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腱切断术与腱固定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变合并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比较

罗艺;陈进鸿;王卢林

关键词:腱固定术, 腱切断术,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变, 肩袖撕裂, 关节镜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腱切断术与腱固定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LHBT)病变合并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LHBT病变合并有中小肩袖撕裂患者11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5例采用LHBT切断术(A组)治疗;60例采用LHBT固定术(B组)治疗.2组均进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2组在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进行VAS疼痛评分、美国肩肘外科评分系统(ASES)评分、肩关节的活动度(ROM)和上臂外观改变的评估.术后12个月时观察Popeye畸形发生率及评估肘部肌力.结果 2组术前VAS评分、ASES评分、ROM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末次随访VAS评分、ASES评分、ROM情况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组与B组末次随访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Popeye畸形发生率高于B组(P<0.05);2组屈肘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前臂旋后肌力大于A组(P<0.01).结论 在LHBT病变合并肩袖撕裂的治疗中,腱切断术和腱固定术患者的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腱切断术的Popeye畸形发生率较高,腱固定术患者术后前臂旋后肌力较腱切断术高,两者术后的屈肘肌力未发现有显著差异.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丹红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冠心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压低导联数(NST)变化情况、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绞痛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 (P<0.05);治疗后,2组NST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NST较同时期对照组低(P均<0.01);2组治疗过程中心绞痛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郁;周自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地西泮在内镜操作中的镇静作用及护理配合

    目的 观察内镜操作中地西泮的镇静作用及护理配合.方法 将92例行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46例.A组静脉注射地西泮,B组采取常规操作、未给药,比较2组检查成功率、血压及心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检查成功率为100.0%,高于B组的89.1% (P<0.05);检查前后,A组血压及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压及心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咽喉不适、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为0、6.5%、10.9%,低于B组的13.0%、21.7%、28.3%(P均<0.05).结论 地西泮镇静作用良好,用于内镜操作,并加强护理配合,可确保内镜操作顺利完成.

    作者:陈金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DAAS方案治疗基因1b型丙型肝炎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含小分子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方案在基因1b型丙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验证DAAS在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48例基因1b型丙肝患者,采用含DAAS治疗方案进行12、24周疗程治疗,观察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及肝脏硬度值(F)的变化情况.结果 含DAAS的治疗方案抗病毒疗效高,快速病毒应答(RVR)高,持续病毒应答率(SVR)12周高.48例患者无论HCV-RNA的基线高低,所有含DAAS药物的方案均在2~4周HCV-RNA<25 IU/ml,RVR 100%,SVR12为95.8%,TBIL、ALT下降甚至复常,ALB增加、肝硬度值F下降.抗病毒治疗前和结束后12周比较,TBIL、ALT、ALB、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含DAAS的治疗方案,是高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可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缩短疗程,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莉华;龙湘珍;蒋玉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小儿鼠伤寒沙门菌肠炎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分析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是目前胃肠道传染病中严重的疾病之一,病情重,耐多种药物,且断断续续排菌成为传染源,应引起重视.本病常在新生儿室、婴儿室、幼儿园流行,可通过医护人员、家长、保育员的手、医疗用具及奶瓶、玩具等传染,故加强卫生管理、切断传播途径非常重要.笔者就我院鼠伤寒沙门菌肠炎住院患儿55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秀平;苏艺玲;文凤云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治疗烧伤创面的护理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用于治疗烧伤创面的护理效果及方法.方法 选取60例深Ⅱ、Ⅲ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换药及护理,观察组予以VSD及护理.比较2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植皮成活率、住院时间、疼痛及舒适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植皮成活率高于对照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 (P<0.05).结论 VSD能促进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提高植皮成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龚会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特布他林与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特布他林与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喘息性肺炎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予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2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特布他林与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基本相似,但与特布他林相比,异丙托溴铵在缩短患儿呼吸困难和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舒秀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腱切断术与腱固定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变合并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腱切断术与腱固定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LHBT)病变合并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LHBT病变合并有中小肩袖撕裂患者11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5例采用LHBT切断术(A组)治疗;60例采用LHBT固定术(B组)治疗.2组均进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2组在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进行VAS疼痛评分、美国肩肘外科评分系统(ASES)评分、肩关节的活动度(ROM)和上臂外观改变的评估.术后12个月时观察Popeye畸形发生率及评估肘部肌力.结果 2组术前VAS评分、ASES评分、ROM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末次随访VAS评分、ASES评分、ROM情况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组与B组末次随访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Popeye畸形发生率高于B组(P<0.05);2组屈肘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前臂旋后肌力大于A组(P<0.01).结论 在LHBT病变合并肩袖撕裂的治疗中,腱切断术和腱固定术患者的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腱切断术的Popeye畸形发生率较高,腱固定术患者术后前臂旋后肌力较腱切断术高,两者术后的屈肘肌力未发现有显著差异.

