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规范化术后多模式镇痛对加速腹盆部手术后康复的意义

尚晋晔

关键词:术后多模式镇痛, 术后康复, 腹盆部手术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临床上更加关注患者手术后的舒适度,从而加速术后康复(ERAS)应运而生. 所谓的 ERAS 主要是指为改善和加速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在围手术期综合采用多种学科进行临床干预和管理,其中主要的一种治疗就是术后镇痛治疗[1-2] . 为了实现 ERAS 的目的,相关组织针对腹盆部手术出台了多部镇痛治疗的指南,其中镇痛治疗的基础方案为胸段硬膜外镇痛,并综合采用多种镇痛方式和药物形成多模式镇痛治疗模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宝石能谱CT在鉴别肝脏血管瘤与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宝石能谱CT在肝脏血管瘤与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肝脏血管瘤及15例肝脏转移瘤患者能谱成像在不同单能量下CT值的特点、各组基物质浓度及能谱曲线斜率的差异.结果 宝石能谱CT平扫肝脏血管瘤组与肝脏转移瘤组在40~140 keV的11个不同keV单能量下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曲线走行均呈上升型.动脉期肝脏血管瘤组与肝脏转移瘤组在40~110 keV的8个不同keV单能量下的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或P<0.01);肝脏血管瘤组呈上升型,肝脏转移瘤组呈下降型.门静脉期肝脏血管瘤组与肝脏转移瘤组在40~140 keV的11个不同keV单能量下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能谱曲线均呈下降型.延迟期肝脏血管瘤组与肝脏转移瘤组在40~120 keV的9个不同keV单能量下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能谱曲线均呈下降型.肝脏血管瘤组中的各组基物质(水—碘、碘—水、水—钙、钙—水、碘—钙、钙—碘)含量均高于肝脏转移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宝石能谱CT单能量图像、各组基物质、能谱曲线及斜率的测定,对肝脏血管瘤与肝脏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李晓光;孙吉林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2组显效率及术后复发率,排卵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卵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子铃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PCNL)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从医院实施PCNL手术的患者中选取8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2种麻醉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实施麻醉,对照组(40例)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及术后麻醉苏醒情况.结果 实施麻醉前5 min,2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后及术中大部分时间段,观察组SBP、DBP、HR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自主呼吸出现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瑞芬太尼麻醉在PCNL术中的麻醉效果满意,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可控性高,安全性较好,麻醉苏醒快.

    作者:颜克麒;穆林;刘光胜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临床药师在儿童支气管哮喘(非危重)临床路径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参与儿童支气管哮喘(非危重)临床路径的作用.方法 将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为回顾性资料,观察组临床药师全程药学服务,观察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物费用、抗菌药物使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药师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2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费用及药物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1.0%,低于对照组的89.0%(P<0.01);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观察组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1.0%(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依从性良好,观察组对药师满意度高.结论 临床药师共同参与路径管理能有效控费,优化治疗方案,可作为临床药师工作切入点.

    作者:彭鹤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西医常规联合中医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采用西医常规联合中医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治疗的DKA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观察2组DKA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尿酮体消失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及胰岛素(RI)日均用量(7、24 h),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74%(P<0.01);观察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尿酮体消失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7、24 h RI用量(20.18±5.26)U、(31.78±8.51)U均少于对照组的(22.28±6.17)U、(35.67±9.35)U(P<0.05).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用西医常规联合中医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小儿咳喘灵颗粒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咳喘灵颗粒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经诊断为小儿哮喘的患儿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使用酮替芬、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咳喘灵颗粒治疗,观察比较2组肺功能变化、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3%,高于对照组的74.14%(P<0.01);治疗前,2组肺活量(FEV)、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百分率(FEV/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EV、FEV1、FEV1/FEV数值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FEV1、FEV1/FEV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儿咳喘灵治疗小儿哮喘,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冯泽喜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地佐辛用于下肢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前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下肢骨折患者在进行椎管内麻醉前应用地佐辛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的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进行椎管内麻醉前10 min静脉滴注地佐辛(5 mg/ml)2 ml,对照组在进行椎管内麻醉前10 min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 ml.观察2组分别在安静平卧位时(T1)、体位摆放时(T2)、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T3)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HR、MAP的变化情况,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各时间点的VAS、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2时的VAS、NSS评分较T1、T3时高(P<0.01);2组间比较,观察组T2时VAS、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各时间点的HR、MAP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2时的HR、MAP数值较T1、T3时高(P<0.01).2组比较,观察组T2时HR、MAP数值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于下肢骨折患者在进行椎管内麻醉之前合理注射地佐辛可有效减轻患者在体位摆放时的疼痛,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祁恩耀;宋瑶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观察比较2组急救时间、抢救效果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评估时间为(0.8±0.1)min短于对照组的(2.6±0.6)min,抢救时间为(39.1±8.2)min短于对照组的(59.2±10.1)min(P均<0.01),抢救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抢救过程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护理流程优化措施,具有显著的抢救效果,不但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还能够缩短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颖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循证药学服务在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循证药学服务在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一般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循证药学服务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肝损害率、疾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1.13%(P<0.05);观察组肝损害率、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循证药物服务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便于提高治疗效果,使得肝损害率、疾病复发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静;方欣;陈宪晶;吴永丽;黄玉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蝶骨电极脑电图在颞叶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蝶骨电极脑电图在颞叶癫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65例临床诊断为颞叶癫痫患者于发作间期行常规电极脑电图及蝶骨电极脑电图描记,并对其癫痫波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常规电极脑电图相比,蝶骨电极脑电图癫痫样波的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前颞棘波更易使耳极活化导致耳极一侧各导出现高波幅正性尖波.结论 蝶骨电极能对常规头皮电极不易探及的颞叶底部和内侧面的电活动进行较为满意的记录.而这些部位是常见的颞叶致痫灶,癫痫发病率较高,对于颞叶癫痫患者来说,使用蝶骨电极可以有效提高检出率,尤其提高复杂部分性发作及强直阵挛发作癫痫波的检出率.蝶骨电极简便易操作,安全可靠,加用蝶骨电极可记录到典型的癫痫波,具有临床确诊价值,应作为临床脑电图检查常规使用.

