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观察

张宝军;李艳丽;权永志

关键词:胆囊结石, 胆囊切除, 腹腔镜, 开腹手术,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基层医院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方法 选取卢龙县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8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3%,低于对照组的10.75%(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开展推广与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10例(病牙132颗)慢性牙周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病牙62颗)和观察组(55例,病牙65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予以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措施予以干预.比较2组护理干预后疗效及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等临床指标,采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表评估2组护理干预后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9.09%(P<0.01);观察组干预后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等临床指标较对照组干预后均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干预后配合治疗、按时复诊、自我维护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接诊的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应用替诺福韦酯治疗,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在治疗4、12、24、48、96周时检测2组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4、12、24、48、96周时,观察组HBV-DNA、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96周时,观察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率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分别为76.60%、97.87%和87.23%,均高于对照组的57.45%、74.47%和61.70%(P<0.01).结论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对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均有效,治疗96周时替诺福韦酯抑制病毒活性的作用优于恩替卡韦,4周为节点可预测远期抗病毒疗效.替诺福韦酯能够显著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密霞;孔鹏北;王文娟;李建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规律服用甲状腺素对患者疗效及代谢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规律服用甲状腺素对患者疗效及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门诊诊治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左旋甲状腺素规律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甲状腺功能、血脂、血糖水平.结果 治疗后,患者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游离T3(FT3)、游离T4(FT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FG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规律服用甲状腺素治疗可协助改善其甲状腺功能,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稳定,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赵若飞;李亚娟;戴强;李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基层医院呼吸道感染疾病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调查某市基层医院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指导基层医院对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查29家基层医院某天的门诊处方各100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基层医院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处方占门诊处方的比例较大,呼吸道感染疾病不合理用药处方占处方总量的16.48%.结论 基层医院呼吸道感染疾病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较为普遍,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以便指导基层医院医师的合理用药.

    作者:程运扬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基层医院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方法 选取卢龙县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8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3%,低于对照组的10.75%(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开展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宝军;李艳丽;权永志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分析引发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出现中成药用药不良反应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从患者性别、年龄、用药途径、药品剂型、药品品种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对患者发生中成药用药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43例患者中,男18例(41.86%),女25例(58.14%),女性占比较高.年龄>60岁较18~60岁及<18岁年龄段患者高.在不同种类中成药药品中,引发不良反应发生率红花注射液高(32.56%);43例患者中,静脉滴注给药39例(90.70%),口服给药3例(6.98%),外用给药1例(2.33%),提示采取静脉滴注给药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 年龄、性别、用药途径、中药剂型等因素均可能引起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中,还需按照患者病情、个体差异及药物特性等因素,合理应用中成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蔡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麻醉与镇痛方式对宫颈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影响评价

    目的 分析麻醉与镇痛方式对宫颈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医院实施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麻醉与术后镇痛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4组,每组30例.第一组采用全身麻醉和术后静脉镇痛;第二组采用全身麻醉和术后硬膜外镇痛;第三组采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和术后静脉镇痛;第四组采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和术后硬膜外镇痛.比较4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以及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4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依次为40.0%、26.7%、23.3%和3.3%,其中第四组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低,与其他3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第二组和第三组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和第四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低于第一组和第三组(P<0.01);第二组和第四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采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和术后硬膜外镇痛方式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且患者术后疼痛感较轻,该麻醉和镇痛方式可在宫颈癌根治术和术后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援;廖婧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针灸推拿配合痛点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推拿配合痛点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康复门诊就诊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痛点注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结论 针灸推拿配合痛点注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梅英;宋磊;栾英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改善晚期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功能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改善晚期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65例(84眼)行手术治疗晚期青光眼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41眼)组和观察组33例(43眼).2组术后均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眼压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晚期青光眼术后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何润西;李世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腹内疝15例的诊断与治疗

    腹内疝指腹内脏器经异常或正常裂隙、孔道,由原来位置脱位到异常腔隙的病症. 腹内疝临床并不多见,且因初期症状不明显,较难作出准确诊断. 故为当前普外科主要难题[1].笔者回顾性分析腹内疝患者15例,就该病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斌;李永智;吕铁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CHF并室性心律失常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CHF并室性心律失常,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治疗效果显著,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良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尿液AQP2检测在先天性肾积水患儿中的变化特点

    目的 分析尿液AQP2检测在先天性肾积水患儿中的变化.方法 将21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22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作为观察组,实施尿液AQP2的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的结果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儿童尿液AQP2与尿渗透压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肾积水患儿术中、术后尿液AQP2水平相对较高(P<0.05).结论 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尿液AQP2水平升高,有助于临床症状早期筛查,避免患儿症状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马志;王慧智;徐青雨;于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肺炎治疗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肺炎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1);观察组咳嗽、咯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应用于小儿肺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应用探讨.

    作者:舒秀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采取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1.11%(P<0.01).结论 腹股沟斜疝患儿采取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可减少对患儿的损伤,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儿术后恢复,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金孝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100种中成药说明书中妊娠禁忌标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100种中成药说明书妊娠禁忌标注情况.方法 对医院2016年2~10月使用的中成药说明书100份进行统计,随后根据《中国药典》中关于妊娠禁忌、慎用药材等内容,统计中成药内所含药材的妊娠禁忌类别及中成药说明书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100种中成药中,共29种中成药含有妊娠期禁用的药物成分,共54种药物含有妊娠期慎用的药物成分,共17种中成药不含《中国药典》中禁忌的成分.结论 调查中存在部分中成药物说明书关于妊娠禁忌内容缺失及描述不规范现象,对此,需加强药品市场管理,同时提高制药厂关于说明书质量的要求,并完善《中国药典》中妊娠禁忌的用药范围.

    作者:张晓鸣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阿伐斯汀和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比较阿伐斯汀和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阿伐斯汀治疗,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1、2、4周时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不同时间总显效率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周无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4周,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1、2、4周风团大小、每次发作时间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伐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显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与氯雷他定相近,但是在治疗1、2、4周时作用优于氯雷他定,可更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廖锦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阴道超声检查在前置胎盘孕妇孕晚期子宫颈管长度测量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阴道超声测量子宫颈管长度对前置胎盘提早剖宫产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前置胎盘孕妇46例,以孕晚期宫颈管长度为依据进行分组:长度≤25 mm为观察组,共纳入27例;长度>25 mm为对照组,共纳入19例.记录孕晚期子宫颈管长度对提早剖宫产进行预测,观察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准确性.比较2组妊娠结局即产前及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子宫颈管长度测量对提早剖宫产的预测灵敏度82.76%、特异度82.35%、阳性预测值88.89%、阴性预测值73.68%、准确率82.61%,均取得较高值.观察组各项妊娠结局指标:产前及产后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子宫颈管长度测量对于前置胎盘孕晚期提早剖宫产的预测价值显著,使早产率降低,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吴冬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确诊的肝硬化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硬化PVT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肝硬化非PVT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临床资料,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P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腹痛、发热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1).2组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糖尿病史、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Child-Pugh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是肝硬化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 肝硬化PVT患者可伴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而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是肝硬化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懿;刘学广;夏生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早期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9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脑中风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对偏瘫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住院中风偏瘫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在患者入院病情平稳后开始配合内科常规治疗,床旁综合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康复治疗及对症内科治疗.2组患者在1个疗程后采用ADL功能评分法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前,2组AD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2组ADL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ADL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可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恢复,有效降低中风后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马明祥;王梅英;罗文红;孙金普;林盼;栾英辉;刘聪聪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妊娠期高血压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予硫酸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观察组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比较2组血压状况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1);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可使患者血压得到有效降低,并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俊姣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