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周丽琴;吴雪华

关键词:循证护理, 高血压,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观察比较2组护理前后舒张压、收缩压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数值较护理前均下降,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数值低于对照组(P均<0.01);护理后,2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高血压的认识程度,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腱切断术与腱固定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变合并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腱切断术与腱固定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LHBT)病变合并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LHBT病变合并有中小肩袖撕裂患者11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5例采用LHBT切断术(A组)治疗;60例采用LHBT固定术(B组)治疗.2组均进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2组在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进行VAS疼痛评分、美国肩肘外科评分系统(ASES)评分、肩关节的活动度(ROM)和上臂外观改变的评估.术后12个月时观察Popeye畸形发生率及评估肘部肌力.结果 2组术前VAS评分、ASES评分、ROM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末次随访VAS评分、ASES评分、ROM情况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组与B组末次随访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Popeye畸形发生率高于B组(P<0.05);2组屈肘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前臂旋后肌力大于A组(P<0.01).结论 在LHBT病变合并肩袖撕裂的治疗中,腱切断术和腱固定术患者的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腱切断术的Popeye畸形发生率较高,腱固定术患者术后前臂旋后肌力较腱切断术高,两者术后的屈肘肌力未发现有显著差异.

    作者:罗艺;陈进鸿;王卢林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近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前后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变化,比较2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 护理后,2组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护理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综合护理强调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饮食、肢体等各方面护理干预,更有利于患者偏瘫的好转以及心态的调节,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楠楠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2016-2017年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为原料,按照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生产的制剂,具有现成可用、适应急需、存贮方便、能随身携带、省去煎剂煎煮过程、消除中药煎剂服用时特有的异味和不良刺激等优点,是中药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更是传统中药汤剂的必要补充,也是广大人民群众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有效武器之一.但是在临床应用中成药的过程中,中成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较为常见.为了解医院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收集我院2016年和2017年药物不良反应报表409份,其中中成药不良反应报表94份.

    作者:杨永莲;吴彩云;肖亮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未生育妇女127例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及对术后妊娠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未生育妇女子宫肌瘤剔除术及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未生育妇女127例,比较手术方式及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随访术后妊娠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短,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妊娠率为76.34%,高于经腹手术组的61.76% (P <0.05).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剔除肌瘤个数及盆腔粘连程度对术后妊娠有影响.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妊娠率高,年龄、子宫肌瘤个数、盆腔粘连程度是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

    作者:邓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就诊的流行性感冒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一般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发热、咳嗽、咽痛症状消失时间与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发热、咳嗽、咽痛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2.5%(P<0.01).结论 儿童流行性感冒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能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春颖;陈圣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寰枢椎和上部胸椎正位体位设计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 设计并命名寰枢椎和上部胸椎正位影像科投照体位,探讨该体位设计在康复科的临床意义.方法 结合康复科临床实际需求,明确投照体位设计方法.结果 寰枢椎和上部胸椎正位命名贴近临床,所摄取影像满足临床要求.结论 影像科所设计寰枢椎和上部胸椎正位配合其他常规体位可满足康复科临床需求.

    作者:暴云锋;赵明娟;龚树辉;陈英敏;曹慎洁;李知非;黄晓颖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我院住院药房满意度调查分析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医院应始终贯彻“精诚勤慈,永续第一”的精神[1-2].住院药房是医院与患者接触的一个重要窗口,其合理用药和服务质量会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形象[3].我院住院药房位于住院部一楼,面积约200 m2,主要负责我院住院患者的药品供应和药品管理,在全体药师们的努力下,我院住院药房的工作正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体现药师价值——为住院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4].本文通过调查病区对住院药房的满意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提高药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为良好的医院社会形象提供正能量.

    作者:徐靓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DAAS方案治疗基因1b型丙型肝炎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含小分子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方案在基因1b型丙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验证DAAS在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48例基因1b型丙肝患者,采用含DAAS治疗方案进行12、24周疗程治疗,观察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及肝脏硬度值(F)的变化情况.结果 含DAAS的治疗方案抗病毒疗效高,快速病毒应答(RVR)高,持续病毒应答率(SVR)12周高.48例患者无论HCV-RNA的基线高低,所有含DAAS药物的方案均在2~4周HCV-RNA<25 IU/ml,RVR 100%,SVR12为95.8%,TBIL、ALT下降甚至复常,ALB增加、肝硬度值F下降.抗病毒治疗前和结束后12周比较,TBIL、ALT、ALB、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含DAAS的治疗方案,是高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可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缩短疗程,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莉华;龙湘珍;蒋玉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强化防控措施在耐多药结核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强化防控措施在耐多药结核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强化防控前)40例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强化防控后)40例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防控,观察组在常规防控基础上实行加强防控.比较2组患者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率及防控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率为10.0% (4/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5% (23/40) (P <0.01);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 (P <0.01).结论 对耐多药结核病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加强管理,强化督导化疗过程,严格规范用药和规范治疗,方能有效降低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率.

