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久卉;张英泽;许秀兰;田德虎
作者自1994~1997年之间采用闭合Ender钉内固定方法治疗陈旧性小腿骨折13例,取得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 本组13例患者均是小腿中下1/3骨折,其中男10例,女3例;左侧7例,右侧6例;年龄17~45岁,其中延迟愈合5例,畸形愈合8例;受伤距手术时间1.5~4个月,平均2.5个月。所有患者均行石膏外固定治疗,膝踝关节均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
作者:孔志刚;李志;梁忆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科自1991~1995年,应用经皮钢针撬拨方法,治疗跟骨舌状骨折50例,56足。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26~53岁;骨折部位,右侧32例,左侧18例,双侧6例,按Essex-lopresti氏分类法,跟骨舌状骨折Ⅱ°14例,Ⅲ°36例[1],伤后至复位时间3小时~8天。2 治疗方法 手术在X线增强仪下进行。股神经加坐骨神经麻醉。患者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伤肢屈曲90度左右。松弛腓肠肌。透视下将一枚斯氏针,沿舌状骨块的纵轴打入。当撬拨跟骨关节面时,再打入第二枚斯氏针,由舌状骨块下方的骨块远端进至骨折线。术者一手握住足背,使踝关节尽量跖屈,进一步使跟腱松弛。另一手把持两枚钢针尾部,用力向下牵引,同时将针尖向后撬拨。当感觉到骨擦音后,透视观察Bohler氏角是否恢复正常。跟骨关节面及轴位骨折是否解剖复位,若不满意可调整进针的深度继续撬拨,若复位满意,将两枚钢针继续打入至距骨或舟骨。针尾外露。无菌敷料包扎,石膏托固定踝关节于跖屈位。两周后更换功能位石膏,4周后去除石膏,进行功能锻炼。8周后X片证实骨折愈合后拨除钢针,负重行走。
作者:王天旭;何映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自1996年7月~1998年1月,我们采用股方肌蒂骨瓣嵌插植入法治疗股骨颈骨折10例,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中男7例,女3例;年龄19~40岁。右4例,左6例。头下型3例,颈中型7例。Garden分型:Ⅲ型2例,Ⅳ型8例。10例均为新鲜骨折。
作者:罗成龙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屈曲旋转腰椎牵引对人腰神经通道的断面解剖学影响。方法 青壮年男尸8具,应用断层解剖学技术制作脊柱区L1~S1矢状面和冠状面断层标本,将得到的断层标本固定于模拟屈曲旋转牵引器上,每一标本摄像观察。结果 在屈曲旋转腰椎牵引时,椎间隙增宽;椎间孔上2/3增大,下1/3减小;关节突关节面上下滑动、切向旋转、间隙增宽;黄韧带紧张;神经根在神经通道内被牵伸滑动,这种滑动在行旋转时以对侧神经根为显著。结论 屈曲旋转腰椎牵引可通过增加椎间隙、扩大椎间管、纠正小关节功能紊乱、松解神经根粘连而起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
作者:岳寿伟;刘树伟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993年6月至1997年12月对62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进行了双矩形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术,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2例,男43例,女19例。年龄18.2~59岁;骨折部位:左22例,右37例,双侧3例。骨折按王亦璁法分类[1]:A1类27例,A2类18例,A3类10例,B2类3例,B3类5例。合并伤:颅脑损伤4例,胸腹闭合伤7例,合并其它骨折9例。
作者:余铮;胡波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们自1992年~1996年通过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收治新鲜盖氏骨折脱位共48例,现将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13~40岁;左侧28例,右侧20例。其中闭合骨折46例,开放骨折2例。本组桡骨干骨折部位以下1/3多见,占36例,其次为中下1/3为4例,中1/3为3例,上1/3为1例,尺桡骨双骨折为4例;桡骨干骨折多呈短斜形成螺旋形32例,横断形18例,粉碎形8例。本组骨折移位以向掌、向尺移位多见,其骨折线自尺掌侧近端斜向桡背侧远端为尺偏型移位,自桡背侧近端斜向尺掌侧远端移位为桡偏型移位。本组单纯掌成角者24例,尺掌移位或成角者4例,尺背移位或成角者2例,本组下桡尺关节脱位方向有三种:桡骨远端向近端移位30例多见。尺骨小头掌背侧移位掌移位4例,背移位6例。左右分离,本组6例,三种移位同时存在的为2例。
作者:李伟阳;杨连忠;袁晓波;李铁良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笔者采用手法松解和手法复位治疗髋关节后脱位,收效显著。1 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20~50岁;均为外伤。80例新鲜骨折,20例陈旧性骨折,都属单纯髋关节脱位。2 治疗方法2.1 松解手法:患者平地取仰卧位,以左侧为例。待麻醉后,助手甲、乙、丙分别稳压住头部及双侧髂前上棘和健侧下肢勿使动摇。术者用舒洁酒(成都体院郑怀资教授方。有成药出售)在髋关节部作大面积的反复擦摩、揉捏、推舒等手法,使局部皮肤、肌肉放松。接着术者面对患者横跨于左下肢,双手提握左膝关节部,使患肢呈屈髋屈膝90°度状,缓缓用力由轻到重持续向上拔拉的同时,再反复将患肢作旋内、旋外、摇晃、内外旋转的松解手法,使粘连在异常位置的股骨头得以解脱。此时即可听到和触感到粘连不断撕脱的声响,松解手法成功。
