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容
青光眼是一种因房水产生过多或排出受阻,导致眼内压( IOP)间断或持续升高,使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受到损害,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视力全部丧失进而失明的眼部疾病[1-2]. 2014年,Tham等[3]对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研究再次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得出40~80岁人群中青光眼患病率为3. 54%,2013 年全球青光眼患者约为6430 万, 2020年和2040年这一数字将分别达到7600 万和1. 118 亿.青光眼造成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后果极其严重,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难以估计的巨大痛苦和沉重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青光眼列为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视力杀手[4-6].
作者:王晓君;韩立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泌尿系统感染患者9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和微生物检验工作,观察患者感染的具体情况、单一病原菌分布情况与混合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 经过检测存在单一病原菌感染与混合病原菌感染,其中单一病原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与屎肠杆菌,混合病原菌主要为支原体合并其他病原菌.结论 对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和微生物检验工作可有效确定患者病原菌感染类型,并依此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作者:赖寒光;林先娘;江峰;吴海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改良神经修复术式在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手指撕脱离断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治疗,改良组在再植术中采用改良神经修复术式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手指功能恢复效果、手指感觉恢复及外观缺陷.结果 改良组手指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28,P<0.05);改良组手指感觉恢复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372,P<0.05);改良组手指总缺陷率为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00,P<0.05).结论 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中改良神经修复术式能有效恢复手指各项功能,手指感觉及外观均恢复良好,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韦铭铭;蓝春祎;韦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精神病合并结核病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南通市通州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7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诊疗经过.结果 精神病合并结核病患者多有结核病临床症状,病情多严重,病灶范围广,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结论 精神病患者是结核病高发人群,精神病科医师和结核病科医师必须加强合作,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瞿向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某院药房外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情况,为医院药房外药品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药学部对药房外的41个科室的备用药品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 药房外的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基本上能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基数不符、不同种类药品混放或未按批号顺序有序摆放、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药品过期等.结论 持续改进药房外药品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同时对药品管理相关人员加强培训和宣传,大限度地保证药品质量和医疗安全.
作者:吴紫娟;王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2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7 d总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7,P<0.05).2组患儿治疗后FVC、FEV1及PEF相比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提高,其中观察组患儿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后恶心、头晕、皮疹、咽喉刺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6%,与对照组的10.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71,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理想,有助于降低患儿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肺功能,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施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2016年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有效ADR报告227例,分析给药途径、涉及药品、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结果 静脉滴注是引起ADR发生的主要给药途径;抗菌药物及中成药是引起ADR的高发药物,其余依次为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等;ADR累及的器官和(或)系统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1.18%,消化系统占10.89%;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钠、银杏叶注射液等所致ADR较多.结论 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重点监测严重的ADR,根据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陈康娜;余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75例卵巢肿瘤蒂扭转病例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7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疾病诊断的依据、发病特点,选择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法,并评估其疗效.结果 根据突发下腹痛,伴或不伴恶心、呕吐,双合诊可及宫旁压痛的肿块,以蒂部明显,盆腔彩超证明附件区有包块,临床诊断卵巢肿瘤蒂扭转.75例患者发现育龄期女性多发,手术可采用腹腔镜,据患者术中具体情况选取卵巢手术方式,手术疗效满意,71例病理为良性,22例为畸胎瘤.结论 结合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只要拟诊卵巢肿瘤蒂扭转,应急诊手术治疗,结合影像学、肿瘤标志物异常的情况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术中结合卵巢是否全部坏死、患者的要求及病史酌情考虑切除范围.
作者:黄睿;汪延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常规组各34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常规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常规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常规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4,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低于常规组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0,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术后住院时间较短,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爱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予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喘憋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喘憋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71,P<0.05).研究组的肺部啰音消失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103,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P<0.05).结论 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能够迅速缓解患儿的喘憋状态,有效改善患儿的通气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华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4月-2017年12月接收的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肾功能及血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1%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肾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伟;陈吉琼;林森钦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2月-2017年11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VAS评分、cobb角、骨密度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26,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cobb角、骨密度等各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运用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期获得康复.
作者:陈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医院急诊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溶栓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溶栓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12h内血管再通率、心肌酶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溶栓组患者12 h内血管再通率为80.0%高于常规组患者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42,P<0.05).溶栓组患者CK峰值、CK-MB峰值低于常规组患者,达到峰值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血管再通率较高,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作者:程云飞;罗志彩;张自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对比观察消痹止痛贴敷膏与穴位贴敷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消痹止痛贴敷膏外敷患处,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贴外敷患处.2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分别于疗程开始及结束记录其疼痛分值(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VAS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中所有患者未出现皮肤严重过敏现象,无病例脱落.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293,P<0.01).结论 消痹止痛贴敷膏可减轻肩周炎患者的局部疼痛,且疗效优于穴位贴敷治疗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涛;矫健鹏;岳小强;陆文铨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分析医院中心药房患者退药原因,总结减少退药的措施.方法 分析医院中心药房退药患者600例的退药资料,对退药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并计算构成比.结果 退药主要原因为患者出院或转科、药物不良反应、医嘱调整、医嘱输入错误、不合理用药、患者死亡和取消检查等.结论 医院应采取措施规范退药程序,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降低退药率,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作者:梁斯敏;陈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药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入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菌药物用药宣教,观察组积极实施临床药物干预,并合理建立抗菌药物分级制度,对2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使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用药不当、联合用药不当、超适应证用药、药品更换频繁及用法使用不当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抗菌药物费用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师在促进临床上抗菌药物使用方面起着重要积极作用,能有效降低临床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同时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张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益生菌辅助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二胺氧化酶、血氨、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二胺氧化酶、血氨、内毒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辅助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降低肠道黏膜通透性,且能有效改善肝功能,从而对肝性脑病起到明显预防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秀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治疗儿童流感疑似病例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将医院儿科流感疑似病例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解热、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金刚烷颗粒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症状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症状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治疗儿童流感疑似病例疗效显著,可在短时间内缓解发热等不适症状,缩短流感病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芳;匡卫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疏肝愈疡汤治疗肝胃气滞型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9月到医院接受治疗的肝胃气滞型胃溃疡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观察组予疏肝愈疡汤治疗,对2组患者的疗效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22%高于对照组的76.27%(P<0.05).经随访,观察组复发1例(1.69%)低于对照组11例(18.64%)(P<0.05).结论 疏肝愈疡汤治疗肝胃气滞型胃溃疡治疗效果较好,且后期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胡成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7例CVA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儿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孟鲁司特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流量(PEFR)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周后,2组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PEF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9,P<0.05).结论 临床中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治疗的疗效优于单一用药,对患儿肺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磊;袁瑞鸿;温晓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