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高辛中毒影响因素分析

成守龙;苗苗;刘俊

关键词:地高辛, 血药浓度, 毒性反应,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分析地高辛中毒的临床特性及导致地高辛中毒的影响因素,为地高辛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或住院期间发生的地高辛中毒患者31例,对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中21例(67.74%)患者采用0.125 mg/d,10例(32.26%)患者采用>0.125 mg/d.地高辛平均血药浓度为(3.03±1.08)ng/ml,其中地高辛血药浓度>2.0 ng/ml 25例(80.65%),血药浓度0.8~2.0 ng/ml 6例(19.35%).地高辛中毒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及心脏毒性.结论 地高辛中毒影响因素较多,个体差异明显,应密切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并加强监护,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药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药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入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菌药物用药宣教,观察组积极实施临床药物干预,并合理建立抗菌药物分级制度,对2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使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用药不当、联合用药不当、超适应证用药、药品更换频繁及用法使用不当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抗菌药物费用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师在促进临床上抗菌药物使用方面起着重要积极作用,能有效降低临床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同时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张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小剂量肾上腺素在重症哮喘急诊抢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肾上腺素在重症哮喘急诊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医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重症哮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比较2组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2)、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HR、RR低于对照组,SaO2、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剂量肾上腺素可以改善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和预后结局,为进一步使用这种药物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叶贵鸣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2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7 d总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7,P<0.05).2组患儿治疗后FVC、FEV1及PEF相比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提高,其中观察组患儿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后恶心、头晕、皮疹、咽喉刺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6%,与对照组的10.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71,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理想,有助于降低患儿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肺功能,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施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术前系统性肺康复训练联合氨溴索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前系统性肺康复训练联合氨溴索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5年7月-2016年12月)60例和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6月)50例.对照组给予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术前系统性肺康复训练,2组均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前、术后1个月患者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咳嗽峰流速(PCF)、呼气峰值流量(PEF)],随访3个月比较2组生活质量[癌症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FVC、FEV1、PCF、P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个月FVC、FEV1、PCF、PEF水平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幅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QLQ-C30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系统性康复训练联合氨溴索应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效果良好,对改善其近期预后状况有益.

    作者:赵文瑾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治疗青光眼新药:拉坦前列酮

    青光眼是一种因房水产生过多或排出受阻,导致眼内压( IOP)间断或持续升高,使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受到损害,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视力全部丧失进而失明的眼部疾病[1-2]. 2014年,Tham等[3]对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研究再次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得出40~80岁人群中青光眼患病率为3. 54%,2013 年全球青光眼患者约为6430 万, 2020年和2040年这一数字将分别达到7600 万和1. 118 亿.青光眼造成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后果极其严重,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难以估计的巨大痛苦和沉重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青光眼列为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视力杀手[4-6].

    作者:王晓君;韩立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微生物检验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泌尿系统感染患者9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和微生物检验工作,观察患者感染的具体情况、单一病原菌分布情况与混合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 经过检测存在单一病原菌感染与混合病原菌感染,其中单一病原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与屎肠杆菌,混合病原菌主要为支原体合并其他病原菌.结论 对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和微生物检验工作可有效确定患者病原菌感染类型,并依此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作者:赖寒光;林先娘;江峰;吴海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经鼻肠梗阻导管实施小肠内排列术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实施小肠内排列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将6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实施小肠内排列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开腹式手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死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急性肠梗阻症状患者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实施小肠内排列术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学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7例CVA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儿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孟鲁司特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流量(PEFR)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周后,2组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PEF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9,P<0.05).结论 临床中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治疗的疗效优于单一用药,对患儿肺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磊;袁瑞鸿;温晓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B型利钠肽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B型利钠肽(BNP)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8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对比分析2组BNP、PaO2、PaCO2及肺动脉压力变化.分析NYHA心功能分级与BNP关系及BNP与LVEF、LVEED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BNP、PaCO2及肺动脉压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a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NP升高2例少于观察组的7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越高其BNP水平也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阳性检出率也明显增高.通过BNP水平与心脏结构、功能指标行直线相关分析,发现BNP与LVEF呈负相关(r=-0.867,P<0.05),当LVEF越低,其BNP水平就越高.血浆BNP与LVEED呈正相关(r=0.198,P<0.05).结论 BNP水平改变在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中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不仅能够作为诊断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指标,还能够评估患者病情变化.