作者:牟华秋 刊期: 2000年第10期
自1931年Smith-Perterson报告应用三翼钉治疗股骨颈骨折以来,内固定已成为股骨颈骨折治疗主要的方法。1 手术时间的选择 对于移位型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早期复位及固定还可以纠正支持带血管的扭曲,改善血运,减少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为确定早期手术时间界限,Manninger[1]将病人分为伤后6小时内手术、6~12小时和12小时后手术三组,三组的其他条件相同,随访6年,三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7%、51%和49%,伤后6~12小时组和12小时后手术组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因而Manninger建议将6小时定为早期手术的时间界限。股骨颈骨折作为急症手术时,尤其是对于65岁以下较年轻病人,在行内固定的同时还应常规行前路关节囊内血肿清除减压术,以降低关节囊内的压力,从而改善血供[2]。
作者:高文山;张英泽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寰枢关节的稳定性依赖于本身骨性结构的完整及位于齿状突后方的横韧带和翼状韧带。一般外伤性脱位多发生在活动范围大,关节囊和周围韧带不坚强,结构不稳定的关节。普通X线检查即可。无需进行CT检查。但某些小关节和骨骼未完全骨化的关节脱位,特别是不完全脱位,X线征象不明,诊断困难。CT良好的组织和空间分辨率给这类病变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帮助。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了我院自1997年4月引进的SOMATOM、AR、SP后至1998年7月间25例资料较完全的临床可疑第1、2颈椎半脱位的病人。男性21例,女性4例,比例大约为5:1。年龄17~60岁,平均年龄40岁。棘突压痛,颈部活动受限,神经根刺激症状者20例。四肢肌力消失1例。CT检查时间为伤后2小时~2个月,平均约5天。扫描方法均为准直器宽度2mm,床移厚度3mm,螺旋扫描,1~2mm重建。其中17例进行了多轴向重建或三维图象。25例中24例为外伤,1例为上呼吸道感染。
作者:韩敏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院自1992年7月至1997年12月采用闭合折骨、牵引后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股骨干骨折3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7例;病程短22天,长70天,平均38天;男23例,女14例;年龄17~72岁;部位:股骨上段5例,股骨中段25例,股骨下段7例;重叠情况:重叠1cm内12例,重叠2cm左右22例,重叠3cm以上3例。
作者:唐刚健;靳嘉昌 刊期: 2000年第10期
股骨颈骨折因愈合较难、并发症多而成为棘手的骨折之一。自1990年1月至1995年2月我院应用拉力螺丝钉治疗股骨颈骨折5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54例中男24例,女30例;年龄16~78岁。伤后就诊时间为0.5小时至10天。头下型骨折5例,经颈型28例,基底型21例。2枚螺丝钉固定21例,3枚螺丝钉固定33例。
作者:赵俊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应用Steffee钢板对脊椎滑脱症行手术复位内固定并植骨融合,自1993年3月~1996年5月治疗15例,取得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中男6例,女9例;年龄24~35岁。15例均有反复腰痛,伴有间歇性跛行13例;一侧下肢放射痛10例;一侧大腿酸痛2例,双侧大腿酸痛4例。体征:腰部前凸增加,臀部后凸,腰骶压痛17例;棘突呈台阶状10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9例;膝腱反射减弱2例;跟腱反射减弱5例。 X线表现:L4双侧椎弓峡部崩裂伴滑脱5例;L5双侧椎弓峡部崩裂伴滑脱8例;退行性滑脱2例。
作者:张远林;杨力梅;赵建勇;郭书芹 刊期: 2000年第10期
距远关节脱位,是指距跟、距舟关节及跗骨部都从距骨处移位,是足踝部的严重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自1985年~1997年,笔者先后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26~50岁。右足3例,左足2例。均为内侧移位,其中2例合并距骨撕脱性骨折。坠落伤4例,扭伤1例。
作者:马德华;张明;刘光银;邵长胜 刊期: 2000年第10期
自1971年以来,我科收治四肢长管状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60例,于急诊骨钻孔术中应用α—糜蛋白酶生理盐水冲洗,术后在局部创口内或肌注α—糜蛋白酶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9月~41岁;患病骨骼:股骨36例,胫骨18例,肱骨5例,桡骨1例;术后换药时在引流口内注入糜蛋白酶28例,肌肉注射糜蛋白酶32例;应用时间长者35日,短10日,平均使用18日。发病5天以内者,即骨膜下脓肿前期15例,全部治愈;发病6~9天者,骨膜下脓肿形成期22例,术后2例复发;发病10~14天者,骨膜破裂期23例,术后复发转为慢性骨髓炎者7例。治愈率为85%。
作者:汪万全 刊期: 2000年第10期
