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治疗青光眼新药:拉坦前列酮

王晓君;韩立

关键词:拉坦前列酮, 开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 眼内压
摘要:青光眼是一种因房水产生过多或排出受阻,导致眼内压( IOP)间断或持续升高,使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受到损害,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视力全部丧失进而失明的眼部疾病[1-2]. 2014年,Tham等[3]对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研究再次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得出40~80岁人群中青光眼患病率为3. 54%,2013 年全球青光眼患者约为6430 万, 2020年和2040年这一数字将分别达到7600 万和1. 118 亿.青光眼造成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后果极其严重,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难以估计的巨大痛苦和沉重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青光眼列为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视力杀手[4-6].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消瘀康胶囊治疗四肢骨折后急性疼痛肿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瘀康胶囊治疗四肢骨折后急性疼痛肿胀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四肢骨折后早期急性疼痛肿胀患者8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联合物理疗法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消瘀康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胀消退和疼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瘀康胶囊治疗四肢骨折后急性疼痛肿胀疗效确切,给药途径简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立强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广东省新兴县人民医院儿科2015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62)和对照组(n=62),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再感染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08,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扁桃体肿大消失时间及细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再感染次数、再感染病程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病情,预防再感染,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小红;周训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不同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糖脂类代谢的影响比较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11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试验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脂糖水平,采用Karnofsky评分评定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9%稍高于对照组的9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试验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较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佳,其临床有效率高,生活质量较高,对糖脂代谢影响小,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赵志雄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改良神经修复术式在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改良神经修复术式在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手指撕脱离断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治疗,改良组在再植术中采用改良神经修复术式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手指功能恢复效果、手指感觉恢复及外观缺陷.结果 改良组手指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28,P<0.05);改良组手指感觉恢复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372,P<0.05);改良组手指总缺陷率为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00,P<0.05).结论 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中改良神经修复术式能有效恢复手指各项功能,手指感觉及外观均恢复良好,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韦铭铭;蓝春祎;韦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价值评估

    目的 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医院急诊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溶栓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溶栓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12h内血管再通率、心肌酶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溶栓组患者12 h内血管再通率为80.0%高于常规组患者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42,P<0.05).溶栓组患者CK峰值、CK-MB峰值低于常规组患者,达到峰值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血管再通率较高,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作者:程云飞;罗志彩;张自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阵发性AF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脏超声变化和血脂水平.结果 治疗组AF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及转为持续性AF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左心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A均缩小,且治疗组LA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LVEDd、LVEF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阵发性AF整体疗效良好,较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可进一步减少AF的发生.

    作者:周涛;胥勇斌;刘强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抗癫痫药物口服致少见不良反应7例

    口服抗癫痫药物可出现各种各样不良反应,这在药品说明书上均有说明,笔者治疗癫痫患者以来,主要应用的药物有卡马西平片、丙戊酸钠片、托吡酯片、左乙拉西坦片、奥卡西平片、拉莫三嗪片、氯硝西泮片等,常见不良反应为血常规、肝功改变,眩晕、药物过敏、食欲不振等[1-2] ,各种药物说明书上可有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协调困难、共济失调,但是较少见[3]. 笔者遇到7例口服抗癫痫药物出现严重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乐江;张晓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妇产科围术期头孢呋辛合理应用研究

    目的 对妇产科围术期头孢呋辛合理应用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医院妇产科围术期患者418例,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9例,观察组于术前0.5 h给予头孢呋辛2.0 g静脉滴注,手术结束后再次予头孢呋辛2.0 g静脉滴注.对照组于术前和术中均进行头孢呋辛治疗,手术结束后进行头孢呋辛滴注,每次4.0 g,每天1次,连续滴注3 d后将滴注用药改为口服.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发病率、手术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头孢呋辛使用量,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发病率及手术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9.5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围术期的患者对头孢呋辛进行合理使用,能降低患者的术后发病率和手术切口感染率,同时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减少患者头孢呋辛的使用剂量,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作者:池志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5-FU联合伊立替康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用于结肠癌晚期的治疗疗效较好,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聂宁陵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西酞普兰联合坦度螺酮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西酞普兰联合坦度螺酮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根据中国高血压指南制定降压方案,服药后血压均控制于≤140/90 mmHg.治疗组另给予西酞普兰联合坦度螺酮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变化,动态血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随访显示,2组患者的白天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夜间血压及24 h平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早期曾出现轻度头晕2例,口干1例,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消失.治疗后期未再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后2组患者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治疗组患者的TESS评分为(3.01±0.58)分,对照组患者的TESS评分为(3.12±0.45)分.2组患者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加用西酞普兰联合坦度螺酮治疗,有利于血压控制和情绪改善.

