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高辛中毒影响因素分析

成守龙;苗苗;刘俊

关键词:地高辛, 血药浓度, 毒性反应,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分析地高辛中毒的临床特性及导致地高辛中毒的影响因素,为地高辛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或住院期间发生的地高辛中毒患者31例,对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中21例(67.74%)患者采用0.125 mg/d,10例(32.26%)患者采用>0.125 mg/d.地高辛平均血药浓度为(3.03±1.08)ng/ml,其中地高辛血药浓度>2.0 ng/ml 25例(80.65%),血药浓度0.8~2.0 ng/ml 6例(19.35%).地高辛中毒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及心脏毒性.结论 地高辛中毒影响因素较多,个体差异明显,应密切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并加强监护,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某院药房外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某院药房外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情况,为医院药房外药品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药学部对药房外的41个科室的备用药品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 药房外的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基本上能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基数不符、不同种类药品混放或未按批号顺序有序摆放、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药品过期等.结论 持续改进药房外药品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同时对药品管理相关人员加强培训和宣传,大限度地保证药品质量和医疗安全.

    作者:吴紫娟;王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予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喘憋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喘憋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71,P<0.05).研究组的肺部啰音消失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103,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P<0.05).结论 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能够迅速缓解患儿的喘憋状态,有效改善患儿的通气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华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成人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诊疗分析

    目的 分析成人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诊断及治疗,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收集2012年9月-2017年9月于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者62例,对62例确诊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并给予定期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2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均有皮肤紫癜(100.00%),黑便52例(83.87%),呕血4例(6.45%),血便4例(6.45%),大便潜血阳性2例(3.23%),腹痛60例(96.77%),关节疼痛16例(25.81%),肾脏损害12例(19.35%).62例患者经激素治疗后治愈6例,显效26例,有效3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 成人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根据临床症状、内镜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早期诊断,足量给予激素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张华;黄艳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哮喘患儿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探析在小儿哮喘疾病中应用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哮喘患儿100例,并依据随机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将常规护理组作为对照组,将健康教育组作为试验组.观察2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半年内哮喘复发次数、病情知情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92,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半年内复发次数远远少于对照组,病情知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08%高于对照组的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64,P<0.05).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对哮喘患儿临床效果更加显著,通过了解病情常识,提高治疗与护理依从性,从而显著降低哮喘的复发率,减少住院时间,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患儿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杨丽娟;刘黎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密闭式留置针在生物等效性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密闭式留置针在生物等效性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参与生物等效性临床研究的受试者分两周期进行研究,第一周期采用直型密闭式22号留置针(148例),第二周期采用Y型密闭式20号留置针(138例),对比2种不同类型密闭式留置针的重新置管率、疼痛情况.结果 Y型密闭式20号留置针的重新置管率为28.26%(39/138)高于直型密闭式22号留置针的11.49%(17/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61,P<0.01).Y型密闭式20号留置针的疼痛评分为(2.02±0.69)分高于埋置有型密闭式22号留置针患者的(1.87±0.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1,P<0.05).结论 22号直型密闭式留置针重新置管率较低,且患者疼痛值低,将其用于生物等效性研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章秀锦;许安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B型利钠肽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B型利钠肽(BNP)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8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对比分析2组BNP、PaO2、PaCO2及肺动脉压力变化.分析NYHA心功能分级与BNP关系及BNP与LVEF、LVEED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BNP、PaCO2及肺动脉压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a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NP升高2例少于观察组的7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越高其BNP水平也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阳性检出率也明显增高.通过BNP水平与心脏结构、功能指标行直线相关分析,发现BNP与LVEF呈负相关(r=-0.867,P<0.05),当LVEF越低,其BNP水平就越高.血浆BNP与LVEED呈正相关(r=0.198,P<0.05).结论 BNP水平改变在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中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不仅能够作为诊断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指标,还能够评估患者病情变化.