    作者:罗艺;陈进鸿;王卢林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加顺铂同期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鼻咽癌晚期患者采用诱导化疗加顺铂同期调强放疗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晚期鼻咽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诱导化疗加顺铂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诱导化疗加顺铂同期调强放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7%,高于对照组的63.6% (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1%,低于对照组的84.1% (P <0.01);观察组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为(31.2±2.9)d,短于对照组的(42.7±3.5) d(P<0.01).结论 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鼻咽癌疾病患者采用诱导化疗加顺铂同期调强放疗方案实施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大程度上控制疼痛,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病情控制效果.

    作者:陆新岸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行剖宫产的瘢痕子宫产妇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比较2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手术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更少(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6.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值得肯定,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美希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乳腺科接受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乳腺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切口Ⅰ期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5.00% (P <0.05).结论 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住院护理满意度,并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孙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椎固定治疗.比较2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椎体矫正度;测定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椎体前后缘高度及矫正丢失度.结果 2组术前椎体矫正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矫正度与术后半年椎体矫正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2组术前及术后即刻前后缘相对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前后缘相对高度、术后半年矫正丢失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经伤椎固定治疗疗效更佳,固定及复位效果好,术后维持脊髓矫正度好,发生矫正丢失度少,远期疗效更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凯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系统化心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系统化心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系统化心理干预.评估比较2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生活质量等.结果 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语言交流、运动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系统化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脑胶质瘤患者负面情绪,显著性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红敏;吴健松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救中心90例行院前急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均予常规院前急救措施,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总结院前急救治疗措施.结果 90例患者经院前急救后,死亡5例(5.56%),经院前急救成功85例(94.44%).发病至院前急救时间为10.4 ~52.6(16.57 ±2.68) min;发病现场处理时间为2.6~16.9(8.12±0.67) min;患者院前急救时生活质量评分为(26.5±3.8)分,肢体功能评分为(42.7±1.7)分.结论 早期、准确、积极的院前急救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肢体功能.

    作者:林秀双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佐治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佐治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29例.2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不同时段(第6、9、12个月)阴性率与空洞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5.86% (P <0.05).此外观察组治疗后第6、9、12个月时痰菌阴性率、空洞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2种药物在针对多药肺结核的治疗中,均有一定效果,但莫西沙星治疗效果更为明确,痰菌阴性率高,空洞改善情况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利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措施

    宫颈糜烂多发于育龄妇女,多见于慢性子宫颈炎,在门诊中久居首位.该疾病的患者会出现化脓性、血性白带,并时常与腰部酸痛、腹部坠感等不舒适感并发,若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可导致不育,流产,后期可发展为宫颈癌,给患者带来极大危害[1].临床上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众多,主要以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居多,其中物理疗法中的微波疗法应用广泛,此疗法效果明显,并发症少,患者接受程度较高[2].

    作者:王翠娟;杨晓亭;王环环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网络环境下的《医学遗传学基础》课堂教学

    《医学遗传学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性、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医学基础课程,其不仅要学习医学遗传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还要运用所学医学遗传学知识进行遗传病的咨询、诊断、治疗和预防,学会正确选择和应用医学遗传学的临床诊断技术.因此,在教学上强调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和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既注重认知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提倡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操作、观察、科学语言等素质培养,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

    作者:张晓青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选DCM患者168例,根据有无心力衰竭再入院、心源性死亡的不良事件,将患者分为有事件组(46例)和无事件组(122例).采用ROC曲线和COX回归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对DCM患者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时间(24±7.9)个月,与无事件组相比,有事件组RDW水平明显升高[(15.77±1.23)% vs (13.23±1.02)%,P<0.01].ROC曲线分析,RDW水平对DCM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预测价值,截点值为14.6%时,敏感性为89.5%,特异度为74.6%.以截点值将患者分为RDW高值组和RDW低值组,COX分析显示,RDW≥14.6%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HR=1.43,95% CI:1.22~2.53,P=0.024).Kalp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DW较高的患者无事件生存率低于RDW水平较低的患者(Log-rank P=0.002).结论 RDW与DCM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相关性,RDW≥14.6%可作为DCM患者出院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有助于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

    作者:杜荣生;游大勇;李兵;唐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越鞠丸辅治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越鞠丸辅治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予越鞠丸配合多潘立酮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证候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2组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越鞠丸结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劲亮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急性乳腺炎患者行发酵小麦粉酵母饼联合多元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发酵小麦粉酵母饼联合多元化护理干预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乳腺科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发酵小麦粉酵母饼外敷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元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发酵小麦粉酵母饼联合多元化护理治疗急性乳腺炎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丽棠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35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O)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张力性尿失禁患者35例,均行TVT-O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显效28例,好转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 (34/35);平均手术时间(18.50±1.65) min,平均住院时间(3.10±0.60)d,平均出血量(15.50±0.65)ml;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5.71%):排尿困难1例、腹股沟区疼痛1例,术后3个月内均完全缓解,进而消失.结论 张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TVT-O治疗,可改善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防治并发症.

    作者:姜涛;严维高;郝昆林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