    作者:李琪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药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药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入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菌药物用药宣教,观察组积极实施临床药物干预,并合理建立抗菌药物分级制度,对2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使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用药不当、联合用药不当、超适应证用药、药品更换频繁及用法使用不当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抗菌药物费用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师在促进临床上抗菌药物使用方面起着重要积极作用,能有效降低临床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同时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张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疗效及其对血清降钙素原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2组各61例.研究组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92%低于对照组的2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0,P<0.05).术前1 d 2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 d、3 d、5 d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术后5 d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低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少,且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牟啸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同期与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同期与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2月3日-2016年11月2日在医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双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6例,通过电脑随机编码的方式分为2组各33例.观察组采取同期手术,对照组采取分期手术.比较2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及各项功能.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时间和住院总天数短于对照组,手术总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栓形成、假体周围感染及发热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关节活动度、WOMAC骨关节炎指数、HSS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关节活动度、WOMAC骨关节炎指数、HSS膝关节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2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相当,分期手术安全性相对更高,但同期手术更能够节省治疗费用.

    作者:刘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颈动脉体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颈动脉分叉处的副神经节瘤,好发于成人 ,多见于40~50岁,儿童很少见,另外,女性患者要明显多于男性患者,这可能与女性因月经失血而男性肺活量较大能耐受慢性缺氧有关 . 据调查研究资料显示,左、右侧发生率均等,双侧发病少见,或伴有鼓室、迷走神经等其他部位的副神经节瘤,或同时发生嗜铬细胞瘤、甲状腺癌等. 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诊断比较困难. 此外,颈动脉体瘤与颈动脉关系密切,且血供丰富,极易出血,一旦确诊,主张立即手术切除,以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颈动脉体瘤是外周化学感受器瘤的一种, 发生于颈动脉分叉处颈动脉体的外鞘,从组织发生上来讲颈动脉体来源于外胚层与神经管之间的神经嵴,属于副神经组织,故又称副神经节瘤. 颈动脉体瘤在临床上是一种散发、少见的疾病,有文献报道在颈动脉肿瘤中其所占的比例为 0. 03%,在头颈部肿瘤中所占比例为0. 22% [1-2]. 其发生原因可能是由于长期慢性缺氧引起体内血液成分的改变,这些改变可以使颈动脉体代偿增生,从而形成肿瘤,这是目前认为颈动脉体瘤的发病原因[3]. 颈动脉体瘤的生长速度缓慢,多数良性,但也可以发生恶变,恶性诊断依据一般是肿瘤发生区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或术后复发[4].

    作者:赵燕芹;王雪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某院药房外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某院药房外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情况,为医院药房外药品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药学部对药房外的41个科室的备用药品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 药房外的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基本上能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基数不符、不同种类药品混放或未按批号顺序有序摆放、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药品过期等.结论 持续改进药房外药品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同时对药品管理相关人员加强培训和宣传,大限度地保证药品质量和医疗安全.

    作者:吴紫娟;王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PDCA理论在我院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督查中的应用

    目的 运用PDCA循环工具对该院重点监控药品开展合理用药督查,通过专项点评,探索合理用药督查的新方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0-12月(非干预组,n=151)使用重点监控药品的住院归档病历进行专项点评,分析造成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因素.通过合理用药绩效考核惩奖措施、引进合理用药软件系统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等干预后;选择对2017年4-6月(第1轮PDCA组,n=150)与2017年7-9月(第2轮PDCA组,n=222)使用重点监控药品的住院归档病历进行专项点评,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点评2016年10月-2017年9月的住院病历523例,其中不合理病历110例.第1轮、第2轮PDCA组不合理用药率分别为19.3%、14.4%,明显低于非干预组的32.5%,且第2轮PDCA组低于第1轮PDCA组(P<0.05).结论 PDCA循环工具可有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促进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和经济.

    作者:刘猛;乐文清;叶晓磊;严家菊;卞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成人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诊疗分析

    目的 分析成人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诊断及治疗,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收集2012年9月-2017年9月于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者62例,对62例确诊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并给予定期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2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均有皮肤紫癜(100.00%),黑便52例(83.87%),呕血4例(6.45%),血便4例(6.45%),大便潜血阳性2例(3.23%),腹痛60例(96.77%),关节疼痛16例(25.81%),肾脏损害12例(19.35%).62例患者经激素治疗后治愈6例,显效26例,有效3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 成人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根据临床症状、内镜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早期诊断,足量给予激素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张华;黄艳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化疗治疗,研究组接受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免疫功能,包含CD4+/CD8+、CD8+、CD4+、CD3+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CD8+低于对照组,CD4+、CD3+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D8+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疗效确切,可明显提升免疫功能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一飞;孙英男;欧文辉;秦昂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益生菌辅助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益生菌辅助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二胺氧化酶、血氨、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二胺氧化酶、血氨、内毒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辅助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降低肠道黏膜通透性,且能有效改善肝功能,从而对肝性脑病起到明显预防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秀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阿替普酶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阿替普酶治疗3.0~4.5 h的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发病3.0~4.5 h的脑梗死患者78例,分成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5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依照rt-PA 0.90 mg/kg计算剂量,先行外周静脉团注总剂量的10%,1 min后将rt-PA总剂量的90%经微量泵持续静脉滴注1 h.将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6 h、24 h、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比较.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2组患者90 d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6 h、24 h、7 d 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90 d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2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治疗3.0~4.5 h的脑梗死,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安全可靠.

    作者:贾立明;武卫周;景永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