孢类、碳青霉烯类耐药率0~3.57%.8例患者出现暂停放疗或延长住院时间,2例无法继续抗肿瘤治疗,3例出现感染相关性死亡;3例于出院后3~18个月死于局部肿瘤未控或复发.结论 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期间并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现象普遍;并肺部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于放化疗期间应注意防治放射性黏膜炎,避免食物误吸入气道、预防白细胞计数下降、重视营养支持治疗.
作者:林坤花;李艺江;陈丽民;林艺娜;谢源福;黄建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急性胃肠炎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 与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医院成人输液区急性胃肠炎患者1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9.4%,高于对照组的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疼痛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燕玉;赖小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应用左西孟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米力农治疗,观察组采用左西孟旦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有关指标[B型利钠肽(BNP)、24 h尿量、收缩压(SB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1);治疗后,2组BNP、SB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降低,24 h尿量、LVEF数值与治疗前比较增加(P均<0.01),且观察组在治疗后BNP下降程度、24 h尿量上升、LVEF缓解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低于对照组的27.45%(P<0.01).结论 左西孟旦应用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中,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治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采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共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低于对照组的37.5%(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应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医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02例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体征指标[呼吸(R)、心率(HR)、收缩压(SBP)]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高于对照组的74.5%(P<0.01);治疗后,2组各项体征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R、HR、SBP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组PaCO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SpO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应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体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价值高,可广泛应用与普及.
作者:张静;倪倩;黄时萍;辜锦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病理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 以医院宫颈病变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诊断方法不同分为A组(阴道镜下宫颈活检,60例)和B组(LEEP后病理检查,63例),观察比较2组诊断宫颈病变的符合率.结果 A组诊断总符合率(93.33%)与B组(96.8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LEEP后病理检查均为诊断和鉴别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对于确诊的高级别上皮内瘤病变可采用LEEP治疗.
作者:黄海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在治疗过程中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无菌,特别是对那些需要二次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就显得特别重要,以达到保证无菌的效果.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清洗质量关,设置严格的有效的清洗程序,解决清洗中的特殊问题.
作者:张雪萍;邹翠兰;张宇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医学条件的不断进步,医学领域对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和研究进展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研究资料表明,缺血性脑卒中的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血脑屏障破坏、脑水肿、反应性神经胶质改变、再灌注损伤、钙超载等一系列的病理生理过程中都有miRNA的参与. miRNA-21、miRNA-143、miRNA-125-5p和高表达量的miRNA-649等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显著关联. 利用miRNA能在早期发现脑梗死,对早期干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并降低其发生率有一定意义.
作者:陈颖添;汤永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84例为观察组,同期门诊体检证实的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1周,并在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测定肺功能及血清TNF-α浓度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TNF-α、FEV1%分别为[(9.34±5.64)pg/ml、(35.88±19.24)%],治疗1周后分别为[(4.65±4.41)pg/ml,(42.96±23.20)%],治疗前后比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血清TNF-α浓度、FEV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AECOPD患者血清TNF-α的水平降低,肺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周丽;李兴明;王宪刚;张永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前列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前列腺肿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皮下注射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观察2组治疗情况、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中位进展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生率为2.78%(1/36),低于对照组的41.67%(15/36)(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38.89%(P<0.01).结论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前列腺肿瘤患者可有效减少患者发展成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几率,延长患者中位进展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登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疾病的临床效果与药学安全性分析.方法 将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血管神经性头痛疾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正天丸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头痛症状改善情况、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1);经2个疗程系统治疗后,观察组头痛程度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头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头痛每次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组MCA、ACA、PCA、BA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MCA、ACA、PCA、BA平均血流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变慢(P<0.05或P<0.01).