    作者:陈纯;肖艳君;唐春利;吴忠辉;蒋杰瑾;陆玲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裸花紫珠分散片治疗慢性末端回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裸花紫珠分散片治疗慢性末端回肠炎(CT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CT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及甲硝唑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裸花紫珠分散片治疗.3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肠黏膜积分、大便性状、腹部疼痛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肠黏膜积分、大便性状评分、腹部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裸花紫珠分散片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TI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俊林;张娇;张东暄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1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106例,其中采用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的53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MTX)化疗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的53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7.29±2.23)分高于对照组的(70.21±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应首选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进行治疗,其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鲁吉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经鼻肠梗阻导管实施小肠内排列术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实施小肠内排列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将6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实施小肠内排列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开腹式手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死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急性肠梗阻症状患者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实施小肠内排列术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学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疗效及其对血清降钙素原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2组各61例.研究组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92%低于对照组的2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0,P<0.05).术前1 d 2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 d、3 d、5 d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术后5 d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低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少,且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牟啸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良性BPH患者随机分为TURP组和开放组各32例.对比2组手术指标、疗效指标、生活质量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URP组手术时间、导管留置及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手术前的各项疗效指标(Qmax、PVR、IPSS、QO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发生明显改善,但TURP组改善程度大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RP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P治疗良性BPH效果卓越,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同时还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采用该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患者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大大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另外,采用该术治疗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乐骏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右美托咪啶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的麻醉方案,观察组患者于气管插管诱导前10 min给予右美托咪啶(生理盐水稀释至4μg/ml)0.5μg/kg静脉泵注10 min,术中以0.4μg/(kg·h)静脉泵注维持;对照组患者泵注生理盐水.比较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T1~T4时段的MAP和H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5时,2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6~T8时,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于麻醉诱导前给予适量的右美托咪啶静脉泵注,不仅能够稳定患者的MAP和HR水平,而且术后镇痛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树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0例为宫颈癌组,另选取同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40例为CIN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经阴道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3组入选者进行检查,比较3组入选者常规超声图像特征、超声弹性成像表现情况及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结果 对照组宫颈呈圆柱状且回声比宫体稍高,宫颈管位于中央呈强带状回声;宫颈癌组不同分级患者的超声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其中Ⅰa期主要表现宫颈回声不均匀,部分可见点片状低回声或高回声;Ⅰb期及以上形态不规则、宫颈内有不均质回声肿块、宫颈明显增大、宫颈管消失.对照组宫颈大部分呈绿色,极少部分呈红色与兰色,且宫颈管与宫颈浆膜层均呈红色;CIN组宫颈普遍呈绿色,少部分呈兰色或红色,且宫颈管与宫颈浆膜层均呈红色,部分可见兰色;宫颈癌组大部分宫颈呈兰色,少部分呈绿色或红色,部分宫颈浆膜层连续性中段.宫颈癌组弹性成像评分为1分人数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及CIN组;宫颈癌组弹性成像评分为3分、4分、5分人数占比均明显高于CIN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组患者弹性成像评分为1分的人数占比明显高于CIN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a期与Ⅰb期患者弹性成像评分为4分的人数占比均明显高于Ⅰa期;而Ⅱa期患者弹性成像评分为5分人数占比均明显高于Ⅰa期以及Ⅰb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临床上早期诊断宫颈癌的一种无创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芳;欧阳靖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耳穴贴压结合热熨法对丙泊酚人工流产术后宫缩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结合热熨法对丙泊酚人工流产术后宫缩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医院接受丙泊酚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均为初次)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60例)采用耳穴贴压结合热熨法治疗,对照组(n=60)采用耳穴贴压治疗,比较2组人工流产术后5 min、15 min、30 min的宫缩痛情况.结果 2组术后5 min宫缩疼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4);观察组术后15 min、30 min宫缩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耳穴贴压结合热熨法对丙泊酚人工流产术后宫缩痛有积极影响,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改善其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云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

    目的 分析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1日-2017年2月2日在医院进行治疗的骨科创伤患者196例,根据预防措施实施与否分为2组,每组98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药物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实施物理预防措施+药物预防措施.比较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10%低于对照组的1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后,急诊介入治疗、深静脉滤器植入联合抗凝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药物抗凝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积极的物理治疗联合药物预防措施可减少骨科创伤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急诊介入治疗、深静脉滤器植入联合抗凝治疗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作者:广清青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价值评估

    目的 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医院急诊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溶栓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溶栓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12h内血管再通率、心肌酶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溶栓组患者12 h内血管再通率为80.0%高于常规组患者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42,P<0.05).溶栓组患者CK峰值、CK-MB峰值低于常规组患者,达到峰值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血管再通率较高,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作者:程云飞;罗志彩;张自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消痹止痛贴敷膏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消痹止痛贴敷膏与穴位贴敷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消痹止痛贴敷膏外敷患处,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贴外敷患处.2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分别于疗程开始及结束记录其疼痛分值(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VAS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中所有患者未出现皮肤严重过敏现象,无病例脱落.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293,P<0.01).结论 消痹止痛贴敷膏可减轻肩周炎患者的局部疼痛,且疗效优于穴位贴敷治疗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涛;矫健鹏;岳小强;陆文铨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阵发性AF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脏超声变化和血脂水平.结果 治疗组AF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及转为持续性AF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左心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A均缩小,且治疗组LA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LVEDd、LVEF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阵发性AF整体疗效良好,较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可进一步减少AF的发生.

    作者:周涛;胥勇斌;刘强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同期与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同期与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2月3日-2016年11月2日在医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双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6例,通过电脑随机编码的方式分为2组各33例.观察组采取同期手术,对照组采取分期手术.比较2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及各项功能.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时间和住院总天数短于对照组,手术总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栓形成、假体周围感染及发热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关节活动度、WOMAC骨关节炎指数、HSS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关节活动度、WOMAC骨关节炎指数、HSS膝关节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2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相当,分期手术安全性相对更高,但同期手术更能够节省治疗费用.

    作者:刘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脑血管介入在脑分水岭梗死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脑血管介入在脑分水岭梗死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均分2组各44例.介入治疗组进行脑血管介入诊断与治疗,手术治疗组进行切除动脉内膜的手术治疗.比较2组脑分水岭梗死治疗效果,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管狭窄程度,6个月后脑梗死复发率和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结果 介入治疗组脑分水岭梗死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00,P<0.05).干预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管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管狭窄程度均低于干预前,且介入治疗组优于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6个月后脑梗死复发率和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均低于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介入在脑分水岭梗死诊断与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管狭窄程度,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俊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