    作者:陈沛学;陈向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救中心90例行院前急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均予常规院前急救措施,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总结院前急救治疗措施.结果 90例患者经院前急救后,死亡5例(5.56%),经院前急救成功85例(94.44%).发病至院前急救时间为10.4 ~52.6(16.57 ±2.68) min;发病现场处理时间为2.6~16.9(8.12±0.67) min;患者院前急救时生活质量评分为(26.5±3.8)分,肢体功能评分为(42.7±1.7)分.结论 早期、准确、积极的院前急救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肢体功能.

    作者:林秀双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行剖宫产的瘢痕子宫产妇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比较2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手术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更少(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6.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值得肯定,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美希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佐治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佐治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29例.2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不同时段(第6、9、12个月)阴性率与空洞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5.86% (P <0.05).此外观察组治疗后第6、9、12个月时痰菌阴性率、空洞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2种药物在针对多药肺结核的治疗中,均有一定效果,但莫西沙星治疗效果更为明确,痰菌阴性率高,空洞改善情况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利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2组均接受常规祛痰、平喘与抗炎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在予特布他林治疗的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PaO2、PaCO2)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6%,高于对照组的81.54% (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能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气囊上滞留物清除间隔时间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气囊上滞留物清除间隔时间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组(50例):机械通气患者气囊上滞留物清除间隔时间为4h;B组(50例):机械通气患者气囊上滞留物清除间隔时间为8h;C组(50例)机械通气患者气囊上滞留物清除间隔时间为12 h.比较各组机械通气治疗前后体温、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治疗后VAP发生率、VAP病死率、VAP发病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各组机械通气治疗第3、5、9、12天气囊上滞留物细菌数量.结果 治疗后,各组机械通气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PCT等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均升高,且C组上述指标升高幅度大于A、B组(P均<0.01);C组VAP发生率、VAP病死率高于A、B组(P<0.05);C组VAP发病时间短于A、B组(P<0.01);C组机械通气治疗后第3、5、9、12天气囊上滞留物细菌数量均多于A、B组(P<0.01);A、B组上述相关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隔4h清除1次气囊上滞留物过于频繁,存在病房空气环境、操作侵袭性等因素存在,有可能导致VAP发生率增加.机械通气患者气囊上滞留物清除间隔时间8h可降低VAP发生率、病死率,减轻炎性反应,且减少医疗工作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照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高于对照组的84.6% (P <0.05);治疗后,2组盆底肌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盆底肌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疗效确切,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盆底肌力,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童丽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食管癌术后首次化疗患者情绪障碍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食管癌患者对患者化疗情绪障碍进行研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期为患者顺利实施化疗过程提供有效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食管癌术后首次化疗患者进行焦虑量表(HADS)调查,化疗后1~2d进行症状量表(MDASI)调查.结果 患者的症状困扰及生活受干扰评分分别为(3.16±1.52)分与(2.89±1.86)分.前者与焦虑呈正相关,后者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结论 食管癌术后首次化疗患者普遍存在各种情绪障碍,护理人员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情绪护理,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梁阿端;郭玉娟;赵亭娴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患者在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将8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术后进食时间、尿管留置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尿管留置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2组ADL评分较护理前降低、QOL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将护理干预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术后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宫园园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其前臂自体移植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临床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疾病是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甲状旁腺素高水平、磷钙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增生,导致患者出现骨痛、骨折、皮肤瘙痒以及钙化等情况,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1].而临床针对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多采用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为探讨相应的有效护理策略,现对我院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李仁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芪白平肺方抗炎耐缺氧作用的研究

    目的 考察芪白平肺方的抗炎及耐缺氧作用.方法 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卡拉胶致小鼠足肿胀模型以研究抗炎效果;采用常压耐氧法观察耐缺氧作用.结果 芪白平肺方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卡拉胶致小鼠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够延长缺氧情况下小鼠的存活时间.结论 芪白平肺方具有一定的抗炎和耐缺氧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唐兴梅;李卓琼;李芳;朱文灯;高晓艳;凌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用于老年人白内障术后40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人白内障术后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诊断并治疗的老年人白内障患者80例,患者均进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根据术后采用的消炎、抗炎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白内障手术后给予常规消炎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 (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提高(0.73±0.12),对照组视力提高(0.42±0.11),观察组视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在老年人白内障术后应用效果明显,可降低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视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哲;徐兵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