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华;杨莉莉;谢晓恬;王红兵
目的了解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患病情况,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1年6月~2002年6月住院的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患儿150例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标本,应用套式PCR检测脑脊液中HSV-DNA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脊液中特异性HSV-IgM抗体.结果6例患儿脑脊液中HSV1-DNA(+),另1例HSV1-IgM(+),单纯疱疹病毒占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4.67%;呈散发性起病,无明显季节、年龄、性别分布特点,与其他病毒感染相比,惊厥持续状态、精神症状发生率高(P<0.01),意识障碍、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①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占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4.67%,不是儿童病毒性脑炎的常见病原,呈散发性起病,无明显季节、性别、年龄分布特点;②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多为HSV1的原发感染,可导致脑炎、脑干脑炎、急性播散性脊髓膜炎;③单纯疱疹病毒脑炎(herpes simplexvirus encephalitis,HSE)起病较危重,出现精神症状较多,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明显改善病情,降低病死率.
作者:杨天娇;朱启镕;王晓红;王建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气道反应性测定是检查支气管对吸入抗原或非特异性刺激物收缩反应的方法,也称支气管激发试验.临床用于哮喘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严重度评估及疗效考核等[1].根据吸入诱发剂的种类、吸入方法以及判定指标的不同,气道反应性测定有多种方法[2,3].Astograph法采用强迫振荡法测定气道阻力(R)作为判断指标,整个操作在平静呼吸中连续吸入不同浓度的诱发剂,同时检测气道阻力变化了解气道反应性,十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操作简便安全,结果可靠,特别适用于儿童.我们应用该法对74例哮喘患儿和32例正常儿童进行非特异性气道反应性测定,总结如下.
作者:万莉雅;张琴;袁艳;范永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控制食谱联合有氧运动对实验性肥胖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喂养8周后肥胖大鼠造模成功.肥胖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基础饲料+游泳运动;高脂组,继续高脂饮食;原普通饮食组作为正常组,继续饲予基础饲料.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测定Lee指数、心重、肝重;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免疫组化法检测腹主动脉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腹主动脉ICAM-1 mRNA的表达,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实验组Lee指数、肝重、TC、TG、ET、vWF、动脉ICAM-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高脂组,心重、NO显著高于高脂组.结论控制食谱联合有氧运动可改善实验性肥胖大鼠的高脂血症及血管内皮舒缩、凝血和粘附功能.
作者:陈瑶;李燕;汪翼;孙书珍;王玉林;张颖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晕厥是儿童时期的常见急症,其定义目前已基本得到公认,即由一过性的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晕厥发作时患儿因肌张力消失不能维持正常姿势而倒地,一般能够很快完全恢复正常.
作者:杜军保;张清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单心室是比较少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约占先心病发病率的1%.随着心脏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全腔-肺吻合术尤其是改良Fontan手术方法的推广应用,使单心室的手术成功率日趋增高,预后也大有改观.
作者:王荣发;高伟;余志庆;李筠;刘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小儿脑肿瘤是常见的危及儿童健康的肿瘤,临床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对于部分以囊性为主、位于垂体-下丘脑要害部位肿瘤手术难以达到全切,术后易导致垂体功能低下和内分泌紊乱[1,2],以及对于脑肿瘤术后复发难以承受第2次大手术者,以往常采用放疗、化疗,总的疗效不甚满意更带来严重并发症,针对上述患儿的治疗,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采用同位素胶体32P注入瘤腔行微创性的姑息放射治疗,取得满意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莲萍;金惠明;杨波;吴靖川;施诚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动脉导管未闭(PD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是左室容量负荷过重,引起左心室肥厚.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01年10月~2003年2月经长期随访的40例PDA患儿手术前后的心电图进行对比,动态观察其术后各个时期各导联电压幅度的变化及术后心律失常、ST-T改变,以评价心电图在监测PDA手术疗效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增平;巩晓红;郭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们在临床上遇到5例可能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相关的难愈或易复发的缺铁性贫血(IDA)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咏梅;周剑峰;柴建农;陈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急性期T细胞的功能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急性期KD患儿35例和10例健康儿童血浆Th1/Th2细胞的代表性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变化,评价T细胞功能状态.结果急性期KD患儿血浆[IFN-γ(34±17)ng/L、IL-4(45±23)ng/L]水平较对照组[IFN-γ(59±21)ng/L、IL-4(69±28)ng/L]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IFN-γ/IL-4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状动脉受累(CA)组[IFN-γ(28±15)ng/L、IL-4(31±14)ng/L]与无冠状动脉受累(NCA)组[IFN-γ(39±25)ng/L、IL-4(43±21)ng/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样,两组IFN-γ/IL-4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KD急性期T细胞功能受抑,这或许是KD免疫学特征之一.
作者:常健;鲁继荣;梁东;陈银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血清中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水平与其发病机制的关系,以探讨降低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的新途径.方法对86例临床诊断为毛支患儿抽血进行病原学检测,并测定其血清CysLTs水平,3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CysLTs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8.85,P<0.01);不同病毒组之间的毛支患儿血清CysLTs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毛支患儿血清CysLTs水平明显升高,与哮喘有相似之处,提示CysLTs在毛支发病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望成为防止毛支演变为哮喘的非甾体抗炎药物,从新的途径降低哮喘发病.