    作者:武冬;高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维吾尔族急危重症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与APACHEⅡ评分相关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在维吾尔族危重症患者中的动态变化,探讨RBP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综合ICU收住的符合研究条件的维吾尔族急危重症患者200例,按28 d生存率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于入院第1、3、5天收集患者血清RBP水平并进行APACHⅡ评分,并分析RBP水平、APACHⅡ评分相关性及病死率与RBP水平、APACH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第1天RBP水平和第1天APACHEⅡ评分呈中度负相关(P<0.01);第3天RBP水平和第3天APACHEⅡ评分呈轻度负相关(P<0.01);第5天RBP水平和第5天APACHEⅡ评分呈轻度负相关(P<0.01);病死率与入院第3天及入院第5天RBP水平均呈轻度负相关(P<0.01);病死率与入院第1天及入院第3天APACHEⅡ评分均呈中度相关(P<0.01),病死率与入院第5天APACHEⅡ评分呈高度相关(P<0.01).结论 通过测定血清 RBP 与维吾尔族急危重症患者 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为维吾尔族危重患者早期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杨金库;李桂花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促进脑部的供血供氧,保护神经细胞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少媚;黄中权;邹爱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效果,确定患者术中佳的应用剂量.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右美托咪定0.3μg/kg;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0.6μg/kg.观察2组各时段舒张压、收缩压、心率、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差异不显著(P>0.05);切皮时及拔管时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P<0.01);术前2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22.9%(P<0.05).结论 经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kg镇静效果更优,且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更快,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盐酸氨溴索结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慢性支气管炎采用盐酸氨溴索结合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结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析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呼吸道症状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2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O2、SaO2数值较治疗前升高,PaCO2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PaO2、SaO2数值高于对照组,PaCO2数值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哮鸣音、喘息、咯痰及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呼吸道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采用盐酸氨溴索结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神经外科老年患者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

    目的 分析优质用药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老年患者安全用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老年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遵医嘱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优质的用药护理服务,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服药依从性、护患纠纷率及意外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85.19%(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为92.59%,高于对照组77.78%(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率为3.70%,意外发生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14.81% 、12.96%(P均<0.05).结论 神经外科老年患者给予优质的用药护理服务效果显著,既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又降低意外发生率,有利于进行安全用药管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瑞卿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IBS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IBS症状总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1);治疗前,2组IBS症状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BS症状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2组抑郁、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IBS患者采取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临床病症改善,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兰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转染反义CD44对人鼻咽癌细胞的影响

    目的 分析CD44对鼻咽癌CNE2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转染技术将CD44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Anti-CD44)转入CNE2细胞;qRT-PCR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效率;采用划痕实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反义CD44对CNE2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pcDNA3.1-Anti-CD44组CD44 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调;Western blot显示,pcDNA3.1-Anti-CD44组CD44蛋白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调;划痕实验显示,pcDNA3.1-Anti-CD44组MGC-803细胞的迁移能力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弱;侵袭实验结果显示,pcD-NA3.1-Anti-CD44组CNE2细胞的侵袭能力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 反义CD44能抑制鼻咽癌CNE2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作者:黄远见;李巧云;肖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微创保胆取石术对胆结石手术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近期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结石行手术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实施微创保胆取石术,观察2组治疗相关指标如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并评估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微创保胆取石术对患者创伤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保留了胆囊的生理功能,保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霉菌性阴道炎采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克霉唑阴道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和消失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2.81%(P<0.01);观察组排尿痛、腰腹疼痛、白带异常以及外阴瘙痒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巧芬;田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显微镜下应用ProTaper镍钛锉对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在显微镜下应用ProTaper镍钛锉对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牙髓病与根尖周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临床检查后均发现存在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患者均分为传统组与改良组,每组20例.传统组接受K锉预备处理,改良组则接受显微镜下Pro-Taper镍钛锉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根管填充处理情况、疼痛情况以及患者预备根管的具体时间.结果 改良组填充率为100.0%,高于传统组的65.0% 例(P<0.05);改良组VAS评分为(2.3±0.4)分,低于传统组的(6.2±0.9)分(P<0.01);改良组根管预备时间为(5.4±0.7)min,短于传统组的(12.2±1.4)min(P<0.01).结论 在临床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具体治疗中,患者接受ProTaper镍钛锉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雯静 刊期: 2018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