以复元活血汤为主方,辨证论治,随症加减,三年来共治胸、肋部损伤患者15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122例,女36例;年龄17~78岁;胸壁、胸肋挫伤108例,肋骨骨折24例(其中多根骨折5例),肋软骨炎12例,肋间神经痛3例,陈旧性胸肋损伤11例。患者一般均有胸痛,胸闷及每当咳嗽或胸部体位改变时疼痛加剧,极个别骨折病人甚至痛厥。2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全当归15g,柴胡15g,炙军10g,桃仁10g,红花5g,穿山甲10g,天花粉15g,甘草5g。胸痛甚者加薤白;脘肋痛甚者加川栋子、延胡索及香附(一般均加金铃子散);瘀而化热者加丹皮、赤芍;骨断者加续断;胸闷不舒者加陈皮、茯苓、枳壳;咳嗽痰多者加半夏、厚朴。3 治疗结果 胸肋、胸壁损伤服药长15剂(每天一剂,早晚各煎一次服用,以下同),短服药4剂即愈。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服药2剂即减轻症状,5至8剂基本痊愈。陈旧性胸肋损伤后遗疼痛者,一般服药3剂疼痛即大为减轻,5至7剂基本痊愈,且随访未发。肋骨骨折疼不可忍者服药1剂疼痛即能缓解,一般除必要的手法复位和外固定,仍需随症加减服药至骨折愈合,一年后随访无明显后遗症。4 讨论 复元活血汤功效为活血祛瘀,疏肝通络。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方中药物均归肝经。
作者:刘永林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笔者近三年来共收治2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脐周敏感点按摩,均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收集完整资料29例,男27例,女2例;发病年龄36~56岁。发病时间短者3天,长2年。发病均与间接外伤、疲劳受寒有关。29例均经临床确诊,其中CT检查15例,核磁共振2例,X光摄片12例。2 治疗方法 令患者排除大小便后,帮助其仰卧于治疗床上,双侧腿尽量屈曲,松开衣带露出脐部。术者立于病人右侧,用大头针或无油圆珠笔芯探查脐周,发现压痛点时,重新一次作对照,防止感觉上的偏差。确定痛点后,先行整个下腹部轻轻按摩,以降低腹壁肌群紧张度。嘱患者自然呼吸,排除紧张心理。采用右手中指按摩,约1分钟后对敏感区进行有节律性冲击震动,每次不超过20分钟,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3 治疗结果 痊愈:腰痛及坐骨神经疼痛消失,腰部活动正常,腰椎生理弧度正常,X光摄片提示各椎体间无异,恢复原来工作。本组7例。显效:腰痛及坐骨神经痛明显好转,已徒步行走,上班工作。本组2例。无效:二次治疗后腰椎及坐骨神经痛无大的改善。本组1例。4 讨论 手法注意点:①施术时应聚精会神,手法要轻柔、敏捷,意手同步。②治疗室必须安静、避风,操作过程中,适时嘱患者摇晃臀部。③适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④必要时点委中、后溪、太溪三穴。患者回去尽量卧硬板床休息2~3天左右。
作者:毛开谟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院自1991年来采用手法复位弓形垫外固定治疗单纯椎体楔形压缩骨折,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8例中男21例,女7例;年龄35~61岁。受伤时间为1~5天。骨折部位:T11~L2,压缩程度为1/3~1/2,局部肿胀,后突畸形,压痛,不敢活动,无截瘫、二便失禁等神经损伤症状,经X线确诊为稳定性骨折。
作者:杨以德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们自1986年至1987年采用双洞式植骨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20例,经平均近4年的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陈旧性腕舟骨骨折以4个月以上未愈合为标准。男18例,女2例。年龄20~45岁。右侧15例,左侧5例。伤后至手术时间:短4个月,长2年,平均11个月。舟骨腰部骨折17例,体部骨折3例。X线片示:骨折线增宽,骨端吸收或伴囊肿样改变15例,骨折端硬化5例,其中1例骨折近段骨块呈坏死改变。
作者:潘泽;杨清江;杨亚军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院自1992年以来,用矩形髓内钉内固定,同时取髋骨植骨治疗胫骨干骨不连1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9例,女5例;年龄12~72岁。骨折不愈合时间8~26个月。骨折原因:14例均为外伤所致,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4例。骨折部位:上段2例,中段5例,下段7例。骨折类型:横断型3例,斜型及螺旋型4例,粉碎型7例。病理分型:骨折端有活力的骨不连8例,骨折端无活性骨不连6例,合并骨髓炎有死骨瘘管者3例,均先期治愈后再行内固定。早期治疗:开放复位内固定8例,闭合复位外固定4例,骨牵引2例,二次以上植骨失败者3例。
作者:欧阳新文;管财定 刊期: 2000年第10期
采用前后环形张力带固定重度粉碎性髌骨骨折35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19~65岁,平均41岁。左侧19例,右侧16例。35例均为新鲜骨折,其中闭合性骨折29例,开放性骨折6例。骨折呈不规则粉碎性达6块以上,且分离1cm以上。开放性骨折急诊手术,闭合性骨折3~11天内手术。
作者:苏培基 刊期: 200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