    作者:陈纯;肖艳君;唐春利;吴忠辉;蒋杰瑾;陆玲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密闭式留置针在生物等效性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密闭式留置针在生物等效性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参与生物等效性临床研究的受试者分两周期进行研究,第一周期采用直型密闭式22号留置针(148例),第二周期采用Y型密闭式20号留置针(138例),对比2种不同类型密闭式留置针的重新置管率、疼痛情况.结果 Y型密闭式20号留置针的重新置管率为28.26%(39/138)高于直型密闭式22号留置针的11.49%(17/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61,P<0.01).Y型密闭式20号留置针的疼痛评分为(2.02±0.69)分高于埋置有型密闭式22号留置针患者的(1.87±0.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1,P<0.05).结论 22号直型密闭式留置针重新置管率较低,且患者疼痛值低,将其用于生物等效性研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章秀锦;许安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益生菌辅助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益生菌辅助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二胺氧化酶、血氨、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二胺氧化酶、血氨、内毒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辅助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降低肠道黏膜通透性,且能有效改善肝功能,从而对肝性脑病起到明显预防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秀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辅助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辅助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儿科病房收治的HSP患儿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皮肤紫癜、腹痛、关节肿痛、肾脏损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辅助治疗儿童HSP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海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治疗儿童流感疑似病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治疗儿童流感疑似病例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将医院儿科流感疑似病例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解热、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金刚烷颗粒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症状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症状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治疗儿童流感疑似病例疗效显著,可在短时间内缓解发热等不适症状,缩短流感病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芳;匡卫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88例,按照是否同时加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单纯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试验组44例患者同时加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和随访观察2组卵巢恶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及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盆腔疾病发生率为13.64%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4,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同时加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可有效降低个体患者卵巢良、恶性疾病及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

    作者:朱丽;昌艳霞;杜桂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消瘀康胶囊治疗四肢骨折后急性疼痛肿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瘀康胶囊治疗四肢骨折后急性疼痛肿胀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四肢骨折后早期急性疼痛肿胀患者8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联合物理疗法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消瘀康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胀消退和疼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瘀康胶囊治疗四肢骨折后急性疼痛肿胀疗效确切,给药途径简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立强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妇产科围术期头孢呋辛合理应用研究

    目的 对妇产科围术期头孢呋辛合理应用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医院妇产科围术期患者418例,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9例,观察组于术前0.5 h给予头孢呋辛2.0 g静脉滴注,手术结束后再次予头孢呋辛2.0 g静脉滴注.对照组于术前和术中均进行头孢呋辛治疗,手术结束后进行头孢呋辛滴注,每次4.0 g,每天1次,连续滴注3 d后将滴注用药改为口服.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发病率、手术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头孢呋辛使用量,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发病率及手术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9.5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围术期的患者对头孢呋辛进行合理使用,能降低患者的术后发病率和手术切口感染率,同时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减少患者头孢呋辛的使用剂量,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作者:池志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消痹止痛贴敷膏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消痹止痛贴敷膏与穴位贴敷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消痹止痛贴敷膏外敷患处,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贴外敷患处.2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分别于疗程开始及结束记录其疼痛分值(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VAS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中所有患者未出现皮肤严重过敏现象,无病例脱落.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293,P<0.01).结论 消痹止痛贴敷膏可减轻肩周炎患者的局部疼痛,且疗效优于穴位贴敷治疗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涛;矫健鹏;岳小强;陆文铨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临床药师参与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抗感染治疗1例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1例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学员通过参与1例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治疗,分析评价初始治疗方案,提出药学建议,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并及时修正.结果临床药师的建议被采纳,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治疗,发挥临床药师作用和体现价值.

    作者:陈铭臻;黄碧瑜;杨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改良神经修复术式在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改良神经修复术式在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手指撕脱离断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治疗,改良组在再植术中采用改良神经修复术式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手指功能恢复效果、手指感觉恢复及外观缺陷.结果 改良组手指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28,P<0.05);改良组手指感觉恢复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372,P<0.05);改良组手指总缺陷率为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00,P<0.05).结论 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中改良神经修复术式能有效恢复手指各项功能,手指感觉及外观均恢复良好,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韦铭铭;蓝春祎;韦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同期与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同期与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2月3日-2016年11月2日在医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双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6例,通过电脑随机编码的方式分为2组各33例.观察组采取同期手术,对照组采取分期手术.比较2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及各项功能.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时间和住院总天数短于对照组,手术总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栓形成、假体周围感染及发热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关节活动度、WOMAC骨关节炎指数、HSS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关节活动度、WOMAC骨关节炎指数、HSS膝关节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2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相当,分期手术安全性相对更高,但同期手术更能够节省治疗费用.

    作者:刘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