结论 中西药合用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疾病疗效优越,能够协同作用缓解症状,改善脑动脉血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薛莉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全血C-反应蛋白(CRP)联合白细胞计数(WBC)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2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细菌性感染组150例和病毒性感染组110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CRP和WBC水平,治疗前后细菌性感染组儿童的全血CRP和WBC水平的变化.将CRP>8 mg/L,WBC>10×109/L作为阳性标准,计算出全血CRP与WBC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细菌性感染组儿童的全血CRP和WBC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组和对照组,3组儿童的全血CRP和WBC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细菌性感染儿童全血CRP和WBC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当CRP>8 mg/L时,CRP诊断细菌性感染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24%、49.61%、55.18%、82.37%;当WBC>10×109/L时,CRP诊断细菌性感染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16%、69.42%、67.84%、87.53%.结论 全血CRP联合WBC检测,对儿童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初步判断感染病原,为早期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唐春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舒筋通络拔罐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物理治疗、推拿按摩治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筋通络拔罐疗法,均为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通过改良Ashworth量表评价2组肌张力缓解有效率,测量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角度评价关节活动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及随访期间2组均无患者脱落.观察组肌张力改善总有效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23.3%(P<0.01);经治疗后观察组内收肌角、腘窝角均较治疗前增加,足背屈角减少(P<0.01);对照组仅内收肌角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P=0.037),腘窝角、足背屈角均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变(P>0.05);进一步对关节活动度改善幅度中,观察组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治疗前后的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2组在治疗和随访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舒筋通络拔罐疗法治疗可显著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
作者:辛晶;李华娣;谭睿;李素萍;周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型宫颈癌术前辅助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宫颈癌ⅠB2~ⅡA期患者30例为A组,术前施行BVP方案(DDP 30 mg d1~3,BLM 15mg d1~3,VCR 2mg d1)化疗1个疗程,加用后装治疗2球1腔、A点剂量500~600 CGy;治疗完成2周后行宫颈癌根治术,并选择20例ⅠB2~ⅡA期,直接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B组,观察肿瘤体积消退速度、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病理分析,以及术后无瘤生存率.结果 A组初查肿瘤直径>B组,治疗后肿瘤直径0.05).结论 术前实施辅助化疗,可有效杀灭脉管内癌栓,提高放疗敏感性,加放射治疗可加快肿瘤消退速度,以利尽早手术,并增加手术彻底性,同时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无瘤生存率.
作者:姚焕玲;黄如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总结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及药敏检测特点,探讨佳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均采集中段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总结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特点,以其为依据应用抗生素分期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达到治愈标准54例,治愈率为75.00%,达到有效标准15例,有效率为20.83%,无效标准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结论 复发性尿路感染应尽早采用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以判定敏感抗生素,并选取合适药物分阶段治疗,以达到治疗效果的目的.
作者:易丽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妊娠合并梅毒早期诊断与干预治疗对优生优育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120例,根据梅毒是否治疗及治疗时机分为未治疗组(27例)、孕早期治疗组(45例)、孕中晚期治疗组(48例),比较3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先天性梅毒发生率.结果 孕早期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孕中晚期治疗组、未治疗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在孕早期治疗组、孕中晚期治疗组、未治疗组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合并梅毒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减少妊娠不良结局和先天性梅毒的发生,有利于实现优生优育.
作者:赵碧玉;陈惠妹;陈幼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比较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氟哌啶醇组,每组34例.2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阳性、阴性症状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阳性、阴性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但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总有效率为94.12%,氟哌啶醇组总有效率为91.1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12%,低于氟哌啶醇组的79.41%(P<0.01).结论 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和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宫颈癌病理分期与临床分期差异性及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1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病理分期与临床分期差异性及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临床分期ⅠA、ⅠB、ⅡA、ⅡB符合率分别为62.50%,75.58%,51.35%,41.46%.病理分期与临床分期的临床符合率随着宫颈癌病理分期逐渐提高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而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有无化疗、肌层浸润深度、有无宫旁组织浸润以及肿瘤直径有关(P<0.01).结论 临床分期符合率低于病理分期符合率,临床上应结合术前相关影像学检查以及术后病理分期制订治疗方案;同时,对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作者:许欢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临床合理用药中加强临床药师用药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依据患者来院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采用加强临床药师用药管理,对2组住院患者不同管理后的不安全用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组不安全用药事件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观察组用药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1).结论 基层医院临床合理用药中加强临床药师用药管理可以使不安全用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可进一步在临床上应用和实践.
作者:黄晓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