作者:李兰;王智斌;李敏;陈昌辉;李波;吉德平;王运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们从2003年起对61例学习困难儿童以及47例同年龄段正常儿童进行智力水平和结构的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海生;张梅虹;濮泽琼;王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联合生理盐水对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经过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确诊的30例POTS患儿分为对照组(10例)及治疗组(20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及生理盐水250 ml,bid治疗;治疗组给予健康教育、口服生理盐水以及美托洛尔1 mg/(kg·d).随访3个月后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及在HUT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症状评分及在HUT过程中的心率、血压改变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vs 40%,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及在HUT过程中心率增加的程度较治疗前的基础值均有显著降低[分别为8.20±4.69 vs 4.70±3.93,P<0.05及(40.35±13.92)次/min vs(27.30±10.18)次/min,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HUT过程中心率增加的程度也显著降低[(27.30±10.18)次/min vs(38.80±11.69)次/min,P<0.05].长期随访过程中的治疗组患儿疗效稳定,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β-受体阻滞剂联合口服生理盐水可有效地治疗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作者:张清友;杜军保;王喻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血小板CD40L在急性期川崎病血管炎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双标法,检测23例急性期及IVIG治疗后川崎病(KD)患儿、23例非KD发热患儿T淋巴细胞、血小板CD40L表达的阳性率及平均荧光强度.结果急性期KD组T淋巴细胞表达CD40L阳性细胞率(27.91±5.47)及平均荧光强度(11.74±3.35)明显高于IVIG治疗后组(分别为12.32±1.89%及6.18±1.71%P均<0.01)及发热对照组;同样,急性期KD组血小板CD40L表达的阳性率及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IVIG治疗后组及发热对照组.结论T淋巴细胞、血小板CD40L在急性期KD患儿中高表达现象,可能在KD急性期血管炎及冠状动脉病变中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苏赞彩;王优;唐兰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晕厥指突发、短暂、自限性的意识丧失,伴有维持身体姿势的肌张力降低或消失,通常呈良性经过,预后较好.晕厥的病因较多,以反射性晕厥(如血管迷走性晕厥)常见.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在某些方面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临床上对VVS进行诊治.
作者:王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是1993年日本学者Kitamura等[1]从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发现的一种可增加大鼠血小板环磷腺苷水平的新型多肽类物质,可通过旁分泌、自分泌和胞内分泌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主要包括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利尿、利钠、调节肾功能,调节细胞增殖、迁移、分化,作为神经递质影响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调节某些激素的释放,在机体自稳态的维持及某些疾病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与呼吸系统疾病关系密切.现就ADM与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仕勇;王侃;陆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原称晶体后纤维增生症,1942年首先由Terry报道,1984年正式定名为早产儿视网膜病.该病是一种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其特征为视网膜缺血、新生血管形成,可造成视网膜变性、脱离、并发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斜视、弱视,严重者可致盲.
作者:王玉环;陈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晕厥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病因复杂,儿童晕厥中以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S)常见,50%以上的晕厥属于血管迷走性晕厥[1].直立倾斜试验(head upright tilt test,HUT)对不明原因晕厥进行了诱发试验,已成为诊断VS的重要方法,为VS提供了直接依据和标准[2~4].
作者:王利平;杜忠东;柴晓敏;王阳;王勤;高路;张永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是一种以多脏器损害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的临床特征有类似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PSS)、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混合表现,并伴有血清学上极高滴度的斑点型抗核抗体和高滴度U1RNP抗体.
作者:薛海燕;曹兰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川崎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川崎病心脏后遗症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急性期不留有后遗症或出现一过性的冠状动脉扩张而恢复期无新的病变发生者,预后良好.急性期若出现中等度以上的冠状动脉瘤,可根据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存在的部位推测是否有演变为闭塞性病变的危险.
作者:中华医学会上海儿科分会心血管学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从IL-10和TGF-β1分泌的角度研究IVIG对新生儿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IVIG和PHA不同组合对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CBMC)或CD3+T淋巴细胞进行刺激培养;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IL-10和TGF-β1的分泌,并与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较.结果IVIG可抑制PHA诱导的新生儿CBMC IL-10和TGF-β1的分泌.IVIG对新生儿CBMC IL-10和TGF-β1分泌的抑制作用与细胞是否被活化无关.IVIG对脐带血CD3+T淋巴细胞IL-10分泌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新生儿CBMC,对脐带血CD3+T淋巴细胞TGF-β1分泌无明显影响.结论IVIG对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并非通过诱导抑制性细胞因子分泌发挥作用,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或通过其他间接机制而起作用.IVIG对IL-10和TGF-β1分泌的影响可能因所作用的细胞类型和细胞所处的状态不同而不同,因此应在充分了解新生儿免疫状态的基础上合理使用IVIG.
作者:赵惠君;郝轶群;陈同辛;朱亚忠;李庆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